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科学二轮复习专项练:化学方程式相关计算问题_第1页
2024年中考科学二轮复习专项练:化学方程式相关计算问题_第2页
2024年中考科学二轮复习专项练:化学方程式相关计算问题_第3页
2024年中考科学二轮复习专项练:化学方程式相关计算问题_第4页
2024年中考科学二轮复习专项练:化学方程式相关计算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8:化学方程式相关计算问题

一'单选题

1.“胜哥”称取等质量的铜粉和铁粉,分别加入25mL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硝酸银溶液中(如

图所示),充分反应。下列情况可能出现的是()

A.铁和铜都有剩余,

B.铁和铜都没有剩余,甲、乙生成银的质量比为1:1

C.铁有剩余,铜没有剩余,甲、乙生成银的质量比为15:16

D.铜有剩余,铁没有剩余,甲、乙生成银的质量比为15:14

2.小科正在通”观看《硫酸与氯化钢反应》

科学视频,只见“胜哥”向100克稀硫酸中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BaCL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BaCL溶液的

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亚理的是()

A.该反应实质上是Ba2+和S。厂结合生成BaSCU沉淀的过程

B.向A点对应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为红色

C.向B点的溶液中加AgNCh溶液,有白色沉淀,表明氯化钢过量

D.通过计算,可得A点时对应X的数值为208

3.在9.3克NaOH和Na2cCh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10%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将生成的

气体全部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产生5克沉淀,下列说法不亚碘的是()

A.题中的“一定量”是73克

B.反应共产生11.7克NaCl

C.若用10%的稀盐酸将5克沉淀完全溶解,则所用稀盐酸的量与题中的“一定量”相等

D.Na2cCh消耗的稀盐酸与NaOH消耗的稀盐酸质量相等

4.“胜哥”向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通入CO2,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如果继续通入CO2,

浑浊的液体又会变成澄清,此时发生的反应是:CO2+H2O+CaCO3=Ca(HCO3)2。然后,向变澄

清的溶液中滴加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会发生反应:Ca(HCCh)2+2HCI=2CO2f+2H20+CaCb。

整个过程沉淀或气体的质量mi与加入物质质量m2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沉淀或气体质量

CO2或稀盐酸质量m/g

A.澄清石灰水中所含氢氧化钙的质量为7.4g

B.反应至A点,反应所需要的C02质量为8.8g

C.反应至B点,溶液的溶质为CaCb和Ca(HCO3)2

D.反应停止,需要稀盐酸质量总共73g

5.为比较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室温下,“胜哥”用砂纸将大小相同的锌片、铜片和镁条表面的

氧化物除掉,然后分别投入盛有相同质量分数的5mL稀盐酸的三支试管中(如图)。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除去表面氧化膜后,三种金属均呈银白色

cB.反三应种金结属束表后面,三均种有溶气液泡的产温生度,都且升镁高表面产生气泡最快闱铜出(

D.反应结束后,甲、丙两试管中溶液的质量都变大—一甲一-2「丙一

二'填空题

6.叠氮化钠(NaN3)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汽车经撞击后,30毫秒内引发NaN3迅速完全

分解生成两种单质。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因为撞击,气囊内生成N2的质量为21g,则分解的叠氮化钠质量为go

(3)完成下列反应式:2NaN3+=Na2O+3N2f+Cu(填化学式)。

7.食盐中含有氯化镁容易结块。为了测定某食盐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沉淀的质量/克

数,同学们开展了如下实验:取巾1克食盐溶于水,慢慢加入碳酸钠....*?

粉末,用玻璃棒充分搅拌,生成沉淀的质量如图所示。(假定食盐中卜/;:

除氯化镁外无其它杂质。碳酸钠与氯化镁反应的方程式为MgC"+°碳酸钠的质St/克

Na2cO3=MgC031+2NaCl)

(1)C点的溶质是o

(2)该食盐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为(用TH]、加2表示)。

三'实验探究题

8.在探究酸、碱性质时,“胜哥”的操作过程如图甲所示,烧杯中固体质量与加入溶液的质量

关系如图乙所示。

比杆

逐渐加入逐渐加入一固

200g质Ct定於的康次质

分数为73%分数为16%的fit〃

的加款股氢幺化衲游液

品口,(充分反应)(酢置一段时间)

Hb。加入用液的JSRk

(1)加入稀盐酸后出现的现象是o

(2)be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3)c点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0

