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公司第一高级中学2025届高考历史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金川公司第一高级中学2025届高考历史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金川公司第一高级中学2025届高考历史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金川公司第一高级中学2025届高考历史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金川公司第一高级中学2025届高考历史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川公司第一高级中学2025届高考历史四模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王祯《农书》卷二十记载:“其制当选湍流之侧,架木立轴,作二卧轮,用水激转下轮,则上轮所周索,通激轮前旋鼓掉枝(按即曲柄)一例随转。其掉枝所贯行桄因而推挽卧轴左右攀耳以及排前直术,则排随来去,搧冶甚速,过于人力,”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A.东汉 B.三国 C.唐朝 D.北宋2.有学者说:“古来帝王,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其中的“国家政体”指:()A.王位世袭制 B.中央集权制 C.文官体制 D.监察体制3.如图为清朝晋商商路示意图,依据此图能够说明A.政治中心北移导致经济格局变化 B.晋商主要得益于丝路起点这一地理优势C.晋商初步形成传统市场体系网络 D.自然经济造成清代南北之间的商业对峙4.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设立四大经济特区,其中珠海经济特区位于如图中的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5.据统计,1911年全国兴办的各级各类学校数目为52500所,学生总数达163万人,其中占相当数量的是蒙养院的学生和初等小学堂的学生,而在专门学堂、师范学堂普通中学和实业学堂就读的人数不超过10%。这反映了当时A.仍然固守传统的教育模式 B.科举制阻碍教育事业发展C.启蒙教育的规模亟待扩大 D.新式教育的社会影响有限6.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总结20世纪的历史时说,最简单明了的一点,就是到80年代,保加利亚与厄瓜多尔之间的相似之处,远比其各自与1939年时的本国或对方更为接近。他强调的是A.走向现代化的国家经济上共同之处增多 B.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C.不同国家之间的社会发展水平差距缩小 D.各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7.明朝后期,中国九成的糖产于广东和福建;浙江北部绝大部分土地都种植喂蚕桑树;松江和苏州等地以盛产棉花而著称。这种现象A.促进了跨区域商业贸易发展 B.打破了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C.不利于封建国家的粮食安全 D.导致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8.朱熹认为:“格物致知,便是要知得分明。诚意、正心、修身,便是要行得分明。若是格物致知有所未尽,便是知得这明德未分明”;王阳明主张:“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据此可知,二者A.都主张加强自身修养 B.都强调经世致用C.求理途径上相互矛盾 D.都提倡“灭人欲”9.有学者说:“魏晋南北朝之士大夫尤多儒道兼综者,则其人大抵为遵群体之纲纪而无妨于自我之逍遥,或重个体之自由而不危及人伦之秩序者也。”这一论述说明魏晋南北朝A.儒学独尊地位未丧失 B.统治意识出现宗教化C.儒学受道教冲击剧烈 D.社会上流行崇尚道教10.1936年关东军司令部责成伪满政府建设丰满水电站。次年,水力电气建设局于长春成立,并由日本水电建筑权威专家本间德雄对坝址的选定、厂房的配置、土地的布局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规划。由此可知,日本修建丰满水电站的根本目的是A.对华实行长期殖民统治 B.掠夺东北水利资源C.为日提供战争战略物资 D.加速东北经济建设11.2016年以来,美国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修边境墙和控制移民等措施。2019年,法国和德国宣布建立“多边主义联盟”的计划,并表示希望打造一个拥有共同目标的国家网络,而不是反对某国的、封闭的俱乐部,所有参加者必须支持多边主义。这表明A.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发生分化 B.全球化机遇与挑战并存C.多边主义成为国际关系主流 D.美国重回孤立主义窠臼12.殷商时期,巫风弥漫,祭祀鬼神的现象相当普遍;西周时期,当政者认为,执政必须注重重民众需求,即使上帝百神和先公先王也曾是考虑民众愿望的“至上神”。这一变化说明西周时期A.祭祀对象发生变化 B.民本思想逐渐显现C.平民地位有所提升 D.族权色彩日渐浓厚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法国大革命”(1)拟写一篇题为“法国大革命”的小论文,收集到如下史料,请你对其史料价值做出评估A.《世界文明史·拿破仑时代》,1856年B.英国人阿瑟·扬的《法国游记》,1787—1789年C.油画《马拉之死》,1793年在将法国大革命与英国革命进行比较时,有同学搜集到18世纪后期的这幅英国铜版画漫画《whichisbest》:(2)根据材料,你认为该漫画作者对英法革命看法如何?你是否认可?简要说明理由14.(20分)中国古代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材料一:公元600年,日本首次派遣隋使到中国,实地考察研究中国文化。……公元645年,日本又推出全国引进和效仿唐朝文化典章制度的“大化革新”,同时,19次派遣唐使到中国学习。材料二: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在掌握了新的印刷技术后,大量印刷佛经等文化典籍,……阿拉伯地区“古兰经”的印刷,在采用中国的印刷术后,数量大增,传播的范围也广泛多了。……14世纪,印刷术已经在欧亚及北非等许多地区得到了普及。《圣经》等很多文化典籍印刷量大增,各类教科书的发行数量也急剧上升。材料三:火药在唐代已传入了印度和阿拉伯广大地区,13世纪在欧洲得到了应用。随后,欧洲将火药较多地用在发展军事技术方面。英国工业革命后,应用火药的热兵器代替了冷兵器,军事技术有了质的飞跃。材料四:早在17世纪初,利玛窦、汤若望等传教士就开始向欧洲介绍中国的儒家文化,(18世纪)在向往中国文化新潮的推进下,欧洲汉学悄然兴起。……一些大学建立了汉学系,比较系统地研究中华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历史变迁、人文景观、文化典籍和民族习俗等。一些醉心于中国文化的思想家如伏尔泰等甚至提出要欧洲“全盘中化”。——以上材料摘自李喜所主编《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一卷》问题:(1)材料一中“唐朝文化典章制度”主要有哪些?有何创新之处?(2)依据所学知识概述材料四所涉历史时期中国的时代特征。(3)基于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文化对世界影响的看法?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根据图片可知这是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的水排,是水力鼓风装置,A选项符合题意。BCD选项与水排出现的时间不符合,排除。2、B【解析】

