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ASME与TEMA标准管板计算方法比较(一)_第1页
美国ASME与TEMA标准管板计算方法比较(一)_第2页
美国ASME与TEMA标准管板计算方法比较(一)_第3页
美国ASME与TEMA标准管板计算方法比较(一)_第4页
美国ASME与TEMA标准管板计算方法比较(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VF准规范 石油化工设计 P e t r o c h e m i c a l D e s i gn2 0 0 4 , 2 1 ( 4 ) 2 1 一 2 6 编者按: 美国A S M E 和T E M A 标准是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两大压力容器标准, 其中 都有关于换热器管板等的设计方法。该 两标准在国内 外石化、 化工装置设计中 得到日 益广泛的应用。为此了解、 比较该两标准的理论基础及其差异对做好国际、 国内 压力容器设计都显得十分重要。 美国U r e y R . M i ll e r 是A S M E 标准 委员 会的 成员; 是压力 容器 设计方面的著名专家, 在该领域发表过重 要的文

2、章, 最近 尤其是在管壳 式换热器 设计方面, 作出了 重大的贡献。 根据他的研究成果 A S ME 珊U H X 章节进行了 相应的更新。U re y R . M ill e r 也是换热 设备特别工作小 组( S p e c i a l W o r k i n g G r o u p o n H e a t T r a n s f e r E q u ip m e n t ) 的负 责人。 他对A S ME 和T E M A两大 标准中换热器设计计算方法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比较, 并对法国、 欧盟等相关规范的情况也作了评述。该文对掌握、 理解、 应用上述标准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 是一份难得的关

3、于国际标准的技术分析资料。 羡国A S M E与T E M A 计算方法比较( 标准管 一) U r e y R . M ill e r 美国 编译丁利伟 (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北京, 1 0 0 1 0 1 ) 摘要: 作者通过对A S ME 及T E M A两大标准中 换热器管板设计计算方法进行细致的分析比较, 介绍 了T E M A及 A S ME 管板设计计算的技术背景及具体应用。 关键词二 A S ME T E MA 换热器管板 A M S E ( A S M E , 美国锅炉压力容器规范) 姗D i - v i s i o n 1 2 0 0 3 版中将 2 0 0 2 版中

4、的A P P E N D I X A A 列人了 强制性正文U H X 章节中, U re y R . M i ll e r 在 这里对该变化从各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并对A S M E 与T E M A ( T E M A , 美国列管式换热器制造商协会标 准) 及其他国际常用的管板设计规范从计算方法 的由 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较, 从而对A S M E U H X 章节的管板应力计算方法进行了评析。 1 U形管换热器管板 在A S M E珊D i v i s io n 1 ( 1 9 8 2 ) 版附录A A中第 一次正式推出了U形管换热器管板的计算方法, 这个计算方法是基于G a n d

5、n e r ( 1 9 6 9 ) 的方法, 该方 法也被B S 5 5 0 0 ( 1 9 7 6 ) B S 5 5 0 0 0 , 英国“ 非直接受火 压力容器” 国家标准 及C O D A P ( 1 9 8 2 ) C O D A P , 法 国压力容器标准 所采用, G a n d n e r 推荐的管板许 用弯曲应力是: O S = 2 S . ,12 是规范中许用应力的 乘子0二 2 , S 一规范要求的许用应力, 即 1 6 / i n 2 ( M P a ) 。 1 9 9 1 年, A M S E 根据A l a n S o l e r ( 1 9 8 4 ) 的工作对

6、上 述 计 算 法 进 行了 改 进, U re y R . M ill e r 也 在 此 基 础 上推出了b , e 型管板的计算方法。 在2 0 0 0 年, F . O s w e ill e : 提出了一种更为精确 的 计算方法, 涵盖了图1 中的6 种管板类型。该 方法基于S e c t i o n珊一 D i v . 2附录4 应力分析中的 有关内 容, 综合考虑了以 下4 条: 1 ) 管板开孔部分简化为当量均质的平板, 有 着有效的弹性模量 E * 、 有效的泊松比u 及有效 收稿日 期二 2 0 0 4 - 0 9 - 1 3 。修回日 期二 2 0 0 4 - t o -

