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学期初中历史九年级第二单元A卷_第1页
2024-2025学年下学期初中历史九年级第二单元A卷_第2页
2024-2025学年下学期初中历史九年级第二单元A卷_第3页
2024-2025学年下学期初中历史九年级第二单元A卷_第4页
2024-2025学年下学期初中历史九年级第二单元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A卷

选择题(共20小题)

1.(2023秋•兰陵县期末)世界近代出现了辉煌灿烂的科技文化。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A.达尔文一一《物种起源》

B.托尔斯泰一一《复活》

C.巴尔扎克一一《人间喜剧》

D.梵高一一《蒙娜丽莎》

2.(2023秋•流源县期末)历史学家使用“城市化的浪潮”、“教育的大众化”、“人口数量的激增”等语言

来描述19世纪后期()

A.西方列强,殖民扩张

B.资产阶级改革的推进

C.垄断组织的产生发展

D.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3.(2024秋•管城区期末)“每个物体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除非它被施加在其上的力改变

这种运动状态。”“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这些理论()

A.推动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B.打破“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

C.促进了电力能源的广泛应用

D.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4.(2024秋•栖霞区月考)1880-1920年,世界石油年产量逐年增长。对这一变化的出现产生了直接影响

的是()

A.内燃机的应用B.蒸汽机的改进

C.火车的诞生D.电灯的发明

5.(2024秋•吴中区月考)以牛顿、达尔文等为代表的科学巨匠的产蛋,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自然科学知

识,为工业革命和其他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前提。由此可知()

A.近代科学革命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B.科技文化发展促进了近代社会的发展

C.近代科学革命引起学校教育的巨大变化

D.近代科学革命打击了基督教的神学

6.(2023秋•富川县期末)19世纪70-90年代,美国工业企业数量增加了40%,资本总额却增加了300%,

从21亿美元上升到65亿美元:20世纪初,美国大公司占全国工业企业总数的26%,它所雇佣的工人

占全国工人总数的75%以上,产值接近全国工业总产值的80%。材料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

A.电力进入生产领域B.重化工业高度发展

C.西部地区得到开发D.垄断组织已经出现

7.(2023秋•安次区期末)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文学艺术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下列人物与成就搭配

不正确的是()

A.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B.托尔斯泰一一“人间喜剧”

C.达尔文一一提出进化论的观点

D.贝多芬一一《英雄交响曲》

8.(2024秋•海口期末)如图画作通过不同色调的黄色,表现了向日葵的生命力和阳光的温暖,不仅是对

自然的赞美,也是作者内心情感的表达。该画作的作者是()

A.莫奈B.毕加索C.梵高D.达•芬奇

9.(2023秋•淄川区期末)在工业革命的背景下,1840年德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1870年以后,

英国、法国首先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材料表明()

A.西方各国大众文化水平都在提高

B.大众教育促进社会发展

C.城市发展促进人们生活方式改变

D.经济得到发展

10.(2023秋•社旗县期末)他创作了这样一幅作品:黄色的花朵像一团火,细碎的花瓣和叶则像火焰,让

人感受到灼热阳光下的灿烂。他也被人们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他是()

A.牛顿B.巴尔扎克C.梵高D.贝多芬

11.(2024•无锡一模)科学家们从煤和石油等原材料中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并以此为工业原料,制成染

料、塑料、药品、炸药和人造纤维等多种化学合成材料,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生活。这些成就取得于(

A.工场手工业时期B.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C.新航路开辟时期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12.(2024秋•碑林区校级月考)学生们根据不同爱好,自愿组成近代科学、文学、音乐、美术四个小组,

对相关内容进行研究。以下小组、人物、国籍及成就搭配正确的是()

A.近代科学组一一牛顿一一法国一一《共产党宣言》

B.近代文学组一一列夫•托尔斯泰一一英国------《欧也妮•葛朗台》

C.近代音乐组一一贝多芬一一法国一一《英雄交响曲》

D.近代美术组一一梵高一一荷兰一一《向日葵》

13.(2024•成武县二模)某班举办“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家”主题故事会,除讲述爱迪生、诺贝尔

的故事外,围绕这一主题还可以讲述的故事是()

A.牛顿一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

B.哈格里夫斯一发明珍妮机的故事

C.瓦特一改良传统的蒸汽机

D.本茨一制造首辆内燃机驱动汽车

14.(2024•泉州二模)提出“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不是最强的,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适应变化的”科

