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财政收入总论.ppt_第1页
第六章 财政收入总论.ppt_第2页
第六章 财政收入总论.ppt_第3页
第六章 财政收入总论.ppt_第4页
第六章 财政收入总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 财政收入总论,2,本章提要,1. 财政收入的形式 2. 财政收入规模分析 3.财政收入结构分析,3,引言,财政收入 指政府为满足支出的需要,从私人部门那里取得的一切收入。,它通常有两个含义: 1、财政收入表现为一定量的货币资金。 2、财政收入又是一个过程,即财政收支中组织收入阶段,它是财政分配的第一阶段。,4,财政收入的概念,在各个不同时代有其不同的内容。在古代自然经济时期,财政收入主要是表现为实物与劳务。 “贡”、“助”、“彻”,就是指向国家提供的农作物。后来的“布缕之征”和“力役之征”都指明当时国家财政收入是实物与劳务。封建社会之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构成财政收入的实物也逐渐由货

2、币取代。,5,财政收入(狭义):预算内收入 财政收入(广义):预算内收入+预算外收入 还要注意制度外收入(即预算外的预算外),6,1. 财政收入的形式,1.1 财政收入的各种形式 1.2 财政收入体系 1.3财政收入分类,7,1.1 财政收入的各种形式,税收(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的形式 ) 公债 其他财政收入形式 国有财产收入 公共企业收入 行政收入 使用费,8,国有财产收入 指的是政府凭借其所拥有的财产而取得的租金、利息或变卖价款等收入。 国有不动产 一种是作为公共用途的资产,如道路、机场等公共基础设施、政府机关用房、图书馆、博物馆等,一般不以获取财政收入为目的; 另一种是可以取得财政

3、收入的国有财产(土地、森林、矿山、水力资源)。 国有动产 债券、股票、储金、基金等,9,公共企业收入 指的是政府从那些以法人资格经营的企业所取得的收入。 竞争性公共企业 和私人企业处于同等的自由竞争地位 垄断性公共企业 由政府控制该部门的生产和流通,其目的除了取得财政收入外,也可能是为了达到某些社会经济和政治目的。 注意国有财产收入与公共企业收入的区别,10,行政收入 指政府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所取得的收入。 规费(指国家机关向居民或法人提供特定权力或特殊服务而定向收取一种经济补偿或报酬,如工商执照费、商标注册费、户口证书费、结婚证书费、商品检验费以及护照费和刑事、民事裁判费等等 ) 罚没收入,

4、11,使用费(user charge) 指政府部门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其所提供的特定公共设施或服务的使用者收取的费用。 政府收取使用费有助于增进政府所提供的公共设施或服务的使用效率 在多数情况下,政府收费的产品或服务往往具有一定的外部性,如教育、公共保健、文化设施等。 政府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在消费过程中有时会产生拥挤问题,在此情况下,收取使用费是实现效率原则的必然要求。,12,1.2 财政收入体系,强制性收入 基于国民的个人负担能力,作为强制履行的义务,向国民取得的收入,主要以税收为代表。 对等性收入 基于政府对国民各人个别给予的利益,按照对等自愿原则,作为利益的报酬,向国民取得的收入,主要以国有

5、财产收入为代表。 半强制性收入 介于强制性收入和对等性收入之间,仍然以一定的政府活动为前提,因此具有半强制的性质,主要以规费和使用费为代表。,13,图6-1 财政收入体系,14,1.3财政收入分类,一、我国财政收入分类采用三种不同标准: 1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税利债费) 2. 按财政收入来源分类(所有制来源、部门来源) 3. 价值构成分类 c: v: m:,15,二、收费和预算外资金 (一)收费 (二)预算外资金收入 (三)我国收费和预算外收入占政府收入 和财政收入的比重分析,16,(一)收费 1收费的性质 政府收费是指政府向居民提供特定服务或实施特定管理所收取的规费,以及政府对其所提供的公共

6、产品和服务而直接向使用者或受益者收取的使用费。,17,2收费的特殊作用 (1)政府收费的主体为行政主体,即以国家名义行使管理职能的国家行政机关及其授权单位。 (2)政府收费以国家行使管理职能为前提,但并不是国家行使所有社会管理职能后都采取收费形式,只有给一部分公民带来直接利益的部分社会管理职能行使后才可以收费。 (3)政府收费的目的是为了部分补偿社会管理成本而收取费用,是为了“以费促管”。,18,(二)预算外资金收入 1预算外资金收支的含义 预算外资金是指按照国家财政、财务制度规定,不纳入国家预算,由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自收自支、自行管理使用的财政性资金。 (1997年后)预算外资金项目包括

7、: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收入、乡镇自筹统筹基金、国有企业和主管部门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其他收入,其中主要是行政事业性收费,2000年占全部预算外资金收入的70%。 预算外资金主要用于基本建设支出、城市维护费支出、行政事业费支出、乡镇自筹统筹支出、专项支出和其他支出,其中行政事业费2000年占63%。,19,2我国预算外资金的历史和现状,新中国成立之初实行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体制。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后,为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开始把原来预算内的一部分,放到预算外管理,国家财政资金开始分为预算内和预算外两部分,这才形成预算外资金这个特殊范畴。但整个计划经济时期,预算外资金的规模都不是很大。 1