7、 1 2 0 编译者简介: 丁利伟, 男, 高级工程师。1 9 9 6 年毕业于四 川大学 ( 原成都科技大学) 化工机械与设备专业。 一直从事压力容器设计 工作。 2 2 石 油 化 工 设 计第2 1 卷 !1.es.C 一卜|Gc 1,.1月1 -一个.11几 ( a ) 管板直接与壳程圆筒形成整体结构 ( b ) 管板与壳程圆筒连为整体, 其延长部分( 。 ) 管板与壳程圆筒连为整体, 其延长部分 兼作法兰形成凸缘被夹持在活套环与管箱法兰之间 ( d ) 管板通过垫片与壳体法兰和管箱法兰 连接 ( e ) 管板与管箱圆筒连接为整体, 其延长部 分兼作法兰, 与壳体法兰用螺柱、 垫片连接

8、 图1 A S ME, C O D A P 及U P V 中 管板的 形式 注: U P V 指欧盟压力容器标准 ( f ) 管板与管箱圆筒连为整体, 其延长部分 形成凸缘被夹持在活套环与壳体法兰之间 孔桥带效率产 ; 2 ) 管板未开孔部分视为刚性的环; 3 ) 管板与壳程筒体、 管箱筒体的连接处考虑 到3 个部件之间的位移和转角的变形协调, 对于 壳程侧压力P , 与管程侧压力P t 分别进行考虑; 4 ) 根据A S M E S e c t io n I D iv i s io n 2 附录4 中 有 关内容合理地确定管板、 壳程筒体、 管箱筒体中最 大应力的许用值。 该计算方法在2 0

9、 0 1 年被 A S M E采纳, 作为 S e c t io n A一 D i v . 1 A p p e n d i x A A一1 , 同时, C O D A P ( C 7 章) 及欧共体标准( U P V D e s ig n P a r t 一 C la u s e 1 3 ) 也采用该方法。在2 0 0 2 年, 这3 个标准正式发 布了 该计算方法, 这也是后来A S M E S e c t i o n珊- D i v . . 1 中U H X 一 1 2 章的 基础, 更为详细的 资料参见 F . O s w e i ll e r ( 2 0 0 2 ) 发表的有关文章“

10、I C P V T 2 0 0 2 V a n c o u v e r R e v 1 1 。 T E M A的中管板厚度的计算公式第 1 次是在 1 9 5 2 第3 版中出现的, 公式如下: 式中 T -T E M A 管板的计算厚度/ m m ; F 一无因次量, 管板固定支承系数; 一压力作用的直径/ i n ; P 一等效压力载荷/ l b - ( i n ) - 2 ; S 一管板许用应力/ l b - ( i n ) 一 2 0 管板周边简支, F= 1 . 2 5 ; 管板周边固支, F= 1 . 0 ; T E M A 的管板厚度计算公式源自 经典的周边 受约束和均布压力载荷

11、作用的圆平板厚度计算公 式: P u 餐 日 S ( 2 ) _ _ / 下 1 = 户 . 二. /- 1) L V占 式中, C 一无因次量, 圆板周边支承系数; 圆板周边简支, C = 1 . 1 1 3 , 圆板周边固支, C = 0 . 8 6 6 0 口 一许用应力乘子; 产 一有效的 孔桥带效率。 将u 二 0 . 5 及。= 1 . 5 代人公式( 2 ) , 得到 公 式( 1 ) 近似值, 这是 1 9 5 2 年T E M A 第3 版中的计算 公式。该版中未将管板开孔后有效的孔桥带效率 第 2 1 卷丁利伟 . 美国A S M E 与T E M A 标准管板计算方法比较

12、( 一) 2 3 作为公式中的变量来输人。 当前T E M A 版本新的管板厚度计算公式为: T = F 3 福(3 ) 式中, 7 T E M A 是根 据地管 板开 孔后平均 孔桥 宽度计算得到( A S M E 中的管板的 孔桥带效率产 是基于最小的孔桥宽度计算得到的, 因而该值较 T E M A 小) , 称为平均孔桥带效率。 T E M A 中, 的 最 小 值为0 . 4 2 ( 三角 形 排管) 及 0 . 5 0 ( 正方形排管) , 系数3 是新的T E M A 公式中考 虑 到 新、 旧 公 式 根 据, 的 最 小 值可 得到 近 似的 结 果。 实际 上, 9 的 值

