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II)卷_第1页
福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II)卷_第2页
福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II)卷_第3页
福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II)卷_第4页
福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I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福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暮砧(zhn) 玷污(zhn)苫子(shn)妥帖(ti)B . 凋伤(dio) 绸缪(chu)倜傥(t)啁啾(chu)C . 朔漠(shu) 塑料(su)唆使(su)朔风(shu)D . 潦倒(lio)官僚(lio) 撩拨(lio)绸缪(mu)2. (2分) (2015高一上天津期中) 下列各项中,每个词语都各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磕睡欧打开门揖盗暗然涕下B . 屠戳脉搏绿草如阴作客他乡C . 嘻戏纯萃愤世嫉俗则无旁

2、贷D . 殒落寒喧莫衷一事一股作气3. (2分) (2017山南模拟) 下列各项中,划线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虽然身处“多人重复实验失败”的质疑旋涡,但韩春雨依然侃侃而谈 , 并不时反问记者:“你觉得我要是造假了,我还能这么淡定?”德国人一向以刻板保守闻名,在德国有过购物经验的人都知道,那里的店员很少会亦步亦趋地跟着顾客,也不会陪着笑脸去主动地推销。中国人尤其是农民习惯于家乡的山山水水,不愿轻易背井离乡 , 对故乡的留恋,对既有生活方式的依赖,是许多农民不想进城的原因。在这么多的门类体系当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建立健全社会发展的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从而最大限度的激发社会活力

3、。观察人士认为,安倍政权面临的难题堆积如山 , 如经济形势与修宪问题不确定因素就很多,越来越多的日本民众将看清安倍政权的本质。扬州市博物馆展出的“定窑人首摩羯形壶”,造型优美,做工精良,这千年前的工艺品竟有如此脱俗的审美情趣和精湛技艺,叹为观止。A . B . C . D . 4. (2分)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在部分舆论看来,本属于全民娱乐、全民福利的春晚,用广告践踏公众眼球给公众添堵,使春晚这台公共节目丧失了“公共性”,挑战的是国家电视台的职业操守。B . 人们通过网络进行搜索无可非议,但当网络搜索上升为“人肉搜索”时,这已经不再局限于网络行为,它给某些当事人带来了物质

4、上的损失和精神上的伤害,已与传统暴力事件性质接近。C . 加拿大作家爱丽丝门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她以短篇小说闻名全球,被称为短篇小说大师,2004年出版了短篇小说集逃离,以其精致的讲故事方式著称。D . 在吃什么都要命,不吃更要命的情况下,面对各种“舌尖上的风险”,公众需要更权威、更可信的行政调查和科学结论,至少在诸如“速生鸡能不能吃”给出一个确定的回答。5. (2分)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朱仙镇木版年画十分讲究用色, , , , 以之印制的年画色彩明快鲜艳,久不褪色, , , 。年画题材多源于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戏曲等,种类繁多。艺术风格独特自

5、行手工磨制颜料磨出的颜料色彩十分纯净以矿物、植物做原料构图饱满匀称造型古朴夸张A . B . C . D . 6. (2分)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黎黑 破落户 离弦走坂飞鸟尽,良弓藏B . 妈祖分水岭 封妻荫子 城门失火,秧及池鱼C . 伉俪明信局 不宁唯是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D . 洞达 红缨枪畸轻畸重 丛兰欲秀,秋风败之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7. (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让法律成为一种人民信念范正伟“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将形同虚设。”对法律的信仰,是法治国家的应有之义,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而这种信仰能否生成,则取决于法律是否真正被认真对

6、待。在日前举行的全国大法官研讨班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强调,要坚守司法的人民性,“本着良知和正义运用法律,拉近司法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在利益诉求多样、价值取向多元的今天,这样的观念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正如王胜俊院长所言,老百姓到法院打官司,是穷尽其他救济手段后的最后选择。人们之所以愿意在法院门口等几天、几十天,愿意到法院跑几趟、十几趟,从根本上来说,是基于对法院的信任、对法律的信仰。对法律信仰的呵护,不仅关乎个案公平,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生态。可以想象,如果当事人满怀希望寻求救济,却被“法律”冰冷的面孔拒之门外;如果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就此失守,人们对法律的信仰无所附着,那会带来怎样的

7、危害。本可在法律框架下化解的矛盾纠纷,会因渠道不畅,救济不力,被耽搁、被累积、被激化,最终成为社会不和谐的根源。在这个意义上,依法治国不仅是我们倡导的价值理念,更是一种重在躬行的社会实践。它不仅要求司法部门,同时也要求权力金字塔的各个层面,认真对待法律,引导人们在法律的框架下解决问题。不要把企图通过法律反映诉求的百姓,当成“法闹”“刁民”,把维护法律渠道的律师当成对手、敌人。对依法寻求帮助、“为权利而斗争”的人,给予合法救济;对输送法律、寻求公平正义的人,给予宽阔通道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们相信通过法律能够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使人们愿意在法律的框架下理性有序地解决问题;才能如人民法官宋鱼水所

