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探究·实践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_第1页
3.2 探究·实践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_第2页
3.2 探究·实践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_第3页
3.2 探究·实践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_第4页
3.2 探究·实践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2探究·实践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科目授课时间节次--年—月—日(星期——)第—节指导教师授课班级、授课课时授课题目(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3.2探究·实践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教学内容教材章节:人教版(2019)必修2第3章第2节

教学内容:

1.介绍DNA的结构和功能,以及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加深对DNA结构的理解。

3.分析DNA双螺旋结构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以及DNA复制和转录等生物化学过程。

4.结合实验数据,分析DNA双螺旋结构的稳定性和变异。

5.讨论DNA双螺旋结构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描述DNA的结构和功能,理解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2.学生能够通过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加深对DNA结构的理解。

3.学生能够分析DNA双螺旋结构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以及DNA复制和转录等生物化学过程。

4.学生能够结合实验数据,分析DNA双螺旋结构的稳定性和变异。

5.学生能够讨论DNA双螺旋结构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6.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物学现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7.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表达能力。

8.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技能,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学习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细胞,细胞内含有遗传信息的分子是DNA。同时,学生已经学习了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核苷酸由碱基、脱氧核糖和磷酸构成。学生对DNA的碱基配对原则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DNA的碱基配对原则是A-T和C-G。此外,学生可能已经接触过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了解其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组成,以及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在学习DNA双螺旋结构这一部分内容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能会因为DNA结构的美妙和DNA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重要作用而提高。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可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在学习风格方面,学生可能喜欢通过实验操作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喜欢通过小组合作来共同解决问题。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在学习DNA双螺旋结构这一部分内容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和挑战:

(1)对DNA双螺旋结构的理解不够深入,无法准确描述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2)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无法正确组装模型,导致模型不符合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3)在分析DNA双螺旋结构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时,无法准确理解DNA复制、转录等生物化学过程。

(4)在分析DNA双螺旋结构的稳定性和变异时,无法结合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5)在讨论DNA双螺旋结构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时,无法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讨论。

(6)在小组合作中,无法有效沟通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导致团队合作效果不佳。

(7)在实验操作中,无法准确完成实验步骤,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教学资源准备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展示和解释。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以及DNA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3.实验器材:如果涉及实验,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实验器材包括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制作材料,如塑料棒、橡皮泥等。同时,确保实验器材的清洁和安全,避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受伤。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分组讨论区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合作,实验操作台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5.教学软件: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软件,如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制作软件,以便学生在电脑上进行模型的制作和修改。

6.网络资源: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网络资源,如DNA双螺旋结构的在线教程、视频等,以便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和复习。

7.教学工具: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工具,如放大镜、显微镜等,以便学生在观察DNA双螺旋结构时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细节。

8.教学活动: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以便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DNA双螺旋结构的理解。教学过程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DNA双螺旋结构的图片和动画,引导学生思考DNA结构的美妙之处,激发学生对DNA双螺旋结构的兴趣。

回顾旧知:回顾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核苷酸由碱基、脱氧核糖和磷酸构成,以及DNA的碱基配对原则是A-T和C-G。

2.新课呈现(约15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包括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组成,以及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

举例说明:通过具体例子,如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帮助学生理解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互动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DNA双螺旋结构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以及DNA复制、转录等生物化学过程。

3.巩固练习(约10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加深对DNA双螺旋结构的理解。

教师指导:教师在学生制作模型的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模型的准确性。

4.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DNA变异的图片和案例,引导学生思考DNA变异对生物体的影响,激发学生对DNA变异的兴趣。

回顾旧知:回顾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以及DNA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5.新课呈现(约1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DNA双螺旋结构的稳定性和变异,包括DNA双螺旋结构的稳定性是由氢键连接的碱基对维持的,以及DNA变异的原因和类型。

举例说明:通过具体例子,如DNA复制过程中的变异,帮助学生理解DNA变异的原因和类型。

互动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DNA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DNA变异来研究生物进化。