学家是()

A.哥白尼B.牛顿C.达尔文D.爱因斯坦

15.(2023秋•濠江区期末)他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是古典音乐向浪漫主义音乐过渡的桥梁人物,他克服

耳朵失聪带来的困难,创造出许多伟大的音乐作品,其代表作之一是《英雄交响曲》,这位伟大音乐家

是()

A.莫扎特B.贝多芬C.梵高D.德彪西

16.(2023秋•铜山区期末)列宁这样剖析道:他观点中的矛盾,的确是一面反映农民在俄国革命中的历史

活动所处的各种矛盾状况的镜子。材料中“他”的主要代表作品有()

A.《哈姆雷特》B.人间喜剧

C.《物种起源》D.《安娜•卡列尼娜》

17.(2023秋•安庆期末)”从自然界的战争中,从饥饿和死亡里,产生了自然界最可赞美的东西一一高等

动物……从最简单的无形物体演化出如此美丽和令人惊叹的东西,而且这一演化过程仍在继续,这才是

一种真正伟大的思想观念。”这段话评述的是()

A.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B.达尔文的进化论

C.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D.但丁的人文主义思想

18.(2024•青岛二模)依据如表内容可推知()

时间联系

18世纪末英国的普利斯特利将牛顿的引力思想移植到电磁学中o

19世纪初安倍结合牛顿力学理论,将电磁力合理的转化为电流元间的吸引力以及排斥力。

19世纪中期韦伯将牛顿的超距作用观作为主要的例子,对电力作用的一般公式加以提及。

A.万有引力定律受广泛认同

B.实验有助于发现自然规律

C.物理学开始成为独立学科

D.牛顿力学的理论指导意义

19.(2024秋•公主岭市期末)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环境污染B.城市化

C.人口减少D.普及大众教育

20.(2023秋•铜山区期末)如表反映了18—20世纪初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四个国家在世界制造业总

值中的相对份额。以下解读中,符合史实的是()

国家1750年1770年1830年I860年1900年

甲1.9%7%9.5%19.9%18.5%

乙4.0%5%5.2%7.9%6.8%

丙0.1%2.4%5%7.2%23.6%

T2.9%3.0%3.5%4.9%13.5%

A.甲是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领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开始落后

B.乙是美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领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开始落后

C.丙是法国,起步较晚,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逐渐超过英国

D.丁是德国,起步较早,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就开始领先

第二单元A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题号1234567891011

答案DDAABDBCBcD

题号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DDCBDBDCA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23秋•兰陵县期末)世界近代出现了辉煌灿烂的科技文化。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A.达尔文一一《物种起源》

B.托尔斯泰一一《复活》

C.巴尔扎克一一《人间喜剧》

D.梵高一一《蒙娜丽莎》

【分析】本题考查达•芬奇和梵高的成就。掌握基础知识。

【解答】意大利艺术大师达•芬奇代表作有《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等,他的画作充分体现了人

文主义精神。荷兰的梵高是一位有世界影响的画家,代表作《向日葵》系列画面艳丽而又和谐、优雅,

每朵葵花好似燃烧的火焰,花瓣和葵花叶则像跳跃的火苗,画家运用有力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对比来表

达他对生活的无比热爱,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排除A项;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达•芬奇和梵高的成就。

2.(2023秋•流源县期末)历史学家使用“城市化的浪潮”、“教育的大众化”、“人口数量的激增”等语言

来描述19世纪后期()

A.西方列强,殖民扩张

B.资产阶级改革的推进

C.垄断组织的产生发展

D.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分析】本题考查了工业化国家的变化,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根据“城市化的浪潮”“教育的大众化”“人口数量的激增”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后

期到20世纪初期,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巨变主要体现在:城市化的浪潮、教育的大众化、人口数量激增、

教育大众化等方面,D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并未涉及列强的扩张、资产阶级

改革以及垄断组织的相关内容,排除AB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工业化国家的变化,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

能力。

3.(2024秋•管城区期末)“每个物体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除非它被施加在其上的力改变

这种运动状态。”“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这些理论()

A.推动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B.打破“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

C.促进了电力能源的广泛应用

D.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牛顿的科学成就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

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他的三大成就。1687年,牛顿出版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

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他的科学发现,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

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据“每个物体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除非它被施加在其上的力改变