(4)通过计算得出d点坐标。

9.“胜哥”受金华市教育学院邀请,给科学教师做了“科学思维”的科学讲座。思维模型是依据事

物发展内在规律所建立的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能引导有序思维、增进深度理解、促进问题解决。

如图是“混合物提纯”的思维模型:

r__^「分离转移1

混合物H性质差异卜T目标组分丽五燕

U反应转化P

(1)初步理解根据混合物组分的性质差异,获得混合物中目标组分。

海水淡化是将海水中的盐与水分开,常压加热蒸储法是其中的一种:常压下将海水加热形成水蒸

气,再液化得到淡水的过程。从建模角度分析,海水加热形成水蒸气属于上述模型中的

(填“分离转移”或“反应转化”)。

(2)探究本质根据组分的性质差异,选择合适方法,实现物质提纯。

从含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固体中提纯硝酸钾,是通过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干燥实现的。其中过滤操作将硝酸钾晶体与溶液分离是根据不同。实践应用根据

混合物中某组分发生化学反应,提高混合物中目标组分纯度。

(3)“胜哥”取10g混有少量硫酸的稀盐酸,滴加氯化钢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经过滤、洗

涤和干燥得到沉淀0.233g,则原混合溶液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0

(4)融合创新依据科学原理,融合技术与工程,形成新颖而有价值的解决实际问题方案。

常压加热蒸储法,能耗大、成本高。小科查阅资料获知,现在世界上的许多大型海水淡化工厂,

都已经采用低压加热蒸储法,请解释其蕴含的科学道理:o

10.“胜哥”在班里开展了主题为“自制简易家庭制氧机”的活动,某小组成员共同设计了如图甲

所示的制氧机模型。制氧原理是水环境中,利用过碳酸钠分解制得氧气:

MnO2

2Na2C04:2/Va2C03+02To该制氧机出氧流量(每分钟产生氧气的体积)平稳,其中吸氧

浓度=[21%+4%%],x指出氧流量(升/分钟),适用情况如表所示。

剂一

反应装置洗气装置储气加湿瓶

图甲

L

反应装置洗急置反应装置洗气装置反应装置洗气装置

1.0版2.0版3.0版

图乙

适用情况吸氧浓度供氧时间(分)

日常保健30%-40%25分钟

一般缺氧性疾病40%-60%20分钟

急救>60%以病情为准

(1)该小组制氧机的反应和洗气装置在原版本的基础上经历了如图乙所示的迭代,请推测该

小组改进的理由(写出一点即可)。

(2)某病人吸氧浓度为41%,该制氧机为此病人提供一次治疗,需要制氧原料过碳酸钠多少

克?(氧气的密度取1.28克/升)

(3)如图丙所示为过碳酸钠分解制氧气的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的关系。为了使制氧

机出氧流量保持平稳,反应装置中的夏季和冬季的水位线需设置不同,请分析原

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为测量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胜哥”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图1装置气密性

良好,样品完全反应,通过称量B装置质量变化来确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其他杂质不

与酸反应)。

幡皆蝮稀St*

ii入空气

It石灰

图1图2

(1)写出图1中仪器M的名称。

(2)按图1装置进行多次实验,发现测量结果比实际值偏小,其原因

是O

(3)“胜哥”重新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装置C的作用是。

(4)图2.实验中取纯碱样品质量为m,反应结束后测得B装置质量增加了n,则样品中碳酸

钠的质量分数为0(用字母表示)

四'解答题

12.小科通过观看了《自救呼吸器的工作原理》科普视频,对相关知识有

了深刻的理解。图甲是一款在缺氧或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环境下逃生使用的自救呼吸器。

、-呼吸软管

单向阀B单向阿A

—L气囊

排气阀(当气囊内气压

过大时可自动排气)

彳到底;~生氧装置(内含生氧药品)

甲乙

(1)小科获得制取氧气的原理有以下4种,自救呼吸器中最有可能发生的变化为

(填序号)。

①2H2。2M呼2H2。+。2T

②2KMl1O4=K2MnO4+MnO2+02T

@4NaO2+2H2。=4NaOH+3O2T

④4NaC>2+2c。2=2Na2c。3+3O2T

(2)自救呼吸器的结构如图乙所示。使用时需用鼻夹夹住鼻子,用嘴咬合呼吸软管进行呼吸。

请结合图示说明自救呼吸器的工作原

理:

(3)人正常呼吸时供氧速度不低于1升每分钟,自救呼吸器一次备料能持续供氧48分钟,

以NaCh为例,通过计算说明生氧装置中至少要准备多少克药品?(氧气密度为1.43克/升)

13.我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此我国科研人员研发出“液

态阳光”技术: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发电,然后利用电解水制氢,最后利用二氧化碳和氢气制取

甲醇。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能、风能属于(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二氧化碳和氢气制取

甲醇过程类似绿色植物的(选填“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

催化剂

(2)已知。。2+342-CH3OH+H2OO现有8.8吨CO2完全反应,则理论上可得到甲醇

(CH3OH)的质量是多少吨?

