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2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2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2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_第3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2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_第4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2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上册第27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文本分析:

本文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写的一篇纪念性文章,通过忆伯父鲁迅

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以小见大,反映了鲁迅先生

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

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全文脉络清晰,叙事清楚,

围绕中心展开。几件小事,看似并无紧密联系,实际结构相当完整。

文章语言朴实、描写细腻,以孩子的口吻来叙述,给人真实、亲切之

感,因此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通过预习,在学生初步了解鲁迅先生

的基础上,这节课要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同时继

续引导学生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此外,由于年代的久远,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有的学生难以理解,

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适当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让学生“借助相关资

料,更深入地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1.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2.能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文中所写的关于鲁迅的几件事。

3.能借助课文及相关资料,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用小标题概括课文写的关于鲁迅先生的几件事,引导学生抓细节描写,

初步感受鲁迅先生的高尚品格。

教学难点:

借助课文及相关资料,培养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能力,使学生

深入地感悟鲁迅先生在生活中的形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查找鲁迅先生相关时代背景资料及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一:师生谈话导入,明确学习要求

1.导入新课

师: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坛上的一颗巨星悄然陨落,但他的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高尚品质却永远激励着后人。

他是谁?

生:鲁迅

师:这节课,让我们跟随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走近鲁迅先生。师板书

生:齐读课题

2.明确目标

师:这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在学习之前,一起看看课文的导读提

示部分给我们提出了哪些学习任务。请同学们自读学习提示,标注学

习要求。

生:汇报

3.回顾方法

师:孩子们,用较快的的速度默读课文的方法,你们知道有哪些?

生:汇报

师总结并出示课件: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要素的复习巩固:

【设计意图】以谈话导入,明确本课学习要求,使学生在自主阅读课

文时,能做到有的放矢,思路清晰。回顾快速阅读课文的方法,达到

学以致用的目的。

环节二:梳理回忆事件,整体感知文章

1.把握内容

师:这篇回忆录在默读之前,找找你有没有什么发现,能让我们清楚

地、有目的地去读每一件回忆中的事。

生:每件事情之间都有空行。

师:课文采用隔行分段的方法分成了六个部分,回忆了关于鲁迅先生

的几件小事。

请同学们抓住每个故事的关键词句给每件事加上合适的小标题。

生:快速默读并多元表达。

师生交流反馈:追悼鲁迅先生一一谈《水浒传》一一笑谈“碰壁”一

一燃放花筒一一救助车夫一一关心女佣

2.明确写法

(1)过渡:孩子们,看看大屏,纵观事件,你们有没有什么发现?

追悼鲁迅先生

谈《水浒传》

笑谈“碰壁”

燃放花筒

救助车夫

关心女佣

(2)点拨:第一个事件写的是鲁迅先生已逝世的场面,而下面这儿

件事情都是周晔对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的回忆,课文先与鲁迅先生逝世,

众多人来悼念他,再回忆鲁迅先生生前的事情,说明此文运用了什么

样的写作方法?

生:倒叙

(3)小结:课文采用了倒叙的写法使文章更有看点,先果后因,给

读者带来无尽的读文兴趣。

【设计意图】以小标题的形式梳理课文内容,进一步明确文章的写法,

有助于训练学生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激发学生读文兴趣,为下个环

节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作铺垫。

环节三:研读课文内容,探究感悟品质

1.提出疑问,整体感知人物品质。

师:老师有一个疑问,也是本文作者的疑问:为什么鲁迅先生去世后,

有那么多人来追悼他,向他致敬?为什么他能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文中有一句话为我们解决了疑难,请找出相关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生: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2.细读课文,围绕“鲁迅先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展开探究c

师:接下来我们就从一个个小故事中去体会鲁迅先生这种高尚的品质

吧!

预设:研读第一件事:谈《水浒传》

1.抓人物动作、神态、语言反复引读,感悟人物形象。

师:快速朗读这个事件,你发现童年的“我”是怎样朗读《水浒传》

的?

生:囱囹吞枣、张冠李戴。

师:理解词义,面对我读《水浒传》“囱冏吞枣、张冠李戴”的表现,

伯父教育“我”的方式非常特别,只见伯父一一

生:“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J

师:你看到伯父怎样的动作了?你看到伯父怎样的表情了?

