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测试题F题解ppt课件_第1页
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测试题F题解ppt课件_第2页
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测试题F题解ppt课件_第3页
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测试题F题解ppt课件_第4页
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测试题F题解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测试题F题解,.,2,1,气溶胶态 蒸汽态,浸渍滤料法:用于采集以( )为主、伴有少量( )待测物的样品。,2,烟尘 蒸汽 101.3 kPa,多孔玻板吸收管法:雾状待测物一部分在通过多孔玻板时,被弯曲的孔道所阻留,然后洗入吸收液中;一部分在通过多孔玻板后,被吸收液中很细的气泡吸收。此法通常不能采集( )。 也可用于( )和气溶胶有害物质共存时的采样方法,3,10%,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的煤尘应执行矽尘容许浓度标准。,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3,4,40mm 75mm,空气中的总粉尘用已知质量的滤膜采集,用于定点采样的采样夹,可安装直径( )mm和(

2、 )mm的滤膜。,5,0.2 mg/m3,依照GBZ/T 192.1-2007规定,测得空气中总粉尘浓度,以感量0.01mg天平,采集500L空气样品计,本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 )mg/m3。,6,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调查主要包括( )调查和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及工作环境的卫生学调查。,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4,7,3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以及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应当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参与审核、审查及竣工验收。每项工作从专家库随机抽取的专家不得少于( )人。,8,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存在职

3、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 )。,9,扩散 渗透 抽气动力,无泵型采样器指利用有毒物质分子( )、( )作用为原理设计制作的,不需要( )的空气采样器。,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5,10,5名 3/5,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组织( )名以上专家,对评价报告进行技术审查。审查专家应当具有与所评价的建设项目相关的专业背景,一般由相关专业的专家和相关行业专家组成,其中从专家库抽取的专家数不少于参加审查专家总数的( )。,11,无需准入 需要准入,密闭空间分( )密闭空间和( )密闭空间。密闭空间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主要表现在缺氧窒息和急性职业中毒两

4、方面。,12,100KHz-30MHz 3km-10m,高频电磁场:指频率为( )KHz-( )MHz或波长为( )km -( )m的电磁场。,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6,13,时间加权平均,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制:职业性物理因素大都以能量的方式作用于机体,其对机体的损害程度与人体接受的总能量值有关,物理因素的卫生标准与接触时间有直接关系,可以理解为( )能量值。,14,填充柱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的分离系统是色谱分析的心脏部分,由色谱柱组成。色谱柱主要有两类:( )和( )。,15,25% 50%,可燃气体报警设定值:可燃气体的一级报警(高限)设定值小于或等于( )%LEL;可燃气

5、体的二级报警(高高限)设定值小于或等于( )%LEL。,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7,16,气体 液体,按流动相的物态可将色谱法分为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前者的流动相的( ),后者的流动相为( )。,17,氮气,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属于典型的质量型检测器,可用FID表示,一般选用( )作为载气。,18,热压 密度差,空气流动动力的来源主要包括风机动力、( )、风压、(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8,19,沸点较低 较高沸点,程序升温是重要的色谱技术,即柱温按预定的加热速度,随时间呈线性或非线性增加,这样可以使混合物中所有组分能在其最佳温度下在色谱柱中分离。在较低的初始

6、温度,( )的组分即最早流出的峰可以得到良好的分离;当提高柱温时,( )的组分也能较快的流出,并与低沸点组分一样得到良好的锐锋。,20,高温强辐射热 高温高湿,高温作业的气象条件包括空气的温度、湿度、风速和热辐射4个方面,可分为( )作业和( )作业。高温作业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隔热、全面通风、局部降温等。,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9,1,(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在体检工作结束30个工作日内向用人单位提交职业健康检查报告。( ),2,(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中要求接触有害化学因素作业人员在岗期间检查的必检项目都应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检查项目。(

7、),3,( ),慢性汞中毒有易兴奋症、震颤、口腔-牙龈炎三个临床特征。(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0,4,( ),急性四乙基铅中毒除神经系统症状突出外,可有体温、脉搏、血压偏低的“三低”体征。( ),5,( ),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6,(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根据物质分子对波长为200nm760nm这一范围的电磁波的吸收特征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方法。(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1,7,( ),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立即组织调查处理,做好医疗救治工

