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4页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20.《曹刿论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2.能够疏通文义,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理清行文思路;3.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的形象,体会古人的智慧与担当,理解课文的主旨;4.学习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和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5.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教学重点】1.能够疏通文义,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理清行文思路;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的形象,体会古人的智慧与担当,理解课文的主旨。【教学难点】学习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和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有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三国时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东晋谢安、谢石、谢玄等人使北方前秦苻坚统率的80万大军感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淝水之战,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今天我们学习《曹刿论战》这篇课文就是以弱胜强的战例。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理解在长勺之战中,弱小的鲁国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齐国,曹刿的战略思想是什么,它对我们有哪些启发。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共同探讨个究竟,走进课文《曹刿论战》。二、预习检查1、作者简介左丘明,姓左丘,名明(一说姓丘,名明,左乃尊称),春秋末期鲁国人。左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孔子言与其同耻,太史公司马迁称其为“鲁君子”。左丘明出身的家族世代为史官,并与孔子一起“乘如周,观书于周史”,据有鲁国以及其他封侯各国大量的史料,所以依《春秋》著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史《左传》,和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成为史家的开山鼻祖。2、作品简介《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性格,对后代散文发展有很大影响。《左传》(作者左丘明)、《公羊传》(作者公羊高)、《谷梁传》(作者谷梁赤)合称“春秋三传”。其中成就最高的是《左传》。3、文学常识关于历史散文的三种体例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史记》。4、写作背景这次战争发生的时间是春秋初期,交战双方是强大的齐国和弱小的鲁国。交战地点是鲁国的长勺,史称“长勺之战”。发生战争的原因是春秋初期,齐襄公政令无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jǔ】国和鲁国避难。后来齐襄公被杀,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都抢着先赶回齐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支持公子纠主国,亲自率军护送公子纠返齐,并派管仲拦击、刺杀公子小白。然而鲁国的谋划没有成功,公子小白已出乎意料地抢先归齐,取得了君位。齐桓公即位后当即反击鲁军,两军交战于乾时(齐地),齐胜鲁败,齐桓公胁迫鲁国杀掉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齐桓公又借口鲁国曾帮助公子纠与他争夺齐国君位,再次举兵攻鲁,两军战于鲁国长勺,结果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入侵的强大的齐国,史称长勺之战。5、读准字音曹刿(gùi)又何间焉(jiàn)肉食者鄙(bǐ)牺牲玉帛(bó)小信未孚(fú)登轼而望之(shì)吾视其辙乱(zhé)夫战,勇气也(fú)望其旗靡(mǐ)三、整体感知1、视频朗读欣赏2、读准节奏: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3、读准语气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应读出“反对”的语气。②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应读出“否定”的语气。③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应读出“肯定”的语气。④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应读出“议论”的语气。⑤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应读出“解说”的语气。4、学生齐读课文。5、读完课文,你简要地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吗?明确:课文讲了一个叫曹刿的人协助鲁庄公用策略战胜齐国的故事。6、曹刿为什么要“论”战?根据课文内容回答。明确: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四、细读课文疏通文意(一)疏通文意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然后标记出自己感觉理解上有困难的词语和句子。2.结合课文注释,学生相互讨论交流,自己初步解决部分难词难句。3.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解决难词难句。齐读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打仗的事位高禄厚的人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位高禄厚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安身立命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身边的大臣。”曹刿回答说:“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神灵的牛、羊、玉帛之类的用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曹刿说:“这只是小信用,不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你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溃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战胜齐军后,鲁庄公问他这样做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是靠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设下埋伏。我看他们车轮碾过的痕迹散乱,望见他们的旗子倒下了,所以决定追击他们。”(二)积累文言知识⒈古今词义①齐师伐我(古义:攻打、讨伐。今义:砍伐。)②又何间焉(古义:参与;今义:隔开,不连接)③肉食者鄙(古义:目光短浅;今义:粗俗,低下;轻视,看不起)④牺牲玉帛(古义:祭祀用的牛、羊、猪等;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放弃或损害某些利益)⑤弗敢加也(古义:虚夸,以少报多。;今义:增加)⑥必以情(古义:诚心;今义:感情)⑦小大之狱(古义:案件。;今义:监狱)⑧虽不能察(古义:即使;今义:虽然)⑨再而衰(古义:第二次;今义:又,又一次)⑩忠之属也(古义:尽力做本分的事;今义:忠诚)⒉词性活用神弗福也。福,名词用为动词,赐福。公将鼓之。鼓,名词用为动词。击鼓进军。3.一词多义①曹刿请见。(请求。)战则请从。(请让我。)②战则请从。(跟随。)民弗从也。(服从。)③故:公问其故(原因,缘故)故逐之(所以)④以:何以战(凭、靠)必以信(按照)必以分人(把)⑤之:肉食者谋之(代词,代这件事)公与之乘(代词,代指曹刿)故克之(代词,代指齐军)小大之狱(结构助词,的)公将鼓之(助词,起补足音节的作用)4.句式⑴判断句:夫战,勇气也。作战(是靠)勇气的。⑵省略句:再而衰。第二次(击鼓进军)(士气)衰弱了。⑶倒装句:何以战?凭借什么作战?(三)整体感知1.本文有几条线索?分别是什么?明确:两条。(1)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2)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2.本文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讲了哪些事,请做简要概括。明确: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先讨论了“何以战”,再记叙了胜战过程,最后评战。五、课堂检测1.下列红色字的注音和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C)A.曹刿(guì)遂逐其师(suì)下视其辙(zhé)B.登轼(shì)彼竭我盈(yíng)一鼓作气(zuò)C.旗糜(mǐ)弗敢专也(fú)夫大国(fū)D.玉帛(bó)又何间焉(jiàn)小惠未遍(biàn)2.填空。(1)《曹刿论战》一文选自《________》。(2)本文记叙的是齐国和鲁国之间的________之战,是一次以弱胜强的战役。3.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1)小惠未遍()(2)必以情()(3)忠之属也()(4)齐师败绩()(5)既克,公问其故()(6)夫大国,难测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