14.“胜哥”取含氯化钙杂质的氯化钾样品30克,加入160克水完全溶解,在得到的溶液中加

入158克碳酸钾溶液,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沉淀的质量为10克,过滤所到溶液为该温度下的不

饱和溶液。求:

(1)样品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

(2)过滤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5.2022年6月5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F遥十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神舟十四

号载人飞船,顺利将载人飞船送入预定轨道。该火箭用联氨(N2H4)做燃料,反应原理:

2N2H4+N2O4=3N2+4H2O。

(1)该火箭用联氨(N2H4)做燃料,用四氧化二氮(N2O4)助燃的原因

是O

(2)请计算19.2KgN2H4完全燃烧需要助燃物N2O4的质量。(H-l;N-14;0-16)

16.某火力发电厂用石灰石为原料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以防止污染环境,发生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2CaCO3+2SO2+。2=2CaS04+2C02o若每天需要吸收0.64t二氧化硫,则该发电厂

每个月(按30天计)需要含碳酸钙为90%的石灰石多少吨?(杂质不参与反应)

17.为了测量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现取稀盐酸200g,分五次向稀盐酸中加入相同

样品,每次加入样品5g,每次生成气体的质量如下表:(样品中杂质不与酸反应生成气体)

实验顺序12345

生成气体的质量/g1.761.761.760.44m

求:

(1)m=。

(2)样品中CaCCh的质量分数。

(3)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18.从氯碱工业产生的盐泥中回收BaSCU,其主要工艺流程如图。已知:①盐泥的主要成分为

BaSO4>NaCl、Mg(OH)2和CaCCh。②BaSCU难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

30%杜酸

破解梢过些器干媒;K

(1)除去NaCl,利用的性质是

(2)过滤器中分离出来的固体是

(3)酸溶槽中产生的气体恰好被澄清石灰水完全吸收,生成了30g沉淀,计算有多少克盐酸

与盐泥中的碳酸钙反应。

19.“胜哥”向一定量镁铜混合粉末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该过程称为“酸溶”),充分反应后过滤,

将洗净的滤渣在氧气中灼烧至固体质量不再发生改变,实验中固体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原混合粉末中Cu的质量为;

(2)d处固体中成分为;

(3)求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后产生氢气的质量。

20.以工业副产品石膏(主要成分是CaSCU)为原料可制备CaCCh。CaCCh有球霰石、方解石等

多种形态,其中球霰石广泛应用于油墨、生物材料等领域。

Ca2+

CO:

表血活性剂

图1

(1)制备CaCO3时,将石膏与水配成悬浊液,再向其中通入NH3、CO2(不考虑石膏中杂质

的反应)。制备过程可以看作(NH4)2CO3与CaSCU发生复分解反应,若石膏中CaSCU的质量分数

为85%,取160g石膏进行反应,计算理论上可制得CaCCh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2)反应生成的CaCCh中球霰石与方解石的质量分数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反应时

加入某表面活性剂可增加产物中球霰石的含量,该表面活性剂一端带正电荷,另一端为排斥水分

子的疏水基团,可与球霰石形成两种吸附作用,如图2所示。两种吸附分别为离子对吸附和离子

交换吸附。离子对吸附:球霰石表面的CO32-带负电,表面活性剂通过带正电的一端吸附于球霰

石表面;离子交换吸附:球霰石表面的Ca2+带正电,表面活性剂中带正电的一端可取代球霰石

表面的Ca2+,并吸附于球石表面,图2中表示离子对吸附的是(填"A”或"B”)。

21.用2000吨含Fe2Ch75%的铁矿石,最多可以提炼出多少吨纯铁?列方程式计算。

22.某工厂利用废铁屑与废硫酸起反应来制取硫酸亚铁。现有废硫酸9.8吨(H2s04的质量分数为

20%),与足量的废铁屑起反应,可生产FeSCU多少吨?列方程式计算。

23.完全中和25克氢氧化钠溶液,用去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24.5克,求氢氧化钠溶液中溶

