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翻译与分析综合课件_第1页
文言文断句、翻译与分析综合课件_第2页
文言文断句、翻译与分析综合课件_第3页
文言文断句、翻译与分析综合课件_第4页
文言文断句、翻译与分析综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断句、翻译与分析综合古代诗文阅读5/12/20241据说旧时代有一个老头儿,有一女一婿。发妻死后,他又续弦,后妻生了一个幼子。老头儿预立下遗嘱,说明遗产的分配办法。那几句话是没有点断的。到他死后,大家把遗嘱启封,女婿看了,就想把遗产全部取去。因为照他的点读法,那遗嘱是这样的:“七十老翁产一子,人言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但是老头儿的后妻不服,认为遗嘱写的,应该是把产业交给她的儿子,就告到官府去。果然,县官判决遗产应该交给老头的幼子。原来照老头的后妻和县官的读法,那个遗嘱却是这样分句的:“七十老翁产一子,人言‘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请看,遗嘱的断句不同,意义竟是这样的天差地别!5/12/20242六十老翁产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断句方式一:六十老翁产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给女婿断句方式二:六十老翁产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给幼子断句不同遗嘱迥异5/12/20243勤动笔墨习句读触类旁通得妙法

——高考语文总复习之文言文断句指津思“考纲”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解读这句话,“理解”是指能读懂文言文表达的内容,理解文意是断句和翻译的基础。

文言文断句是根据对文意的理解,确定无标点的文言语句的停顿,有时也要求加标点。而文言文翻译就是语言的转换——把古汉语转换为现代汉语,并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

断句与翻译其实息息相关——对文章全面正确的理解、准确的断句是翻译的基础,翻译则是运用现代汉语对文言文意的精确表述;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初步能力,翻译是解读文言文的高层次能力。5/12/20245析考点断句题是新课标卷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之一,也是我们大家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见证之一。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新课标卷一般设题在第4小题,分值3分。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是读书人的一项基本功,也是考察文言文的传统方式。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古人之所以重视断句,是因为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对文意的理解,断句失误,必然误解古文原意。方法一:看词语定句读找名词、代词、动词找名代,定主宾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动词(形容词)做谓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常见代词基本有下面三种:人称: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先生、足下等。疑问:“谁”“孰”“何”“奚”“胡”“曷”“恶”“安”“焉”等。指示:“此”“是”“斯”“兹”“夫”“之”“其”“彼”。5/12/20248例: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卒去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卒去。/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注释】①庶几:在这里有“希望”的意思。②意:估计。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尤所眷遇有一朝士家藏古镜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尤所眷遇/有一朝士家藏古镜/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译文吕蒙正以宽容厚道为宰相,宋太宗赵光义特别知遇关照。朝中有一个官吏,家里藏有古镜,他说(这镜)能照二百里远,想通过吕蒙正的弟弟把古镜送给他,得到赏识。他弟弟找个机会装作闲谈提到这件事。吕蒙正笑道:“我的脸不过碟子那么大,怎么用得着用二百里地的镜子照呢?”借助动词,特别是表说话的动词断句。在文言文中,可借助动词,特别是“曰”“云”“言”“谓”等表说话的动词作为标志进行断句。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历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上(刘邦)尝从容与信(韩信)言诸将能/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如臣/多多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方法二

明修辞巧判断对偶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故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

古人写文章讲究句式整齐对称,

对偶、排比、顶真、反复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且四六句居多,可借此断句。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在贫穷时,连父母也不把他当儿子看待;等到他富贵了,就是亲戚也都害怕他。父母不子的子,是把他当儿子的意思,是名词意动。1.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3.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如顶真句“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如对偶句“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例: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身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身/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受冻的人对衣服,不要求轻暖;挨饿的人对于食物,不要求香甜可口;饥寒到了身上,就顾不上廉耻了。(湖南卷)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篇》)//////5/12/202418【注释】无道:指无道的人。有道:指有道的人。草上之风:指风加之于草。偃:仆,倒。【译文】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说:“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方法三:看虚词,找位置

句首词:夫、惟、盖、凡、且、窃、请、敬、斯、今夫;

句尾词:乎、哉、也、矣、欤、焉、耳;

句中词:以、于为、而、则;

关联词:苟、虽、则、虽然、纵、向使、假使、然则、若夫、至于、已而、且夫、乃夫、于是、至若、若、故、是故、已而、岂

疑问语气词:何、胡、安、盍、奚、孰、奈何、若何、若之何5/12/202419就是利用文言文中有断句功能的虚词来断句。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子曰

/十室之邑/

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夫以孔子之圣/

犹须好学/

今人不可不勉乎虚词断句标点歌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边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是停顿,或句或逗看情形,标点位置不能乱。方法4:明语法,辨句式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如太行、王屋何?语法分析法,亦即古汉语固定句式法:文言中有一些特殊的句式,如倒装句,判断句,被动句等。这些句式可以作为我们断句的切入点。还有一些固定结构,如“……者……也”、“不亦……乎”、“何……之有”,“孰与……乎”“为……所……”、“受……于……”,“无乃……乎”,“得无……乎”等,根据这些结构也可断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晏平仲婴者

/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

庄公/

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既相齐/

食不重肉/

妾不衣帛

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室也室有十二楹覆之以茆在匡山之巅。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室也/室有十二楹/覆之以茆[máo]/在匡山之巅.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另,语感断句法(最直接简便):