8、作。( ),8,( ),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因需承担起职业病诊断鉴定任务,因而必须依法建立职业病诊断鉴定专家库。( ),9,( ),粉尘的浓度和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粉尘工龄、个体防护、粉尘的分散度都是影响煤工尘肺发病的因素。(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2,10,(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本次体检血压150/100mmHg,不可从事高温作业岗位。( ),11,( ),作出疑似职业病诊断的机构必须是取得职业健康检查资质和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 ),12,( ),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是负责当地职业病诊断鉴定工作的常设机构,机构成员由卫生行政部门任命。( ),二、判断题(每

9、题1分共20分),.,13,13,( ),气相色谱固定液必须不能与载体、组分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反应。( ),14,( ),采样前,应校正空气采样器的采样流量。在校正时,必须串联与采样相同的空气收集器。( ),15,( ),局部振动对机体神经系统影响以上肢手臂末梢神经障碍为主,常以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的形式出现。(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4,16,( ),我国法律规定妇女禁忌从事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 ),17,(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经营、进口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和材料。( ),18,( ),气相色谱分析时,载

10、气在最佳线速下,柱效高,分离速度较慢。(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5,19,( ),在光度分析法中,溶液浓度越大,吸光度越大,测量结果越准确。( ),20,( ),自然通风是利用室外风力形成的风压与室内外空气的温差所产生热压作用使空气流动所形成的一种通风方法。(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6,1,( D ),在焦磷酸法测定中,若粉尘样品含有煤、其他碳素及有机物,应放在瓷坩埚或铂坩埚中,在()下灰化()以上,使碳及有机物完全灰化。( ) A. 700-800,1h B .800-900,1h C. 700-800,30min D .800-900,30min,2

11、,( D ),哪种刺激性气体中毒后可能发生迟发性肺水肿呼吸道症状,缓解后还应至少观察24小时( )。 A.氯气 B.二氧化硫 C.氯化氢 D.光气 E.甲醛,3,( B ),在高效液相色谱中,色谱柱的长度一般在( )范围内。( ) A .1030cm B.540cm C .12m D.25m,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7,4,( C ),鉴定专家库专家和鉴定委员会组成人员要遵守回避制度。下列哪项不属于回避情形( )。 A.与用人单位负责人或经办人员为近亲属 B.与申请诊断的劳动者是近亲属 C.曾参与对用人单位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 D.用人单位职业卫生顾问,5,( A

12、),职工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 )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 A.30 B.60 C.90,6,( C ),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 )。 A.高温作业 B.机加工作业 C.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8,7,( B ),作业场所毒物浓度很高时最好选用( )。 A.过滤式防毒面具 B.隔离式防毒面具 C.防毒服 D.简易防毒口罩,8,( D ),铅及其化合物主要以下列哪种形式进入人体( )。 A.烟 B.蒸汽 C.雾 D.粉尘、烟或蒸汽,9,( D ),高气湿是指环境相对湿度大于

13、( )。 A. 50% B .60% C .70% D. 80% E. 90%,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9,10,( B ),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频范围是( )。 A .20000Hz D. 200-2000Hz,11,( ),噪声引起的永久性听阈位移早期表现为( )。 A.耳蜗底部受损 B.高频听力下降 C.低频听力下降 D.语频听力下降 E.以上都是,12,( C ),对职业性噪声聋的分级必须排除哪种因素的影响( )。 A.性别 B.接触噪声的时间 C.年龄 D.接触噪声的强度 E.工龄,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20,13,( B ),有关局部振动对机体的影响

14、,以下错误的是( )。 A.对神经系统能产生影响 B.可以引起高频段听力下降 C.可以出现雷诺征 D.可以引起肌无力、肌疼痛、肌萎缩 E.可以引起心血管系统的改变,14,( D ),下列有关局部振动病论述错误的是( )。 A.以末梢循环障碍为主 B.还可累及肢体神经及运动功能 C.典型表现为发作性手指变白 D.多从手指近端开始 E.冷水复温实验阳性,15,( D ),高温强辐射热作业人体散热的最主要方式( )。 A.辐射 B.传导 C.对流 D.蒸发,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21,16,( A ),采掘工作面的人员怎样进行个体防尘( )。 A.佩戴防尘口罩 B.煤体注水 C.净

