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综合运用(重难讲义)-2024年广东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解析版)_第1页
语言综合运用(重难讲义)-2024年广东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解析版)_第2页
语言综合运用(重难讲义)-2024年广东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解析版)_第3页
语言综合运用(重难讲义)-2024年广东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解析版)_第4页
语言综合运用(重难讲义)-2024年广东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四语言综合运用

栏目设置:考点解读一考点剖析一备考整合

考赢读[

■课标要求

一、压缩语段、仿写句子

1.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

2.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

二、表达与交流

L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交流。

2.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3.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

观点,有一定说服力。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根据,有条理。能听出讨论

的焦点,并能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三、梳理与探究

1.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

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2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

・考情分析

考查分值:1.2022年以前设置为2题,每题2分,总分4分。

2.2022年考卷将名著综合分析题融合到“综合运用”中,所占分值为6分,“综合运用”板

块分值相应地由4分提升至10分。2023年广东省卷又恢复到单独设2题,每题2分,总分4分。

考查形式:以主观题或客观题的形式来考查。

・命题趋势

2018年之前本题考查的都只是仿写句子,2018.、2019、2020年则考查了“压缩语段”,2021年此

部分为有关联的两道题目,一题是辨别书法,抄写诗歌,一题是诗歌题材的鉴赏选择题。2022年本题目

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出现,分值与内容都有较大变化,分值由原来的4分变为10分,内容上一题考书法鉴

赏(2分),一题考对联常识(2分),第三、四题考名著综合分析(6分)。2023年采用非连续性文本

材料进行考查,题型有概括新闻标题和仿写句子。2024中考以下题型均可能出现:①新闻类、②非新闻类、

③图表类、④漫画类、⑤标识类等,复习要有所侧重。

考,赢析]

1

----------=11(真题引领一满分指导一即时训练)

※第一步:真题引领

1.(2023•广东•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3年5月17日10时49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抓总研制的第56颗北斗导航

卫星,搭乘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将运行在地球静止

轨道,是2020年北斗三号全球组网以来发射的首颗也是唯一一颗高轨备份卫星。据悉,该卫星“入列”

后将有效扩大短报文服务区域,提高精密单点定位能力,肩负起提升系统服务连续性和健壮性的重任。

材料二

北斗科技工作者感言:

①确保任务成功是我们的永恒追求!

②一个新事物从无到有的过程注定艰难,尤其是在技术基础薄弱、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即使

这样,我们还是披荆斩棘闯出来一条路。

③我们一定不辜负全国人民的期望,力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航天强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材料一是某报刊发的一则新闻,请为其拟写标题,不超过15字。

(2)请根据材料二写两个句子,与例句形成一组排比句,突出北斗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品质。

例句:使命必达,是北斗人永恒的追

求;;

【答案】(1)示例: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西昌发射(2)示例:从无到有,是北斗人不懈的奋斗航

天强国,是北斗人永远的追求(答案不唯一)

【解析】(1)本题考查拟写标题。结合材料一“2023年5月17日10时49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

公司第五研究院抓总研制的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搭乘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

射”可知,主语是“中国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谓语是“在西昌成功发射”。可据此概括。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根据材料二“我们还是披荆斩棘闯出来一条路”“我们一定不辜负全国人民的

期望,力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航天强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写两个句子,与例句形成一组排比句,突出

北斗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品质。

示例:披荆斩棘,是北斗人拼搏的见证;航天强国,是北斗人远大的梦想。

2.(2023•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请结合语境,按照括号中的提示补全对话。

“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正在播放,小文在看电视,爷爷在练书法。

【节目内容】

这里是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颁奖现场,荣获集体奖的是“银发知播”群体。这是

一个平均年龄77岁的短视频博主群体,由老院士、老教授、中小学老教师组成。他们利用短视频,将拼

音、电工、天文、物理、文学等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大众。他们阅历丰富,讲解通俗易懂,吸引了不少年轻

人的关注。

【对话内容】

小文:爷爷快看,“银发知播”获奖了!

爷爷:什么是“银发知播”啊?

小文:

©。(简单介

绍“银发知播”)

爷爷:他们可真了不起!爷爷很爱书法,也能做“知播”吗?

小文:当然可以呀。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o(多角度鼓励爷爷做“知播”)

【答案】示例:(银发知播)就是通过短视频传授知识与技能的老年人(群体)。示例:书法是很

多人想学习的传统文化。您那么热爱书法,您做知播充实了自己,又传播了书法知识,多好啊!

【解析】本题考查补写。补写要认真阅读材料,弄清原文的基本内容,从而把握思路。

①由“简单介绍‘银发知播'”的提示,结合【节目内容】中“这是一个平均年龄77岁的短视频博主群

体,由老院士、老教授、中小学老教师组成。他们利用短视频,将拼音、电工、天文、物理、文学等知识

与技能传授给大众”可以概括出:“银发知播”是将知识与技能通过短视频传授给大众的老人博主群体。

②由“爷爷很爱书法”和“多角度鼓励爷爷做‘知播’”的提示,结合【节目内容】中“'银发知播'群

体……他们利用短视频,将拼音、电工、天文、物理、文学等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大众”可以补写为:您那