(1)当伯父发现“我”读《水浒传》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

好汉的个性,复杂的内容全都搞不清楚时:只见伯父一一“摸着胡子,

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J

(2)当伯父发现“我”读书,竟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

时,只见伯父摸着胡子,一一“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

好。”

(3)伯父发现“我”读书,这样“囱冏吞枣、张冠李戴”时,只见

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一一““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J

师:“哈哈,笑了笑”这看似“不经意间的一笑”,深深地刻画在了小

周晔童年记忆的深处,孩子们,原来回忆录可以如此的细腻,定格在

某一瞬间,哪怕是一个笑。这就是你们口中所说“育人有方的鲁迅二

预设:研读第二件事:笑谈“碰壁”

1.抓人物对话的细节描写,初步感悟人物形象。

师:乍一看,这件回忆中的小事全部记录着两人之间的对话。

分角色朗读:男生“伯父”一一女生“小周晔”一一老师“旁白”

师:关注洒落在这个故事中的三处旁白中的动作、神态一一

(1)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嚼着东西,嘴唇上的胡子跟着

一动一动的。

(2)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

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J

(3)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生:汇报

师:“微笑”“笑着”“哈哈大笑”和之前在回忆讲《水浒传》中的“笑”

有什么不一样?

生:汇报

师:在周晔的记忆里,鲁迅先生笑得更自然了,他笔下鲁迅的“笑”

一直在发生着变化,这是伯父自然而然发出的“笑”。

师:找个别同学再读对话感受。

生角色朗读展示

师:哈哈大笑,伯父自然流露的“哈哈大笑”使得那个宁静的夜晚,

伯父的家里满屋生香。在“我”的童年记忆里,伯父就是那么爱笑,

你们看,回忆录可以细到对一个人的笑如此细腻、如此定格的描写。

2.借助相关时代背景资料,深入感悟人物形象。

师:如此爱笑的伯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此时给我讲趣事的

伯父,他内心在想些什么呢?来看这样一段资料(出示时代背景资

料)

小资料:鲁迅生活的时期,正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最黑暗的时期,劳动

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暗无天日的悲惨生活一。鲁迅先生写了许多文章,

抨击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号召人民奋起抗争,引起反动派极度

恐慌,他们千方白计地查禁鲁迅的作品,不允许发表,而且对他本人

进行了残酷的迫害。鲁迅先生先后更换了100多个笔名,巧妙地坚持

用笔进行战斗。许多关心鲁迅的人都劝他躲一躲,但他仍然坚持参加

各种活动,而且有时出门不带钥匙,意思是随时准备牺牲。

生:阅读,读后再谈理解。

师:通过这段资料,你走进伯父的内心了吗?

生:抓住关键词句的理解进行汇报。

师:点拨:鲁迅的鼻子真的是被墙壁碰扁的吗?它另有所指,“黑洞

洞”指什么?“碰壁”又是什么意思?

生:汇报理解的内容,并谈体会。

师:这就是那“爱憎分明的鲁迅先生二

预设:研读第三件事:燃放花筒

1.抓人物外貌及神态描写,渗透写作方法。

师:你又看到伯父怎样的“笑”了?

生:汇报内容

师:这是发自“心底”的笑,对比前面两个故事中的“笑”,真是一

层比一层深刻。原来“笑。也可以一步一步地去刻画,去记忆。刻

画一个人的笑,还可以这样写,层层深入。读一一

生:朗读“火花在我们眼前飞舞,艳丽的色彩映照在伯父的脸上J

师:周晔动用了童生所有的记忆刻画伯父来自心底的笑,他让一束光

打在了伯父的脸上,这就好比舞台上主角的出场,一束追光灯照在了

主角的脸上,接下来,他细细地刻画鲁迅的面庞一一

生:读文章内容

师:伯父来自心底的笑是怎样的?周晔是怎么写出来的?

生:抓住人物神态、外貌描写,并朗读体会。

师:原来心底的欢笑是连“眉毛、眼睛、皱纹”都笑了起来,才能是

心底的欢笑。

周晔写到这儿还不够,他还要这种“笑”做个小结一一

生:读课文内容

师:一句话,伯父发自心底的欢笑在小周晔的记忆里是一种什么样的

美?

生:自然而和谐的美

师:让我们读出鲁迅先生自然而和谐的欢笑来。

生:读段落文字感受。

师:这就是那“慈祥又充满真性情的鲁迅先生”。原来回忆录可以写

得如此细腻。

过渡引导记忆的起点一一

1.引读回忆起点,把握文章内容之间的联系。

师:孩子们,周晔站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他的思绪向前追溯,飘

到了伯父生前和他一起“谈《水浒》、谈“碰壁”、放烟花”这些细节

±o我们看到了“育人有方的伯父。看到了“爱憎分明的伯父”,看

到了“慈祥的伯父”,这都是自家的伯父。而此刻,他永远见不到伯

父的面了,他怎能不落泪呢?谁来读?

