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5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练习)(原卷版)_第1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5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练习)(原卷版)_第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5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练习)(原卷版)_第3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5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练习)(原卷版)_第4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5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练习)(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5讲生态系统的结构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光合细菌和蚯蚓分别属于(

)A.生产者、消费者 B.生产者、分解者C.分解者、消费者 D.消费者、分解2.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可以充当多种成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光合细菌细胞中有叶绿体,所以光合细菌属于生产者B.腐生细菌可以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C.寄生细菌可以从动植物体内获取有机物,属于分解者D.一个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细菌构成一个种群3.下列关于某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草为生产者 B.鹰为肉食动物C.鼠为次级消费者 D.草与鸟为捕食关系4.下列关于俗语或者生活现象的理解合理的是(

)A.“种地不上粪,一年白费劲”——粪便中的有机物能被植物体直接吸收利用B.“收多收少在于肥”——肥料中的无机盐可以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能量C.“豆麦轮流种,十年九不空”——寄生在豆科植物的根瘤菌能给土壤带来氮肥D.“犁地深一寸,等于上层粪”——犁地松土促进根部对无机盐的吸收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生物只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组成成分B.细菌同化的能量来自于动植物遗体和动物排遗物C.食物网中的青蛙只处于某一特定的营养级D.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是初级消费者6.生态学家对某地云杉林中四种林莺的生态需求进行了研究,四种林莺主要觅食位于树皮和树叶上的植食性昆虫,觅食部位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种类觅食对象所在部位栗颊林莺树顶新生针叶区、嫩芽区黑喉绿林莺中上部新生针叶区、嫩芽区、较老针叶区栗胸林莺老针叶区、无地衣区、有地衣覆盖的中层枝条区黄腰白喉林莺无地衣区、有地衣覆盖的较低树干与中层枝条区A.标记重捕法是生态学家在此研究过程中的首选B.该地云杉林中四种林莺的全部个体构成了一个种群C.林莺属于初级消费者,可以加速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D.栗颊林莺与黑喉绿林莺觅食部位的差异可以减弱种间竞争7.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3种生物的CO2释放量的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B.b、c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C.a、b、c都有可能是细菌D.b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任何一种生产者8.下列与生态学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出生率和死亡率能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变化B.玉米田中玉米高低错落,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C.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是能量流动和碳循环的重要环节D.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9.生态学家研究了某地云杉林中不同林莺的生态需求。林莺主要觅食树皮和树叶上的昆虫,不同林莺的觅食部位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林莺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三级消费者B.不同种类的林莺直接体现了基因的多样性C.栗颊林莺与黄腰白喉林莺之间的种间竞争强度较弱D.不同种类的林莺生态位不同,标记重捕法是研究其生态位的首选方法10.(2023秋·全国·高二课堂例题)图1表示一个人工白杨林中分层生活着的苔类、昆虫及其他多个生物种类之间的食物网简图。其中苔类、物种C和G均生活于白杨树中层的树枝表面。物种A的食物中,各种类所占比例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1中共有7条食物链B.物种A和D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种间竞争关系C.若物种E突然大量减少,则一段时间内A的数量无明显变化D.若除去全部物种A后,短时间内物种C的数量可能减少11.(2023秋·浙江·高二课堂例题)下图是某湖泊中主要物种之间形成的食物网。若向该湖泊投放捕食鱼类的乌鳢、鲶等大型肉食性鱼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鲤与秀丽白虾之间的捕食、种间竞争关系发生改变B.黄颡鱼、银鲫、鲢和鲤的减少量等于乌鳢、鲶的增加量C.秀丽白虾、浮游动物的生物总量先增加,最终趋于稳定D.绿藻、硅藻、浮萍和芦苇等生产者的生物总量迅速减少12.(2023春·江苏常州·高二校联考期中)下图是某岩底潮间带群落中一些重要的生物种类及其食物联系,海星以藤壶、贻贝、石鳖等为食。科学家在一个8m长,2m宽的实验样地中进行生态模拟实验,每年把所有海星去除掉,几个月后,样地中藤壶成了优势种,以后藤壶又被贻贝所排挤,贻贝成为稳定的优势种,样地变成了“单种养殖”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荔枝螺与海星之间为捕食和种间竞争关系,藤壶和贻贝之间可能是种间竞争关系B.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了岩底潮间带群落,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共同构成小型生态系统C.本实验证明了捕食对形成群落的作用,顶级食肉动物成为决定该群落结构的关键种D.海星的存在有利于石鳖、帽贝等生物的生存,有利于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13.(2023秋·全国·高二课堂例题)下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包含4个营养级,但缺少分解者B.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作用非常关键,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C.若丙由于某种原因大量减少,则乙的数量在短期内大量增加D.图中丁和丙、戊和丁之间都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14.(2024·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图1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图2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据图1回答。(1)从营养功能的角度来填写成分:B为,C为。(2)B主要是指。(3)和是联系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两大“桥梁”(填字母)。(4)最主要成分和最活跃成分分别是、(填字母)。据图2回答。(5)该生态系统共有条食物链。(6)鹰占有个营养级,请写出鹰作为最高营养级的一条食物链。(7)若植食性昆虫减少,在短期内哪种生物数量将锐减?,理由是。15.(2022·贵州黔西·贵州省兴义市第八中学校考模拟预测)“纳米曝气—生物膜—水生植物”系统能分别从水体增氧、微生物负载增殖、植物吸收降解等途径对黑臭水体进行水质净化,有效地消除水体黑臭,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从而实现对河道的生物修复。下图1是该河道引清渐推生态修复工程流程图,图2是该河道的模拟修复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纳米曝气机可产生纳米级的细小气泡,能快速增加水体溶解氧,有利于,从而提高治污效果。(2)和浮床上的挺水植物相比,沉水植物在净化水体效果方面的优点有。(3)在水体中放养食藻虫能有效降低藻类和有机碎屑的含量,这说明食藻虫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可能是。(填两种)相比于直接投放到水体中,将光合细菌和硝化细菌等微生物固定在生物膜上的优点有。1.(2022·广东·高考真题)图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其中字母表示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A.a、c是生产者 B.b、e是肉食动物C.c、f是杂食动物 D.d、f是植食动物2.(2021·广东·统考高考真题)“葛(葛藤)之覃兮,施与中谷(山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节选自《诗经·葛覃》)。诗句中描写的美丽景象构成了一个(