15、化水幕,17,( C ),在色谱法中,既可用来调节载气流量,也可用来控制燃气和空气的流量的是( )。 A.减压阀 B.稳压阀 C.针形阀 D.稳流阀,18,( B ),量子能量小于12eV的不足以引起生物体电离的电磁辐射,称为( )。 A.电离辐射 B.非电离辐射 C.电磁辐射 D.非电磁辐射,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22,19,( D ),溴甲烷属于( )职业病危害因素。 A.金属类及金属类化合物 B.粉尘类 C.物理因素类 D.农药类,20,( D ),影响热导检测器灵敏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D )。 A.载气的性质 B.热敏元件的电阻值 C.热导池的结构 D.桥电流,三、单

16、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23,1,( BD ),浸渍滤料法适用于空气中待测物( )的场所。 A.浓度高 B.浓度低 C.时间长 D.时间短,2,( ABC ),固体吸附剂法使用时应注意的有( )。 A.防治污染 B.防治穿透 C.防治假穿透 D.防治阻力,3,( ACD ),在选择滤料时要根据采样和测定的需要、采样场所的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滤料。主要考虑( )。 A.采样效率高 B.经济合理性 C.符合测定的需要 D.适合采样的环境条件,四、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24,4,(ABC),气溶胶化学物质的采样方法常用的有( ) A.滤料采样法 B.冲击式吸收光法 C.多孔玻

17、板吸收管法 D.浸渍滤料法,5,(ABC),连续噪声作业工龄3年以上,纯音测听为感音神经性聋,听力损失呈高频下降型,根据较好耳语频(500Hz、1000HZ、2000HZ)平均听阈作出诊断分级,正确的是。( ) A.轻度听力损伤 2640dB B.中度听力损伤 4155dB C.重度听力损伤 5670dB,6,( ABCD ),高温生产环境中的气象条件包括( ) A.气温 B.气湿 C.气流 D.热辐射,四、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25,7,(ABCD),照明按系统分类包括( ) .一般照明 .局部照明 .混合照明 .特殊照明,8,(ABCD),严重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恶臭、粉尘、噪

18、声的工业企业不得在( )区域内建设。 A.居住区 B.学校 C.医院 D.人口密集区,9,( ABE ),下面哪些物质可导致职业性肺癌( ) A.砷 B.石棉 C.苯 D.氯乙烯 E.氯甲醚,四、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26,10,(ABCDE),职业性噪声聋的影响因素包括( ) A.噪声的强度 B.噪声的频谱特性 C.接触(暴露)方式 D.个体易感性 E.原有听力损害及耳病,11,(CD),高气压作业包括( ) A.高山作业 B.航空飞行作业 C.潜水作业 D.潜涵作业,12,( ABD ),下列那一项可以是气溶胶态有害物质采样方法( ) A.滤料采样法 B.冲击式吸收管法 C.

19、吸附剂管采样法 D.多孔玻板吸收管法,四、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27,13,(ABCD),以下属于结果质量控制措施的是( )。 A.实验室间对比 B.参见能力验证 C.实验室内部方法对比 D.留样再测,14,(ABC),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系统中检测器的种类包括( )。 A 紫外检测器 B 电化学检测器 C 荧光检测器 D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15,( AD ),气相色谱氢火焰检测器可以用来测定( )物质。 A.丙酮 B.锰 C.硫酸 D.苯 E.氟,四、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28,16,(ABCD),影响解吸效率的主要因素有( ) A.解吸液的性质 B.解吸液的用量

20、C.解吸时间 D.解吸方式,17,(ABCD),气相色谱法检测器对载气选择正确的是:( )。 A.TCD: H2,He B.FID: H2,N2 C.ECD: N2,He D.FPD: N2,H2,18,( AB ),甲醛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 )。 A.致癌物质 B.致畸形物质 C.强致突变物,四、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29,19,(ABCD),下列属于职业性皮肤病的有 ( ) 。 A.电光性皮炎 B.痤疮 C.白斑 D.黑变病 E.红狼斑,20,(ABCDEFG),下列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吸收法主要应用于绝大多数金属元素以及部分类金属的