13、应 在0 . 4 5 一 0 . 6 0 之间, 这 样 会 使管板的厚度下降1 0 %一 1 5 %。 详细资料参见F . O s w e i ll e r 2 0 0 2 年发表的论文。 T E M A 标 准中 的 平均 孔桥带 效率, 明 显 要比 A S M E 的 孔 桥带效率1 1 大( A S M E 中 孔桥带效率 基本在0 . 2 5 一 0 . 3 5 之间) 。 力载荷作用的 公式可以 看出: T E M A 对于当量均质 平板中的弯曲应力可以放宽到2 . 6 S , 但在A S M E S e c t i o n I一 D i v . 2 中 该限制为1 . 5 S

14、( S 为设计温度 下圆平板许用应力, 单位为l b / i n 2 ( M p a ) ) o 尽管如此, 在近4 0 年中, 按T E M A 公式设计的 U 形管换热器管板未出现过失效。说明: 当管板 上的应力超过2 倍的许用应力的话不会有什么问 题。G a r d n e r 在1 9 6 9 年时曾推荐过该值, 并被欧洲 的 一些国家标准采纳( B S 5 5 0 0 , C O D A P ) , 并运用了 近2 0 年。经圆平板极限载荷分析的修正, 对于简 支管板, 0= 1 . 9 , 对于固 支管板, ,0 = 2 . 1 , S W G H T E ( S p e c ia

15、 l W o r k in g G ro u p o n H e a t T r a n s f e r E q u ip m e n t 换 热设备特别工作组) 正在考虑将n取为2 . 0 .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 A S M E 计算得到的管板基 本都要比T E M A 计算的厚; 但是 C O D A P 及 U P V不 是这样的。各标准在U 形管管板计算中的比较见 表 1 。 从新的T E M A 公式与经典的圆平板受均布压 表 1 对4 种 U形管换热器管板分别按T E M A , A S ME , C O D A P / U P V公式计算得到的厚度 _C 厂P 、 二 2 P f

16、3S _ / 下 1 - = r 了,v 丽 按规范中要求, 没有直接计算的公式, 按假设 值不断循环得到最佳的管板计算厚度 实例有效孔桥带效率 圆平板计算 公式p T E M A公式 7 1 A S M E公式C O D A P / U P V 公式产 产“ I 类型 布管 方式 ( , 口) 产 I二 a , / p 1 1 ( A S ME ) ( C O D A P ) ( U P V ) I ( T E M A ) h , 口 =1 . 5 ( s s , c 1 ) h o 口 二2 . 0 ( 8 s , c l ) F ( s s , c l ) T ( 旧版) T ( 新版)

17、 F ( s s , c l ) h ( 旧版) 口 二1 . 5 h ( 新版) 月 二1 . 5 h ( 新版) 口 二1 . 5 h ( 旧版) 口 二2 . 0 h ( 新版) 门 =3 . 0 1A口0 . 2 50 . 3 50 . 5 6 刀. o ( c l )1 9 . 1 ( c 1 ) 1 . 2 1 ( 1 7 . 3巧. 5 3 . 9 0 ( d ) 2 0. 6巧. 01 1 . 91 3 . 21 1 . 0 一 一- 一一、 一 J 2D 0. 1 70 . 2 80 . 3 7 4 0 . 9 ( s s ) 3 5 . 6 1 . 2 5 ( s s )

18、2 9 . 53 2 . 3 0 . 4 3 ( s s ) 3 8 . 13 7 . 63 3 . 23 2 . 52 6 . 4 3D 0. 20 . 2 40 . 4 2 1 3 1 . 3 ( s s ) 1 1 3 . 8 ( s s )1 . 2 5 ( s s ) 8 7 . 48 9 . 7 0 . 4 6 ( s s )1 2 4. 2 1 2 1 . 49 2. 21 0 5 . 28 6 . 3 4E口0. 2 50. 3 90. 5 6 1 0 8 . 7 ( s s )9 4 . 2 ( s s )1 . 2 5 ( s s ) 1 m . 39 2 . 2 0 .

