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古代文学史,宋皓琨,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说 一、时限 自东汉末建安元年(196),下至隋文帝灭陈(589年)统一中国,大约四百年。 二、时代特征: 1、社会特征:王朝更迭频繁。 汉末:献帝初平元年至献帝延康元年 30年 魏: 文帝黄初元年至元帝咸熙二年 44年 西晋:武帝泰始元年至愍帝建兴五年 48年 东晋:元帝建武元年至恭帝元熙二年 102年,宋:武帝永初元年至顺帝升明三年 57年 齐:高帝建元元年至和帝中兴二年 22年 梁:武帝天监元年至敬帝太平二年 54年 陈:武帝永定元年至后主祯明三年 30年 2、阶级特征:门阀制度建立,士族地主与庶族地主矛盾尖锐。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2、3、文化特征:文化思潮更加自由开放。 “思想通脱之后,废除固执,遂能充分容纳异端和外来思想,故孔教以外的思想源源引入。”(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三、文学发展状况: 1、文学成为独立门类,作家、作品空前增多。 2、以五言为主的诗歌,个性化、抒情化达到新水平。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用近代的文学眼光来看,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所以曹丕做的诗赋很好,更因他以“气”为主,故于华丽以外,加上壮大。归纳起来,汉末,魏初的文章,可说是:清峻,通脱,华丽,壮大。”,3、声律说提出,为近体诗开辟了广阔道路。 周颙发现汉语的四声,沈约将
3、四声的知识运用到诗歌的声律上,并与谢朓、王融共同创立了“永明体”。 “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宋书谢灵运) 4、文学体裁逐渐完备,文学理论发达,为唐代文学的繁荣准备了条件。 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 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建安文学 汉末建安及魏初 三曹和建安七子 正始文学 魏后期 阮籍和嵇康 西晋文学 太康 陆机和左思 东晋文学 玄言诗、 游仙诗 、田园诗 南朝文学 山水诗、 宫体诗 、咏物诗 北朝文学 庾信,第一章 建安文学,时限: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始 ,到曹植去世的232年。 特征:“清峻,通脱,华丽,壮大”(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人物:三曹父子 建安七
4、子 蔡琰 参考书目: 陈寿三国志 中华书局2005年版 刘劭人物志 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黄节魏武帝魏文帝诗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赵幼文曹植集校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李文禄建安七子评传 沈阳出版社2001年版,第一章 建安文学,第一节 曹操、曹丕 一、曹操 1、生平思想 三国志太祖武皇帝: “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竒也。唯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 陈寿评曰:“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擥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
5、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王沈魏书说:“文武并施,御军三十馀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第一章 建安文学,2、诗歌 反映了汉末战乱的现实和人民遭受的苦难, 如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第一章 建安文学,描写雄心壮志和开阔博大的胸怀,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6、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第一章 建安文学,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庄子秋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 韩非子难势:“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蚓蚁同矣,则失其所乘也。” 晋书王敦传说王敦:“每酒后,辄咏魏武歌曰:老骥伏杨,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为节,壶边尽缺。”,第一章 建安文学,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
7、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第一章 建安文学,诗经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诗经小雅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诗经邶风击鼓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第一章 建安文学,管子