这种运动状态。”“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可知,这些理论与物理

学上的力学有关,推动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A项正确;达尔文的进化论打破了“上帝创造万物”

的神创论,排除B项;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利用电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促进了电力能源的广泛应用,排除C

项;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排除D项。

故选:A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牛顿的科学成就的相关

史实。

4.(2024秋•栖霞区月考)1880-1920年,世界石油年产量逐年增长。对这一变化的出现产生了直接影响

的是()

A.内燃机的应用B.蒸汽机的改进

C.火车的诞生D.电灯的发明

【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成果,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解答】A.根据材料“1880-1920年,世界石油年产量逐年增长。”及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内燃机被广泛应用于机器生产领域,从而直接增加了石油的需求量,故A正确。

B.蒸汽机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动力来源,主要的燃料是煤炭,排除B。

C.斯蒂芬森发明乐蒸汽火车,标志着人类进入了铁路时代,排除C。

D.电灯的发明与发电机有关,排除D。

故选:Ao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识记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成果,有助于培养

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5.(2024秋•吴中区月考)以牛顿、达尔文等为代表的科学巨匠的产蛋,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自然科学知

识,为工业革命和其他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前提。由此可知()

A.近代科学革命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B.科技文化发展促进了近代社会的发展

C.近代科学革命引起学校教育的巨大变化

D.近代科学革命打击了基督教的神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科技文化发展促进了近代社会的发展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

键。

【解答】根据“以牛顿、达尔文等为代表的科学巨匠的产蛋,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自然科学知识,为工

业革命和其他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前提。”可知,科技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工业革命的产生,促进了近代

社会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涉及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教育,

排除C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打击基督教神学,排除D项。

故选:B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科技文化发展促进了近

代社会的发展的相关史实。

6.(2023秋•富川县期末)19世纪70-90年代,美国工业企业数量增加了40%,资本总额却增加了300%,

从21亿美元上升到65亿美元:20世纪初,美国大公司占全国工业企业总数的26%,它所雇佣的工人

占全国工人总数的75%以上,产值接近全国工业总产值的80%。材料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

A.电力进入生产领域B.重化工业高度发展

C.西部地区得到开发D.垄断组织已经出现

【分析】本题考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根据材料“19世纪70-90年代,美国工业企业数量增加了40%,资本总额却增加了300%,

从21亿美元上升到65亿美元;20世纪初,美国大公司占全国工业企业总数的26%,它所雇佣的工人

占全国工人总数的75%以上,产值接近全国工业总产值的80%”可知,材料突出了说明了美国工业企

业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垄断资本主义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随着生产的高度集中,企业总

数减少,而产量、投资额大幅度提升,生产和资本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产生了垄断组织,垄断很

快渗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方面,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D项正确;电力进入生产领域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材料没有反映,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反映

重化工业的发展状况,排除B项;材料内容反映的是垄断组织出现,并没有反映西部地区得到开发,

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和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和所学知识进行作答。

7.(2023秋•安次区期末)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文学艺术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下列人物与成就搭配

不正确的是()

A.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B.托尔斯泰一一“人间喜剧”

C.达尔文一一提出进化论的观点

D.贝多芬一一《英雄交响曲》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托尔斯泰的成就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人物与成就的正确搭配的相关史实。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的作家。他的小说如《战争与和平》《安娜•卡

列尼娜》《复活》等,在宏阔的社会背景下描绘出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场景。托尔斯泰在作品中一方

面深刻揭露了俄国专制主义和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压榨,另一方面又否定暴力革命,宣扬道德上的博爱。

这反映了在社会转型时期俄国农民既想反抗又找不到出路的状态,所以,托尔斯泰被称为“俄国革命的

镜子”。“人间喜剧”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集,B项人物与成就搭配不正确,符合题意;英国科学

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他的三大成就,A项搭配

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他出版了《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

C项搭配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完成于1804年,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

艺术上的成熟,表达出贝多芬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D项搭配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托尔斯泰的成就的相关史实。

8.(2024秋•海口期末)如图画作通过不同色调的黄色,表现了向日葵的生命力和阳光的温暖,不仅是对

自然的赞美,也是作者内心情感的表达。该画作的作者是()

A.莫奈B.毕加索C.梵高D.达•芬奇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向日葵》的相关史实。掌握基础知识。

【解答】近代的绘画艺术不断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画家。荷兰的梵高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位。

