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课件_第1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课件_第2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课件_第3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课件_第4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单元17记金华双龙洞跟随叶圣陶的脚步202X主讲人:202X.X时间:目录

CONTENTS课程导入01字词学习02课文解析03写作手法赏析04课堂总结05课后作业0601Part课程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先给大家出个小谜语:“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打一景点。(谜底是金华的双龙洞)大家来猜猜这是什么地方呢?对啦,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里提到的双龙洞。大家有没有对这个神奇的地方充满好奇呢?猜景点,引好奇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叶圣陶爷爷,他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写这篇文章,是他游览双龙洞后,被那里独特的美景所震撼,想把自己的所见所感分享给大家,让更多人了解到双龙洞的奇妙。知作者,明背景02Part字词学习现在,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课文中的生字词朋友。(展示生字词:浙江、油桐、一簇、臀部、稍微、额角、擦伤、蜿蜒、依据、石钟乳、突兀森郁等)大家跟着老师一起读,注意读准字音。认读生字词同学们,仅仅会读这些字词可不够,我们还要理解它们的意思。比如说“突兀森郁”,它形容山势高峻,树木茂盛。就像我们看到一座高山,高耸挺拔,山上树木郁郁葱葱,那就能用“突兀森郁”来形容。再比如“蜿蜒”,原指蛇类爬行的样子,在课文里是说洞顶上的石龙弯弯曲曲的样子。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蛇爬行时弯弯曲曲的形态,就能更好地理解这个词啦。理解字词义03Part课文解析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找出作者游览的地点,画出表示地点转换的词语。我们会发现作者的游览顺序是:金华-罗店-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作者就像一位导游,带着我们一步步走进双龙洞,领略它的美景。理清游览顺序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同学们,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看看一路上都看到了什么。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是不是仿佛置身于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中呢?还有那一路迎着的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溪流就像一个活泼的孩子,一路欢歌笑语,陪伴着我们。大家可以模仿“时而……时而……时而……”这个句式来说个句子,感受一下作者用词的精妙。欣赏沿途风光我们来到了双龙洞口,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谁能来说说,洞口和外洞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引导学生说出洞口宽、外洞大的特点)01探寻洞口与外洞01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这是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作者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同学们,从这些描写中,你们感受到孔隙有什么特点呢?(引导学生说出孔隙窄、矮、险的特点)体验孔隙之险01进入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再加上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内洞的景色真是奇特啊,大家可以发挥想象,说说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像什么。感受内洞之奇04Part写作手法赏析同学们,在这篇课文中,作者用了很多过渡句,比如“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这些过渡句就像一条条无形的线,把作者游览的各个景点巧妙地连接起来,使文章的结构更加清晰,读起来也更通顺自然。大家找一找,课文中还有哪些过渡句呢?巧用过渡句“作者在描写双龙洞的景色时,用词非常准确、生动。比如描写孔隙时,“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通过作者的感受,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孔隙的窄小和惊险。再比如描写内洞的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各异”,短短几个字,就把石钟乳和石笋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大家在自己写作的时候,也可以学习作者的这种方法,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细致的描写05Part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跟随叶圣陶爷爷的脚步,游览了金华的双龙洞。从路上的明艳风光,到洞口的气势磅礴,外洞的宽敞高大,孔隙的窄小惊险,再到内洞的神奇美丽,每一处景色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谁能来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双龙洞有了哪些了解呢?回顾主要内容作者通过对双龙洞的描写,表达了对祖国秀丽山河的热爱之情。同学们,我们的祖国还有很多像双龙洞这样美丽的地方,希望大家在生活中也能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热爱我们的祖国。01体会作者情感06Part课后作业模仿课文的写作方法,按一定的游览顺序,写一篇自己游览某个景点的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