8、:“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史记鲁周公世家:“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第一章 建安文学,诗歌创作成就: 第一,采用四言体,庄重典雅,上承诗经,重现四言诗的辉煌。 第二,采用古题乐府写时事,古质悲凉,感情充沛。 钟嵘诗品:“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 第三,作为文坛领袖,不仅开风气之先,而且以其对文学的倡导,对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散文 让县自明本志令,第一章 建安文学,二、曹丕 1、生平思想 三国志魏志文帝: “初,汉熹平五年,黄龙见谯,光禄大夫桥玄问太史令单扬:“此何祥也?”扬
9、曰:“其国后当有王者兴。不及五十年,亦当复见。天事恒象,此其应也。”内黄殷登黙而记之。至四十五年,登尚在。三月黄龙见谯,登闻之曰:“单扬之言,其验兹乎。” 陈寿评曰:“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若加之旷大之度,励以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徳心,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第一章 建安文学,2、诗歌 多写征人思妇的相思离别及思乡之情。最著名的作品是燕歌行其一。由曹操的质朴浑厚、古质悲凉向词采华贸转变。 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
10、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第一章 建安文学,沈德潜说:“子桓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要其便娟婉约,能移人情。”(古诗源卷五) 大墙上蒿行 阳春无不长成。草木群类随大风起,零落若何翩翩,中心独立一何茕。四时舍我驱驰,今我隐约欲何为?生居天壤间,忽如飞鸟栖枯枝。我今隐约欲何为? 适君身体所服,何不恣君口腹所尝?冬被貂鼲(音浑)温暖,夏当服绮罗轻凉。行力自苦,我将欲何为?不及君少壮之时,乘坚车策肥马良。上有沧浪之天,今我难得久来视。下有蠕蠕之地,今我难得久来履。何不恣意遨游,从君所喜?,第一章 建安文学,带我宝剑,今尔何为自低昂?悲丽平壮观,白如
11、积雪,利若秋霜。驳犀标首,玉琢中央。帝王所服,辟除凶殃。御左右,奈何致福祥。吴之辟闾,越之步光,楚之龙泉,韩有墨阳,苗山之铤,羊头之钢,知名前代,咸自谓丽且美,曾不如君剑良绮难忘。 冠青云之崔嵬,纤罗为缨,饰以翠翰,既美且轻。表容仪,俯仰垂光荣。宋之章甫,齐之高冠,亦自谓美,盖何足观?,第一章 建安文学,排金铺,坐玉堂。风尘不起,天气清凉。奏桓瑟,舞赵倡。女娥长歌,声协宫商。感心动耳,荡气回肠。酌桂酒,脍鲤鲂。与佳人期为乐康。前奉玉卮,为我行觞。 今日乐,不可忘,乐未央。为乐常苦迟,岁月逝,忽若飞。何为自苦,使我心悲。 王夫之说:“长句长篇,斯为开山第一祖。鲍照、李白,领此宗风,遂为乐府狮象。
12、”(船山古诗评选卷一),第一章 建安文学,作业 背诵:曹操龟虽寿、短歌行 曹植白马篇 熟读: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 曹植洛神赋 王粲登楼赋 陈琳饮马长城窟行 刘桢赠从弟 蔡琰悲愤诗,第一章 建安文学,第二节 曹植 一、生平思想 字子建,封陈王,谥号“思”,世称陈思王。 三国志魏志陈思王传 陈思王植,字子建。年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时邺铜爵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第一章 建安文学,性简易,不治威仪,舆马服饰,不尚华丽。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特见宠爱。 而
13、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 植每欲求别见(明帝曹叡 ),独谈论,及时政,幸冀试用,终不能得。寮属皆贾竖下才,兵人给其残老,大数不过二百人。又植以前过,事事复减半。十一年中,而三徙都。常汲汲无欢,遂发疾,薨,时年四十一。,第一章 建安文学,二、诗歌 以建安二十五年曹丕称帝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诗歌抒发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 薤露行:“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怀此王佐才,慷慨独不群。”“孔氏删诗书,王业粲已分。骋我径寸翰,流藻垂华芬。”,第一章 建安文学,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
14、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第一章 建安文学,白马篇艺术特色: 第一,用清新明丽的词藻来加强诗的表现力。如开篇中的“白马饰金羁”中“白”和“金”的运用,构成了色彩斑斓的画面,给人极强的视觉感受。 第二,擅长运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增加诗的形象性。如本篇中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第三,工于锤炼,讲究炼字,善为警句。如“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15、。仰手接飞揉,俯身散马蹄”中“破”“摧”“接”“散”精练地写出了箭射的不同变化,有力地表现了游侠高超的射箭本领。,第一章 建安文学,后期诗歌主要表达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 赠白马王彪 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到洛阳,任城王薨。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盖以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王辞焉。愤而成篇。 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阳。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第一章 建安文学,太谷何寥廓,山树郁苍苍。霖雨泥我涂,流潦浩纵横。中逵绝无轨,改辙登高冈。修坂造云日,我马