19、8 6 ( s s )1 0 9 . 5 1 0 3 . 18 9. 48 7. 86 9 . 2 但是, 从理论上看, A S M E 方法充分考虑了管 板开孔、 未开孔圆环、 管板与壳程及管程圆筒的相 互作用, T E M A中未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从这个 方面来讲, A S M E的计算方法要比T E M A更为精 确, 并且使用该方法, 设计者可更精确地确定管板 有关几何尺寸。 2 固定管板 在 1 9 9 2 年, 出现了ix A A一 2中的固定 管板计算方法, 利用该方法计算了1 0 种工业上使 用的典型的换热器, 并与T E M A及法国1 9 8 0 年的 C O D A

20、P 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该计算方法基于与上述U 形管换热器管板应 力分析的 计算方法, 并且管束视为弹性基础, 详细 推导请参见A l a n S o le r 和S o l e r / C a ld w e l l P V P 论文。 C O D A P 是基于同样的方法, 但不考虑管板上未开 孔的环带。C O D A P的计算方法被 B S 5 5 0 0 ( 1 9 8 6 版) 及U P V ( 1 9 9 2 版) 采纳。 2 4 石 油 化 工 设 计第 21卷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A S M E和C O D A p 在80年 代时都意识到需要一种新的固定管板计算方法。 TEM

21、A的基本方法是与 A S M E及 C O D A P一 致, 不过, 在TEM A中做了大量的简化: 1)未开孔的管板部分不予考虑; 2) 管板与壳程筒体、 管程筒体的连接是刚性, 即: 。 / Ds比 值与系数F没有关系, 不考虑壳程筒 体、 管程筒体的 旋转刚度( 。 : 为筒体的厚度; D : 为 筒体的内径) ; 3) 系数F 不考虑管束的加强作用及管板开孔 对管板的削弱, 花M A 认为这两者是相互抵消的; 这些简化对T E M A 的 计算结果产生了 很大影响。 固 定管板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受刚度比Xa 的影响, 刚度比的定义如下: 。 n =户 A sME了 Pe( Xa) 专

22、 5 ( 4 ) 式中 式中 凡 sME= 3 、 / 丹( xa ) v产 ( 5 ) Pe一管板等 效压力载 荷/ lb ( in) 2 M Pa ; h 一A M SE 中固定管板的计算厚度/i n(mm ) ; TEM A中固 定管板的公式: ,。C 2 二 户 TEMi 百 Pe( Xa) 甲 5 ( 6 ) : 尸 姗吸 = 0 . 8(管板周边固支) 尸 兀 川= 1 . 0(管板周边简支) Xa = 管束轴向刚度 管板的抗弯刚度 该系数反映了管束对管板的支承加强作用及由于 管板的开孔对管板的削弱效应; 该系数的范围在 1 ( 弱支承) 一 20( 强支承) 之间, 但大多数的情

23、况下, 该系数在2 一 8 之间。 A S M E的管板厚度计算公式如下: 在TEM A 公式中, 当量压力Pe通过Xa考虑到 管 束的影响, 尽管做了大量的简化, 但是系数 尸 哪弓 未考虑到Xa 的影响, 在方程的理论解中表明 F TEm 与Xa的 关系很大; 结果表明, 当Xa很小时, 凡sME比F 、 大; 当Xa 较大时, 凡 sME 比尸 峨月 要 小。由 于管板的应力与 凡 sME成正比, 所以, 对于 Xa值较小的管板, 用A s M E 计算得到的管板厚度 较TEM A的厚, Xa值较大的情况下, 用A S M E 计算 得到的管板厚度较TEM A的小。 U工、4凡jZ10

24、,.1,.1.1,.1目.且1山.且 F 0 . 8 07 . 了,【 ,l ! , 门 鼎藉牵 薰 乍 【 .节门 曰 曰 洲ll曰 曰门门 11 .1日 舀 l州曰曰r 州曰 曰 . )曰 曰 5 51 、 长 TE M A 卜州 曰 曰 曰 洲 曰 曰l州 尸州曰 l州曰曰曰 曰 曰 尸 曰 曰 曰 一 r 一 产人l l叫 曰曰曰 卜 曰 卜 阳 曰 曰 卜 州曰卜 叫卜 叫 卜州 卜叫 1浅 卜叫 曰 曰 曰 曰 曰 曰 曰 曰曰 曰曰 节卜汀什甘林布 臼 曰 曰 洲 目 曰 曰回 回回 卜叫 曰 曰 曰 目 阳 目 卜卜叫卜 . 叫 卜 叫 . -1 ,叫卜叫卜叫卜叫卜叫卜 . 叫