质的质量分数。列方程式计算。

24.“胜哥”用称取12.5克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Ch,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

杯中,向其中加入50克稀盐酸,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

为58.1克(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计算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

25.发射通信卫星的火箭用联氨(N2H4)做燃料,用四氧化二氮(N2O4)助燃,生成物不会对大气造

成污染。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H4+N2O4=3+4”2。。

(2)计算9.6克N2H4完全燃烧时需要助燃物N2O4多少克。

26.如图是用铜粉氧化法生产氧化铜的流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铜粉灼烧后可能有氧化铜和氧化亚铜两种物质。氧化亚铜(CU2O)中铜元素的化合价是

价。

(2)已知氧化亚铜和稀硫酸反应可生成硫酸铜和铜,假如固体1中只含有铜的氧化物,下列

推理合理的是(填序号)。

①固体1中加入稀硫酸,若溶液呈蓝色,说明该固体中一定有氧化铜

②固体1中加入稀硫酸,若有红色沉淀物,说明该固体中一定有氧化亚铜

(3)将得到的1.6吨氧化铜全部转化为硫酸铜;可得硫酸铜多少吨?

27.小科通”学习了金属活动性顺序后,知道镁比铜活泼。他准备通过实

验来比较镁和铜的活动性。他取来试管、硫酸铜溶液和打磨光亮的镁条等,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镁条放入硫酸铜溶液时,能作为支持镁的活动性比铜强的证据的现象有

(写出一点)。

(2)在混有少量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的镁条质量为m克,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将所

得固体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仍然为m克,刚生成的气体与铜的质量比为。

28.“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等于吸收总量,达到“零排放”。为此,某科学

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前期调查、原理选择、药量测算和装置设计”等环节,制订了二氧化碳吸收

方案。

[前期调查]为分析自然界中碳排放与吸收的主要途径,同学们经调查绘制了自然界部分碳排放

与吸收示意图。

[原理选择]同学们经比较分析,最终确定利用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的思路(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

[药量测算]考虑操作的便捷性、可行性,设定一次性至少吸收二氧化碳4.4千克,并计算了装

载氢氧化钠的质量。

[装置设计]结合吸收效果等因素,同学们又设计了图乙所示A、B两种吸收装置。

(1)图甲为同学们绘制的碳排放与吸收示意图,其中碳排放的途径

有。

(2)根据小组设定的一次性二氧化碳吸收量的要求,在装置A中至少要加入多少氢氧化钠?

(3)请选择A、B两种装置的其中一种进行推广,并简要说明理

由:=

29.市售的工业纯碱中含有氯化钠。“胜哥”买回一包纯碱,包装袋上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为

确定该纯碱的纯度是否符合标准,“胜哥”取了40克样品,加入适量水溶解后,平均分成四份,

每份滴入CaC%溶液的质量及生成沉淀的质量见表,样品中的杂质溶于水但不与CaC%反应。请回

答:

名称:工业纯碱

化学式:Na2cCh

纯度:98%

实验1实验2实验3实验4

样品的质量/g10101010

加入CaC%溶液的质量/g20406080

生成沉淀的质量/g36m8

(1)表中m的值为

(2)计算说明该纯碱的纯度是否符合标准?

30.铜锌合金外观似金子,科学小组为检测其中锌的质量分数,按下列流程进行探究实验,充分

反应,所得数据如图所示(忽略盐酸的挥发):

铜锌合金稀盐酸,固液混合物稀盐酸-固液混合物稀盐酸一固液混合物

20g50g69.9g50gH9.8g50g169.8g

求:

(1)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g;

(2)合金中锌的质量;

(3)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1.在探究酸、碱性质时,“胜哥”的操作过程如图甲所示,烧杯中固体质量与加入溶液的质量

关系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稀盐酸后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e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3)c点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4)通过计算得出d点坐标。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铁>铜>银,等质量的铜粉和铁粉,分别加入到25

毫升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的质量关系是:

Fe+2AgNO3=Fe(NO3)2+2Ag

56216

Cu+2AgNO3=Cu(NO3)2+2Ag

64216

分析。

【解答】由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铁>铜>银,等质量的铜粉和铁粉,分别加入到25毫升溶质

质量分数为12%的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的质量关系是:

Fe+2AgNO3=Fe(NO3)2+2Ag

56216

Cu+2AgNO3=Cu(NO3)2+2Ag

64216

A.铁和铜都有剩余时,硝酸银全部参加反应,因为硝酸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因

此甲、乙生成银的质量比=1:1,故错误;