么爱书法,懂书法,您做知播能传播书法知识与技能,正好满足了那些想学书法的人的需求,同时也丰富

了您的生活,我举双手赞成。

3.(2022•广东•统考中考真题)班级拟创办班刊《飞扬青春》,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任务一:班刊封面选用哪幅题字更能体现“飞扬青春”的主题,小南和小粤对此各抒己见。请把他

们的对话补充完整。

飞扬青春也弘寺老

楷书草书

小南:我觉得楷书好,楷书端庄,就像我们青少年品行端正。

小粤:楷书是不错,但我觉得草书更合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任务二:请把下面6个词语组成一副切合班刊主题的对联。

一片心振翅少年九万里报国鳏鹏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示例1:草书灵活,就像青少年遇事要随机应变。示例2:草书张扬,就像我们青少

年自信飞扬。(能结合草书特点,语言通顺,言之有理即可)

(2)鳏鹏振翅九万里,少年报国一片心。

【解析】(1)考查对字体特点的了解。本题可依据草书的特点,仿照给出的句式拟写即可。一般来说,

草书具有笔画灵动、笔意奔放、个性张扬的特点。根据语境可拟写为:草书奔放,就像我们青少年个性飞

扬。答案是多元的。

(2)本题考查拟写对联。对联分上下两联,两联字数相同,语义相关,相对应的词语词性相同。要做到

平仄相合,音调和谐。“鲸鹏”与“少年”都是名词相对;“振翅”与“报国”都动宾结构;“九万里”

与“一片心”相对。组成的对联“鳏鹏振翅九万里,少年报国一片心”,比喻青少年要有像鲸鹏一样,怀

有报国的远大志向,让自己的青春飞扬起来。这与班刊的主题相切合。

4.(2022•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你跟同学到湿地公园开展研究性学习,恰逢工作人员布置关于湿

地保护的宣传栏,你们想参与其中。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向工作人员表达你们参与活动的意愿及理由。

(2)你们在研究性学习资料上找到了下面两段文字,想放在宣传栏上,请你根据对应的文字内容分别设

计栏目名称。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我国最早的诗集《诗经》开篇即以湿地起兴。“涉江采芙蓉,兰泽多

芳草。”在古人眼里,湿地充满了诗意之美。

②作为“地球之肾”的湿地,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

它同森林、海洋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对维护生态、粮食和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与人类的生存

和发展息息相关。

(3)你们决定拟一则标语放在宣传栏上,至少要使用一种修辞手法,请你来完成。

【答案】(1)示例:叔叔(阿姨):你们好!保护湿地人人有责,我们也想为“保护湿地”工作出一份

力。做宣传我们很在行,请同意我们加入“保护湿地”宣传队伍,好吗?

(2)示例:①诗意的栖居;②湿地的功能

(3)示例:保护地球之肾一一湿地,从我做起!

【解析】(1)考查语言表达。开放类试题,符合题目的要求,言之成理即可。如:叔叔阿姨,你们好!

湿地是地球之肺,保护湿地,是人类和谐发展的保证与前提。我们非常想为这项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一

定会尽心尽力地宣传保护湿地的重要性,请让我们加入到宣传队伍当中,好吗?

(2)考查设计栏目名称。开放类试题。根据第一段文字中的“在古人眼里,湿地充满了诗意之美”可设

计名称为:诗意的浪漫。根据第二段文字中的“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等

多种生态功能,它同森林、海洋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对维护生态、粮食和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可知,本段文字主要介绍了湿地的功能和作用。所以可拟名为:湿地的功

能。

(3)考查拟写宣传语。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围绕着“保护湿地”的主题,语言简洁,适当运用

一种修辞即可。如:用湿地保护生命,用自然涵养心灵。

5.(2021•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语文活动课上,“新闻小主播”为同学们播报了一则新闻。请你

根据相关内容,完成以下综合性学习任务。

据央视网报道,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16年立项,计划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天问一

号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在海南文昌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2021年2月10日成功实施火星

捕获,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2月24日探测器进入停泊轨道开展环绕探测,搭载的高分辨率相机、

中分辨率相机、矿物光谱仪等科学载荷陆续开机,获取科学数据,这为顺利着陆火星奠定了基础。

(1)任务一: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2)任务二:请你从新闻中筛选信息,把火星探测时间轴补充完整(每空不超过15个字)。

①火星探测任务立项@一③探测器实施火星捕获④一⑤探测器着陆火星成功

-♦------------------*-------•-------------------♦-------♦-----------------

2016年2020年7月23日2021年2月10日2021年2月24日2021年5月15日

(3)任务三:中国太空家族的命名内藏玄机,例如火星探测器的名字“天问”取自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

《天问》,该作品表达了中华民族对自然和宇宙的追问和探索,这也是火星探测任务的意义所在。根据你

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在以下三个命名中选择其中两个,说说它们的妙处。

①月球探测器“嫦娥”②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③中继通信卫星“鹊桥”

【答案】(1)(1)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

(2)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④探测器进入停泊轨道开展环绕探测

(3)示例:①“嫦娥”这个命名的妙处在于:“嫦娥奔月”我国最早关于月球想象的优美神话传说,嫦

娥奔向月球,月球探测器也是从地球奔向月亮进行探测,正好吻合。

②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里的悟空神通广大,拥有火眼金睛,善于发现。暗物质粒子探测器要在茫茫宇

