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考点2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即时演练-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考点2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即时演练-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考点2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即时演练-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与练】(通用版)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考点2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即时演练一、选择题1.(2014北京西城区一模)西方学者称中国古代某学说为“Neo-Confucianism”,这是一种融儒家、佛教和道教等诸因素于一体的哲学,提供了一套维护儒家伦理秩序的形而上学体系。该“学说”是指()A.孔孟儒学 B.董仲舒的新儒学C.程朱理学 D.明末清初的儒学解析:C佛教传入中国是在西汉末年,孔孟儒学不可能融合佛教思想,故A项错误;董仲舒的新儒学是融合儒、法、道、阴阳等学说而形成的,不包括佛教思想,故B项错误;程朱理学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儒学,融合了佛道思想,从而使儒学富有哲理性和思辨化,故C项正确;明末清初的儒学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其学说并未融合佛道思想,他们挑战正统、批判专制,并不是要维护儒家伦理秩序,故D项错误。2.(2014怀化模拟)王阳明的弟子董梦石出游回来说:“见满街都是圣人。”王阳明说:“此亦常事耳,何足为异。”下列观点可以体现王阳明这一思想的是()A.“知行合一” B.“人人同具良知”C.“格物致知” D.“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解析:B“知行合一”是指用良知支配人的行为,材料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满街都是圣人”,意指“人人同具良知”,即通过自省,回复良知,人人成为圣人,故B项正确;“格物致知”是程朱学派的观点,故C项错误;“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是李贽的观点,故D项错误。3.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则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也。”这实质上是主张()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主共和C.限制君权 D.民为邦本解析: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的是普通民众对国家存亡的责任,与题干材料意思不符,故A项错误;民主共和强调人民主权和分权制衡,故B项错误;材料反对“人君”独治,批判君权极盛,故C项正确;民本思想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4.(2014湖北七市联考)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实乃内释外儒之学,已非儒学之正宗。”材料反映了()A.顾炎武意识到宋明理学危机B.王阳明倡导“经世致用”C.顾炎武主张摒弃孔孟儒学D.王阳明深受西方思想影响解析:A顾炎武批评理学家“不习六艺,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空谈误国反映出宋明理学危机的出现,故A项正确;“经世致用”要求读书人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且B项表述错误,排除B项;顾炎武摒弃的是程朱理学的弊端,故C项错误;王阳明的学说背离了孔孟儒学,但与西方思想影响无关,故D项错误。5.(2014青岛测试)现代学者马叙伦称道黄宗羲是秦以后二千年间“人格完全,可称无憾者”的少数先觉之一。“人格完全”所依据的标准应该是()A.中国传统儒家思想 B.西方理性主义启蒙思想C.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 D.现代中国的主流思潮解析:A黄宗羲属于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是对中国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故A项正确;西方理性主义启蒙思想在黄宗羲时代没有出现,故B项错误;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黄宗羲所处时代不同,故C项错误;现代中国的主流思潮也不符合当时的时代思想,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6.(2015郑州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先生(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外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云:‘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如此知一切可见不可见的事物,都在心中,便知心量之广大无边,放之则弥六合,退之则藏于密。”——《传习录》材料二“心学”是一种高扬“心”亦即人的主体性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作为理学家,王阳明与朱熹同样以建立伦理学主体性的本体论为目标,同样鼓吹“明天理去人欲”。然而,朱子与王阳明的思维走向却大不一样:程朱以“理”为本体,充分肯定“理”的客观性和人理性认识客观的“理”的可能性。但是,“理”哲学更多地突出了超感性现实的先验规范,而没有给人以应有的地位。对于它来说,人是受外部的天理或自身的人欲支配的客体,而不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的主体。而“心”哲学则以心为主体,从而导出了人的主体性这一主调。——冯天瑜《中华文化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王阳明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时代价值。(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理学与王阳明心学的异同。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要结合材料一,材料突出反映王阳明心外无物,强调人的主观感受的观点,简要归纳即可;第二小问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王阳明是心学集大成者,其观点时代价值可利用所学心学的影响进行回答。第(2)问既要利用材料信息,同时要结合所学知识补充完整,相同点可以从世界观、思想实质方面回答,不同点可以从两者对“理”的认识、哲学派别、是否重视主观能动性等方面总结。答案:(1)观点:人是世界的主体,人所生活的世界离不开人的主观感受。价值:修补了理学僵化所造成的问题,推动了儒学的发展;充分肯定人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成为晚明人文思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