25、卜叫1 叫 卜. , 口叫卜 曰 叫曰 卜 叫曰- 一 n,1曰曰目 曰 曰 目 曰 川 囚 曰 曰 曰 曰 曰 曰 曰 曰 曰 曰 目 目 目 卜 一目 卜 叫 目 目 目 目 卜 闷 月目 卜州 曰 曰 曰 l 一 目 目 曰 曰 目 目 目 卜牛州目 曰卜. 叫 . 叫 卜叫肖 拼:卜. 口洲卜 确目 目 目 曰 目 目 刁公曰 目 目 目 目 目 目 目 目 目 曰 - 曰 卜 礴 .目 同 目 目 目 曰 卜 目 k- 少憔得目七L日 - L石 L 卜司 卜二 日 国卜妇 司 一卜叫 l es卜州 ! 州 州卜旧 卜 . 一 J 日 司 司- 司 1 司 1 一卜 日 卜. 卜. 公

26、山 L- 卜 目 目 目 目 曰 目 叫 目目 曰 目 目 L- 目 目 目 曰 目 曰 曰 目 卜未 -曰 曰 曰 目 目 曰 卜 曰 L- 目卜 -闷 自 日 留 梦 一 二目 目 目 L- 目 目 叫 目幽 目 L- 曰 目 目 目 目 目 曰 目 目 目 曰 曰 曰 曰 曰 目 L- 目 卜 目 目 曰 目 目 曰 L 习L 皿 一“ L 曰 L weL 别 L. 1 ,叼L e s l es l es 亡 浏O 目 l 曰 l es L . L 习1 一L二 【 一1一 L 习【 曰L习 L习 ! - L习 L一】 一 L 一L习 L seL 一L 日L 一 . 月J夕屯 -二 口

27、口 口 口 口 口 旧 一 巴 目 口 口 硬 目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11 口 口 口 口 曰 口 口 侧 L 一 曰 口 国 L 旧 口 巴 曰 曰 曰 曰 L 二 曰 曰 曰 口 口 口 L 一 口 曰 曰 口 口 口 匕 习 L山LJ 几 口 口 口 二 巨 卜 日 日 日 口 曰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匕 口 口口 r , 门 门 门 门 门 盯 厂r- 厂 F- 二【 , ,广 一 尸, 下刁 1 二 【 ,厂节 厂 一 , , les les l ,l 一 斗+干 . 周 古 日 川

28、川 川 曰 曰 门 盯 州川 曰 川 曰 口 口 r 川 门 洲 同 口 曰 曰 曰 曰 侧 叫.口 口 曰 曰 口 曰口 l ,曰 曰 曰 曰 门 门 口曰 尸甲 F- r- r- 广, r 曰 门 r- 门 曰 洲 片翔 二 曰 曰1,门 门 尸, 阴 同 曰Ir-1 口 1 、 产. 4 r 叫r ,r l ee州 l 州 1 一日 州r . 州 尸, 尸叫 r 一 州r . 州 口 r -r les r 州l 叫l 叫 卜叫 卜 叫 尸叫 卜 叫 卜曰匕巴 r 州 r r ,曰 r 州.一洲 卜 . , 一 一 J 产 , ,一 r,. 叫 卜 . 门 曰 曰 曰 曰 曰 曰 卜 州曰

29、 曰 曰 曰 曰 曰 旧 卜 曰 曰 目 目 目 目 目 目 阵 洲 曰 洲 曰 回目 曰 鉴芬祠以主石州 曰 曰 曰 曰 曰 州洲 曰 曰 曰 曰 曰 叭 州曰 lse 口 口 口 口 l 叫 的 州les卜 1l 月 阵 目 口 口 口 口丰 简二 麟年州叶汁 一 厂 支( 5 5 ) 曰卜 一曰 卜 州 曰 曰 日日 一 日 日日 卜1 一 1 一 l曰曰 曰 曰 曰 曰 曰 曰 曰 口 口 口 口 口 曰 曰 a一 卜州 . 一- 卜 一 卜 1 一 1 一 1 一 l .曰 卜r侧 卜门卜 曰, 仪 凡 目 刁刀 L , r J 幼决 声 . 月 l 叫一一个 一一目 l 卜 . .