宙中寻找暗物质粒子,“悟空”这个命名非常合适。

③鹊桥是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七夕相会沟通情感的桥梁,用在提供通信支持的中继卫星身上再合适不过

了。

【解析】(1)本题考查新闻压缩。新闻报道一般由导语和主体两部分组成,通常情况下导语能够概括新

闻的主要事件。比如本题导语就能概括主要事件,由“天间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

选着陆区”也找出事件主语“天问一号探测器”,事件是“成功着陆于火星”,据此整理答案。

(2)本题考查对新闻信息的筛选概括能力。本题主要是从新闻主体部分按照时间顺序筛选信息进行概括,

由“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在海南文昌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可概括出②“天问一

号探测器发射”;由“2月24日探测器进入停泊轨道开展环绕探测”可概括出④“探测器进入停泊轨道开

展环绕探测”。

(3)本题考查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语言表达能力。如选择“嫦娥”,要了解我国古代关于“嫦娥奔月”

的传说;然后分析其与“探月工程”之间的联系,如二者都是“探月”。如选择“悟空”,要了解他是我

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人物,他有火眼金睛,而且勇敢坚定;然后分析与“暗物质粒子探测”之

间的联系,比如暗物质探测难度很大,需要有悟空这样的“火眼金睛”,也需要有悟空这样的坚定和勇敢。

如选择“鹊桥”,要了解牛郎织女的传说,鹊桥就是每年七月七日为牛郎织女相会而搭建的;再分析与“中

继通信卫星”之间的关系,都起到了“联通”的作用。

※第二步:满分指导

题型一新闻类

新闻互动类题型以新闻为材料设置考点,用来考查同学们捕捉信息、理解信息、筛选信息、概括信息

和表述信息的能力。从材料的选择来看,新闻材料多出自国内外近期发生的重大新闻或一些地区极具地域

特色的新闻事件。考查的题型大致有:拟写新闻标题、概括新闻内容和采访互动等。

1.拟写新闻标题。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是对全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好的标题,不仅能够反映出新闻的

内容,还能把其中的神采传达出来。给新闻拟写标题,首先要依据新闻“倒金字塔”结构特征,重点抓导

语部分,然后采用“四W”,即什么人(who)、在什么时间(when)、什么地点(where)、干什么事(what)的

思路解答(没有人物的必须概括出对象与事件)。拟写过程中要抓住新闻材料中的关键词语,用主谓句的形

式解答,句式不要太长,句末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另外,题干中有时有字数的限制,拟写时需要注意。

2.概括新闻内容。新闻报道,是向公众陈述社会中新近发生的事实。读懂新闻,能概括新闻的主要内

容也是该考点常考的题型。中考试卷中,一般先给出新闻材料,要求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新闻材料的主

要内容”,有的题目还规定了字数。同学们应先阅读材料,梳理材料的层次,然后围绕“四进行分析

概括。分析时要学会提取关键词语,要准确全面,语言要精练流畅,且不可突破字数限制。

题型二非新闻类

根据表达方式,语段可分叙述类语段、说明类语段、议论类语段等。表达方式不同,语段信息特点就

不相同,压缩的形式也不相同。

1.叙述类压缩。这类题目,故事性较强,以报道、叙述或介绍一件事或一个人为主要材料,要求根据

其主要信息进行概括表达,与新闻类概括信息要点有许多相同之处。

2.议论类压缩。以议论方式为主的语段,其主要信息是:①议论的话题、中心论点;②证明中心论点

的论据;③结论。压缩语段的任务重在概括观点,许多时候要把具体的材料抽象成泛指的通用道理。有的

语段的观点没有直接表明,这就要通过理性认识概括出观点。

3.说明类压缩。说明类压缩针对的是表达方式以说明为主的语段。主要信息包括时间、范围、对象、

特征、作用、目的等内容。

4.描述类压缩。描述类压缩针对的是表达方式以描写为主的语段。

题型三漫画类

此种题型以漫画为考查材料,考查同学们的观察力、分析力、想象力和总结表达能力,内容涉及描述

内容、揭示内涵或概括寓意等。解答此种题型,要注意三点:一是认真审题,明确要求;二是认真读图,

读全读懂;三是理解内涵,明确寓意;四是组织答案,有序有据。具体来说,描述画面内容时要对画面进

行有序介绍,不添枝加叶,不议论,不抒情,客观全面;概括寓意时要在分析画面的基础上,看画中字,

看夸张处,然后联系现实展开想象,从而提炼所揭示的主题或寓意。

题型四图表类

此类题型运用表格或柱状图、饼图的形式列出一组或几组数据,要求同学们分析数据,归纳综合,筛

选出必要的信息,得出结论。此种题型主要考查同学们对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表达能力。解答

的技巧是要“按图索骥”,具体来说要注意三点:一是关注图表的主题,这是答题的关键,不应忽视;二

是在分析图表时既要横向比较,又要纵向比较;三是关注最大数值和最小数值,并注意数值的变化。

题型五标识题

徽标包括徽记、标志、log。等,它不是一般的图画,往往“言简意赅”,高度凝练,蕴含着丰富的寓

意。此种图形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即注解和图案本身。解答此种题型,要注意三点:一是读图,要读全读