16、玄以黄。 玄黄犹能进,我思郁以纡。郁纡将何念?亲爱在离居。本图相与偕,中更不克俱。鸱枭鸣衡扼,豺狼当路衢。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欲还绝无蹊,揽辔止踟蹰。 踟蹰亦何留?相思无终极。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孤兽走索群,衔草不遑食。 感物伤我怀,抚心常太息。,第一章 建安文学,太息将何为?天命与我违。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归。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存者忽复过,亡没身自衰。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自顾非金石,咄唶令心悲。 心悲动我神,弃置莫复陈。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殷勤。忧思成疾疢,
17、无乃儿女仁。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 苦辛何虑思?天命信可疑。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第一章 建安文学,第一章写初离京都的心情。 第二章写越过伊洛二水之后,正逢霖堪雨,道路泥泞,欲前无路,人马疲惫,不堪其苦。 第三章从人事着笔,由政治上遭受的迫害,表明兄弟不得同路相亲,是由于小人的离间。 第四章通过秋天原野日暮凄凉的景象,抒发自己感物怆怀的心情。 第五章,第一步倾诉哀痛的根由,痛感人生无常,由任城王的暴死则有死生之感,对白马王则更有离别之悲。 第六章写安慰白马王,也借以自慰。 第七章写惜别的深情。
18、,第一章 建安文学,赠白马王彪的艺术成就: 1、全诗艺术手法繁复多样,借助叙事、写景、抒情、议论多角度、全方位地抒发了诗人的抑郁之情。 2、采用联章的形式,而且章章蝉联,上递下接,抒情淋漓尽致,节奏回环迂曲,反映出诗人复杂曲折的心绪。 3、全诗以景衬情,以萧条的景物,层层深入地叙写作者的真情实感,字里行间毫无生涩之感,使全诗浑然一体。,第一章 建安文学,曹植后期诗歌除抒发内心的矛盾痛苦,还写社会现实,如送应氏、泰山梁甫行 。 也用思妇、弃妇托寓身世,表白心迹,如杂诗,再如七哀诗。 再就是游仙诗,实际上是诗人理想世界的象征。如仙人篇、游仙诗、远游篇等。,第一章 建安文学,七哀诗 明月照高楼,流光
19、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馀哀。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杯。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第一章 建安文学,名都篇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宝剑值千金,被服丽且鲜。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驰骋未能半,双兔过我前。揽弓捷鸣镝,长驱上南山。左挽因右发,一纵两禽连。余巧未及展,仰手接飞鸢。观者咸称善,众工归我妍。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脍鲤臇胎鰕,炮鳖炙熊蹯。鸣俦啸匹侣,列坐竟长筵。连翩击鞠壤,巧捷惟万端。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云散还城邑,清晨复来还。,第一章 建安文学,美女篇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
20、冉,落叶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摇,轻裾随风还。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行使用息驾,休者以忘餐。借问女安在,乃在城南端。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众人徒嗷嗷,安知被所观?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第一章 建安文学,钟嵘诗品说:“陈思之于文章也,譬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音乐之有琴笙,女工之有黼黻。” 钟嵘诗品说:“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谢灵运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宋无名氏释常谈卷中引),第一章
21、建安文学,胡应鳞:子建“虾鳝篇(讽刺贵族子弟游乐),太冲咏史所自出也;远游篇,景纯游仙所自出也;南国有佳人(题旨隐约,借佳人抒写不得舒展的怀抱)等篇,嗣宗诸作之祖;公子敬爱客(写宴游雅集)等篇,士衡群制之宗。诸子皆六朝巨擘,无能出其范围。”(诗薮内编卷二) 3、散文 与杨德祖书、求自试表 洛神赋,寄托怀才不遇的苦闷。,第一章 建安文学,第三节 建安七子与蔡琰 一、建安七子 曹丕典论论文称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为“七子”。 1、王粲 三国志魏志王粲传 王粲,字仲宣,山陽髙平人也。曾祖父龔,祖父暢皆為漢三公。父謙為大將軍。時邕才學顯著,貴重朝廷,常車騎填巷,賔客盈坐。聞粲在門,倒
