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我院高职示范申报定稿_第1页
07我院高职示范申报定稿_第2页
07我院高职示范申报定稿_第3页
07我院高职示范申报定稿_第4页
07我院高职示范申报定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 建 设 基 础 一、学院概况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 1952年的武昌水利学校,由广州私立 天佑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湖南沅陵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湖北省武昌水利学校、广西柳 州高级工业学校、广州珠江水利学校水利科合并组建而成,汇集了中南地区鄂、粤、 湘、桂四省五所水利类学校的师资力量和设施设备,是全国水利水电类中专学校办学 最早、规模最大、历史最长的学校之一。校名先后为“武汉水利学校”、“水利部武 汉长江水利学校”、“武汉水利专科学校”、“湖北省水利电力专科学校”、“湖北 省水利电力学校”、“湖北省水利水产学校”、“湖北省水利学校”、“湖北省水利 水电学校”。1958 年以前,学校由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共同领导,其后一直隶属 于湖北省水利厅。 办学 50多年来,学校多次迁址。创办初期校址在武汉市武昌南望山。60 年代,国 民经济困难时期,学校奉命下迁,先迁至湖北省沙洋县、后迁至湖北省浠水县白莲河 镇办学。1972 年,迁回武汉市武昌广埠屯,与武汉电力学校合并组建“湖北省水利电 力学校”。1976 年,因国家和省机构改革的需要,学校也相应分设为电力、水利两校。 1977年 7月,湖北省水利水电学校在武昌八一路选址重建,既现在的东湖校区。1996 年,湖北省水利厅在学校创办“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的工作中,“调整规划、集中 办学”,在武昌南湖重点建设“湖北省水利水电学校”。1999 年 9月,学校主体迁入 南湖新校区。2007 年,学院在省水利厅和其他省直部门的支持下,在武汉江夏区五里 界镇中州村购地 463.3亩,正在筹建汤逊湖校区。 在 50多年的办学历史中,学校共培养了 2万余名大、中专毕业生。1958 年学校曾 升格为“湖北省水利电力专科学校”,开设高等专科教育 12年。1994-2001 年,为适 应全省水利系统对高等人才的需求,先后与河海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华中农业 大学、湖北工业大学联合举办成人高等教育,培养专科毕业生 966名,高职生 273名, 为湖北乃至全国水利系统高技能人才培养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院办学紧密联系行业实际,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在 50年的办学历史中,先后 开办了水利水电工程、水电站电力设备、水土保持与环境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治河 2 防洪等十多个专业,适应了水利水电行业的发展要求,成为水利系统各类人才的重要 培训基地。学院教学质量在湖北乃至全国享有较高的声誉,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和社 会的充分肯定。1991 年,学院经湖北省教育厅评估,被评为办学条件合格学校;1993 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确认为“省部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2000 年 9月,经国家教 育部评估验收,确认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2 年被评为“全省职业教育 先进单位”。2002 年 4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核准备案,学校升格 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从此跨入高等职业院校的行列。 二、建设基础 学院隶属于湖北省水利厅,业务上接受湖北省教育厅指导。学院目前已形成“一 校三区”的办学格局,占地面积 641.91亩,即东湖校区 58.30亩、南湖校区 120.58 亩、汤逊湖校区 463.03亩。在湖北省水利厅的关心支持下,明确将厅属漳河观音坝水 电枢纽及珞狮路水利勘测水工实验室作为学院的实践教学基地。学院目前实训基地总 占地面积为 149.88亩。 学院目前有教学行政用房 62735平方米(含教室 20631平方米,图书馆 10201平 方米,实验实训用房 25292平方米,风雨 1300操场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 5311平方 米)。汤逊湖校区规划建筑面积为 182772平方米。 学院现有教学条件能够满足办学需要。仪器设备总值达 2798.8余万元,拥有校内 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 52个,教学用计算机 931台,完成了校园网建设。学院新老图 书馆建筑面积共计 10201平方米,设有专业、社科、教工、现刊、过刊等阅览室,拥 有座位 1696多个,馆藏图书近 50万册。 学院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拥有一支素质良好的专兼职教师队伍。通过加大教师引 进工作力度,保证了教学与实训正常有序进行。现有教师 387人,其中专任教师 271 人、非专任教师 116人。现有教师中,研究生有 76人(含在读),比例为 43%;高级 职称教师有 77人,所占比例为 28%;双师素质教师有 92人,所占比例为 51%。 学院积极加强管理队伍建设,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度明显提高。现任领导 班子中,院长、副院长以及各系(部)主要负责人均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职 称)。学院实行院、系两级管理,建有院、系两级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机构,管理人 员素质较高,管理手段先进,管理成效良好。 学院设有五系一部,专业设置较为合理。设有水利工程系、建筑工程系,机电工 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商贸管理系及基础课部等教学系部。