梵高的代表作有很多,如《夜间的咖啡馆》《向日葵》等。《向日葵》中明亮、艳丽的黄色花瓣,表达了

画家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题干这幅画是《向日葵》与梵高有关,

C符合题意;《圣•拉扎尔火车站》是是莫奈的代表作之一,排除A;《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代表作,排

除B;《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的作者是达•芬奇,排除D。

故选:C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向日葵》的相关史实。

9.(2023秋•淄川区期末)在工业革命的背景下,1840年德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1870年以后,

英国、法国首先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材料表明()

A.西方各国大众文化水平都在提高

B.大众教育促进社会发展

C.城市发展促进人们生活方式改变

D.经济得到发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题干关键信息“1840年德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1870

年以后,英国、法国首先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解答】19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化教育,法国和德国

最早建立起国家教育体系。1802年,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从1870年开始,英国、

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1910年,德国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

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在工业化的背

景下,1840年德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学前教育开始;1870年以后,英国、法国首先对儿童

实行免费义务教育。这说明大众教育促进社会发展,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西方各国大众文化水平

的提高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AC与题意不符;D概括不全面。

故选:B=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能力,注意掌握工业革命的原因、实质、成果和历史影

响。

10.(2023秋•社旗县期末)他创作了这样一幅作品:黄色的花朵像一团火,细碎的花瓣和叶则像火焰,让

人感受到灼热阳光下的灿烂。他也被人们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他是()

A.牛顿B.巴尔扎克C.梵高D.贝多芬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梵高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梵高是荷兰杰出的画家,梵高的代表作有很多,如《夜间的咖啡馆》《向日葵》等。《向日葵》

中黄色的花朵像一团火,细碎的花瓣和叶则像火焰,让人感受到灼热阳光下的灿烂。《向日葵》中明亮、

艳丽的黄色花瓣,表达了画家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梵高也被人们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

牛顿是英国的科学家,排除A项;巴尔扎克是法国著名的作家,排除B项;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作曲

家,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梵高的相关史实。

11.(2024•无锡一模)科学家们从煤和石油等原材料中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并以此为工业原料,制成染

料、塑料、药品、炸药和人造纤维等多种化学合成材料,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生活。这些成就取得于()

A.工场手工业时期B.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C.新航路开辟时期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随着新发明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科学家们从煤和石油等原材料中提炼

出多种化学物质,并以此为工业原料,制成染料、塑料、药品、炸药和人造纤维等多种化学合成材料,

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生活,D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工场手工业时期没有开发新能源石油,排除A项;

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没有多种化学合成材料,排除B项;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

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2.(2024秋•碑林区校级月考)学生们根据不同爱好,自愿组成近代科学、文学、音乐、美术四个小组,

对相关内容进行研究。以下小组、人物、国籍及成就搭配正确的是()

A.近代科学组一一牛顿一一法国一一《共产党宣言》

B.近代文学组一一列夫•托尔斯泰一一英国------《欧也妮•葛朗台》

C.近代音乐组一一贝多芬一一法国一一《英雄交响曲》

D.近代美术组一一梵高一一荷兰一一《向日葵》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牛顿、列夫•托尔斯泰、贝多芬和梵高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近代科学、文学、

音乐、美术的相关史实。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近代的绘画艺术不断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画家。荷兰的梵高是其中颇具

代表性的一位。梵高的代表作有很多,如《夜间的咖啡馆》《向日葵》等。《向日葵》中明亮、艳丽的黄

色花瓣,表达了画家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D项正确;牛顿是英国的科学家,著作有《自

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等,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排除A项;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的文学家,

代表作品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排除B项;贝多芬是德国的音乐家,排除C

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牛顿、列夫•托尔斯泰、贝多

芬和梵高的相关史实。

13.(2024•成武县二模)某班举办“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家”主题故事会,除讲述爱迪生、诺贝尔

的故事外,围绕这一主题还可以讲述的故事是()

A.牛顿一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

B.哈格里夫斯一发明珍妮机的故事

C.瓦特一改良传统的蒸汽机

D.本茨一制造首辆内燃机驱动汽车

【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故D符合题意;牛顿生

活在17世纪,排除A;珍妮机、改良蒸汽机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排除BC。

故选:Do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14.(2024•泉州二模)提出“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不是最强的,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适应变化的”科

学家是()