略【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国古代实行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故B项符合题意;王位世袭、文官体制和监察体制都不属于国家政体,排除ACD项。3、C【解析】

晋商的商路以山西为中心,辐射北方诸省为主,形成全国性市场网络,C正确;清代经济重心仍在江南,排除A;陆上丝路起点在西安,而非山西太原,排除B;此图为晋商示意图,并不包括徽商等其他商帮布局,看不出南北商业格局整体结构,排除D。4、A【解析】

依据图片并结合四大经济区的地理位置来看,①处是珠海,A正确;②处是深圳,B错误;③处是汕头,C错误;④处是厦门,D错误。故选A。5、D【解析】

1911年兴办学校数量和学生人数大量增加,但是多为基础性学堂,专门学堂、师范学堂普通中学和实业学堂就读的人数不超过10%,说明当时新式教育的社会影响有限,D正确;出现了新式学堂,故A排除;1905年废除了科举制,排除B;兴办的学校大部分是蒙养院,即幼稚园,可见其学校教育重在启蒙教育,C排除。6、A【解析】

根据“保加利亚与厄瓜多尔之间的相似之处,远比其各自与1939年时的本国或对方更为接近。”并结合所学可知作者强调现代化之路上不同国家的共性增加,故A正确。【详解】7、A【解析】

明中后期不同地区生产不同货物的区域分工,有利于促进跨区域商业贸易的发展,故A选项正确;打破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是在鸦片战争后,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涉及粮食安全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明中后期不同地区生产不同的货物,有利于促进跨区域商业贸易的发展,而不是导致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故D选项错误。8、A【解析】

依据材料中“诚意、正心、修身”、“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等信息可知,这体现的是朱熹和王阳明都重视人的自身修养,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是顾炎武提出的,排除;二者只是求理方法不同但并不矛盾,C选项错误;D选项只是朱熹的主张,排除。9、A【解析】

根据材料“则其人大抵为遵群体之纲纪而无妨于自我之逍遥,或重个体之自由而不危及人伦之秩序者也”可以看出,虽然此时人们行为符合道家思想,但仍然是在遵守儒家伦理基础之上,说明儒学独尊地位并未丧失,A项正确;题干描述的是儒道融合,没有体现出统治意识出现宗教化,B项错误;魏晋南北朝儒道走向融合,无法体现儒学受到道教剧烈冲击,C项错误;根据材料“士大夫尤多儒道兼综者”可得出当时儒家地位仍然十分重要,不能说明社会上流行崇尚道教,D项错误。10、A【解析】