22、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狀短小,一坐盡驚。邕曰:“此王公孫也。有異才,吾不如也。吾家書籍文章盡當與之。”,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诗歌代表作:七哀诗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赋的代表作:登楼赋 “家本秦川,贵公子孙,遭乱流寓,自伤情多。”(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王粲诗序 “发愀怆之词”(钟嵘诗品上) “七子之冠冕”(刘勰文心雕龙才略) “苍凉悲慨,才力豪健,陈思而下,一人而已”(
23、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二)。,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2、刘祯 曹丕称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又与吴质书 刘勰说:“公干气褊,故言壮而情骇。”(文心雕龙体性) 钟嵘说:“仗气爱奇,动多振绝。贞骨凌霜,高风跨俗。”(诗品上) 最著名的是赠从弟三首。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元好问论诗绝句说:“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 3、陈琳饮马长城窟行 4、阮瑀驾出北郭门行 5、徐干室思 6、应旸别诗 7、孔融与曹公论盛孝章书、难曹公表制酒禁书 曹丕:“理不胜辞”(典论论文)。 二、蔡琰 1、生平思想,
24、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后汉书列女传: 博學有才辯,又妙於音律,適河東衞仲道,夫亡無子,歸寧于家。興平中,天下喪亂。文姬為胡騎所獲,没於南匈奴左賢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與邕善,痛其無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贖之。而重嫁於祀。操因問曰:“聞夫人家先多墳籍,猶能憶識之不?”文姬曰:“昔亡父賜書四千許卷,流離塗炭,罔有存者。今所誦憶裁四百餘篇耳。”操曰:“今當使十吏就夫人寫之。”文姬曰:“妾聞男女之别,禮不親授。乞給紙筆,眞草唯命。”於是,繕書送之,文無遺誤。後感傷亂離,追懷悲憤,作詩二章。 2、悲愤诗,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建安风骨:是指汉末建安时期乃至魏初,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形成的文人集团所
25、表现出的共同文学倾向,即高扬政治理想,展现强烈的个性色彩,情感充沛, 体现出慷慨悲凉、刚健有力的诗歌风格, 因此被称为“建安风骨”。代表人物主要有“三曹”和“七子”等人。 作业: 背诵:阮籍咏怀诗第一首“夜中不能寐” 嵇康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第十四首“息徒 兰圃” 左思咏史第二首“郁郁涧底松” 熟读:曹植洛神赋、王粲登楼赋、蔡琰悲愤诗、潘岳悼亡诗、陆机猛虎行、刘琨重赠卢谌、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第一章 建安文学,阮籍咏怀诗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嵇康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流磻平皋,垂纶长川。目送归鸿,手挥
26、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嘉彼钓翁,得鱼忘筌。郢人逝矣,谁与尽言?,第二章 正始文学与西晋诗人,正 始:魏齐王曹芳年号。 时代特征:儒学玄学化,儒家与道家思想融合。 文人表现出消极遁世的忧生之嗟,或 隐晦情感或揭露嘲讽,和抒发忧虑。 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 参考书目: 刘泽华士人与社会天津人民出版社 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 天津教育出版社 李建中魏晋人, 东方出版社,第二章 正始文学与西晋诗人,玄学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产生于魏晋时期,以“祖述老庄”立论,把老子、庄子、周易称作“三玄”。 “玄”这一概念最早见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王弼老子
27、指路说:“玄,谓之深者也”。玄学即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 玄学所提出的有无、本末、体用、言意、一多、动静、自然与名教等一系列具有思辨性质的概念范畴,是原始儒学和两汉经学所不具备或不重视的,大大推动了中国哲学的发展,直至宋朝中叶被宋明理学取代。 何晏、王弼的“贵无论”,高唱“天地万物以无为本”;行为上更是“任放为达,或至于狂醉裸体”而裴頠深患时俗放荡,不尊儒术,口谈浮虚,不遵礼法,乃至于“遂相放效?风教陵迟”,于是本于老子思想,提出“崇有论”,“以释其蔽”。,第二章 正始文学与西晋诗人,第一节 阮籍、嵇康 一、阮籍(210-263) 1、生平 晋书阮籍传: 文帝(司马昭)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