懂,看清图中的线条、文字、图形、颜色、大小、位置是怎样安排的;二是联想,要根据提示和注解,类

比联想,将画面信息跟现实生活相联系,仔细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三是表达,说明画面要有整体意识,

留意方位,按照顺序,先总后分,先主后次。揭示寓意由表及里,在不超字数的前提下,力求全面。

题型六发表观点或谈看法

此类考题考查对实际问题的理解分析能力。作答时应注意这几点:①仔细阅读题干要求和背景材料,

弄清要求做出评价或做出判断的观点或看法是什么。②对已有的观点进行评价,形成自己正确的、独到的

观点和看法,解决问题的建议要实用,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言之有理。③语言表达要做到通顺简洁,

有力度。④注意有时要联系社会现实,有理有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给人以有益的启迪。

题型七拟写广告、标语

拟写宣传语时应注意几点。①紧扣主题,内容具体,指问明确。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希望别人做

什么,希望别人不做什么,表述必须具体明确。②语言简洁,朗朗上口,个性鲜明,富有文采,或诗化,

或采用修辞,或引用名言,都能让答案内涵丰富。③构思新颖,富有创意。要用艺术的手法把话说到人的

心上。④语气亲切温和,充满人文关怀。好的宣传语都尽可能用“美"和“善”对公众进行引导,用语应

委婉得体,激起人们的崇高情感。

※第三步:即时训练

1.九年级某班开展“倡导低碳生活”综合性实践活动,请帮助完成以下任务。

(1)任务一:搜集相关知识,获取最新的可靠数据。以下是小明搜集整理的资料卡。请仿照资料一,写

出你的探究结果。

资料一:

2022年,河北省PM2.5平均浓度36.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2%;优良天数270天,同比增加1

天,优良率达74%;重污染天数4天,同比减少5天;所有设区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历史性全部退出全国

重点城市“后十”,实现有监测记录以来历史性突破。

资料二:

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根据2022年1至11月监测数据,全省46条入海河流河口断面全

部消除劣V类,12条国考入海河流全部达到IV类及以上水质。以近岸海域存在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导向,

实施了近岸海域综合治理九大类、25项工程,加强重点海域治理保护和美丽海湾建设。目前,沿海各市已

初步建立入海排污口、直排海污染源动态管理台账,全省4269个入海排污口,已完成整治3954个。

资料三: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野生动植物频繁“上新”,河北生物多样性家底愈加厚实。2022年,河北持续开

展自然保护地能力提升工程和物种迁地保护体系建设,截至年底,全省已建立自然保护地278处,总面积

为140.14万公顷,超过60%的物种和80%的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在全省启动为期3年

的生物多样性野外调查工作,在白洋淀、衡水湖、曹妃甸、滦河上游等保护区发现了鸟类、鱼类、昆虫类

物种的新记录。

①资料一: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②资料二:

③资料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任务二:撰写宣传文稿。以下是同学们撰写的宣传标语,请你再补充一则。

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②低碳出行,从我做起。

(3)任务三:制作宣传材料,开展宣传。以下是同学们准备的两张宣传海报,你喜欢哪一张?请结合画

面内容和寓意说明理由。

我不想

无故暴瘦

请节约用纸

图一

(图一文字为“我不想日夜加班,请随手关灯,节约用电”;图二文字为“我不想无故暴瘦,请节约用纸,

保护生态”)

【答案】(1)海域环境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2)践行低碳理念,乐享幸福人生。

(3)示例一:图一。理由:画面主体为一个流泪的电灯泡;文字是“我不想日夜加班,请随手关灯,节

约用电”。寓意为:践行低碳理念,从节约用电开始。体现了“倡导低碳生活”的主题。

示例二:图二。理由:画面主体是一卷流泪的手纸;文字是“我不想无故暴瘦,请节约用纸,保护生态”。

寓意为:践行低碳理念,从节约用纸开始。体现了“倡导低碳生活”的主题。

【解析】(1)本题考查仿写探究结果。结合资料一“所有设区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历史性全部退出全国

重点城市‘后十’,实现有监测记录以来历史性突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全部退出全国重点城市“后十”,

说明空气质量得到巨大改善,根据题目可知,探究结果是: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空气质量”是一个偏正

结构的词语,作主语,“明显改善”作谓语。仿写格式为主谓结构,字数是八个字;结合资料二”近岸海

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海域环境”是一个偏正结构的词语,作主语,“持续改善”作谓语,故可

概括为:海域环境持续改善;结合资料三“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分析,“生态环境”是一个偏正结构的词

语,作主语,“持续向好”作谓语,故可概括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2)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结合给出示例“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②低碳出行,从我做起”可

知宣传标语与“倡导低碳生活”有关,再拟写一条与“倡导低碳生活”有关的宣传标语,注意简洁明了,

突出主题。

示例一:低碳生活,绿色未来。

示例二:绿色环保,低碳生活。

(3)本题考查图文转换。选图一,理由,画面内容:画面主体是一颗黄色的掩面流泪的电灯泡,右上角

的配文是“我不想日夜加班,请随手关灯,节约用电”;寓意:倡导节约能源,减少电力消耗。它提醒人

们在离开房间或办公室时,随手关灯,节约用电,以减少能源的浪费。践行低碳理念,从节约用电开始。

体现了“倡导低碳生活”的主题。选图二,理由,画面内容:画面主体是一卷白纸掩面流泪,左上角的配

文是“我不想无故暴瘦,请节约用纸,保护生态”;寓意: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它提醒人们在