6.巩固练习(约10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探讨DNA双螺旋结构的稳定性和变异。

教师指导:教师在学生分析实验数据的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分析的准确性。

7.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DNA在生物进化中的图片和案例,引导学生思考DNA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对DNA在生物进化中作用的兴趣。

回顾旧知:回顾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以及DNA变异的原因和类型。

8.新课呈现(约1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DNA双螺旋结构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包括DNA变异导致生物体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以及DNA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举例说明:通过具体例子,如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的DNA变异,帮助学生理解DNA在生物进化中作用的例子。

互动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DNA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DNA变异来研究生物进化。

9.巩固练习(约10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讨论DNA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指导: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讨论的深入性和准确性。

10.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DNA双螺旋结构在现代生物技术中的图片和案例,引导学生思考DNA双螺旋结构在现代生物技术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DNA双螺旋结构在现代生物技术中应用的兴趣。

回顾旧知:回顾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以及DNA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11.新课呈现(约1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DNA双螺旋结构在现代生物技术中的应用,包括基因克隆、基因治疗等。

举例说明:通过具体例子,如基因克隆技术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DNA双螺旋结构在现代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互动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DNA双螺旋结构在现代生物技术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DNA双螺旋结构来发展现代生物技术。

12.巩固练习(约10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讨论DNA双螺旋结构在现代生物技术中的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指导: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讨论的深入性和准确性。拓展与延伸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或视频资源:

提供《DNA的发现:一个世纪的探索》一书,该书详细介绍了DNA的发现过程和相关科学家的贡献。同时,推荐观看《DNA:生命的秘密》视频,该视频深入浅出地讲解了DNA的结构、功能和应用。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鼓励学生通过网络资源,了解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的故事,以及他们获得诺贝尔奖的经历。

3.引导学生关注DNA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关注DNA在法医学、基因治疗、基因编辑等领域的应用,了解DNA技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4.组织学生进行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制作比赛:

组织学生进行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制作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制作出独特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5.开展DNA知识讲座或研讨会:

邀请生物学专家或教师开展DNA知识讲座或研讨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DNA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

6.引导学生进行DNA变异相关的课题研究:

引导学生进行DNA变异相关的课题研究,如探讨DNA变异与遗传疾病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7.鼓励学生参与DNA知识问答比赛:

鼓励学生参与DNA知识问答比赛,通过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对DNA知识的学习兴趣。

8.组织学生参观生物实验室:

组织学生参观生物实验室,让学生亲自体验DNA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9.开展DNA知识科普宣传活动:

开展DNA知识科普宣传活动,让学生向家人、朋友传播DNA知识,提高学生的科普意识。

10.引导学生关注DNA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关注DNA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如DNA条形码技术在物种鉴定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板书设计-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组成

-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

-碱基配对原则:A-T和C-G

2.DNA双螺旋结构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DNA复制:DNA分子通过半保留复制产生两个相同的DNA分子

-转录:DNA分子的遗传信息被转移到RNA分子中

-翻译:RNA分子的遗传信息被翻译成蛋白质

3.DNA双螺旋结构的稳定性和变异

-稳定性:由氢键连接的碱基对维持

-变异:DNA复制过程中的错误、环境因素等导致

4.DNA双螺旋结构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DNA变异导致生物体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

-DNA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自然选择、遗传漂变等

5.DNA双螺旋结构在现代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基因克隆:通过DNA重组技术将特定基因插入载体DNA中

-基因治疗:通过替换或修复有缺陷的基因来治疗遗传疾病

-基因编辑:通过CRISPR-Cas9等技术对DNA进行精确修改

6.学生实践: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材料:塑料棒、橡皮泥等

-步骤:构建两条反向平行的长链,通过碱基对连接

-目标:制作出符合DNA双螺旋结构特点的模型

7.课后拓展:DNA知识问答比赛

-内容:DNA的结构、功能、应用等

-形式:个人或小组参赛

-目的: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教学反思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学生在分析DNA双螺旋结构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时,对于DNA复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