28、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及文帝辅政,籍尝从容言于帝曰:“籍平生曾游东平,乐其风土。”帝大悦,即拜东平相。籍乗驴到郡,壊府舍屏障,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郎。籍闻歩兵厨,营人善酿,有贮酒三百斛,乃求为歩兵校尉,遗落世事。 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雠,而帝每保护之。 籍嫂尝归宁,籍相见与别。或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设邪?邻家少妇有羙色,当墟沽酒,籍尝诣饮,醉便卧其侧,籍既不自嫌,其夫察之亦不疑也。兵家女有才色,未嫁
29、而死,籍不识其父兄,径往哭之,尽哀而还。其外坦荡而内淳至。”皆此类也。 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輙恸哭而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第二章 正始文学与西晋诗人,2、大人先生传 3、咏怀诗八十二首 或者写时光飞逝、人生无常(其三) 或者以隐晦的方式批评曹魏政权的荒淫腐朽(其三十一) 或者抒发自己的壮志(其三十八) 或者慨叹人生的各种深创巨痛 或者歌咏游仙和隐居 或者揭露礼法之士的虚伪,第二章 正始文学与西晋诗人,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三十一 驾言发魏都。南向望吹壹。箫管有遗音。
30、梁王安在哉。战士食糟糠。贤者处蒿莱。歌舞曲未终。秦兵已复来。夹林非吾有。朱宫生尘埃。军败华阳下。身竟为土灰。 三十三 一日复一夕。一夕复一朝。颜色改平常。精神自损消。胸中怀汤火。变化故相招。万事无穷极。知谋苦不饶。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第二章 正始文学与西晋诗人,4、阮籍诗的艺术成就: 首先,抒发苦闷忧伤的真情实感,比起建安诗人更有文人诗的风貌而与汉乐府迥异。 其次,将一般性比喻、描写,发展为更为隐晦的具有象征意味的物象,并参用历史故事、神话传说。 钟嵘诗品所说:“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厥旨渊放,归趣难求”。 再次,深刻地影响了后世大型组诗的创作,陶潜饮酒
31、、陈子昂感遇、李白古风都受其影响。 二、嵇康 1、生平思想,第二章 正始文学与西晋诗人,晋书嵇康传 康早孤,有竒才,遠邁不羣,身長七尺八寸,羙詞氣,有風儀,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飾,人以為龍章鳯姿,天質自然,恬静寡慾,含垢匿瑕,寛簡有大量,學不師受,博覽無不該通。長好老荘,與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常修養性服食之事,彈琴詠詩,自足於懐。以為神仙稟之自然,非積學所得,至於導養得理,則安期彭祖之倫可及,乃著養生論。康嘗採藥,游山澤,會其得意,忽焉忘反。時有樵蘓者遇之,咸謂神。 見孫登,康遂從之游。登沉黙自守,無所言説。康臨去,登曰:“君性烈而才雋,其能免乎?”康又遇王烈,共入山。烈嘗得石髓,如飴,即自服
32、半,餘半與康,皆凝而為石。又於石室中見一卷素書,遽呼康往取,輙不復見。烈歎曰:“叔夜志趣非常而輒不遇,命也。”,第二章 正始文学与西晋诗人,初,康居貧,嘗與向秀共锻於大樹之下,以自贍給。潁川鍾,貴公子也。精練有才辯,故往造焉。康不為之禮,而鍜不輟。良乆,去。康謂曰:“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曰:“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以此憾之。帝既昵聽信,遂并害之。康将刑東市,太學生三千人請以為師,弗許。康顧視日影,索琴彈之曰:“昔袁孝尼嘗從吾學廣陵散,吾每靳固之,廣陵散於今絶矣。時”年四十。 2、诗歌 以表现其追求自然、高蹈独立、厌弃功名富贵的人生观为主要内容。,第二章 正始文学与西晋诗人,赠兄秀才入
33、军 息徒兰圃。 秣马华山。流噃平皋。 垂纶长川。目送归鸿。 手挥五弦。俯仰自得。 游心太玄。嘉彼钓叟。 得鱼忘筌。郢人逝矣。 谁与尽言。 酒会诗 乐哉苑中游。 周览无穷已。百卉吐芳华。 崇台邈高跱。林木纷交错。 玄池戏鲂鲤。轻丸斃翔禽。 纤纶出鱣鲔。坐中发美赞。 异气同音轨。临川献清酤。 微歌发皓齿。素琴挥雅操。 清声随风起。斯会岂不乐。 恨无东野子。酒中念幽人。 守故弥终始。但当体七弦。 寄心在知己。,第二章 正始文学与西晋诗人,四言诗 淡淡流水。 沦胥而逝。沦胥柏舟。 泛泛柏舟。载浮载滞。 微啸清风。鼓枳容裔。 放櫂投竿。优游卒岁。 刘勰文心雕龙:“嵇志清峻。”(明诗) 3、散文 与山巨源
34、绝交书,第二章 正始文学与西晋诗人,第二节 陆机 左思 太康:西晋武定年号。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篇:“(太康文学)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 一、陆机 1、生平思想 晋书陆机传 陸機,字士衡,吳郡人也。祖遜,吳丞相。父抗,吳大司馬。機身長七尺,其聲如鍾,少有異才,文章冠世。伏膺儒術,非禮不動。抗卒,領父兵為牙門将,年二十。而吳滅,退居舊里,閉門勤學,積有十年。以孫氏在吳,而祖父世為将相,有大勲扵江表,深慨孫皓舉而棄之,乃論權所以得,皓所以亡,又欲述其祖父功業,遂作辯亡論二篇。,第二章 正始文学与西晋诗人,時中國多難,顧榮、戴若思等咸勸機還吳,機負其才望,而志匡世難,故不從。冏既矜功自伐,受爵不譲
35、,機惡之,作豪士賦以刺焉,時成都王穎推功不居,勞謙下士。機既感全濟之恩,又見朝廷屢有變難,謂穎必能康隆晉室,遂委身焉。 機以三世為将,道家所忌。又羈旅入宦,頓居羣士之右,而王粹、牽秀等皆有怨心。固辭都督,穎不許。機鄉人孫惠亦勸機譲都督於粹,機曰:“将謂吾為首避賊,適所以速禍也。”遂行。 穎左長史盧志,心害機寵,言於穎曰:“陸機自比管、樂,擬君闇主。自古命将,遣師未有臣陵其君而可以濟事者也。”穎黙然。 機始臨戎而牙旗折,意甚惡之。,第二章 正始文学与西晋诗人,列軍自朝歌至于河橋,鼓聲聞數百里,漢魏以来出師之盛,未嘗有也。長沙王乂奉天子與機戰於鹿苑,機軍大敗。 既而,歎曰:“華亭鶴唳,豈可復聞乎?