开设了水利水电建筑工 程、建筑工程技术、市政工程技术、工程监理、工程测量、工程造价与管理、计算机 -3- 应用技术、小型水电站及电力网、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应用电子技术、文 秘、市场营销、商务英语、旅游、电脑艺术设计、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 等 25个专业。学院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确立了一批重点建设专业和精品课程。加大了 教学改革和重点专业及精品课程的建设力度,教学经费投入向重点专业和精品课程建 设倾斜。学院 2004年被教育部、建设部确定为“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 地”,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被确定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土木工程制图、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建筑工程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小型水电站及电力网、物流管理等 4个专业为院级重点建设专业。 学院生源以省内为主,面向全国招生,新生报到率较稳定。主要招收湖北省及全 国 26个省、市、区应届高中(中职)毕业生,新生报到率 2003年为 76%,2004 年为 74%,2005 年为 74%,2006 年为 88%。现有在校生 6927人,办学规模实现了历史性跨 越。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健全,服务工作到位。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一直高于全省 高职院校平均水平。2005 年首届高职毕业生 849名,根据湖北省教育厅通报(鄂教学 20063号),首届毕业生就业率为 79.53%。据毕业生跟踪调查信息反馈,毕业生称 职率达到 90%。 学院文明建设成效显著,良好育人氛围基本形成。2002 年以来,学院先后获得 “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十五水利科教工作先进单位”,厅、区级“文明单位” ,省直“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省直机关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 “纪检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集体”,省级“模范职工之家” 等荣誉称号。有 102名教职工受到省、部、厅及以上表彰和奖励,其中有 8位同志被 授予全国和水利行业的“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为培养高素质、 高技能人才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自组建以来,学院根据实际情况,学习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并在办学实践中不 断探索、总结和发展。各项工作均取得了长足进步,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4 二 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一、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高职教育办学方针。完善硬 件,优化软件;深化改革,强化内涵;创新模式,凝练特色;提升质量,促进就业; 实现学院健康、稳定、协调、持续发展。 坚持特色兴校、质量兴校、文化兴校,完善“招生培养就业”良性循环的发 展模式,着力提升学院整体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立足于专业群建设,以工学结合为 主要内容,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相应的专业课程体系;以“双师素质”为基本内 涵,建设一批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素质优良、团结协作的专业教学团队;以培养学 生职业能力为根本要求,建设若干设备先进、完善配套、管理一流的实习实训基地; 以共享和服务为原则,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构建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和社会化 技术服务平台。把学院真正建成“高技能人才的摇篮,社会化服务的基地”。 坚持正确的服务面向定位和示范院校功能定位。立足湖北、面向全国,紧紧围绕 创新型国家建设、新型工业化建设、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康社会建设, 全面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创新办学体制和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示范、 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全面提升和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切实把 高职教育办成社会欢迎和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项目建设总体目标 在我院通过“湖北省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基础上,用 3年左 右时间,通过实施“五项建设工程”,实现以下目标: 理念与模式:通过不懈探索,形成更加适应新形势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的先 进的办学理念和明确的办学思路,建立更加适应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的校企合作和职教 集团化办学体制,构建高职特色鲜明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及 相应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引领高职教育健康发展。 师资队伍:建立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龙头、骨干教师为主体的职业特性显 著的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并形成合理团队,为兄弟院校师资建设提供经验。 -5- 专业群:建设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小型水电站及电力网、物流管理、机电一 体化、工程测量等 5个在全省高职教育界具有一定影响的精品专业,形成学院的优势 专业群,带动相关专业改革与建设。 精品课程:打造 5门左右专业优质核心课程,5 门左右国家级和省级水平的精 品课程以及一批校级精品课程,出版 20门左右对专业建设起重要支撑作用的规划教材 以及校级特色教材,引领和带动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 实训基地:建成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小型水电站及电力网、物流管理、机 电一体化、工程测量等 5个具有真实工作环境和具有仿真、模拟、虚拟功能的,集教 学、生产、技术开发、培训、技能鉴定等功能为一体的示范性的实验实训基地,推动 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 管理与运行:通过不断实践,提高学院的教学管理和其他方面的管理水平, 建立完善的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监控体系和科学的运行机制,全面提高学院教育教学 管理水平,带动其他高职院校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到 2009年,把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成为:硬件与软件配套,模式与特 色鲜明;质量优良、效益显著,省内领先、全国一流的“示范性职业院校”,带动区 域职业院校健康发展,为湖北经济社会和水利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6 建 设 内 容 一、重点专业及辐射带动的专业群建设 (一)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及辐射带动的专业群建设 承担系部:水利系 系部责任人:钟汉华 项目组组长:钟汉华 项目组成员: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教研室全体教师 王仲何(企业) 祁建国(企业) 邓银启(企业) 1 专业定位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以下简称水工专业)是水利工程系的骨干专业,各水利 职业院校均有设置。根据对全国 20余所水利水电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去向调查,水工 专业的服务面向主要是水利水电行业、建筑业、现代农业、土地整理、大土木工程等。 水工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能全面发展的,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 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备综合职业技术应用能力、 全面素质和创新精神。能够从事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及生产第一线施工、施工组 织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大型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工作,一般分 工较细,工作岗位相对稳定;到地方水利单位工作,一般工作面较宽,工作任务变动 较大。不同工作单位对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要求有所不同,不同工作岗位要求的职业核 心能力有所差异。基于这样的调查分析,本专业确定的专业定位如表 1-1所示。 表 1-1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定位 服务面向 水利水电行业 建筑业 现代农业 土地整理 大土木工程 就业部门 水利水电建筑施工企业、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单位、流域机构基层单位、地方基层水利单位 就业岗位 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施工技术管理、施工组织与管理、工程运行管理 等 培养目标 掌握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具有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 的勘测设计能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及组织管理能力、施工质量监 控及管理能力、工程概预算和招投标能力,水利水电工程运行管理能力、经 营能力等,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岗位证书 施工员、监理员、测量员、安全员、预算员(至少获取一个) 相关专业方向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水利工程监理、水利工程管理、水利工程造价 -7- 2 项目建设基础及优势 (1)专业基本情况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始建于我校建校时的上世纪 50年代,至今有 50余年历史, 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为水利水电行业培养学生 2万多人,在全国享有良好的声誉, 具有一定的知名度。2002 年升为高职后本专业开始招收高职学生,学制三年,目前在 校三个年级 22个班,共有学生 1362人。2005 届(首届)毕业学生 156人,一次就业 率 78.21%。 水工专业培养的目标是高级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毕业生应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 图及计算机应用能力;中小型水工建筑物设计能力;工程测量、土工试验、材料实验 的基本技能;工程施工、组织管理和工程质量监控能力;工程造价、招投标文件的编 制及管理等能力;了解水利水电工程运行管理的一般知识,能从事中小型水利水电工 程设计、施工组织管理和工程建设监理等工作。学生毕业后除具有本专业的理论基础, 还达到中级工的操作水平。 本专业有相应的实验设备和相对固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校内实验实训基地中有 各类实验实训分室 12个,总面积 2500多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 410多万元,可开 设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实验实训项目。