生:朗读一一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

到伯父的血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

滴一滴地掉下来。

师:这是回忆的起点,是万国殡仪馆礼堂里周晔的眼泪,这些细节描

写都定格在了周晔的记忆中。

预设:研读第四件事:救助车夫;研读第五件事:关心女佣

1.抓住人物动作描写反复通读,体会人物形象。

师:孩子们,周晔的思绪从家里飘到了街上,在这样的画面当中,伯

父还在笑吗?

生:没有,他是那样严肃。

师:是啊,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一一

生:读表情变化文字。

师:他为谁而严肃?为谁而沉默?

生:黄包车夫

师:这位饱经风霜,坐在地上呻吟的黄包车夫,伯父认识吗?

这位玻璃片插进脚底,疼得嘴唇发白的黄包车夫,伯父认识吗?

请看大屏幕。出示帮助车夫的画面,定定的看着这个画面,那半跪着

的就是鲁迅先生。只见伯父小心翼翼地夹着,一点一点地洗着,仔仔

细细地敷着,一圈又一圈地扎着,“我这就可以支撑着回家了,好心

的先生,我该怎么谢您呢?”“别说谢了,这有点钱,你拿着,这几

天你就不要再出来了,来,剩下的药和绷带,你也拿回家吧!"我们

真真切切得感受到,就在这凛冽的寒风中,鲁迅先生就这样半跪着,

很久很久一一孩子们,把你们脑海中的画面读出来吧。

生:读动作描写段落。

师:这时候,天色已晚,黑漆漆一片,路灯发出微弱的光,只见爸爸

和伯父一一

生:读动作描写段落。

师:这时候,我摸摸自己的鼻尖,冷得像冰,脚和手也有些麻木了,

只见爸爸和伯父一一

生:读动作描写段落。

师:这时候,我请清楚楚地记得,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一一

生:读表情变化的句子。

2.结合相关背景资料,体会人物内心世界。

师:鲁迅先生救助车夫之后,变得那么“严肃”,变得那么“沉默”,

还“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他在为谁叹息呢?

预设:

生1:他在为那位车夫叹息!因为在那么冷的天,光着脚在路上跑,

脚都受伤了。

生2:他在为我们国家叹息!因为当时的社会非常黑暗。

生3:他在为劳动人民叹息!因为劳动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

生4:他在为自己叹息!因为自己有时候很无奈,救助了一个黄包车

车夫,却还有千千万万像这个黄包车车夫一样的劳苦大众,自己却无

能为力。

师:出示时代背景资料,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思绪飘到这儿,鲁

迅先生的笑荡然无存,足以看出鲁迅先生内心的不平静,他真是一个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的多”的人。

3.通读阿三的话,再次深切地感受鲁迅形象。

师:岂止是我们有这样的感受,文中的阿三也这样说一一

生:读阿三说的话。

师:思绪又回到了家里,从阿三的言语中,周晔仿佛能看到那三更半

夜还在坚持写文章的伯父;仿佛能听到那咳嗽声不断,还在劝说别人

多休息的伯父。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一

生:朗读一一“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的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每个事件对人物的细节描写,结合相关资

料,感知人物形象,注重将感悟和朗读结合起来,加深对人物情感的

体验和对人物形象的体悟,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鲜明,学生对人物形

象的认知也会更加深刻。

环节四:拓展相关资料,升华主旨情感

预设:研读记忆的起点,把握全文中心思想。

1.引读回忆起点,把握文章内容之间的联系。

师:孩子们,周晔站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他的思绪向前追溯,飘

到了“伯父救助车夫”“关心女佣”这些细节上。我们看到了“为自

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伯父,这也自家的伯父。而此刻,他永

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他怎能不落泪呢?一起读

生:朗读一一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

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

滴一滴地掉下来。

帅:这是回忆的起点,是万国殡仪馆礼堂里周R华的眼泪,这些细节描

写都定格在了周峰的记忆中,也定格在了我们的心中。我们不能忘记

周晔在殡仪馆的礼堂里看到的情形一一

生:读首段伯父去世礼堂里庄严的画面。

2.引用相关资料,情感升华。

师:以“万国殡仪馆”为回忆起点的还有一位作家一一巴金,他曾在

《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中》这样写道一一(出示资料)

生:灵堂中静静地躺着那个老人,每天从早到晚,许许多多的人到这

里来。我看见了穿粗布短衫的劳动者,我看见了抱着课本的男女学生,

我也看见了绿衣的邮差,黄衣的童子军,还有小商人、小店员,以及

国籍不同、职业不同、信仰不同的各种各类的人。在这无数不同的人

的脸上,我看见了一种相同的悲成的表情。

这一切的人都是被这一颗心从远近的地方牵引到这里来的。

——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