36、”遂遇害扵軍中。時年四十三。 是日,昏霧晝合,大風折木,平地尺雪,議者以為陸氏之寃。 機天才秀逸,辭藻宏麗。張華嘗謂之曰:“人之為文,常恨才少,而子更患其多”。弟雲嘗與書曰:“君苗見兄文,輙欲燒其筆硯。”後葛洪著書稱:“機文猶玄圃之積玉,無非夜光焉;五河之吐流,泉源如一焉。其麗妍贍,英銳漂逸,亦一代之絶乎!”其為人所推服如此。然好權門。與賈謐親善,以進趣獲譏。,第二章 正始文学与西晋诗人,2、诗歌 陆机在文赋中强调:“或藻思绮合,清丽芊眠。炳若缛绣,凄若繁弦。” 陆机“繁缛”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由朴素古直趋向华丽藻饰 二、描写由简单趋向繁复 三、句式由散行趋向骈偶,第二章 正始
37、文学与西晋诗人,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馀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陆机拟西北有高楼 高楼一何峻,迢迢峻而安。绮窗出尘冥,飞陛蹑云端(高楼)。佳人抚琴瑟,纤手清且闲。芳气随风结,哀响馥若兰。玉容谁能顾,倾城在一弹(佳人)。伫立望日昃,踯躅再三叹。不怨伫立久,但愿歌者欢。思驾归鸿羽,比翼双飞翰。(自己),第二章 正始文学与西晋诗人,古诗猛虎行 饥不从猛虎(强盗)食,暮不从野雀(娼女)栖。野雀安无巢,游子为谁骄(洁身自好)。 陆机猛虎行
38、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恶木岂无枝,志士多苦心。 (以下抒发功业无成之情)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 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急弦无懦响,亮节难为音。人生诚未易,曷云开此衿?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第二章 正始文学与西晋诗人,赴洛道中作诗其一 总辔登长路,呜咽辞密亲。借问子何之,世网婴我身。永叹遵北渚,遗思结南津。行行遂已远,野途旷无人。山泽纷纡馀,林薄杳阡眠。虎啸深谷底,鸡鸣高树巅。哀风中夜流,孤兽更我前。悲情触物感,沉思郁缠绵。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怜。 其二 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振策陟崇丘,安辔遵平莽。夕息抱
39、影寐,朝徂衔思往。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 萧统:“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文选序),第二章 正始文学与西晋诗人,二、左思 1、生平思想 晋书左思传 貌寢口訥,而辭藻壯麗。不好交遊,惟以閑居為事。造齊都賦,一年乃成。復欲賦三都, 遂構思十年,門庭藩溷,皆著筆紙,遇得一句,即便疏之。自以所見不博,求為秘書郎。及賦成,時人未之重。思自以其作不謝班、張,恐以人廢言,安定皇甫謐有髙譽,思造而示之。謐稱善,為其賦序。張載為注魏都,劉逵注吳、蜀,陳留衞瓘又為思賦作略觧。於是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初,陸機入洛,欲為此賦
40、。聞思作之,撫掌而笑。與弟雲書曰:“此間有傖父,欲作三都賦,湏其成,當以覆酒瓮耳。”及思賦出,機絶歎伏,以為不能加也,遂輟筆焉。,第二章 正始文学与西晋诗人,2、诗歌 清人何焯:“咏史者不过美其事而咏叹之,隐括本传,不加藻饰,此正体也。太冲多自摅胸臆,乃又其变。”(义门读书记卷四十六) 明代胡应麟:“咏史之名,起自孟坚,但指一事。魏杜挚赠毋丘俭,叠用八古人名,堆垛寡变。太冲题实因班,体亦本社,而造语奇伟,创格新特,错综震荡,逸气千云,遂为古今绝唱。”(诗薮外编卷二) 左思咏史诗主要写寒士之不平及对士族的蔑视与抗争,开创了咏史诗借咏史以咏怀的新路。,第二章 正始文学与西晋诗人,咏史八首其一 弱冠
41、弄柔翰,卓荦观群书。着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高眄澄江湘,右盻定羌胡。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 其二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第二章 正始文学与西晋诗人,其五 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列宅紫宫里,飞宇若云浮。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自非攀龙客,何为歘来游。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咏史八首的艺术成就 第一,八首诗各自独立又富有内在逻辑,展示了作者由于门阀限制
42、,由积极入世走向高蹈出世的精神轨迹。 第二,继承了建安诗人抒情与言志结合的传统,名为咏史,实为咏怀,抒发了内心高洁的理想情操,及深受门阀制度压抑而产生的愤慨之情。 第三,运用比喻、对照、比兴、议论等多种手法,进一步丰富了咏史题材的艺术表现力。,第二章 正始文学与西晋诗人,钟嵘诗品论陶渊明:“协左思风力” 。 左思风力:是对西晋太康时期诗人左思诗歌风格的形象概括,语出钟嵘诗品。左思代表作咏史诗八首,风格刚健,感情深沉,和当时流行的华丽诗风迥然不同。他的诗承建安风骨,抒写怀抱,抨击现实,多不平之音。气势雄健,笔调挺拔,辞采壮丽,形象鲜明,风格独树一帜,人称“左思风力”。,第二章 正始文学与西晋诗人
43、,第三节 西晋其他诗人 一、潘岳 1、生平思想 晋书潘岳传 岳少以才頴見稱,鄉邑號為竒童。謂終、賈之儔也。岳性輕躁,趨世利,與石崇等諂事賈謐,每其出,與崇輙望塵而拜。 其母數誚之曰:“爾當知足,而乾沒不已乎?”而岳終不能改。初,芘為琅邪内史,孫秀為小史給岳,而狡黠自喜。岳惡其為人,數撻辱之,秀常銜忿。及趙王倫輔政,秀為中書令。岳於省内謂秀曰:“孫令猶憶疇昔周旋不?”答曰:“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岳”於是自知不免。俄而,秀遂誣岳及石崇、歐陽建謀奉淮南王允、齊王冏為亂,誅之。夷三族。岳将詣市,與母别曰:“負阿母。”,第二章 正始文学与西晋诗人,初被收,俱不相知,石崇已送在市,岳後至,崇謂之曰:“安仁
