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题_第1页
山西省运城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题_第2页
山西省运城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题_第3页
山西省运城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题_第4页
山西省运城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10月联合测评政治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统编版必修1第一、二课。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4年8月16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考古工地现场通报,广州黄埔甘草岭遗址二期清理新石器时代晚期遗迹419处,出土了大量的陶、石、玉等文物共341件(套)。据此推断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不可能出现的是()A.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B.随着生产力发展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起来C.在生产劳动中人们的关系是平等互助的 D.氏族长不用劳动可以占用他人的劳动产品2.在古巴比伦社会中,奴隶被视为财产而不是人类,他们被用于农业、工业和建筑等领域,也可以被用作家庭佣人和娱乐。奴隶成了一种可以轻松获得和控制的廉价劳动力,可以帮助古巴比伦社会满足其经济需求。由此可见()①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总能适应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②奴隶主完全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③奴隶制在一定程度上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④奴隶制使自由出卖劳动力成为可能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窃贼)不偷农户而窃宦家,彼亦知农民积蓄无多,宦室储藏丰富,窃之无损毫末,是即盗亦有道之谓欤!”郑板桥家书中说窃贼“盗亦有道”,究其原因在于()①农民没有土地,在地主强制下劳动 ②封建制生产关系落后导致贫富悬殊③地主以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 ④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条件之一:空想社会主义者构想未来理想社会制度;条件之二:19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三大工人运动。对上述材料分析正确的是()①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②空想社会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石③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需以资本主义发展为前提④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超过其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剩余价值会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这体现了资本家同工人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这说明剩余价值学说()①阐述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②阐述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挥的巨大作用③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④揭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迄今为止,《共产党宣言》已被翻译成200多种文字,出版过1000次以上,成为全球公认的“使用最广的社会政治文献”。《共产党宣言》具有如此巨大影响力的原因在于()①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指导②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③是一部秉持人民立场、为人民谋利益的经典著作④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2023年11月7日,白俄罗斯各地举行向列宁雕像献花等活动,纪念十月革命106周年。白俄罗斯总统发表致辞指出,伟大的十月革命虽然过去百年有余,但其理想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十月革命翻开了民族历史新的一页,为白俄罗斯国家和民族发展提供动力。以下能够印证其观点的是()①十月革命让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变为现实②十月革命例证了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③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④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近代中国人民的各种尝试和斗争都没有在短期内改变自身的悲惨命运,内因是()①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横行霸道 ②中国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③没有找到科学的革命理论和坚定的后盾 ④各种尝试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1940年,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问世,正式回答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要建立什么样的国家问题。毛泽东强调:“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这里的“新”体现在()①领导权 ②革命前途 ③革命任务 ④革命形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昔关河黍离,列强逐鹿;神州放眼,一鹤冲天。重振社稷,举中流誓……华夏意气峥嵘,傲五湖四海锦绣满。壮三山五岳,叠古风姿;九经三史,彰显华韵。豪客泼墨,贤士铺卷,放歌九州富丽妍。泰山脊,领风骚环宇,有谁堪比?”这首诗词描写了新中国成立时的喜悦情景,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①中华民族实现富强的伟大飞跃 ②民族复兴有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③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的繁荣景象 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的气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毛泽东深刻认识到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从而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并进行了第一次结合。这次结合()①为中国开辟了一条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②遵循了实事求是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③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④是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标语是一种最经济、最有效的宣传、鼓动口号。下列选项中的口号有可能与下面图片出现在同一时期的是()①打倒土豪劣绅,耕者有其田 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③大跃进、放卫星、人民公社好 ④总路线、合作社、一化三改造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新民主主义社会内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社会主义因素的成长壮大,是转向社会主义必不可少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①分散的个体农业经济有利于促进工业化建设的发展②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③当时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④国家积累了经营私营工商业的经验,开始了对其初步改造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1956年9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隆重召开。中共八大在全国性社会主义改造大部分完成的背景下准确分析了当时国内外面临的形势环境与主要矛盾发展变化,通过集体协商制定出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这次会议()①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引航向 ②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③提出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④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1953年,国家借鉴苏联经验,开始实施“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各项指标大都大幅度超额实现,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这说明()①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就能取得建设成功 ②照搬苏联经验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建设③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拯救当时的中国 ④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举国翘盼尽早建成汽车厂,万人空巷人民争看解放牌”。这副对联描述的是1956年7月14日,首批12辆解放牌汽车开上长春街头,沿途红旗招展,锣鼓喧天,成千上万的人争先恐后地目睹国产汽车的风采。我国从此结束了不能批量制造汽车的历史。解放牌汽车的出厂从一个侧面折射出()①当时我国已经建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②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国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③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使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先进的工业国④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的翻天巨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资本主义率先打破了封建势力的束缚,激发了新技术的创造和使用,促进了工业革命的产生。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在这个意义上讲,资本主义确实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实现了革命性的飞跃,伴随着这种飞跃,资本主义的因素从经济领域逐步渗透到政治、文化、社会领域,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变迁。据此,有人断言:资本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贡献巨大,因此它是不会被替代的,在这个意义上,它构成了历史的终结。结合材料,运用资本主义制度的相关知识,对文末的观点进行评价。