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动力学-8.ppt_第1页
化学反应动力学-8.ppt_第2页
化学反应动力学-8.ppt_第3页
化学反应动力学-8.ppt_第4页
化学反应动力学-8.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第八章 实验化学动态学 (Experimental Chemical Dynamics) 8.1 分子束散射 8.2 态分辨光谱技术 8.3 H+H2反应的分子动态学 8.4 F+H2反应的态-态动力学,2,8.1 分子束散射,交叉分子束,激光分子叉束,激光诱导荧光,化学激光,红外化学发光,一、分子束的产生 分子束:为一束分子间几乎没有碰撞的分子流。,若使分子的平均自由程 m 1 m, 压力 P 10-5 托(torr),分子反应动态 学的实验手段,3,1、扩散分子束,扩散分子束由束源室、准直室和分子束检测器三部分构成。,4,2、超声分子束,超声分子束的强度可比扩散分子束的强度高102 1

2、03倍。,5,3、交叉分子束,交叉分子束是研究分子碰撞的理想方法。,6,二、分子束实验中遇到的困难 1、高真空度,2、产物通量小,NC:C 分子的数目。 V:A、B 两分子束的交叉体积。,散射中心到检测器间的距离一般在10 30 cm 量级),从而要求气体压力 10-4 torr。,7,设:分子束密度:1011 molec cm-3 微分反应截面:IR=10-15 cm2 平均相对速度:u = 105 cm s-1 分子束交叉体积:V=10-2 cm3 fA(uA) = fB(uB) = 1 则:产物分子形成速率=1010 molec s-1 若对应的立体角元:d = 10-4, 则:单位时间

3、到达立体角元d的分子数仅为: 106 molec s-1。,8,三、制备指定能态分子的一些方法 被选择的能态 方法和装置,平动能或速度,准直器、速度选择器、 超声喷管技术,转动能,非均匀电磁场,振动能,激光选择激发,电子能,激光选择激发或电子轰击,分子碰撞方位,非均匀电磁场聚焦 偏振激光激发,9,四、检测分子束技术中产物分子的一些方法 检测项目 常用方法,散射强度 散射角分布,四极质谱仪,平动速度,飞行时间技术,转动能 振动能,化学发光,激光诱导荧光, 激光多光子电离质谱,电子能,光谱,10,五、反应性散射产物的角度分布,在质心坐标下,相对于入射 原子方向,产物分子散射角 度分布主要有三种类型

4、,向前散射,向后散射,前后散射,11,1、向前散射,向前散射,2、向后散射,向后散射,直接型反应,,活化络合物寿命短,12,一般来说:,从势能面看,吸引型势能面有利于向前散射。 排斥型势能面有利于向后散射。,从碰撞能看,高能碰撞有利于向前散射。 低能碰撞有利于向后散射。,3、前后散射,前后对称散射 复合型反应 活化络合物寿命较长,13,4、碰撞方位对反应的影响,如反应:,“头构型”,比“尾构型”,有利于 K 夺取 I 原子的反应。,与,两种方式对K 夺取 Cl 原子差不多。,而反应:,14,又如取向分子束反应:,存在一个非反应锥体,其顶角至少有45。,非反应性锥体,15,六、一些典型机理,1、

5、“旁观者-掠夺”模型,假定 Ar+ 射到 D2 作用范围时,Ar+ 夺走了D2 中的一个D原子,而另一个D原子未受干扰,因此ArD+向前散射,而另一个原子似为“旁观者”。,16,2、鱼叉机理,一些典型反应的反应截面,反应 R (2) D + H2 2.2 F + H2 2 H + Cl2 3 H + Br2 6 D + I2 8 Cl + Br2 13,反应 R(2) K + CH3I 35 K + I2 125 K + Cl2 154 K + Br2 151 Cs + Cl2 196 Cs + Br2 204,17,以K + Br2 反应为例: 设想反应第一步是把K原子的价电子(鱼叉)抛出去

6、,送给Br2分子,形成了K+与Br2-。 正负离子对间有强烈的吸引力(鱼叉上的绳子),把两个离子拉到一起(鱼叉收回)并发生反应,K+得到Br2-的Br-(俘获鱼收回鱼叉)形成稳定分子KBr并排斥另一个Br原子。,鱼叉的作用范围可从电荷传递的能量关系估算。,据鱼叉机理:,K + Br2 R= 193 2 R(实验)= 151 2 Cs + Br2 R= 340 2 R(实验)= 204 2,18,8.2 态分辨光谱技术,一、红外化学发光 二、激光诱导荧光 三、拉曼光谱 四、共振多光子电离 五、飞秒化学,19,8.3 H + H2 反应的分子动态学,对后一反应产物 HD 的转动态分布的研究表明,量

7、子力学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而准经典轨线计算预言的转动分布 ( HD ) 比实验结果高1-2个转动量子单位。,对,反应的研究表明:,量子力学计算和准经典轨线计算结果均与实验结果符合。,20,8.4 F + H2 反应的态-态动力学,这种情况的结果是反应放出的热绝大部分转化为产物分子HF的振动能。,21,使用红外化学发光技术测得HF产物能量分布平均值为:,Q = 反应热 + 活化能 + 初始反应物激发能, + + = 1,22,二、Some General Conclusions Concerning Energy Disposition in Chemical Reactions,1、势能面上位垒的位置对决定产物能量分布 起重要作用。 (1)早垒,即位垒在反应物相互接近的入口处, 一般倾向于产物的振动激发。 (2)晚垒,即位垒在产物分离的出口处,产物 的振动态低。,23,2、位垒的位置在选择何种反应物能量对促进 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