30、二 ) 一1 ! .一 州卜固 支 ( 5 5 飞i 曰-一 十 粉曰日一一 十 州州卜十卜卜一一卜卜一卜卜卜州日卜1 一 于节 于十什 1 州卜 十 产卜 4气j,乙In . 八UO00 图Z TEM A 与A s M E U H X 章节中的固 定管板厚度计算比 较 在图2 中给出了凡sME及F TEm 与Xa 的关系,当Xa 6 , 时, TEM A计算出的管板厚度是保 从图中可以看出:守的; 当Xa 3 , 时, TEM A 计算出的管板厚度是不当3 Xa 6 时, 化M A 计算出的管板厚度与 保守的;A S M E 计算值基本接近; 第 2 1 卷丁利伟 . 美国A S M E 与

31、,T E M A 标准管板计算方法比较( 一)2 5 由于T E M A计算公式中进行了上述简化, 所表2 中, T E M A的系数F T E M A 是经过仔细挑选的, 以 以T E M A 公式不能涵盖所有范围内的固定管板结使其与凡S M E 较为接近。 构。 A S M E , C O D A P , T E M A 数值计算的比 较见表2 0 表2 各类固定管板换热器管板不同规范的计算厚度 Si单位数据管板的计算厚度( m m ) ( 不考虑腐蚀裕量及隔板槽深度) 类型尺寸/ m m设计压力/ M P a 设计温度/ T E MA 1A S ME 2 C O D A P 9 5 3

32、C O D A P 9 ! ) 一E U P V 4 D xL Ye _ s No 只P ,T ,T , X罗 八mnh / mme / mme / mm I i 9 1 N EN 2 N E N 3 N E N 4 N E N 5 N E N 6 N E N 巧2 4 x 1 3 9 9 5 3 2 5 1 x 7 0 1 0 2 7 4 3 x 5 9 9 4 2 5 6 5 x 1 7 0 2 2 0 0 7 x 4 7 7 5 6 3 5 x 4 8 7 7 N N N N Y Y 2 3 . 4 4 6. 1 4 5. 5 一0. 1 0 . 5 5 0. 0 0 . 0 5. 0

33、5. 2 0 . 3 4 0. 8 6 1 . 3 8 1 4 9 2 6 0 2 7 5 1 8 5 2 0 4 1 7 7 1 4 9 2 6 0 2 6 5 1 8 5 2 3 2 9 3 1 . 8 7. 5 8 . 4 4 1 . 1 1 9. 2 1 4. 6 3 1 4. 6 2 3 0. 2 2 3 4 . 9 4 3. 2 7 7. 3 1 1 . 9 3 3 0 . 7 1 8 5 . 9 1 1 3 . 5 5. 8 2 7. 4 1 4. 2 3 6 0 . 3 1 6 9 . 1 1 2 6 . 3 1 2. 0 2 5 . 4 7 . 6 3 2 4. 0 1 4

34、9. 1 1 1 4. 4 1 1 . 8 2 3. 2 6 . 0 其 他 类 型 的 管 析 7 AE L 8 AE L 9 A E L 1 0 AE L 1 8 0 3 x 4 5 7 2 9 1 4 x 4 2 6 7 6 1 0 x孕 铭6 1 5 2 x 3 6 5 8 N Y Y Y 0. 2 8 2 . 7 6 1 . 7 2 0. 8 6 0. 2 8 1 . 0 3 2. 5 9 0 . 8 6 1 4 9 2 8 8 1 3 5 4 9 1 4 9 2 8 8 1 8 6 1 6 3 1 2 . 3 5 . 4 4. 0 2 . 5 6 6. 6 8 0. 8 4 9 .