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16世纪初到17世纪末——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用文学的语言批判资本主义带来的各种灾难和罪恶,描述了一个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18世纪——资本主义已由简单协作发展到工场手工业,这一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开始摆脱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纯粹虚构的幻想,从法律角度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19世纪初——这一时期,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最高阶段,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生产过渡,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加剧,工人阶级反抗资产阶级剥削的斗争也更加激烈。空想社会主义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合理的设想。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7分)(2)从历史贡献和局限性两个方面对空想社会主义进行评析。(9分)19.结合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图一:五四运动图二:南湖红船图三:开国大典图四: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知识,说明上面四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近代以后中国人民完成两大历史任务起到什么作用。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朽,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太平天国起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先后失败了。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俄国十月革命的发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希望,最终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分析中华民族探索复兴之路历程所证实的结论。山西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10月联合测评·政治参考答案、解析及评分细则1.D由材料推断,此时处于原始社会,在此阶段,氏族长也要同大家一起劳动,没有任何特权,D项符合题意。原始社会,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发展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起来,A、B、C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2.C奴隶被视为财产而不是人类,表明奴隶主完全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②符合题意。奴隶成了一种可以轻松获得和控制的廉价劳动力,可以帮助古巴比伦社会满足其经济需求,表明奴隶制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③符合题意。“总能”说法有误,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就会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①不选。自由出卖劳动力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条件,④不选。3.D郑板桥家书中的话的意思是:(窃贼)不偷农户而窃官宦之家,也是知道农民积蓄不多,而官宦之家储藏丰富,窃之对他们的生活影响微小,这或许就是“盗亦有道”吧。在封建社会,地主以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③④正确。在封建社会,农民可以占有少量土地和工具,而不是没有土地,①不选。封建制生产关系与奴隶制生产关系相比,封建制生产关系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能笼统地说其是落后的,②不选。4.B空想社会主义者构想未来理想社会制度,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三大工人运动,这两个条件说明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①④符合题意。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②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资本主义的发展,③不选。5.D剩余价值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超过其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剩余价值会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这体现了资本家同工人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这说明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③④正确。《共产党宣言》阐述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①不选。唯物史观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挥的巨大作用,②不选。6.A①③正确。唯物史观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②不选。剩余价值学说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④不选。7.B十月革命的理想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十月革命翻开了民族历史新的一页,为白俄罗斯国家和民族发展提供动力,可以论证这个观点的是十月革命让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变为现实,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①④符合题意。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挫折,所以不能说十月革命例证了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②不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③排除。8.C近代中国人民的各种尝试和斗争都没有在短期内改变自身的悲惨命运,内因是中国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没有找到科学的革命理论和坚定的后盾,②③符合题意。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横行霸道属于外部原因,①不选。各种尝试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是结果,不是原因,④排除。9.A“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体现领导权之新,“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体现革命前途之新,①②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不含革命任务、革命形式,③④排除。10.C诗词描写的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场景,②④可以从中得出。①中“实现富强”不符合题意;1949年还没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③与材料意思不符。11.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结合,遵循了实事求是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②③入选。“第二次结合”开辟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①不选。“第一次结合”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④说法错误。12.C图片反映的是1952年我国经济得到了恢复性增长,这一时期属于过渡时期,②④入选。“打倒土豪劣绅,耕者有其田”属于土地革命时期的口号,①不选。“大跃进、放卫星、人民公社好”应该是十年探索时期,是1958年左右,③不选。13.D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其历史必然性包括: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国家积累了经营私营工商业的经验,开始了对其初步改造,②④符合题意。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①说法有误。国际环境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属于外部条件,③不选。14.B中共八大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①③正确。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②不选。1953年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而不是党的八大,④不选。15.D“一五计划”在党的带领下,经过全国人民共同努力,提前完成了相关指标,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整个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雄辩地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生产力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③④正确。①说法过于绝对。学习借鉴苏联经验才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建设,②错误。16.C第一批解放牌汽车的出厂展示了我国探索时期工业化的成就,从侧面折射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国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②正确。这也折射出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的翻天巨变,④正确。当时我国只是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还不是先进的工业国,①③错误。17.该观点是片面的。(2分)①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资本主义制度的优势和贡献确实存在,这是值得肯定的。(3分)②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它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当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尖锐到一定程度,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资本主义制度并不会构成历史的终结。(5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18.(1)①伴随着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的激烈矛盾,社会主义思想得以产生和发展。(3分)②在资本主义到来之时,一些先进分子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纷纷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从而形成了空想社会主义。(4分)(2)历史贡献: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是科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