8、言,“让当事人感受到一种法律的觉悟,让社会流传一种法律的文化,最终形成一种法律的生活方式”。在社会大变革和矛盾凸显期,这种信仰尤为重要。一个相信法律能输送正义的人,一定会本分地维护社会稳定。反之,当法律的大门由于种种原因被关闭,人们无法通过合法的途径解决问题时,非法的手段就会被选择。现实中,一些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一些非理性方式的表达,往往与当事人没有合法的救济途径有关。当举报、控告、申诉、起诉、上诉等法律渠道屡屡失灵时,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信法不如信访,信访不如信网”,“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甚至滥用私刑成为一些人解决问题的最后选择,这值得深思。“一旦法律丧失了力量,一切就都绝

9、望了;倘若法律不再有力量,一切合法的东西也都不会再有力量。”而法律的这种力量来自司法的善良和公正,来自权力的谦抑和自律,来自由此生成的社会理性和法律信仰。只有当法律成为人们寻求救济的不二选择,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时,社会的稳定和谐才能指日可待,国家的长治久安才有坚实基础。(选自人民日报)(1)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 坚守司法的人民性,就要本着良知和正义运用法律,拉近司法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B . 政府各部门认真对待法律,引导人们在法律的框架下解决问题,才能实现依法治国。C . 权力金字塔的各个层面对法律信仰加以呵护,就是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D . 到法院

10、打官司应当成为人们寻求救济的唯一选择,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2) 下列对“法律信仰”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 法律信仰生成于司法的善良和公正,来自权力的谦抑和自律。B . 百姓通过法律反映诉求,律师维护法律渠道,是“法律信仰”的体现。C . 法律信仰能否生成,取决于当事人和律师是否认真对待法律。D . 法律信仰的维护,关乎整个社会的公正与和谐。(3)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司法部门和权力金字塔的各个层面认真对待法律,引导人们在法律的框架下解决问题,是躬行依法治国的具体体现。B . 现实中,群体性事件的频发,非理性方式的表达增多是法律信仰消亡的

11、灾害之一,但这些人的行为也是令人同情的。C . 政府建立高效、及时的法律救济途径并保障其畅通,能促使法律的生活方式的形成。D . 法律关乎社会的和谐安定。法律没有了力量,国家的长治久安就不会实现。8. (18分) (2016高二下福建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弗朗西斯高尔顿与优生学弗朗西斯高尔顿以创立并且热情地传播优生学而被大家牢牢记住。优生学是一种建议人类可以像动物一样促进“好的”特性,抑制不必要的遗传的理论和计划。1822年高尔顿生于英国伯明翰,父亲是一位银行家,母亲是伊拉兹马斯达尔文的女儿。父母最初计划让他学习医学,因此十六岁的时候他开始在伯明翰综合医院学习,之后进入伦敦的国王学

12、院。1844年1月他在剑桥的三一学院获得文学学士学位,不久他父亲去世了。高尔顿继承了巨额遗产变得十分富有,因此可以做一些他感兴趣的事情。从1845年开始,他和朋友一道赴尼罗河流域进行考察,穿越萨哈拉大沙漠,游览贝鲁特和耶路撒冷。1850年,经过与皇家地理学会协商,高尔顿决定考察从非洲西部和南部到恩加米湖的道路。这次探险充满了困难和危险。在两年的时间里,他与各种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历尽艰辛,获得了大量西南部非洲资源和风土人情的第一手资料。到了夏季,他喜欢到设得兰群岛去捕鱼和收集海鸟标本,有时也驶帆出海,或者乘热气球升空。后来,他通过观察发现了一种顺时针旋转的大规模空气漩涡,并把它命名为“反气旋

13、”如今更为人所知的名称是高压系统。1859年高尔顿的表兄达尔文出版的物种起源引起了他对人类遗传的兴趣。他的科学研究很快转移到与生命有关的领域。他把达尔文关于围绕着群的平均值的偶发变异原理应用于人类研究,于1869年发表了专著遗传的天赋。他确信身体特征、智力和性情等是遗传的,“在人类的发展中,遗传是比自然有力得多的动因”。高尔顿写道:“我以一种最没有资格的方式反对自然平等的主张。”他相信解决的办法是通过控制人类繁殖的血统。“在培育者意愿的控制下,后代的身体结构看起来似乎像粘土一样具有可塑性。”在完成了智力天赋的家族谱系研究后,高尔顿又致力于建立更精确的测量方法来考察人类才能的差异。1883年他出