A.哥白尼B.牛顿C.达尔文D.爱因斯坦

【分析】考查达尔文进化论的相关知识。

【解答】A.哥白尼是波兰天文学家,提出了“日心说”,排除A项。

B.牛顿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是他的三大成就,排除B项。

C.根据所学可知,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提出“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的进化

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不是最强的,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适应变化的",C项正

确。

D.爱因斯坦是德国的科学家,他提出了相对论,排除D项。

故选:Co

【点评】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识记能力,掌握达尔文进化论的相关知识。

15.(2023秋•濠江区期末)他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是古典音乐向浪漫主义音乐过渡的桥梁人物,他克服

耳朵失聪带来的困难,创造出许多伟大的音乐作品,其代表作之一是《英雄交响曲》,这位伟大音乐家

是()

A.莫扎特B.贝多芬C.梵高D.德彪西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贝多芬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依据所学可知,贝多芬是德国音乐家,也是19世纪初期世界近代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贝多

芬的作品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英雄交响曲》(1804年)是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是贝多芬第

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交响乐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特别是他双耳失聪

后,不向命运低头,创作出很多著名的音乐作品。B项正确;《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

与莫扎特、德彪西无关,排除AD项;梵高是荷兰著名的画家,排除C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贝多芬的相关史实。

16.(2023秋•铜山区期末)列宁这样剖析道:他观点中的矛盾,的确是一面反映农民在俄国革命中的历史

活动所处的各种矛盾状况的镜子。材料中“他”的主要代表作品有()

A.《哈姆雷特》B.人间喜剧

C.《物种起源》D.《安娜•卡列尼娜》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

键。

【解答】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的作家。他的小说如《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在宏阔的社会背景下描绘出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场景。托尔斯泰在作品中一方面深刻揭露了俄国专制

主义和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压榨,另一方面又否定暴力革命,宣扬道德上的博爱。这反映了在社会转型时

期俄国农民既想反抗又找不到出路的状态,所以,托尔斯泰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根据题干可知,

题干材料中的“他”是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之一,D项正确;《哈

姆雷特》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的作品,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展示

了法国社会的整个面貌,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达尔文是英国的生物学家,著有《物种起源》,不符

合题意,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列夫•托尔斯泰的《安

娜•卡列尼娜》的相关史实。

17.(2023秋•安庆期末)”从自然界的战争中,从饥饿和死亡里,产生了自然界最可赞美的东西一一高等

动物……从最简单的无形物体演化出如此美丽和令人惊叹的东西,而且这一演化过程仍在继续,这才是

一种真正伟大的思想观念。”这段话评述的是()

A.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B.达尔文的进化论

C.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D.但丁的人文主义思想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达尔文的进化论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

指出:物种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经历了由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生物的发展和进化

不是由神的意志或生物本身的欲望决定的,而是遗传变异、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的结果;人类也是进化

来的,不是上帝创造的。《物种起源》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是生物科

学的一次伟大革命。根据“从自然界的战争中,从饥饿和死亡里,产生了自然界最可赞美的东西一一高

等动物……从最简单的无形物体演化出如此美丽和令人惊叹的东西,而且这一演化过程仍在继续,这才

是一种真正伟大的思想观念。”可知,这段话评述的是进化论思想。故B项正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和但丁的人文主义思想与进化论无关,排除ACD项。

故选:B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达尔文的进化论的相关

史实。

18.(2024•青岛二模)依据如表内容可推知()

时间联系

18世纪末英国的普利斯特利将牛顿的引力思想移植到电磁学中。

19世纪初安倍结合牛顿力学理论,将电磁力合理的转化为电流元间的吸引力以及排斥力。

19世纪中期韦伯将牛顿的超距作用观作为主要的例子,对电力作用的一般公式加以提及。

A.万有引力定律受广泛认同

B.实验有助于发现自然规律

C.物理学开始成为独立学科

D.牛顿力学的理论指导意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牛顿的科学贡献的相关史实。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解答】根据材料中“英国的普利斯特利将牛顿的引力思想移植到电磁学中”“安倍结合牛顿力学理论,

将电磁力合理的转化为电流元间的吸引力以及排斥力”“韦伯将牛顿的超距作用观作为主要的例子,对

电力作用的一般公式加以提及”可知,牛顿力学的理论具有指导意义。1687年,牛顿出版了具有划时

代意义的科学巨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