21、检测; B.原子荧光光谱法主要应用于汞、砷、硒、碲等元素的检测; 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的有害物质主要有无机含氮化合物、氧化物、含磷化合物、含硫化合物、有机肼等; D.离子色谱法检测的物质有硫酸、氟化氢、盐酸、碘和草酸等; E.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的物质有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脂肪醛类化合物等; F.气相色谱法检测的有害物质有大部分有机化合物和部分无机化合物; G.不分光红外分析法广泛用于气体检测,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硫化氢、二氧化硫等。,四、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30,五、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31,五、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计算该工人一天接触

22、的总化学有害因素是否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 解:甲苯的CTWA=(602+302+402)/ 8=32.5mg/m3 丁酮的CTWA=(4002)/ 8=100mg/m3 苯的CTWA=(52+52)/ 8=2.5mg/m3 三种化学毒物具有相似或相加作用时,则按下列公式计算结果进行 评价: C1/L1+C2/L2+.+Cn/Ln=32.5/50+100/300+2.5/6=1.41 答:该工人一天的总化学毒物超过接触限值,则不符合卫生要求。,.,32,五、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2.某发电机房工人一个工作日暴露于A声级92dB噪声中4h,98dB噪声中24min,其余时间均暴露在75dB

23、的环境中。计算该工人一个工作日所受噪声的等效连续A声级是否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 解法一:各噪声级暴露段的累计时间为(75dB可不予考虑,即使考虑进去也没影响): 98dB 0.4h 24min 92dB 4h 240min 75dB 3.6h 216min 根据公式: 则该车间的等效连续A声级为: =90 dB(A) 答:该工人一个工作日所受噪声的等效声级为90 dB(A),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33,五、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解法二:根据公式: 则该车间的等效连续A声级为: =80+10=90 dB 答:该工人一个工作日所受噪声的等效声级为90 dB(A),超过国家职业接

24、触限值 的要求。,.,34,六论述题(两题任选一题10分),1.某集成电路芯片制造项目,主要生产工艺为企业购进硅片后,在无尘室内依靠高度自动化的设备在硅片上进行各种处理,形成具有一定逻辑功能的电路系统。主要包括氧化、清洗、光刻、扩散、离子注入等过程,根据产品的要求,上述工艺可多次重复。主要原辅材料包括氯、氟化物、氢氟酸、盐酸、硫酸、硝酸、氨、氢氧化钠、砷化氢、磷化氢、氩气、氮气、氢气、氪、氦、CO2、CO、NO、过氧化氢、乙酸、异丙醇、乙二醇、丙酮、SF6等。该项目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见下图: (1)简述该项目应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2)简述需配备的个人防护措施。 答:(1)防毒措施:芯片制

25、造过程中使用的化学物质种类较多,应采用的防毒措 施包括:使用气态化学物质的反应舱、使用液态化学物质的设备均应设置安全联锁,可在事故状态下,切断气体、液体向生产设备的供应,避免泄漏。,.,35,六论述题(两题任选一题10分) 使用氨、氯气、氟化氢等高毒类化学物质的工作场所,应设置事故排风,其事故排风装置的排风口应设在安全处,远离门、窗及进风口和人员经常停留或经常通行的地点。事故通风气流组织应避免通风短路,系统手动开启的开关应设置在门外不易受污染的区域。 腐蚀性/毒性特种气体可采用气瓶柜或阀门箱和管道输送的形式,输送管道可采用双层套管,阀门采用隔膜阀。 气体分发装置应设计为密闭设备,并配备强制排风系统,排风系统与废气喷淋处理设施相连。在气体分发装置的排气口处应安装气体探测装置、联锁关闭装置等。 反应舱清洗和维护过程设计固定式局部排气系统和移动式排风系统,根据生产工艺及物料内容,在工作场所设置淋浴洗眼器、现场急救用品、应急撤离通道。 生产线产生的酸性气体、碱性废气和有机废气等有毒有害气体设置独立的收集、处理和排放系统。化学品须采用罐装或瓶装密闭装运;储存酸、碱等物质的房间地面应做防腐处理,并设置槽泄漏排放、事故收集池。液体化学物质、气体化学物质应分类分别储存,密闭输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