B.铁和铜都没有剩余,则金属铁和铜全部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设金属的质量均为m,则甲、

乙生成银的质量比等:需=8:7,故错误;

5664

C.铁剩余,说明铁过量,铜没有剩余,说明铜完全反应或者不足,由A、B选项分析可知,甲、

乙生成的银的质量比在1:1~8:7之间,16:15在1:1~8:7范围内,故正确;

D.等质量的铜和银,铜有剩余,则铁一定有剩余,故错误;

故答案为:C„

2.【答案】C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盐的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硫酸与氯化钢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和盐酸,结合图象曲线的变化分析。

【解答】A.硫酸与氯化钢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和盐酸,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实质上是Ba?+

SCU2-结合生成BaSCU沉淀的过程,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A点时硫酸与氯化钢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有盐酸,仍呈酸性,因此向A点对应溶液

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为红色,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B点时,氯化银过量,但因生成物中有盐酸,盐酸与硝酸银反应也可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故

向B点的溶液中加AgNCh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表明加入氯化钢溶液已过量,故错误,

符合题意;

D.由图象看出生成硫酸铁沉淀的质量为23.3g;

设加入的氯化铁溶液的质量为x,

BaCb+H2so4+=2HCl+BaSCh]

208233

10%x23.3g

20810%%

233—23.3g

x=208g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答案】C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解答】A.设碳酸钠质量为x,

由Na2co3+2HCl=2NaCl+H2O+CO2T,Ca(OH)2+CO2=CaCO31+H2。可知,

Na2cCh-CaCCh,

Na2CO3-CaCO3

106100

x5g

106_x

100=

x=5.3g,

反应生成氯化钠质量:[5.3gx盖+(9.3g-5.3g)x需上嘉=11.7g,

设盐酸质量为y,

HCl-NaCl,

36.558.5

yxlO%11.7g

36.5=yxl0%

58^^11.7g

y=73g,

题中的“一定量”是73g,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反应生成11.7gNaCl,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

CaCO3+2HCl=CaCl2+H2O+CO2t>

10073

5g3.65g

若用10%的稀盐酸将5g沉淀完全溶解,则所用稀盐酸的质量=3.65g+10%=36.5g,故错误,符合

题意;

D.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Na2c03消耗的稀盐酸与NaOH消耗的稀盐酸质量相等,故正确,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答案】C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图示先确定图像中开始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的反应,沉淀质量增加,然

后二氧化碳、水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碳酸氢钙,沉淀质量减小,然后碳酸氢钙与盐酸反应,气体质

量增加,由生成10克碳酸钙及反应中物质质量关系计算所需二氧化碳质量、生成碳酸氢钙质量

及反应消耗盐酸质量分析。

【解答】A、由图示可知,开始反应时生成沉淀质量为10克,设氢氧化钙质量为x

CO2+Ca(OH)2=CaCChJ+HzO

74100

X10g

74:100=x:10g

x=7.4g,不符合题意;

B、反应至A点,碳酸氢钠刚好完全反应

CO2+Ca(OH)2=CaCO3;+H2OCO2+H2O+CaCO3=Ca(HCO3)2

74100100100162

x10gy10gz

x=4.4g,y=4.4,则反应所需要的CO2质量为8.8g,不符合题意;

C、B点为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钙的反应,反应至B点,溶液的溶质为Ca(HCO3)2,符合题

思;

D、反应生成碳酸氢钙质量为16.2克,反应停止,设需要稀盐酸质量总质量为a

Ca(HCO3)2+2HCl=2co2T+2HzO+CaCL

16273

16.2g10%m

m=73g,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答案】D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A.根据锌、镁、铜的颜色分析;

B.根据铜不能和盐酸反应来分析;

C.根据活泼金属和酸反应放热来分析;

D.根据反应的金属的质量大于产生氢气质量来分析。

【解答】A.除去表面氧化膜后,锌、镁均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故A错误;

B.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镁>锌>铜,并且铜排在氢的后面,不能和盐酸反应,锌、镁都能和盐酸反

应,两种金属表面均有气泡产生,且镁表面产生气泡最快,故B错误;

C.反应结束后,锌、镁两种和盐酸反应的溶液的温度都升高,铜不反应,溶液温度基本不变,故

C错误;

D.反应结束后,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大于产生氢气质量,则甲、丙两试管中溶液的质量都变大,