14、版了专著人类才能及其发展的研究,书中概述了自由联想和关于心理意象的问卷调查这两项在实验心理学上划时代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在这本书中,高尔顿还第一次提出了一个以人类的自觉选择来替代自然选择的社会计划,为此他还创作了“优生学”这个词。如他后来定义的,“优生学是一门研究能够改进一个种族的先天品质的所有影响以及将这些影响发展到极致的科学”。然而,优生学也成了禁止不同种族间通婚的法规背后的智力动因。丹尼尔凯维勒斯写道,“从高尔顿开始,优生学成为了一个具有丑陋含意的词这是理所应当的。”需要注意的是,高尔顿是在做一项有缺陷的工作,它被称作“遗传的祖先定律”。他相信父母的每一方对后代的特征做出的四分之一的贡献,

15、每一方的祖先对剩下的部分负责。高尔顿熟悉“高斯曲线”或者“钟形曲线”,他还成为生物测定学的创始人之一。1884年他在南肯辛顿举办的国际健康展览会上开设了人体测量实验室,在那里测量参观者的体重、身高、肺活量、力量、视力和听力,还有其他变量。为了优化社会,他提出了一种度量智力能力的方法,对阿尔弗雷德比奈的普通智力测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1888年,他开始对指纹研究产生兴趣,并于1892年在其专著指纹学中提出了指纹分类法。他的指纹编码法被伦敦警察局采用,作为伯特隆测量系统的补充手段来建立犯人档案。高尔顿于1911年1月17日去世,他创立的优生学协会在1989年由伦敦创办的高尔顿研究所继续下去。高尔顿一

16、生发表了300多部作品,范围很广,表现出不羁的好奇心。在广泛的旅行中他成为一位卓越的超然物外的人类学家。(摘编自约翰西蒙斯科学家100人)相关链接:弗朗西斯高尔顿,从小就聪颖过人,出生12个月后,便能认识所有的大写字母,18个月后则能辨别大写和小写的字母。3岁时他学会签名,4岁时能写诗,5岁时能背诵并理解苏格兰叙事诗马米翁,6岁已精通荷马史诗,7岁对博物学产生兴趣,并按自己的方法对昆虫、矿物标本进行分类。他曾到西南非洲探险,因树立功绩而知名并被选为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员,三年后又入选英国皇家学会,晚年受封为爵士。他的学术研究兴趣广泛,包括人类学、地理、气象学、心理学、统计学等方面。(百度百科)高

17、尔顿的遗传决定论重视遗传素质的研究,但夸大了遗传素质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忽视了后天生活环境的作用,这是欠妥的。(佚名高尔顿的遗传决定论)(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高尔顿违背了父母让他从医的意愿,转而学习文学,后来又去研究气象学,这表明他在年轻时代就具有了特立独行的性格和过人的毅力。B . 高尔顿考察尼罗河流域,穿越萨哈拉沙漠,游览贝鲁特和耶路撒冷,到非洲西南探险,正是这些旅行使他成为一位卓越的超然物外的人类学家。C . 高尔顿具有银行家和科学家血统的遗传,这让他确信身体特性、智力和性情等是可以遗传的,并在表兄达尔文的影响下写出了专著遗传的天赋。D

18、. 高尔顿在地理学、心理学、统计学等方面均有建树,而给他带来巨大声名的是对优生学的研究,尽管他所创立并传播的优生学并未完全得到人们的认可。E . 度量智力能力的方法对后人科学研究产生了积极影响,指纹编码法为警察局建立犯人档案提供了帮助,这都体现了高尔顿作为一个科学家的社会价值。(2) 高尔顿在优生学的研究过程中有哪些开创性的贡献?请简要概括。(3) 高尔顿在优生学之外的其他科学领域也能取得重大成就,请结合材料简析其内在原因。(4) 作者在文中为什么要引入丹尼尔凯维勒斯的评价“从高尔顿开始,优生学成为了一个具有丑陋含意的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5分)9. (25

19、分) 阅读师说全文,完成后面练习题题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

20、,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1) “说”是一种文体, 是议论文的一种。“师说”就是论述从师学习的道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论述的?(2) 联系全文,分析第三段举出备受

21、封建文人推崇的孔子的例子,有怎样的作用?(3) 有人说,第三段阐明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你是怎样认为的?(4) 作者在论述自己的观点时,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举例说明,并分析其作用。(5) 把下面三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四、 默写 (共1题;共6分)10. (6分) (2016广东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庄子逍遥游中写宋荣子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进取或咀丧的句子是“_,_”。李白蜀道难表明蜀国长久以来交通不便的句子是“_,_”。陆游游山西村

22、表面农家热情好客的诗句是“_,_”。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2分)11. (12分) (2017高一下盐城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初授官题高冠草堂岑参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注】高冠:山谷名,岑参做官前在终南山的隐居地。(1) 岑参是我们熟悉的_朝边塞诗人,本首诗中,能显示隐居生活的词语有_。(2) 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3) 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5分)12. (2分) (2017高二下沭阳期中)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仿佛是被草原上的飓风吹刮抛掷到了这里似的河水在篱墙下静静地流淌这汩汩的水声,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