依据材料中“水电站”、“合理规划”等信息可知,日本企图把东北建成为侵略中国的基地和大本营,企图长久占据中国,因此A选项正确。B、C选项都属于目的,D选项是客观影响,都不是根本目的,排除。故选A。11、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修边境墙和控制移民等措施是对全球化的挑战;法国和德国宣布建立“多边主义联盟”的计划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这表明了当今全球化机遇与挑战并存,故B正确;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发生分化,故A错误;显然,美国反对多边主义,故C错误;美国重回孤立主义窠臼不是材料的主旨信息,故D错误。12、B【解析】

由殷商到西周,由祭祀鬼神相当普遍到执政必须注重民众需求,说明到西周时期民本思想逐渐显现,故选B项;注重民众需求并不意味着祭祀对象发生变化和平民地位上升,排除AC项;材料中没有涉及族权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B。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A.为大革命后学者的学术研究著作,是研究大革命的二手史料;B.《法国游记》当是作者在大革命期间的所见所闻的直录,是一手史料;C.油画《马拉之死》创作于大革命期间,可作为研究大革命时期民众反应的一手史料,但作为艺术作品,有较强主观性,需与其他史料互证以获得更能真实的历史信息(2)画面中,英国的优雅安宁和强大(盾牌、法律天平、出海商船)和法国的恐怖暴戾,尸横遍野(叉子上的人头,被践踏的人,上吊的人,妇女另一手拿着匕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了作者对法国革命导致社会暴力与动荡的批判,对英国革命带来稳定和平,正义与幸福的肯定不完全认可(或基本认可)。1792年时,英国已通过“光荣革命”,用一种温和而妥协的方式结束了革命,确立“议会至上”原则和君主立宪政体,政局稳定,并开始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而此时的法国大革命正处于激进的暴力革命阶段,对法国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造成巨大危害但作为英国铜版画,漫画作者忽视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如推翻封建波旁王朝,颁布《人权宣言》等【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学术研究著作属于二手史料;《法国游记》的作者与大革命时间相符,可知是当事人的所见所闻,属于一手史料;依据《马拉之死》创作于大革命期间,可知是当事人留下的一手史料,使用史料需与其它史料互证。(2)看法:依据画面中“盾牌、法律天平、出海商船”可知英国的优雅安宁和强大;依据画面中“叉子上的人头,被践踏的人,上吊的人,妇女另一手拿着匕首”可反映出法国的恐怖暴戾,尸横遍野。通过对比反映了作者对法国革命和英国革命态度。是否认可:依据材料的画面和时间可知基本认可;理由:依据所学从“光荣革命”的时间以及1972年,从此时英国的社会特征回答;依据1792年的时间从法国大革命的积极作用对于材料中漫画进行批驳。14、(1)三省六部制:三省相互牵制,既防止宰相擅权,也限制皇权独裁。科举制:通过分科考试形式选拔官员,将人才选拔、官员任用的权力收归中央。(2)皇权加强:废丞相,设内阁,厂卫制度;设军机处盛世局面: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农业手工业商业的繁荣、文化典籍的整理停止隐忧:文字狱、朝贡贸易、从海禁到闭关。(3)影响:地域:从区域——世界;时间:汉唐——清初;领域:物质技术——制度文化——精神哲学;文明:古代文明——近代文明(综合以上材料)影响的背景:主要在古代,我强人弱之时。日本、西方学习善于创新。当然,其背后更多的是政治、经济及文化价值观的因素。我们在明清开始就裹足不前,故后来出现大逆转。(材料一、材料三)本题采用SOLO评分法,按以下五个递进的层次评分:第一层次:能对材料进行抽象提炼,并结合史实进行论述。第二层次: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第三层次: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纬度的解释。第四层次:找到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第五层次: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与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解析】

(1)制度:由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创新:根据所学可知三省六部制下设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相互牵制既保证了行政效率的提高,又防止皇帝专权。通过分科考试形式选拔官员,将人才选拔、官员任用的权力收归中央。(2)要求答出材料四所涉历史时期中国的时代特征,“早在17世纪初,利玛窦、汤若望等传教士就开始向欧洲介绍中国的儒家文化”这一时期指中国的清朝初年,皇权加强;废丞相,设内阁,厂卫制度;设军机处;“(18世纪)在向往中国文化新潮的推进下,欧洲汉学悄然兴起。”这一时期是清朝的盛世局面,中国的文化、科技经济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到了清朝末年,专制主义制度没落,民族危机深重,文化专制,出现文字狱等现象,外交逐渐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