有校外实训基地 17个,都签有保证双方权利 和义务的“产、学、研”合作协议书,可供学生进行认识实习、地质实习、毕业实习 (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等环节的教学与实践。 2005上半年学院开展了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的申报工作,本专业成功申报,现 省教育厅已批复。借此大好机遇,加快专业建设的步伐。专业建设规划是:构建适应 社会发展需要、鲜明特色的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结构,改进教 学手段与方法,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建设优良的师资队伍,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和教 学质量。 (2)专业优势与特色 水工专业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加强实训环境和师资队伍建设,形成 了明显的专业优势和鲜明的办学特色。 面向水利行业,联合水利企业,创建了“宽基础、活模块”校企合作的办学模1 式 要求各专业培养方案要突出“宽基础、活模块”(即在毕业学年通过限选课、任 选课、实施岗位技能培训)的新模式,所谓“宽基础”是指前两学年完成搭建大类文 8 化基础知识、职业基础知识、技能平台。所谓“活模块”是指在毕业学年通过限选课、 任选课、实施岗位技能培训,培养学生职业技术能力。其中宽基础由三大模块组成, 第一模块为公共课,按学科大类全院打通;第二模块为职业基础课,按专业大类打通; 第三模块为职业技术课,按专业设置。其中活模块指选修课,选修课分专业限选课, 计划内任选课和计划外任选课三种。计划内任选课开设文化基础拓展类课、人文素质 类课、工具类课、专业拓展类课、综合类课五大类选修,计划外选修课由学生直接参 加学院开设的特殊课程,另外还规定了课外教育计划,纳入学分制管理。 校企合作办学,是为适应市场多变性,企业希望建立相对灵活的用人机制而创建 的办学模式。学生入校后,首先根据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预测,按照校企共同制订 的教学计划实施教学;第四学期末,企业提出来年的用人计划,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 向;第五学期,根据企业的要求实施专业方向教学,第六学期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 由企业提供顶岗实习岗位、安排指导教师、制订学习计划,学校派教师巡回检查。与 我院实行合作办学的单位有:葛洲坝集团、湖北水总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湖 北大禹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等。 初步建立了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2 从 2002年起,学校为加强学生在实践方面的实践教学工作,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 合格人才,与企业密切合作,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教学基地,学校分别与葛洲坝工程 局清江施工分局、长江委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管理局、湖北水总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公司、 湖北大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公司等企业建立了施工实训 、水工认识与地质实习等 17 个实习实训基地。 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校和聘请组成共 12名水利生产一线的专家、 工程技术人员作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参与专业建设;与孝感市水利系统、漳 河水利枢纽、大冶市水利系统等 13家企业合作,实施“准订单”人才培养;外聘和兼 职教师包含湖北水总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有限公司、长江勘测设计院、湖北水利勘测设 计院等单位的 28名生产一线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长期省参与本专业的教学;与企业 合作,在陆水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管理局、葛洲坝工程局清江施工分局、湖北水总水利 水电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等建立了 17个校外实训基地;与广东省清远市水利水电勘测设 计院、湖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武汉志宏水利水电设计院等单位联合开展职业技 能培训和“双师型”教师培养;校企联合进行生产科研和技术攻关,专业教师在合作 过程中积极开展技术咨询工作,为企业服务。本专业教师先后完成湖北省灌溉面积发 展规划、长湖防洪预报调度模型研究、四湖排水系统优化调度研究、平原湖区二级泵 -9- 站规模决策、湖北省灌溉面积发展规划的灰色动态模型、国土资源开发的经济决策、 资源开发规模最优决策研究、南水北调中线方案对天门引汉灌区引水水位的影响、天 门市汉北河 1996年洪涝灾害与治理对策等水利水电水电工程科研项目。完成兴山猴子 包电站、赤壁双石水库电站、钟祥石门电站、新洲道观河水库、江夏法泗闸、黄陂天 岗水利水电枢纽、京山兴无水库灌区、东西湖高干渠、郧西水石门水利水电枢纽、通 山黄金口水利水电枢纽、襄樊排子河整险加固、远安东庄堰灌区、郧西东部灌区、竹 溪红岩水利水电枢纽、竹溪鄂坪水利水电枢纽、竹溪白果坪水利水电枢纽等二十余项 工程的设计,完成了汉南长江干堤整险加固、新洲长江干堤(堵龙堤)整险加固、黄 龙滩水库尾水渠加固、荆洲分蓄洪区等工程建设监理,完成了白莲河水库、富水水库、 武穴大闸等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工程项目。 以突出职业技能培养为特色,实行“双证书”教育 3 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要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强实践性教 学环节,使学生成为企业生产服务一线迫切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要以能力为 本位构建培养方案,要从职业分析入手,对职业岗位工作技能为支撑,明确专业领域 核心能力,并围绕核心能力的培养形成专业领域课程体系。