44、,卿亦復爾邪?”岳曰:“可謂白首同所歸。”岳金谷詩云:“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歸。”乃成其讖。 岳美姿儀,辭絶麗,尤善為哀誄之文。少時常挟彈出洛陽道,婦人遇之者,皆連手縈繞,投之以果,遂滿載以歸。時張載甚醜,每行,小兒以瓦石擲之,委頓而反。,第二章 正始文学与西晋诗人,2、悼亡诗三首其一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髣髴,翰墨有馀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怅恍如或存,回惶忡惊惕。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春风缘隙来,晨霤承檐滴。寝息何时忘,沈忧日盈积。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45、 3、西征赋,第二章 正始文学与西晋诗人,二、张协 三、刘琨 1、生平思想 晋书刘琨传 琨少得儁朗之目,與范陽祖納俱以雄豪著名。年三十六,爲司從事。時征虜將軍石崇,河南金谷澗中有别廬,冠絶時輩,引致賓客,日以賦詩。琨預其間,文詠頗為當時所許。祕書監賈謐,叅管朝政,京師人士,無不傾心。石崇、歐陽建、陸機、陸雲之徒,並以文才降節事謐,琨兄弟亦在其間,號曰二十四友。 琨善於懐撫,而短於控御,一日之中,雖歸者數千,去者亦以相繼。然素奢豪,嗜聲色,雖暫自矯勵,而輙復縱逸。匹磾遂縊之,時年四十八。,第二章 正始文学与西晋诗人,自河以北,幽幷以南,醜類有所顧憚者,唯琨而已,琨受害之後,羣凶欣欣,莫不得意,鼓
46、行中州,曾無纎介,此又華夷小大,所以長歎者也。”琨少負志氣,有縱横之才,善交勝已,而頗浮誇。與范陽祖逖為友,聞逖被用,與親故書曰:“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祖生先吾著鞭。”其意氣相期如此。在晉陽嘗為胡騎所圍數重,城中窘廹無計,琨乃乗月登樓清嘯。賊聞之皆悽然長歎,中夜奏胡笳,賊又流涕歔欷,有懐土之切。向曉復吹之,賊並棄圍而走。,第二章 正始文学与西晋诗人,2、诗歌 金代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 重赠卢谌 握中有悬璧,本自荆山璆。惟彼太公望,昔在渭滨叟。邓生何感激,千里来相求。白登幸曲逆,鸿门赖留侯。重耳任五贤,小白相射钩。苟能隆二伯
47、,安问党与仇?中夜抚枕叹,相与数子游。吾衰久矣夫,何其不梦周?谁云圣达节,知命故不忧?宣尼悲获麟,西狩涕孔丘。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朱实陨劲风,繁英落素秋。狭路倾华盖,骇驷摧双辀。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第二章 正始文学与西晋诗人,四、郭璞 1、生平思想 晋书郭璞传 璞好經術,博學有髙才而訥於言,論詞賦為中興之冠,好古文竒字,妙於隂陽算歴。有郭公者,客居河東,精於卜筮,璞從之受業。公以青嚢中書九卷與之,由是遂洞五行、天文、卜筮之術,攘災轉禍,通致無方,雖京房、管輅不能過也。 時江淮清晏,孟康安之,無心南渡。璞為占曰:“敗。”康不之信,璞將促裝去之,愛主人婢,無由而得
48、,乃取小豆三斗,繞主人宅散之,主人晨見赤衣人數千,圍其家,就視則滅,甚惡之。請璞為卦,璞曰:“君家不宜畜此婢,可於東南二十里賣之,慎勿争價,則此妖可除也。”主人從之,璞隂令人賤買此婢。復為符投于井中數千赤,衣人皆反縛,一一自投于井。主人大悦,璞擕婢去。,第二章 正始文学与西晋诗人,然性輕易,不修威儀,嗜酒好色,時或過度, 璞素與桓彞友善,彞毎造之,或値璞在婦間。便入,璞曰:“卿來他處,自可徑前,但不可厠上相尋耳,必客主有殃。”彞後因醉詣璞,正逢在厠,掩而觀之,見璞裸身被髮,銜刀設醊。璞見彞,撫心大驚曰:“吾毎屬卿勿來,反更如是,非但禍吾,卿亦不免矣。天實為之,將以誰咎。”璞終嬰王敦之禍,彞亦死
49、蘇峻之難。 初,璞毎言殺我者山宗。至是,果有姓崇者,構璞於敦。敦將舉兵,又使璞筮,璞曰:“無成。”敦固疑璞之勸嶠亮,又聞卦凶,乃問璞曰:“卿更筮吾壽何?”答曰:“思向卦,明公起事必禍,不乆若往武昌,壽不可測。”敦大怒曰:“卿壽何?”曰:“命盡今日日中。”敦怒收璞,詣南崗斬之。 時年四十九。,第二章 正始文学与西晋诗人,3、诗歌 屈原之远游中“悲时俗之迫厄兮,将轻举而远游。” 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六年,使博士为仙真人诗。” 汉乐府吟叹曲王子乔、董逃行、长歌行等。 曹植作五游诗、远游篇、仙人篇、游仙诗等 。,第二章 正始文学与西晋诗人,游仙诗十四首其一 京华游侠窟,山林隐遯栖。 朱门何足荣,未若
50、托蓬莱。临源挹清波,陵冈掇丹荑。灵溪可潜盘,安事登云梯。漆园有傲吏,莱氏有逸妻。 进则保龙见,退为触藩羝。高蹈风尘下,长揖谢夷齐。 其六 杂县寓鲁门,风暖将为灾。吞舟涌海底,高浪驾蓬莱。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陵阳挹丹溜,容成挥玉杯。姮娥扬妙音,洪崖颔其颐。 升降随长烟,飘飖戏九垓。奇齢迈五龙,千岁方婴孩。燕昭无灵气,汉武非仙才。,第二章 正始文学与西晋诗人,钟嵘诗品: “坎壈咏怀”、“辞多慷慨,乖远玄宗。” 清人陈祚明:“郭璞游仙之作,明属寄托之词,如以列仙之趣求之,非其本旨矣”(采菽堂古诗选卷十二)。 钟嵘:“(玄言诗)理过其辞,淡乎寡味”(诗品序)。 “始变永嘉平淡之体”。 刘勰文心雕龙
51、才略:“景纯艳逸,仙诗亦飘飘而凌云矣。” 作业:背诵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 熟读 陶渊明归园田居、杂诗十二首、形影神,第三章 陶渊明,参考书目: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 生活时代:东晋末南朝宋初 创作成就: 1、陶渊明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 2、将玄言诗注疏老庄所表达的玄理,改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 3、使诗歌与诗人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并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的题材。,第三章 陶渊明,晋书陶侃传: 陶侃,字士行。本鄱陽人也,呉平,徙家廬江之陽。父丹,呉揚武將軍。侃早孤貧,為縣吏。鄱陽孝亷范逵嘗過,侃時倉卒,無以待賔,其母乃截髮得雙髲,以易酒肴,樂飲極歡,雖僕