故D正确。

故选D。

h

6.【答案】(1)2NaN3=2Na+3N2T

(2)32.5

(3)CuO

【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题中所给信息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结合方程式书写方法分析;

(2)根据生成氮气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反应的叠氮化钠质量分析;

(3)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解答】(1)由题意可知,氢氮化钠撞击分解生成钠和氮气,方程式为2NaN3誓2Na+3“T

(2)设分解的叠氮化钠质量为x

撞击

2NaN3_2Na+3N2T

13084

x21g

130:84=x:21g

x=32.5g

(3)由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该方程式为2NaN3+CuO=Na2O+3N2T+Cuo

故答案为:⑴2NaN3警2Na+3N?T;32.5;(3)CuO。

7.【答案】(1)氯化钠

(2)95m2/84mi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

(1)根据碳酸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碳酸镁沉淀和氯化钠分析。

(2)根据碳酸镁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解答】

(1)C点表示碳酸钠与氯化镁恰好完全反应,溶质是氯化钠。

(2)设食盐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为X。

MgCl2+Na2cO3=MgCO3I+2NaCl)

9584

migxm2g

95_m1gx

=

84m2g

95m2

X=-----

84ml

8.【答案】(1)固体逐渐消失,溶液显蓝色

(2)HCl+NaOH=NaCl+H20

(3)NaCl、CuCh

(4)(237.5,14.7)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分析;

(2)根据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分析;

(3)根据c点氯化铜未反应,盐酸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分析;

(4)根据d点的纵坐标为生成Cu(OH)沉淀的质量,横坐标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最大沉淀量产

生时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之和,由方程式中物质质量关系及氧化铜的质量计算分析。

【解答】(1)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加入稀盐酸后出现的现象是固体逐渐消失,

溶液显蓝色。

(2)be段烧杯内固体质量没有变化,说明发生的是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方程式为HC/+

NaOH=NaCl+H2O。

(3)c点时盐酸刚好与氢氧化钠反应,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CuCh。

(4)d点的纵坐标为生成Cu(OH)沉淀的质量,横坐标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最大沉淀量产生

时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之和。

由铜元素守恒可知,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质量为12gX篇=14.7g

设与氧化铜反应的盐酸质量为x

CuO+2HC1=CuCl2+H2O

8073

12g7.3%x

80:73=12g:7.3%x

x=150g,则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盐酸质量为50g,设剩余盐酸消耗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y

NaOH+HC1=NaCl+H2O

4073

16%y7.3%x50g

40:73=16%y:(7.3%x50g)

y=12.5g

设与氯化铜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z

2NaOH+CuCb=Cu(OH)2+2NaCl

8098

16%z14.7g

80:98=16%z:14.7g

z=75g

则d点坐标为(237.5,14.7)

故答案为:(1)固体逐渐消失,溶液显蓝色;⑵HCl+NaOH=NaCl+;(3)NaCI、

CuCb(4)(237.5,14.7)。

9.【答案】(1)分离转移

(2)物质状态

(3)解:设混合溶液中硫酸质量分数为x

BaCb+H2s。4=BaSO4;+2HCl

98233

10gx0.233g

98:233=10gx:0.233gx=0..98%答:混合溶液中硫酸质量分数为0..98%。

(4)物质的沸点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知识点】蒸镭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海水加热是物质的分离分析;

(2)根据过滤原理分析;

(3)根据产生硫酸银沉淀质量代入方程式,利用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硫酸质量,从而

计算硫酸的质量分数分析;

(4)根据物质的沸点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分析。

【解答】(1)海水加热形成水蒸气是分离出氯化钠,属于上述模型中的分离转移。

(2)过滤操作将硝酸钾晶体与溶液分离是根据物质的状态的不同。

(4)蒸储法是利用各成分沸点不同进行分离,物质的沸点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利用低压加热

蒸储法可节约能源。

故答案为:(1)分离转移;(2)物质状态;(3)0..98%;(4)物质的沸点随压强的减小而减

小。

10.【答案】(1)节省材料

(2)一般缺氧性疾病;976克

(3)相同的反应物浓度下,温度越高过碳酸钠分解制氧气的反应速率越大,夏季温度高,从而

调高水位线来降低温度和降低反应物浓度,从而降低反应速率,使冬夏反应速率一致。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所给装置的特点分析;

(2)根据病人吸氧浓度确定治疗供氧时间,由吸氧浓度计算出所需氧气体积,从而计算氧气质

量,由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过碳酸钠质量分析;