培养方案体现相关职业资 格证书的要求,使学生毕业时确实具备相应的上岗能力。 围绕培养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行管理能力,校企合作建立了融理论4 教学与实训教学为一体,具有“生产性”实训功能的校内实训室及校外实训基地 校内实验实训条件 目前,水工专业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有已建成的水力学实验室、测量仪器实验室等 7个和在建的施工实训中心、水工模型室、工程制图室,总建筑面积 2000余 m2,仪器、 设备总值 400多万元(见表 2-1)。为了加强学生基础实验、基本训练的操作技能,院 系重点建设基础实验室,使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实验开出率达 90%以上。为适应现代科 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学生掌握最先进的技术,学校投入 300余万元,购置了先进的 测绘仪器设备:GPS 卫星定位接收机及配套的软件、进口及国产电子全站仪、电子绘图 仪、精密水准仪、精密经纬仪、DJ6 型光学经纬仪、DS3 型微倾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 仪等。2005 年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专业课的实训、实验项目应开出 383学时, 实际开出 365学时,开出率达 95.3% 。 在加强实验、实训基地硬件设施的同时,院系注重加强实验、实训教学人员的技 术培训,有计划、有重点地对实验、实训教学人员进行培训,采取在职培训为主,外 出进修提高为辅的培养方式,提高实验实训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实验、实训教学质 10 量,加强实验、实训教学的过程管理,建立建全以岗位制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提 高实验、实训教学人员的教学积极性。 -11- 表 2-1 本专业教学仪器设备情况一览表 序号 实训室名称 面积(m 2) 设备价值 (元) 主 要 设 备 1 测量实训室 250 1147607 GPS、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 2 工程力学实训室 180 275000 压力机、回弹仪等 3 建筑材料实训室 300 400117 水泥、砂浆、混凝土、钢材等试验设备 4 土工实训室 280 177721 击实仪、直剪仪、固结仪等 5 地质标本室 120 142720 各种化石、矿物标本、地质观察仪器 6 水力学实训室 250 97463 基本水力学实验设备 7 建筑施工技术实训室 150 710780 钢筋、模板、混凝土等的施工工具、设备 8 室外实训场 620 10000 开敞式工棚、钢筋操作台、混凝土搅拌机工作台等 9 工程测绘实训室 85 398750 测量成图软件、 CAD软件、计算机 10 工程造价实训室 85 594250 工程造价软件、定额、计算机 11 工程制图实训室 220 87000 素描模型、建筑模型、制图桌椅 12 建筑应用电工实训室 110 58788 建筑电工常用电器元件、电线、电工工具等 合 计 2650 4100199 现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名称和功能 从 2002年起,学校为加强学生在实践方面的实践教学工作,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 合格人才,与企业密切合作,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教学基地,学校分别与葛洲坝工程 局清江施工分局、长江委陆水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管理局、湖北水总水利水电工程建设 有限公司、湖北大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施工实训 、水工认识与 地质实习等 17个实习实训基地(见表 2-2)。 12 表 2-2 水利工程系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校外实训基地一览表 序 号 基地名称 建立时间 联系人 地址 可承担实训项目名称 实训时间 备注 1 长江委陆水试验枢纽管理局水库工程管理处 2003.3.18 蹇 进 湖北省赤壁市 水工专业认识实习、 地质实习 一周2 长江委陆水试验枢纽管理局水力发电厂 2003.11.15 史殿武 湖北省赤壁市 水工专业认识实习、 地质实习 一周3 葛洲坝水利水电集团公司清江施工局 2004.4.27 张 伟 湖北省宜昌市清波路 2号 施工实习、毕业顶岗实 习 二周、三个月0717-6710780 4 中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05.6.01 甄爱民王洪胜 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 施工实习、毕业顶岗实 习 二周、三个月133071654885 湖北水总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2002.10.15 管芙蓉 武汉市桥口区 施工实习、毕业顶岗实 习 二周、三个月 83882959 6 湖北大禹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2004.11.12 谈云波许嘉民 武汉市武昌区民主路 施工实习、毕业顶岗实 习 二周、三个月 1390713392813307138928 7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建设与监理公司 2004.11.7 王仲何 武汉市解放大道 1863号 监理实习、毕业顶岗实 习 二周、三个月8 湖北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监理中心 2002.12.11 沈兴华 武汉市武昌区梅苑路 监理实习、毕业顶岗实 习 二周、三个月 8725100213971144795 9 武汉市江河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2005.11.01 王会新 武汉市汉口马祖路 监理实习、毕业顶岗实 习 二周、三个月85493228 10 湖北宏盛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2006.2.22 胡海鹰 武汉市武昌区都府堤 129号 施工实习、毕业顶岗实 习 二周、三个月 8885966313871026406 -13- 序 号 基地名称 建立时间 联系人 地址 可承担实训项目名称 实训时间 备注 11 武汉志宏水利水电设计院 2005.3.15 蒋 俊 武汉市八一路 340号 测量实习、毕业顶岗实 