日常生活中节约用纸,减少纸张的浪费,以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平衡。践行低碳理念,从节约用纸开始。

体现了“倡导低碳生活”的主题。

示例一:图一。理由,图片上是一颗黄色的掩面流泪的电灯泡,右上角的配文是“我不想日夜加班,请随

手关灯,节约用电”;寓意:图片和文字都体现了节约用电,节能环保的理念,提醒人们随手关灯,符合

“倡导低碳生活”的主题。

示例二:图二。理由,图片上是一卷白纸在掩面流泪,左上角的配文是“我不想无故暴瘦,请节约用纸,

保护生态”;寓意:图片和文字都体现了节约用纸,节能环保的理念,提醒人们节约用纸,保护生态环境,

符合“倡导低碳生活”的主题。

2.市里邀请两位楷模人物为全市的中学生开展一堂线上公开课,下面是关于他(她)们的一些介绍材料。

请你阅读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时代楷模

材料一:

我感觉自己还有很多事要做、想做、能做。在我的有生之年,将始终无需扬鞭自奋蹄,继续在防护工

程领域、地下工程领域潜心研究,带好学生、培养人才,为国家的重大工程做出新的贡献。

——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钱七虎

材料二:

航空报国、航空强国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一种荣誉,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为了祖国领空的安全,

为了早日实现航空强国的目标,我将继续冲锋,把科技创新书写在祖国的蓝天上。

——航空工业集团一级技术专家李晓丹

(1)假如你在课堂上得到和钱老视频连线的机会,你最想问他的两个问题是什么?

(2)同学们为钱老写了一句赠语。请你仿照示例,为航空技术专家李晓丹写句赠语。

示例:了却家国天下事,一头白发终不悔。一一致钱七虎

【答案】(1)①请问您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都做过怎样的努力呢?

②请问您对我们这一代青年有怎样的寄语?

(2)示例一:身怀航空报国心,科技创新绘蓝图。一一致李晓丹

示例二:航空强国为己任,奋发向前报国家。——致李晓丹

【解析】(1)本题考查拟写采访词。

示例:①请问您在工作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印象深刻的事呢?②您对我们当代中学生有哪些想说的话?

(2)本题考查拟写赠语。

示例:心怀航空强国梦,科技创新谱新篇。一一致李晓丹

3.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和”既被视为诞育万物的本原,也被

看作修德养性的关键,还被认为是社会交往的准绳,更被尊奉为国家和平共处的原则。

(1)活动一:班级开展“和文化”主题活动,潇潇同学写了一段开场白,请你根据材料帮她完成。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是和煦,是春风温暖,阳光明媚;“和”

是;“和”是o“和”,不仅仅是传统文化里的美

德,更应是现代社会里的风尚。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和文化”主题活动,感受“和”的魅力吧!

(2)活动二:漫画的标题为“自‘罚’”,请说说标题的含义。

(3)活动三:潇潇同学准备以“和”为主题进行演讲,请将其演讲提纲补充完整。

【答案】⑴示例1:“和”是“人和”,是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示例2:“和”是“和谐”,

是人民幸福,社会安定;示例3:“和”是“和美”,是家人幸福,生活甜美。

(2)人类滥砍滥伐,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启示我们保护大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3)观点二:“和”体现融洽和美的家庭观;事实论据:示例一一将相和好,共同辅国。国共合作,赶

走日寇(一个即可)

【解析】(1)本题考查内容补写。根据材料内容,多角度理解“和”,语言流畅,言之有理即可。一空:

根据活动一"'和’既被视为诞育万物的本原”可知,“和”孕育万物,示例:和是和顺,是万事成功的

开端。二空:根据活动一“也被看作修德养性的关键”可知,“和”是培养道德的关键,示例:和是和善,

是人心向善。

(2)本题考查标题含义。结合漫画内容,分析标题含义。漫画主题内容是在一片被砍伐殆尽的森林中,

一个拿着斧头的男人正准备砍掉最后一棵树。暴风席卷而来,男人无处躲藏,那棵快要砍掉的大树也向男

人的方向倒去。漫画标题揭示了人们肆意的砍伐,破坏了生态环境,引发一系列灾害,说到底也是因为自

己自食恶果。标题揭示了人们滥砍滥伐的行为,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使人类自己在走向毁灭。从而启示

我们,人要爱护自然,与自然和平共处。

(3)本题考查演讲稿论据的补充。开放性试题,补写时,分论点和论据都要围绕中心论点,言之有理即

可。一空:根据中心论点“'和'是修身之道,是兴家之本,是强国之根。”“分论点一:‘和‘体现修

身正己的道德观”可知分论点二能体现兴家之本。故一空答案为:“和”体现家和万事兴的家庭观。二空:

根据中心论点和'是修身之道,是兴家之本,是强国之根。”“分论点三:‘和‘体现国家为重的大

局观”可知事实论据能体现“‘和’体现国家为重的大局观”的论点,故二空答案为:唐太宗主动示好昔

日对手身边的谋臣魏征,方有而后的大唐盛世。

4.《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在网上热度不断攀升,班级拟开展“只有河南魅力无限”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并完成任务。