)A.黄鸟种群 B.生物群落C.自然生态系统 D.农业生态系统3.(2021·北京·统考高考真题)北大西洋沿岸某水域生活着多种海藻和以藻类为食的一种水虱,以及水虱的天敌隆头鱼。柏桉藻在上世纪末被引入,目前已在该水域广泛分布,数量巨大,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为探究柏桉藻成功入侵的原因,研究者进行了系列实验。(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划分,柏桉藻属于。(2)用三组水箱模拟该水域的环境。水箱中均放入柏桉藻和甲、乙、丙3种本地藻各0.5克,用纱网分区(见图1);三组水箱中分别放入0、4、8只水虱/箱。10天后对海藻称重,结果如图2,同时记录水虱的分布。①图2结果说明水虱对本地藻有更强的取食作用,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与没有水虱相比,在有水虱的水箱中,。②水虱分布情况记录结果显示,在有水虱的两组中,大部分水虱附着在柏桉藻上,说明水虱对所栖息的海藻种类具有。(3)为研究不同海藻对隆头鱼捕食水虱的影响,在盛有等量海水的水箱中分别放入相应的实验材料,一段时间后检测,结果如图3(甲、乙、丙为上述本地藻)。该实验的对照组放入的有。(4)研究发现,柏桉藻含有一种引起动物不适的化学物质,若隆头鱼吞食水虱时误吞柏桉藻,会将两者吐出。请综合上述研究结果,阐明柏桉藻成功入侵的原因。4.(2020·北京·统考高考真题)北极圈附近的A群岛由众多生态环境相似的岛屿组成,是许多海鸟的栖息地。一百多年以前,北极狐被引入到一些岛屿上定居。几十年后发现,无北极狐岛(W岛)的植物群落无明显变化,而有北极狐岛(Y岛)上较高的草本植物明显减少,苔藓增加。为分析北极狐的引入是否导致植物群落的变化,生态学家进行了相关研究。(1)Y岛的生态系统由岛上所有的生物与共同组成,在此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北极狐属于者。(2)研究者调查了若干Y岛和W岛的海鸟密度,统计结果如图。由图可知,Y岛上的海鸟密度比W岛。(3)进一步调查发现,Y岛上单位面积的植物干重及土壤氮、磷含量均低于W岛。研究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