8、979年后以“放权让利”的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预算外资金开始了迅猛的增长,以至于成为“第二预算”。,20,在国家财政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以前,社会保障基金先按预算外资金管理制度进行管理,专款专用。 我国1993年以前预算外资金包括国有企业及其主管部门集中的各种专项基金和地方和中央主管部门管理的预算外资金。 1993年后,对预算外资金进行了调整,将企业及其主管部门集中的资金(主要是企业折旧基金和税后留利)不再列作预算外资金。电力建设基金、铁路建设基金等中央政府性基金纳入预算管理。 2000年后,乡镇(五项)统筹收费取消。,21,3.我国收费和预算外资金收入占政府收入和财政收入的比重分析,22,1996

9、年以来预算外收入变化情况,表6-1 1996年以来预算外收入变化情况,23,世界各类国家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比例的比较,表6-2 世界各类国家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比例的比较,24,全部政府收入和财政收入中收费所占比重的计算,表 6-3 全部政府收入和财政收入中收费所占比重的计算,25,(三)关于预算外资金的管理与税费改革 1. 关于预算外资金的管理 (1)重新界定预算外资金的性质和范围。 (2)部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 (3)严格控制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 金规模。 (4)建立预算外资金收支预决算制度。 (5)严格规定了预算外资金的使用范围,26,2. 积极、稳妥地推行税费改革 (1)取消不

10、合理收费。 (2)经营性事业收费走向市场。 (3)对行政性收费和部分事业性收费加强管 理。 (4)确立“捐”的形式。 (5)将一部分收费改为税收。,27,农村税费制度改革,2000年开始进行农村税费改革重点是“三个取消,两个调整,一个逐步取消”。其中“三个取消”是指取消屠宰税,取消乡统筹,取消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两个调整”是指调整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政策。“一个逐步取消”是指:在三年内逐步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兴办集体生产和公共事业所需资金,实行“一事一议”,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但每人每年筹资最高不得超过15元。2006年

11、全部取消农业税。,28,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问题:,一是乡级财政收入减少,村级减收幅度更大。部分乡镇保工资尚且困难,更无力保障原由乡统筹开支的农村教育、优抚、民兵训练、计划生育、乡村道路维修等公益性事业所需经费。 二是未能建立起一种可持续的乡镇财政收支体制。许多地方在税费改革后暂时搁置了较大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当前政策条件下,这方面今后也缺乏资金来源。上级政府对县、乡镇转嫁各种支出责任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应切实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三是乡镇政权机构的“精兵简政”有待进一步落实。,29,关于燃油税问题: 燃油税改革方案是针对中国道路车辆收费的混乱情况而设计的。据财政部统计,1997年全国涉

12、及交通和各种车辆的收费归并后约有530项,收费资金高达1626亿元,占同期全国有统计的收费资金总额的39%左右。 1999年10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公路法修正案,为公路收费改革提供了条件。 燃油税主要不在于征税的思路和方向问题,而是对于各方面的利益协调和某些技术性问题颇费踌躇。 1。刺激走私问题 2。若干技术问题(1)农民及非车用油大户的利益如何兼顾? (2)地方利益如何协调? 公路收费部门的人员如何分流? (3)如何对农村及欠发达地区进行补偿? (4)一些部门、行业开征前后的负担如何一致?党政机关和军队没有收养路费,而开征燃油税后,则需要先征后返,同样面临管理方面的问题。 3。开征

13、燃油税的时机问题,30,2.财政收入规模分析,一、我国财政收入(预算内)增长变化趋势 分析 二、 我国目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分析和判 断 三、影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主要经济因素,31,一、我国财政收入(预算内)增长变化趋势分析 (一)总体评估 (二)1978-1995年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逐年下降的原因及其影响 (三)“九五”时期实现财政收支的良性循环,32,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和占GDP比重变化趋势示意图,33,1978-1995年间财政形势的特点: 1.预算内财政收支来看 2.从财政与各部门关系来看 3.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来看 4.财政与银行关系来看,34,财政收支良性循环图,财政收入和,国

14、债增长,财政支出,增长,经济增长,图6-3 财政收支良性循环图,35,二、 我国目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分析和判断 断 (一)财政收入(预算内)规模水平 (二)政府收入(包括预算外)规模水平 (三)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政策思路,36,1950年财政收入规模仅有62.17亿元,到1978年增长为1132.26亿元,2000年达到13395.23亿元,50年间增长了215.5倍,年均增长11.33%。2003年度,我国财政收入再上新台阶,突破两万亿元大关,当年实现财政收入21715.25亿元。2005年度,我国财政收入达到31627.98亿元,比2004年增加5221.23亿元,增长18.3%

15、。可见,就财政收入的绝对规模而言,我国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并不慢,近年来更是呈现高速增长态势。,37,年份 全部政府收入( 亿元) GDP 政府收入/ GDP 1978 1479.4 3624.1 40.8 1980 1716.9 4517.8 38.0 1985 3534.8 8964.4 39.4 1990 5645.7 18547.9 30.4 1995 8648.7 58478.1 14.8 1996 10301.3 67884.6 15.2 1997 12540.8 74462.6 16.8 1998 14101.7 78345.2 18.0 1999 16178.3 82067.5

16、19.7 2000 18586.8 89468.1 20.8 表6-4 政府收入(包括预算外)规模水平,38,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政策思路: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仍需适当增大国家财力,健全国家财政 2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合理调节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3坚决取缔乱收费,继续税费改革,控制预算外收入增长 4对现行税制和税收政策继续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 5兼顾“以收定支”和“以支定收”方针,规范政府与市场关系,确定财政收入规模的合理区间,39,三、影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主要经济因素 (一)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40,(二)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 (三)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41,1992年各国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占GNP的比重,表6- 5 1992年各国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占GNP的比重,42,GDP平减价格指数 名义GDP(按当年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