(3)根据相同反应物浓度下,温度越高过碳酸钠分解制氧气的反应速率越大分析。

【解答】(1)图乙装置改进后导管位置发生变化,可减少药品用量,节约药品。

(2)某病人吸氧浓度为41%,则氧气体积为(41%—21%)/4%=5L,则氧气的质量为5义1.28

克/升=6.4g,由所给数据可知,该制氧机为此病人提供一次治疗为一般缺氧性疾病治疗,需氧

气质量为6.4gx20=128g

设需过碳酸钠质量为x

MnO2

2Na2cO412Na2cO3+。2T

24432

x128g

244:32=x:128g

x=976g

(3)相同的反应物浓度下,温度越高过碳酸钠分解制氧气的反应速率越大,夏季温度高,从而

调高水位线来降低温度和降低反应物浓度,从而降低反应速率,使冬夏反应速率一致,所以反

应装置中的夏季和冬季的水位线需设置不同。

故答案为:(1)节省材料;(2)976克;(3)相同的反应物浓度下,温度越高过碳酸钠分

解制氧气的反应速率越大,夏季温度高,从而调高水位线来降低温度和降低反应物浓度,从而降

低反应速率,使冬夏反应速率一致。

11.【答案】(1)分液漏斗

(2)装置A中残留的二氧化碳未被装置B中的氢氧化钠完全吸收

(3)除去通入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盐的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的名称分析;

(2)根据装置A中残留的二氧化碳未被装置B中的氢氧化钠完全吸收分析;

(3)根据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会对实验造成误差分析;

(4)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解答】(1)图1中仪器M的名称为分液漏斗;

(2)装置A中残留的二氧化碳未被装置B中的氢氧化钠完全吸收,导致测量结果比实际值偏小;

(3)如图2的实验中装置C的作用是除去通入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以免进入装置B中被氢氧

化钠吸收,造成实验误差;

(4)设样品中碳酸钠质量为x,

Na2cCh+H2so4=Na2so4+H2O+CO2T,

10644

xng

106_x

~W~ng

则该实验测定纯碱样品中纯碱的纯度为:

ioo%=i^x100%=2^0n%°

mg44m11m

故答案为:(1)分液漏斗;(2)装置A中残留的二氧化碳未被装置B中的氢氧化钠完全吸收;

(3)除去通入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4)华警%。

11m

12.【答案】(1)④

(2)吸气时,单向阀B打开,单向阀A关闭,吸入氧气;呼气时,单向阀B关闭,单向阀A

打开,把呼出气体排入生氧装置

(3)解:48分钟需要48升氧气,48升氧气质量是1.43克/升x48升=68.64克,设需要NaCh的

质量是x,

4NaC>2+2CO2=2Na2co3+302T

22096

x68.64g

x220

砥诙=宙,x=157.3g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原理;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所给反应原理中反应物及反应条件分析;

(2)根据呼吸器装置特点,确定吸气和呼气时阀门的开关分析;

(3)根据所给氧气体积计算出氧气质量,由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利用氧气质量计算出NaO2

的质量分析。

【解答】(1)人呼吸产生二氧化碳,④中反应物有二氧化碳,反应条件常温,自救呼吸器中

最有可能发生。

(2)自救呼吸器原理是吸气时,单向阀B打开,单向阀A关闭,吸入氧气;呼气时,单向阀

B关闭,单向阀A打开,把呼出气体排入生氧装置。

故答案为:(1)④;(2)吸气时,单向阀B打开,单向阀A关闭,吸入氧气;呼气时,

单向阀B关闭,单向阀A打开,把呼出气体排入生氧装置;(3)157.3g。

13.【答案】(1)可再生;光合作用

(2)6.4t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可再生能源是指自然界可以循环再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不需要

人力参与便会自动再生。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

温差能、地热能等。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利用反应前后碳元素质量不

变计算理论上可得到甲醇的质量。

【解答】(1)由分析知太阳能、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二氧化碳和氢气制取甲醇过程是用无

机物产生有机物,类似光合作用;

(2)8.8吨CO2含有碳元素质量为痣x8・8跖=2・4跖,利用反应前后碳元素质量不变,可

得理论上可得到甲醇质量为2・4+…黑斗人吨=6・4财

12+4+16

14.【答案】(1)设氯化钙的质量为x,

CaCl?+K2cO3=2KCI+CCLCO2]