根据长期阅读形成的文言语感能力来断句。

而在很大程度上又得靠积累、靠感悟、靠熏陶。

整体把握文章并理解文意乃断句的关键而正确断句则是翻译的基石。(江苏卷)用斜线给下面画横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观足下所为文百余篇实先意气而后辞句慕古而尚仁义者苟为之不已资以学问则古作者不为难到古者其身不遇于世,寄志于言,求言遇于后世也。自两汉以来,富贵者千百,自今观之,声势光明,孰若马迁、相如、贾谊、刘向、杨雄之徒,斯人也岂求之于当世哉?(杜牧《答庄充书》有删节)5/12/202426(江苏卷)用斜线给下面画横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观足下所为文百余篇/实先意气而后辞句/慕

古而尚仁义者/苟为之不已/资以学问/则古作者不为难到/古者其身不遇于世,寄志于言,求言遇于后世也。自两汉以来,富贵者千百,自今观之,声势光明,孰若马迁、相如、贾谊、刘向、杨雄之徒,斯人也岂求之于当世哉?(杜牧《答庄充书》有删节)总结:一、读文段,通文意(断句的基础)二、断句方法:

1、看词语,定句读(名、代、动)

2、明修辞,巧判断

3、看虚词,找位置

4、明语法,辨句式5/12/202428文言翻译5/12/202429知识重温(1)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目的出发,文言文翻译要严格遵循的两个原则?一是忠于原文,力求做到()()()

二是字字落实,以()为主,以()为辅(2)文言文“六字翻译法”:信

直译

意译

对、换、留、删、补、调信、达、雅信——忠实原文内容及句子含义,字字落实,不随意增减。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雅——简明、优美,富有文采。5/12/202431文言翻译的原则字字落实句句通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5/12/202432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字字落实,句句通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字字落实:忠于原文,不增不减。(落实关键词语)(2)句句通顺:合乎文意,明白通顺。(落实特殊句式)(3)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4)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直译和意译的关系是: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5/12/2024335/12/202434直译六字法对留换删补调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系”翻译为“捆绑”。“组”翻译为“绳索”。“函”翻译为“用木匣子装着”。第一式:

严格按照原文逐字逐句的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同时还要保留它的语气。

译: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君臣的首级对翻译下列句子:翻译下列句子: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译: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作为赵国的将领征讨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被封为上卿,他以勇气闻名于诸侯各国。

人名、年号人名地名官名与现代汉语义同留第二式:

凡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朝代、度量衡等专有名词或古今通用词语,皆保留不动。翻译下列句子: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删去语助,句中表停顿,以舒缓语气,删去第三式:

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虚词,如结构助词、语气助词、表敬副词、发语词等;偏义复词中陪衬的字也要删去。

删翻译下列句子: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译:最终让上官大夫去顷襄王前诋毁屈原

词类活用,形作动第四式:①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结合语境,选择正确义项);②词类活用译出活用特征;③古今异义译出古今区别;④通假字译为本字。换翻译下列句子: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译:人们又有谁愿意以清白之身,而受浑浊的外物的(玷污)呢?

定语后置句第五式:把文言句中的谓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及其它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的要求调整过来。调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译:私下会见了张良,把事情全都告诉了(他)

省略宾语:之,代词,他第六式:

在文言文翻译时,补出省略的成分;代词所指的内容;使上下文衔接连贯的内容等。翻译下列句子:留删调补人名、地名、年号、国号、庙号、谥号、书名、物名均保留不译;与现代汉语表达一致的词语可保留。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如发语词、部分结构助词等,应删去;偏义复词中陪衬的字也要删去。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短语后置等句式,应按现代汉语的语序调整。句子省略的部分;代词所指的内容;使上下文衔接连贯的内容等。把古词换成现代词(把单音词换成双音词,把典故、部分修辞格、各种习惯语、现已不用的词或固定结构等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替换)小结:

读读下面文段,翻译画横线的句子,指出用了“六字法”的哪一方法。

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焉。”他日,董祁诉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福建高考试题)

牛刀小试

5/12/202442

范氏

富,盍

乎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范家富贵,为什么不停止(这门婚事)呢?

范献子(把董叔)抓来绑在庭院中的槐树上。想要的而得到它了,还请求什么呢?

文言文翻译的“六字法”

(留)(换)(换)(换)(补)(换)

(留)(换、补)(删)(变)(变)(换)(换)(留)(换)(换)(变)(调、换)(换)思考:命题者为什么要选这三句作翻译题?有什么命题规律?(1)范氏富,盍已乎(2)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3)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盍”的理解,“已”的理解,疑问语气

“执”的理解,“执”后的省略,“纺”的理解“欲”的活用,倒装的“何请”,反问语气。命题一般选择含有关键词语、特殊句式的句子思考:命题时是根据什么拟定

评分细则的?①范氏富,盍已乎(2分)②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3分)③欲而得之,又何请焉(3分)“欲”1分,想要的;宾语前置1分,请求什么;句意1分评分标准往往体现在句子的几个关键得分点“盍”1分,何不,为什么不;“已”1分,停止“执”1分,捉住;省略句“执之”1分;“纺”1分,绑5/12/202446文言文翻译的步骤审清得分点即两类考点。审切连誊以词为单位,用“/”切分句子。

按现代汉语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

逐一查对草稿纸上的译句后字迹清晰地誊写到答案卷上,不写繁体字、简化字、错别字。↓↓↓高考文言文阅读之分析综合5/12/202447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选择的文段,传记中的主角,一般都是民族英雄、清官、廉吏、良母、孝子等,所以,我们阅读文章的时候,应该同时进行着初步的筛选。一边阅读,一边理清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人物。所记谁人?哪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