(1)下面是小阳同学搜集的与《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有关的三则材料,请你根据材料探究戏剧幻城受

到欢迎的原因。

材料一:开业4个多月的《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已累计接待游客超45万人次,它占地622亩,

拥有21个大大小小的剧场、总时长近700分钟的剧目、近千名演员,是目前全世界规模最大、演出时间

最长的戏剧聚落群。

材料二:《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有三部主剧,《幻城》表现的是河南的历史荣光,《火车站剧场》

和《李家村》则以1942年河南大饥荒为背景,讲述了中原大地的创痛和涅槃。苦难和辉煌在这里交织,

观众不时泪目。

材料三:《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经过大量的创新实验寻求最佳视觉表达。其

中“声”“光”“电”“画”等高度集成化与智能数字系统发挥了巨大作用。以&个升降台、5个旋转升

降台为主要载体的遗址剧场,勾勒出“幻城”独特的建筑形态;车站剧场智能翻板配合56道机械麦穗吊

杆,通过智能控制呈现波澜壮阔的滚滚麦浪。”科技含量高,视听沉浸感强。”游客们由衷感叹。

(2)活动结束后,你想制作一张邀请卡,邀请朋友一起去戏剧幻城,感受河南的地域魅力。你会用下面

哪张图制作卡片封面?请阐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文从字顺,100字左右。

«只有河南•戏尉勾城》百瞰国

图一《只有河南•戏剧幻城》鸟瞰图二

【答案】(1)①目前全世界规模最大、演出时间最长。②内容贴近生活,能够引起观众共鸣。③科技含

量高,视听沉浸感强,视觉表达最佳。

(2)示例一:选图一。《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的鸟瞰图中,“声”“光”“电”“画”视觉效果强烈,

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科技含量高,视听沉浸感强。

示例二:选图二。图中的“21个剧场”“我是河南人”的字样能够引起作为河南人的自豪与骄傲,能够感

受河南的地域魅力。

【解析】(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根据材料一“是目前全世界规模最大、演出时间最长的戏剧聚

落群”可知,戏剧幻城受到欢迎的原因之一是:目前全世界规模最大、演出时间最长。根据材料二“《火

车站剧场》和《李家村》则以1942年河南大饥荒为背景,讲述了中原大地的创痛和涅槃。苦难和辉煌在

这里交织,观众不时泪目”可知,戏剧幻城受到欢迎的原因之二是:内容贴近生活,能够引起观众共鸣。

根据材料三”《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经过大量的创新实验寻求最佳视觉表达“''科

技含量高,视听沉浸感强。”可知,戏剧幻城受到欢迎的原因之三是:科技含量高,视听沉浸感强,视觉

表达最佳。

(2)本题考查图文转换。从图一和图二中任选一幅,结合内容说明理由即可。如选图一,应根据图片《〈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鸟瞰》展现的“声”“光”“电”“画”的样子,联系材料三“《只有河南•戏剧

幻城》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经过大量的创新实验寻求最佳视觉表达”“科技含量高,视听沉浸感强。”

来谈,视觉效果强烈,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科技含量高,视听沉浸感强。

如选图二,应根据图片中“21个剧场”“我是河南人”的字样,联系材料一''是目前全世界规模最大、演

出时间最长的戏剧聚落群”来谈,能够引起作为河南人的自豪与骄傲,能够感受河南的地域魅力。

4.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你所在的中学准备开展以“走近汉字”为主题

的语文实践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学有所获】结合下面材料,写出下列汉字的造字方法及其特点。

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日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二

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诩,日月是也;三日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日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伪,武信是也;五日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

也;六日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许慎《说文解字》)

叵I:一■山—*■W-►山V

回率一四一五房一M7个

①造字方法: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造字方法: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拟写对联】活动结束后,小明同学想写一副对联记录见闻感受,请你帮他选择恰当的词语组合成

一副对联,完整地书写在横线上,并结合对联基本知识阐述选择和组合这样选择的理由。

书写华夏源远流长文明历史悠久中国汉字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象形把图形当作文字使用,而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事物在形状上很像指事

用象征性的符号或在图形上加上指示性符号来表示意义

(2)示例一:上联:中国汉字历史悠久下联:华夏文明源远流长

示例二:上联:历史悠久中国汉字下联:源远流长华夏文明理由:对联讲究“仄起平收”,“久”

(或“字”)为三声,所以需要放在上联,“长”或“明”字为二声,所以需要放在下联;对联需要对仗

工整,结构相称,所以中国对华夏,汉字对文明,历史悠久对源远流长。

【解析】(1)本题考查造字法。结合“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讪”和“山”“马”两个字的演变过

程可知,“山”“马”两个字是由图画文字演化而来的,为象形字。象形文字是指纯粹利用图形来作文字

使用,而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很相像。一般而言,象形文字是最早产生的文字。用文字

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结合“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和“刃”

“末”字最初的字形可知,“刃”的一点和“末”的一横分别指代它们的意思,为指事字。指事字是一种

抽象的造字法,也就是当没有、或不方便用具体形象画出来时,就用一种抽象的符号来表示。

(2)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根据对联上下联结构相同、词性相同、意思相关、字数相等的要求,从

