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幼儿教育史PPT参考课件.ppt_第1页
中国古代幼儿教育史PPT参考课件.ppt_第2页
中国古代幼儿教育史PPT参考课件.ppt_第3页
中国古代幼儿教育史PPT参考课件.ppt_第4页
中国古代幼儿教育史PPT参考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外学前教育史,1,教育史的结构,2,学习方法与要求,主动式学习:积极主动预习 探索式学习:带着问题探究 自律式学习:为了自己而学习,3,成绩评价方式,平时成绩(40%):出勤、作业、课堂参与 期末成绩(60%):闭卷(开卷),4,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专题一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 专题二 中国近现代学前教育 专题三 中国当代学前教育 专题四 外国古代学前教育 专题五 外国近现代学前教育实践 专题六 外国近现代学前教育理论,5,教 育,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而且也包括半日制的、业余的

2、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刊授教育、广播学校和电视学校的教育等。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6,第一章 中国古代儿童教育,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第二节 中国古代家庭儿童教育,第三节 中国古代社会儿童教育,第四节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7,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一、教育形式: 以社会共育的形式,在生产活动中进行 二、教育内容: 生产劳动教育 道德和宗教教育 艺术教育 体格和军事训练,8

3、,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三、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特点 (一)对儿童实施社会公育。 (二)以生活和生产经验为主要内容。 (三)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的教师,老人是原始社会儿童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 (四)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方法,主要是口耳相传,言传身教,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融为一体。,9,第二节 中国古代家庭儿童教育,一、胎教 胎教:是指通过对孕妇实施外界影响,或通过孕妇自我调节达到作用于体内胎儿,使其能良好地发育、生长的教育过程。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实施胎教的国家。 (一)胎教的实施 最早实施胎教的是西周文王的母亲太任。西周还建立了胎教制度,以加强从外部对孕妇进行的约束。列女传. 周室三母

4、“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了胎教作用的基本理论“外象内感”。,10,第二节 中国古代家庭儿童教育,一、胎教 (二)胎教的基本主张 1.优生:择偶的主张;有关适时受孕的主张;有关少生的主张。 2.胎教的基本原则:食物要求不食邪味;环境要求居处简静;行为要求行坐端严;情绪要求情性和悦。 3.“外向內感说”胎教理论:孕妇所接触的外界物象会直接感应到体内胎儿。,11,第二节 中国古代家庭儿童教育,二、宫廷学前教育 (一)三公制度 三公制度又称保傅制度:朝廷内设有专门的师、保、傅官以对君主、太子进行教谕的制度。 太师、太保、太傅合称“

5、三公”,保,保其身体;傅,傅之德义;师,道之教训。 大戴礼记保傅中记载“昔者周成王幼在襁褓之中,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 西周除设“三公”外,还置有副职“三少”即少师、少保、少傅,他们常相伴太子左右,以影响和指导太子。,12,第二节 中国古代家庭儿童教育,二、宫廷学前教育 (二)三母制及四贤制 是指在后宫挑选女子担任乳母、保母等,以承担保育、教导太子、世子事务的制度。 子师、慈母、保母合称“三母”,师,教以善道者;慈母,审其欲恶者;保母,安其寝处者。他们分别承担母后的部分职责,其中,:“师,教以善道者;慈母,审其欲恶者;保母,安其寝处者。”总之,由他们共同负责太子、世子德性的培养

6、与日常起居的料理。在三母之外另设乳母,合称四贤制。,13,第二节 中国古代家庭儿童教育,三、家庭教育内容 (一)家庭学前教育计划 西周按儿童年龄大小来制定循序渐进的学习计划 礼记 内则中记载的学前教育计划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关于学前教育的记录。 礼记 内则:“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pn)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14,第二节 中国古代家庭儿童教育,三、家庭教育内容 (一)家庭学前教育计划 教育对象:学龄期的太子或者贵族 教师:由朝廷委派德高望重的官员

7、 目的:培养未来的帝王。 意义:就个人而言是为了太子和王子的全面发展。就国家而言,是问了维护帝王家族的统治地位和专制权力,为了国家的安定、国民的生计。,15,第二节 中国古代家庭儿童教育,三、家庭教育内容 (二)学前教育的主要内容 1.生活常规的教育(礼仪常规、卫生习惯) 2.初步的道德教育(孝悌、节俭、诚信、为善) 3.文化知识的教育(生活知识、识字学数、习字和学习品质) 4.幼儿身体保健教育 父兄之教、母仪母教、家训,16,第三节 中国古代社会儿童教育,一、学前儿童社会机构 (一)宫廷学前儿童教育机构:孺子室与宫邸学 (二)社会慈幼机构 1、宋代:慈幼局、举子仓、广惠仓 2、清代的育婴堂与