111100

x10g

x=ll.lg

氯化钾质量为30g-ll.lg=18.9g,质量分数=18.9g/30g=63%

(2)设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y,

CaCI?+K2cO3=2KCI+CaCO31

111149

n.lgy

y=14.9g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9g+18.9g)/(30g+160g+158g-10g)=10%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利用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过滤所得溶液中溶质的为氯化钾,根据反应物等

于生成物质量求解反应后溶液质量。

15.【答案】(1)生成物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2)设生成的四氧化二氮的质量为x

2N2H4+N2O4=3N2+4H2O

6492

19.2kgx

64:92=19.2kg:x

x=27.6kg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I、设—设未知数X。注意:未知数X一般不

可带单位。2、列——列出①化学方程式、②相对质量、③已知和未知的实际质量注意:①相

对质量的计算不必每种物质都计算出来,只写出和计算相关的几种即可。②每种物质的化学式、

相对质量和实际质量要一一对应,不可错行。3、解一列出比例式,求解。注意:①列比例式

时,相对质量之比等于实际质量之比,记忆方法“上比上,下比下②求解的过程中多运用约

分的方法,简化计算过程。4、答——简明的写出答案。

【解答】(1)该火箭用联氨(N2H4)做燃料,用四氧化二氮(N2O4)助燃的原因是根据反应

原理,生成物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16.【答案】解:每天需要吸收0.64t二氧化硫,则1个月需吸收二氧化硫质量为0.64tx30=19.2t

设需要含碳酸钙为90%的石灰石质量为x

2CaCOs+2SO2+O3—2CaSC)4+2co2

200128

90%x19.2t

200:128=90%x:19.2t

x=33.3t

答:该发电厂每个月(按30天计)需要含碳酸钙为90%的石灰石33.3to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每天需要吸收0.64t二氧化硫,计算出一个月需吸收的二氧化硫质量,再

由方程式确定二氧化硫和碳酸钙质量关系,从百计算出需碳酸钙质量,由石灰石中碳酸钙含量计

算石灰石质量分析。

17.【答案】(1)0

(2)80%

(3)4.745%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表中数据确定第5次加入样品不反应分析;

(2)根据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出碳酸钙质量分数分析;

(3)根据盐酸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代入方程式中,利用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盐

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分析。

【解答】(1)由表中数据可知,每加入5克样品完全反应产生L76克气体,而第4次加入5克

样品产生气体0.44克,说明盐酸完全反应,则第5次加入样品不再发生反应,m=0.

(2)解:设样品中碳酸钙质量分数为x

CaCO3+2HC1=CaC12+H2O+CO2T

10044

5gx1.76g

100:44=5gx:1.76g

x=80%

(3)200g盐酸完全反应产生气体质量为1.76+1.76+1.76+044=5.72g

设稀盐酸质量分数为y

CaCO3+2HC1=CaCh+H2O+CO2T

7344

200gy5.72g

73:44=200gy:5.72g

y=4.745%

故答案为:(1)0;(2)80%;(3)4.745%o

18.【答案】(1)氯化钠易溶于水

(2)BaSO4

(3)解:设与盐泥中的碳酸钙反应的盐酸质量为x

CaCO3+2HC1=CaCh+H2O+CO2T

10073

30g30%x

100:73=30g:30%x

x=73g

答:与盐泥中的碳酸钙反应的盐酸质量为73g。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⑴根据BaSCU、Mg(OH)2和CaCCh都难溶于水,NaCl易溶于水分析;

(2)根据硫酸钢不与盐酸反应,氢氧化镁和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分析;

(3)根据碳酸钙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盐酸质量分析。

【解答】⑴BaSO4>Mg(0H)2和CaCCh都难溶于水,NaCl易溶于水,利用过滤的方法可除

去NaCL

(2)氢氧化镁和碳酸钙能溶于盐酸,硫酸钢不能溶于盐酸,过滤器中分离出来的固体是BaSO4o

(3)由方程式CaCCh+2HC匕CaCL+HzO+CChT、CCh+Ca(OH)2=CaCO31+H2。可知,与盐酸

反应的碳酸钙质量即为被澄清石灰水吸收生成的沉淀质量,由此利用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

算所需盐酸质量。

故答案为:(1)氯化钠易溶于水;(2)BaSO4i(3,73g;

19.【答案】(1)9.6g

(2)CuO

(3)c点铜的质量为9.6g,设生成氧化铜的质量为x,

高温

;

2Cu+02=2CuO

128160

9.6gx

128=160

9.6g-x;

解得:x=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