题目设定的情景中选取词性相同的词语和结构相同的短语,如“中国”与“华夏”相对,同属表示中国的

名词;“汉字”对''文明",同属名词;“历史悠久”对“源远流长”,同属主谓短语。最后根据对联“仄

起平收”的知识,合理组织上下联。

5.自强不息是我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下面的活动,围绕“君子自强

不息”展开,请参与以下活动。

(1)【活动一:设计开场白】九年级(1)班将在本班召开“君子自强不息”学习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

设计开场白,并恰当引用与活动主题相关的格言警句或古诗词。

(2)【活动二:仿写句子】请联系语境,结合初中阶段学过的课文仿写句子。

逆境是自弃者一蹶不振的桎梏,却是自强者绝处逢生的机遇。贝多芬双耳失聪后仍坚持作曲,扼住了

命运的喉咙;张海迪高位截瘫后仍顽强自学,成为了人生的赢家;,。其

实,面对坎坷,人们唯一的畏惧恰恰就是畏惧本身,咬紧牙关、坚持到底,正是获得升华与超越的武器。

(3)【活动三:谈谈理解】结合资料,谈谈你对“自强不息”精神内涵的理解。

【材料一】养母育她长大,她陪养母到老。2016年,孙玉晴为了更好地照顾养母,她带上患有阿尔茨

海默病的77岁养母来到西北工业大学读研。她一日三餐自己做,所有的家务一个人承担。为养母制作防

止走失的专用卡片,配备“个性”化的老人机。困难重重下,她始终以向上的姿态报答着养母的恩情,一

直为爱在努力奋进。学习上,她勤奋刻苦,综合测评成绩年级排名第一。

【材料二】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杨,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

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60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原任云南保山地委书记

的杨善洲I,己于2010年10月囚病逝世。他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两袖清风,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

心为民。

1988年退休后,他主动带领大家植树造林5.6万亩。去世前,他把当地20万元特别贡献奖中捐出了

16万,价值3亿元的林场也无偿上缴给国家。

【答案】(1)格言警句诗词示例: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一一《老子》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一一《论语•泰伯》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一一《论语•卫灵公》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一一《孟子•告子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一屈原《离骚》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一一郑燮《竹石》

例:亲爱的同学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

前仆后继、奋勇拼搏,他们创造了数不胜数的辉煌业绩。今天,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上,需要我们当

代青年的继承和发扬其自强不息的精神。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君子自强不息”主题学习活动,领悟内涵,

争做自强不息好少年。

(2)示例:史铁生双腿瘫痪仍不断写作,抒写了生命的奇迹。

(3)例:面对困难应勇往直前;将小我融入大我之中,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解析】(1)本题考查拟写开场白。开场白,是活动开始之前,主持人用来导入节目、渲染气氛、调动

观众情绪的话。拟写时要注意措辞和气氛的配合,注意要贴合主题。这道题要紧扣“自强不息”这一主题,

可以列举事例,或引用名言,并注意修辞的运用,以让开场白富有文采。还要注意语言要有现场感,情感

真挚等。

示例:老师、同学们,大家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自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当传承这一美德,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下面就让我们一同开启本

次主题演讲之旅。

(2)本题考查仿写语句。仿照“贝多芬双耳失聪后仍坚持作曲,扼住了命运的喉咙;张海迪高位截瘫后

仍顽强自学,成为了人生的赢家”用学过的文章人物及事例仿写。

示例:华罗庚左腿痛了后仍勤奋自学,成为数学领域的佼佼者。

(3)本题考查理解与概括。结合材料一“困难重重下,她始终以向上的姿态报答着养母的恩情,一直为

爱在努力奋进”可概括出:面对困难应勇往直前;结合材料二“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

“他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两袖清风,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去世前,他把当地20万元特

别贡献奖中捐出了16万,价值3亿元的林场也无偿上缴给国家”可概括出:将小我融入大我之中,为社

会发展贡献力量。

6.在大力倡导“黄河生态大保护”的背景下,为引导同学们关注黄河水系的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积极

保护身边的江河湖泊,学校决定开展以“黄河小卫士在行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为此小北同学在

网上搜到了下面三则材料,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2022年10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黄

河保护法》(以下简称“黄河保护法”),将于2023年4月1日起施行。为了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

护,保障黄河安澜,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实现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制定黄河保护法。这部法律的制定实施,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黄河流域生

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选自《新华社》,有删改)

材料二:黄河安澜是中华儿女的千年期盼,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治理黄河,

重在保护,要在治理。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咬定目标、脚踏

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我们一定能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让黄河成

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三:清水河全长320公里,是宁夏境内流入黄河流域面积最大、最长的支流,直接关系着黄河的

安澜健康。2023年4月29日至30日,自治区有关部门深入固原、中卫和吴忠市,从清水河发源地到入黄

口由南向北开展调查研究,实地了解清水河源头生态保护治理情况,察看清水河固原段水源地保护、水土

保持、生态治理成效,交流探讨加强流域生态保护的办法和举措。看到治理后的河道面貌焕然一新,水清

岸绿的生态魅力正在显现,自治区领导对此给予肯定,并强调说,清水河从固原发源、蜿蜒北流,滋养了

沿线人民和土地,为黄河提供了重要水源,要从源头上加强保护,推进河道治理、生态修复,确保“一河

清水”汇入黄河。他强调要加强流域综合治理,河里的问题岸上解决,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和沿岸生态建设