8、育婴舍 (三)蒙学 汉代:书馆、学馆 唐宋后:学塾、私塾、塾馆、蒙馆 元代:社学,17,第三节 中国古代社会儿童教育,二、学前教育的教材 史籀篇、仓颉篇、急就篇、千字文、蒙求 百家姓、三字经、小儿语,18,第三节 中国古代社会儿童教育,三、古代的幼儿游戏 (一)游戏的类型 1.智力游戏 2.运动游戏 3.角色游戏 4.语言文字游戏 (二)游戏的功能 智力、情感、体能、社会化、品德,19,第四节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一、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一)颜之推简介 颜之推出身士族,深受儒家名教礼法影响,又信仰佛教。但他博识有才辩,处事勤敏,应对闲明,所以在南北胡汉各政权之下,先后都受宠任。他年逾六十的一

9、生中,“三为亡国之人”,行踪遍及江南、河北、关中,又死在南北统一之后的隋开皇年间,所以经验、阅历都较丰富,非南朝或北朝局促一隅的高门士族所可比拟。他著作颜氏家训被后世称为“家教规范”。,20,第四节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一、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二)论早期教育作用 认为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有条件的还应在儿童未出生时就实行胎教。“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儿童的教育为什么要及早进行? 颜之推认为早期教育之所以重要,至少有两条原因:其一,幼童时期学习效果较好,得意较大。其二,人在年幼时期,心理纯净,各种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尚未形成,可塑性很大。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

10、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21,第四节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一、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三)论早期教育内容 颜之推总结说当时士大夫教育和家庭教育培养出的人可谓是“求诸事而无所得,施之世而无所用”。提出要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家庭教育应该“德艺同厚”。 颜之推承袭了儒家以孝、梯、仁、义等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十分重视对子女“增益德行”的道德教育,主张儿童出生之后,便应以明白孝仁礼仪的人“导习之”。认为早期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认真接受父母的习惯在内,能够“使为则为,使止则止”。 同时,也十分注重“修以学艺”主张要广泛接触社会生活,学习各种杂艺:琴、棋、书、画、数、医、

11、射、卜等。还要熟悉农业生产知识。他特别强调要掌握一技之长,以为立身之本,所谓“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重视对儿童的语言教育。,22,第四节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一、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四)论早期教育环境 颜之推继承了历代儒家学者关于“慎择友”的教育思想,十分重视让儿童置身于优良的社会交往之中。 颜之推认为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在幼年时期尤为突出。重视成年人对儿童的影响。,23,第四节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一、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五)论早期教育方法 1.及早施教 2.威严有慈 3.均爱无偏,24,第四节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二、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一)朱熹简介 字元晦,号

12、晦庵,徽州婺源人,今江西婺源县,南宋时著名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宋代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白鹿洞书院揭示、小学、童蒙须知,25,第四节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二、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二)论儿童教育目的 朱熹主张教育目的在于“明人伦”,并将一个人的教育分成“小学”和“大学”,15岁之前为小学教育,15岁以后为大学教育。他认为小学教育不应只是举子教育及单纯的文字训练,还应该注重儿童的道德教育,培养儿童的道德行为习惯,他将习惯的培养称为“事”。 强调学“眼前事”即“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26,第四节

13、古代学前教育思想,二、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三)论儿童教育的环境 朱熹重视教育环境对教育的影响,主要从家庭、社会两个方面有所论述。 胎教、父母、乳母、朋友。,27,第四节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二、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四)论儿童教育的内容 朱熹主张将传统封建礼教作为儿童教育的主要内容。他从经传史籍等古代著作中择选有关忠君、孝亲、事人、守节、治家等内容的格言、训诫、故事等,编纂成小学一书,作为儿童德育教材。 鉴于小学儿童“智识未开”,思维较弱,因此,朱熹认为小学教育的内容应该“知之浅而行之小者”,力求浅近、具体。希望儿童通过“学其事”,在实际活动中得到锻炼。,28,第四节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二、朱

14、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五)论儿童教育的方法 1.主张先入为主,及早施教 2.要严格地、不间断第对儿童进行道德行为习惯的训练 3.要为儿童制定简明的条文和准则,使其能够遵照实行 4.应力求生动、形象,激发儿童的兴趣 5.要将认知和实践按结合起来,不可割裂,做到“知行相须”,29,第四节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三、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一)王守仁简介 王守仁(1472-1529),汉族,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30,第四节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三、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二)论儿童教育目的 王守仁认为儿童教育的目的应该是“明人伦”,儿童教育应该以道德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儿童的道德修养。儿童教育应该以培养儿童“孝悌礼义廉耻”的品格和习惯为目的。,31,第四节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三、王守仁的儿童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