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指导】2015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7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当堂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01-33讲当堂练(含解析)(打包33套)新人教版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3页/共4页)
编号:9443444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6.05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0-09-02
上传人:灰****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12
积分
- 关 键 词:
-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01-33讲当堂练(含解析)(打包33套)新人教版
高考
历史
复习
01
33
当堂
解析
打包
新人
- 资源描述:
-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01-33讲当堂练(含解析)(打包33套)新人教版,高考历史总复习,第01-33讲当堂练(含解析)(打包33套)新人教版,高考,历史,复习,01,33,当堂,解析,打包,新人
- 内容简介:
-
第十七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2013四川高考)下表是1620年和1850年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据此判断,这一时段该地区()年代城镇人口(万人)农村人口(万人)16203001 70018507202 880a.基本实现了城市化b城市经济规模扩大c农业经济日益凋敝 d人口增速全国领先解析:选b解答的关键是分析数据的变化规律来获取信息。从图表数据看:农村人口占绝对多数,a项表述错误,排除;人口的增长体现的是经济的发展,而不是经济的凋敝,c项错误;材料仅仅反映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无法说明其人口增速全国领先,d项错误;城镇人口的增加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市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2(2013重庆高考)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导致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单位:镑a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b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c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d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解析:选b解题的关键是读图,看数据的变化,并利用图示上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探究题干的设问。从图示看出1843年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不是很高,说明英国工业品在华滞销。结合所学可知其根本原因是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b符合题意。3(2012安徽高考)19世纪70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到一个钱庄押借一笔款项。(然后)将订货单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钱庄经理也通知与他有关系的上海钱庄或其分庄,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国的代理人处付予这笔款项。”可见此时的钱庄()a已经完全变成了洋行的附庸b在中外贸易中居于关键地位c一般不愿支持土货出口业务d在洋货内销中具有重要作用解析:选d据题干材料信息可知,在重庆商人购买外洋商品中,钱庄充当了介绍人,中间支付者的角色,因此钱庄在帮助洋货打入中国内地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钱庄的经营者就是近代中国的买办。4(2013海南高考)下图为某国1919年对华进出口贸易分区示意图,该国是()a日本b德国c苏俄d法国解析:选a解答依据图表进行分析判断,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进出口明显比其它地区高,结合所学日本加紧对东北和华北地区的经济侵略,故选a。5(2013江苏高考)下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轮船统计年份船只吨位其中千吨以上轮船船只吨位19281 352290 791117213 48219302 792415 447138247 96919323 456577 257178342 21119353 895675 173208461 812a.全面抗战运输物资的需要b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解析:选c解答时注意时间范围:19281935年。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a是在1937年后;b是在一战期间(19121919);d是在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后)。由此排除abd。因此正确答案选c。6(2013浙江高考)阅读材料,加深对历史上江南经济变化的认识。材料一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苏州府“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嘉兴府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湖州府“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材料二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材料三马克思在1853年就预言:“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这无疑是侵略的同义词。但他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说明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阅读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2)仔细阅读材料二中的诗歌,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3)阅读材料三,按照“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的思路,概括19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农业经济的特点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户个体经营;第二小问,农业经济是主体,商品经济起了辅助作用,处于从属地位;第三小问变化从材料“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说明商品经济发达,“计日受值”说明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俱以蚕桑为业”“俗皆织绢”说明纺织业发达,苏州、嘉兴、湖州这些属于商业市镇,说明当时商业市镇发达。第(2)问从材料“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乡农卖丝争赴市”说明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农产品商品化,成为外国原料产地,“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说明农业经济和商品经济地位变化。第(3)问影响从列强侵略给中国带来的灾难和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两个角度分析,经济结构的变化从自然经济瓦解,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洋务运动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等角度阐述。答案:(1)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关系:农业经济为主,商品经济处于从属地位。变化: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纺织业显著发展,市镇经济繁荣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