力度,最大限度减少泥沙入河,还河水一片清澈、予人民一片碧绿。

(选自《宁夏日报》,有删改)

(1)任务一,周原市环保局要举行“保护清水河”公益广告大赛,请你根据材料三拟一条广告语参加这

次比赛。

(2)任务二,学校准备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设关于“黄河生态大保护”的校本课程,你想通过这门课程

了解、探索、实践哪些方面的内容?请你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向学校推荐两项具体的学习内容,

(3)任务三;在学习“黄河生态大保护”校本课程的过程中,你认识到了对黄河水系资源的保护比开发

更重要,请根据三则材料内容向相关管理部门提出三条保护黄河的具体措施,

【答案】(1)示例:还河一片清,予人一片绿。

(2)①黄河生态圈生存的动植物;②黄河生态破坏的原因和保护措施。③黄河生态文明的历史渊源。

(3)①执法部门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

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②各部门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咬定

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③保护黄河要从源头上加强保护,推进河道治理、生态修复④保护黄河要加

强流域综合治理,河里的问题岸上解决,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和沿岸生态建设力度。

【解析】(1)本题考查拟写宣传语,围绕着“保护清水河”的主题,从材料中提炼相关词语,言之成理

即可。如,根据“看到治理后的河道面貌焕然一新,水清岸绿的生态魅力正在显现”可拟写为:保护清水

河,展现生态美。

(2)本题考查设计活动,开放类试题,围绕着“黄河生态大保护”的主题,适合学生开展即可。如:黄

河生态圈的物种;黄河生态圈的现状;人们为保护黄河生态圈而施行的保护措施等。

(3)本题考查提炼信息。根据材料一中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

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以下简称“黄河保护法”)……这部法律的制定实施,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黄河

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可得:执法部门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为

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根据材料二中的“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

定力,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可得:各部门

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根据

材料三中的“要从源头上加强保护,推进河道治理、生态修复”可得:保护黄河要从源头上加强保护,推

进河道治理、生态修复。根据材料三中的“他强调要加强流域综合治理,河里的问题岸上解决,加大水土

流失治理和沿岸生态建设力度,最大限度减少泥沙入河,还河水一片清澈、予人民一片碧绿”可得:保护

黄河要加强流域综合治理,河里的问题岸上解决,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和沿岸生态建设力度。

7.某中学举办科技节,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活动一:学校政教处策划了“走进科学世界”系列活动,初二一班小明同学完成了如下构思图,请

你用简明的语言帮小明解说此构思,要求内容完整,有条理。(不多于40字)

(2)活动二:下面是一位同学在活动中写的一副对联,请根据上图补写下联。

上联:科技讲座,妙趣横生增才智

下联:社团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示例:“走进科学世界”主题活动主要包括航天科技等科技讲座与制作手抄报等社团活动。

(2)示例:下联:精彩纷呈丰素养(丰富多彩提技能等)

【解析】(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观察这幅图,从下往上看可以发现,“走近科学世界”系列活动包括

“科技讲座”和“社团活动”两大方面,“科技讲座”又分为“航天科技”“天文世界”和“人工智能”

三个内容;“社团活动”包括“制作手抄报”“模型制作”“机器人模型”三个活动。所以解说时也按照

这个思路,语言简洁有条理,不超过40字即可。

示例:“走进科学世界”系列活动包括“航天科技”等科技讲座内容和“制作手抄报”等社团活动。

(2)本题考查对联拟写。撰写对联时,要求内容关联,字数、结构、词性等一致,且最后一个字要符合

“仄起平收”的规则。据此作答即可。

示例:丰富多彩育人才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农历三月初三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诞辰,也是古时俗称的“上巳节”。在今天,更是广大华服爱好

者的节日“中国华服日”。

“济南三月春光好,明湖绿静明如扫。”2023年4月22日(农历三月初三)第五届“中国华服日•锦

绣华夏”山东分会场“海岱华裳”惊艳亮相济南大明湖景区超然楼!超然楼下,邀您共赴一场风华之约!

(1)下图是此项活动的宣传海报。请你在下面的元素中选择一个添加其中,使其彰显济南特色,并说明

理由。

潍坊风筝泉城广场泉标淄博烧烤超然楼

(2)主办方围绕主题组织策划一系列特色活动,请参照示例,再设计两项活动。

活动一:赏华服秀典

活动二:追国潮市集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示例一:选择泉城广场泉标,因为举办地在济南,泉标是济南的标志和象征。示例二:选

择超然楼,因为举办地在超然楼,超然楼最近火出圈,知名度广,历史内涵丰富。

(2)示例1:听文化大讲堂体验国风美妆,看华服图片展

【解析】(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需了解济南的特色,根据要求“彰显济南特色”和与图片的文字“中

国华服日”及背景“山水”的匹配情况分析作答。潍坊风筝是山东潍坊传统手工艺珍品,民间传统节日文

化习俗名片,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能体现潍坊特色,不能彰显济南特色;泉城广场泉标地处济南,是

济南的标志和象征,故能彰显济南特色;淄博烧烤是山东淄博的吃食,与华服无关,也不能彰显济南特色;

超然楼位于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大明湖畔,是一座拥有几百年历史的名楼,且与山水匹配,故能彰显济

南特色。

(2)本题考查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