35、 5 1 6 . 7 2 6. 2 6 0. 2 2 5 . 9 7. 4 3 3. 3 5 5. 2 3 9 . 4 1 1 . 4 3 4. 0 4 9. 6 3 6. 3 1 0 . 5 详细资 料请参见A l a n S o l e r 书中 第9 . 8 章 及F . O s w e i ll e r 的 论文P V P 1 9 8 6 A n a ly s i s o f T E M A t u b e s h e e t d e s ig n r u l e s 一 c o m p a r i s o n w i t h u p t o d a t e C o d e m e t

36、 h o d s o 3 浮头式换热器管板 对于浮头式换热器管板, A S M E 采用上述的分 析方法, 只不过简化了当量应力的计算 P e ( X . ) = P s 一 P r 。同样, T E M A也不考虑管束对管板的作 用。 4 计算应力的意义 在本部分主要讨论换热器管板、 壳程筒体、 管 程筒体各部分计算应力的意义, 以使设计者能够 正确地使用规范, 为了理解管板中各项应力的意 义, 设计者应首先对一次应力及二次应力的区别 及其对设计结果的影响有一定的认识。 在A S M E U H X 章节中, 管板应力的分类是按 A S M E S e c t i o n A一 D iv .

37、 2 中 对一次应力及一次应力 加二次应力的要求进行的; 并对一次应力、 二次应 力有详细的定义。U H X章中未考虑峰值应力影 响, 因而不能考虑疲劳问题。 均布压力载荷作用下在平板内产生的弯曲应 力是一次弯曲应力, 平板材料的屈服将造成永久 性的变形, 并且该变形会不断增大直至破坏; 或该 变形太大使平板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当管板延 长部分兼作法兰, 管板法兰的力矩产生的弯曲应 力视为一次弯曲应力。当考虑到管板在压力载荷 下单独作用或同时考虑到管板法兰力矩同时作用 时, 对该一次弯曲应力的限制应进行适当的考虑。 对于壳程筒体、 管程筒体处的应力, 较难进行 分类, 远离管板附近的壳体轴向

38、应力( 沿筒体壁厚 平均分布的) 是由内压产生的, 应视为一次应力。 在壳程筒体与管板相连处、 管程筒体与管板 相连处的弯曲应力是由于变形协调引起的, 所以 这些应力具二次应力的特征。但是, 对于这些应 力的考虑需参见A S M E S e c t i o n 珊一 D iv . 2 中表4 - 1 2 0 . 1 注2 。在该条中, 对这类应力进行了详细的 解释: 若周边的弯矩是为了保持平盖中心处的弯 曲 应力在允许的限度内所需要的, 则在壳体与平 盖连接处的弯曲应力可以划为一次的, 否则划为 二次的, 这一点是与J B 4 7 3 2 一 9 5 标准中一致的, 所 以, 筒体与管板相连处

39、的弯曲应力应归为一次弯 曲应力, 并按一次弯曲应力的许用限来控制。 当考虑到壳程筒体的旋转刚度、 管程筒体的 旋转刚度对管板在压力载荷作用下进行弹性应力 分析时, 这时在筒体与管板连接不连续处的弯曲 应力应归为一次弯曲应力, 并按一次弯曲应力的 石 油 化 工 设 计第 2 1 卷 许用限来控制。 但是, 也有设计时不考虑管壳程筒体的加强 作用。例如, 如果设计者不考虑管壳程筒体加强 作用并对管板进行分析时, 这时管壳程筒体与管 板连接处弯曲应力应归为二次的, 并用二次应力 的许用限来控制。 如果管壳筒体与管板连接处的弯曲应力不满 足一次弯曲应力的许用限时, 这时需要考虑到各 元件的刚度的影响

40、。在这种情况下, 管板的一次 弯曲 应力不满足许用限, 需要通过降低管壳程筒 体弹性模量得到一个削减系数来重新计算管板的 应力。在U H X 章中, 管板的一次弯曲应力不满足 许用限时, 要进行弹塑性分析, 考虑到管壳程筒体 与管板连接处在弯矩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时实际 的加强系数, 得到削减系数, 来计算管板中的 应力。 所以, 在运用 U H X设计时, 当考虑到压力载 荷和管板法兰螺栓产生的弯矩作用下时。首先, 管壳程筒体与管板连接处的弯曲应力当作一次弯 曲应力。如果管壳程筒体与管板连接处的薄膜应 力加弯曲应力超过了一次弯曲应力时, 设计者应 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进行调整: 1 ) 对管壳程筒体按简单的理想弹塑性材料特 性来计算削减系数, 重新计算管壳程筒体的加强 作用, 重新进行管板应力计算; 2 ) 增加管板附近的管壳程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