52、從亦過所朢。及逵去,侃追送百餘里。逵曰:“卿欲仕郡乎?”侃曰:“欲之。困於無津耳。”逵過廬江太守張虁,稱美之,召為督郵,領樅陽令。 伏波將軍孫秀以亡國支庶,府望不顯,中華人士恥為掾屬。以侃寒宦,召為舎人。時豫章國郎中令楊晫, 與同乗,見中書郎顧榮。榮甚竒之。吏部郎溫雅謂晫曰:“奈何與小人共載?”晫曰:“此人非凡器也。”,第三章 陶渊明,後以軍功,封東鄉侯,邑千户。 侃性聰敏,勤於吏職,恭而近禮,愛好人倫,終日歛膝危坐,閫外多事,千緒萬端,罔有遺漏。遠近書疏,莫不手答。筆翰如流,未嘗壅滯。引接疎遠,門無停客。常語人曰:“大禹,聖者,乃惜寸隂。至於衆人,當惜分隂,豈可逸逰荒醉,生無益於時,死無聞於
53、後,是自棄也。” 侃旋江陵,尋以為侍中太尉,加羽葆鼓吹,改封長沙郡公,邑三千户,賜絹八千匹,加都督,交廣寕七州軍事。後將軍郭默矯詔襲殺平南將軍侃斬默等,默在中原,數與石勒等戰,賊畏其勇,聞侃討之,兵不血刃而擒也,益畏侃。蘇峻將馮鐵殺侃子,奔于石勒,勒以為戍將。侃告勒,以故勒召而殺之。拜大將軍,劒履上殿,入朝不趨,讚拜不名,上表固讓,薨于樊谿,時年七十六。,第三章 陶渊明,侃性纎密好問,頗類趙廣漢。嘗課諸營種柳,都尉夏施盜官柳,植之於己門。侃後見,駐車問曰:“此是武昌西門前柳,何因盜來此種。”施惶怖謝罪。尚書梅陶與親人曹識書曰:“陶公機神明鑒,似魏武;忠順勤勞,似孔明;陸抗諸人不能及也。” 第一
54、节 生平思想 晋书陶潜传: 以親老家貧起,為州祭酒。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資,遂抱羸疾。復為鎭軍建威叅軍,謂親朋曰:“聊欲絃歌,以為三徑之資,可乎?”執事者聞之,以為彭澤令。,第三章 陶渊明,在縣,公田悉令種秫榖,曰:“令吾常醉於酒,足矣。”妻子固請種秔,乃使一頃五十畝種秫,五十畝種秔。素簡貴,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郵至,縣吏白:“應束帶見之。”潛歎曰:“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 或有酒要之,或要之共至,酒坐,雖不識主人,亦欣然無忤。酣醉便反,未嘗有所造詣。至於酒米乏絶,亦時相贍。其親朋好事,或載酒肴而往,潛亦無所辭焉。嘗言:夏月虚閒,高臥北牕之下,清風颯至,
55、自謂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張,徽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撫而和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絃上聲。”,第三章 陶渊明,宋书陶潜传 顔延之為劉栁後軍功曹。在尋陽與潛情欵,後為始安郡。經過,日日造潛,毎徃必酣飲致醉。臨去,留二萬錢與潛。潛悉送酒家,稍就取酒。嘗九月九日,無酒,出宅邉菊叢中坐,久值宏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後歸。貴賤造之者,有酒輙設,潛若先醉,便語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眞率如此。郡将潛値其酒熟,取頭上葛巾漉酒畢,還復著之。 所著文章,皆題其年月。義熙以前,則書晉氏年號。自永初以來,唯云甲子而已。,第三章 陶渊明,南史陶潜传 江州刺史檀道濟,徃候之,偃臥,瘠餒有日矣。道濟謂曰:“夫賢者處世,天下無道則隱,有道則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對曰:“潛也何敢望賢,志不及也。”道濟饋以粱肉,麾而去之。,第三章 陶渊明,第一阶段:出生到二十九岁之前 弹琴读书 第二阶段:二十九岁到四十一岁 仕隐之间徘徊 29岁,江州祭酒,不久辞职。 34岁, 入桓玄幕,任参军。冬辞。 40岁, 任刘裕参军。 41岁,请求改任彭泽县令。 第三阶段:四十一岁隐居到去世 归隐田园,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板材采购供应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办公设备专业维修与保养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商业综合体场地调研与运营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电子产品进出口贸易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专业安保团队保安员劳动合同范本
- 2025版信息技术测试加工综合服务合同
- 2025版补偿贸易与智能电网建设合作协议
- 2025版标准临时休闲设施租赁合同范本发布
- 2025版甜品店股份合作项目合同书
- 二零二五年度消防安全技术服务与培训协议
- 会务工作人员培训课件
- 会务服务培训课件
- 股权质押项目交易方案
- 江河治理与防洪工程课件
- 网络安全知识培训资料
- 202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题库带答案
- 同业培训课件
- 中试平台运营管理制度
- 2025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年沪科版八年级(初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模拟测试卷02
- DB13T 1347-2010 城镇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