习 二周、三个月 87160173 12 湖北卓越水利水电监理公司 2005.3.15 鲁立中 武汉市八一路 340号 监理实习、毕业顶岗实 习 二周、三个月13 湖北省樊口电排站管理处 2002.8.10 甘凌凤 湖北省樊口 水工、工程管理实训、毕业顶岗实习 二周、三个月 07113611646 14 鄂州市樊口大闸管理处 2006.2.22 胡冬旺 鄂州市樊口 水工专业认识实习、工 程管理实训、毕业顶岗 实习 二周、 三个月 0711361164515 湖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2002.8.20 胡旺生 武汉市 测量实习、地质实习、毕业顶岗实习 二周、三个月16 黄石市水利建筑工程总公司 2006.3.2 谢平 黄石市 工程施工、毕业顶岗实 习 二周、三个月 07146222418 17 武汉长澳大地工程有限公司 2006.2.17 刘祥生 汉口九万方 工程测量、毕业顶岗实 习 二周、三个月 1360711492382411134 14 实验、实训室建设由学院领导、企业技术专家、人力资源专家、学院学科带头人 组成的实验室建设指导委员会,以指导实验室建设工作,在运行机制上实行实验室建 设负责人制、实训项目主持人制。 以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全面提高学生质量 5 以科学的劳动观与技术观为指导,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技术发展、劳动生产组织变 革和劳动活动的关系,充分认识职业和技术实践活动对经济发展和个人成长的意义与 价值,使受教育者形成健康的劳动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将综合素 质教育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与质量。 校企合作,初步建成一支师德高尚,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6 结合的教师队伍 目前,本专业现有教师数 55 人,其中高级职称 25 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人数 18 人,本专业专职从事实践环节教学的教师人数 6 人,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有 37人,占 教师总数的 67.3% ,本专业来自生产第一线的兼职教师人数 4 人 。不含基础课教师,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现有正高工 2人,副教授(含高级工程师)21 人,享受政府特 殊津贴专家 3人,一大批教师取得注册水利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资格,一批 教师取得工程系列技术职称,其中 3人于 2005年 1月被省水利厅授与“湖北省水利专 业技术拨尖人才”。教师结构合理,老、中、青教师比例分配合理,各门主干课程已 有学术带头人。这些教师均具备了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硕士研究生 8人,正在 攻读硕士学位的有 20人。 3 专业建设的意义 高职教育是在我国是一个新生事物,正处于探索和快速发展阶段,需要不断探索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职教育办学新模式,通过分析社会、行业及教育现状,不断进行 专业建设。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是学校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和引导 社会人才消费的一个基本尺度,反映学校对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和职业岗位的适 应程度。专业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本专业的招生、学生的培养及毕业生的就业与创 业,事关到专业的生存与发展。 进行专业建设,可以推动和促进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的改革,跟紧社会人才市场 的需求,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合理地设置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推动 实验、实训基地条件建设,建立起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使专业设置越来越贴近社会 需要和个体需求,结构日趋合理,较好地反映了劳动力市场,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不 -15- 断提高。同时,可以带动全省甚至中西部地区同类院校同类专业的快速发展,为职业 技术教育做出贡献。 4 专业建设目标 坚持面向水利行业,联合水利企业,打造精品专业的指导思想,以深化工学结合 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口,以内涵建设为重点,着重进行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特色 教材、实训环境及师资队伍建设,利用对口支援、师资培训、进城务工及再就业培训、 共享性教学资源库等多种方式,为水利水电事业和湖北省农业建设服务,并带动我国 水利水电职业教育发展,在全国高职院校同类专业中发挥示范作用。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创立“4+1+1”人才培养模式,即“4 个学期的文化基础与职业技术平台教学 + 1 个学期的专业方向职业技能培训 +1个学期的顶岗实习”,其中职业技术平台教学和专 业方向职业技能培训采用项目法教学、“教学做”一体化,实现工学结合、强化生产 育人。 (2)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和拓展与基层水利单位、大型水利施工企业、水利1 勘测设计单位的合作,以“宽基础、活模块” 、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为基础,创新工 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满足生产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为目标,校企合作,制定2 水工专业的技能标准,并研制开发相应的专业技能认证体系。 以培养中小型水利工程设计能力、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应用能力、水利工程运行3 管理能力为核心,校企共同参与,改革水工专业的课程体系,制订专业核心课程标准, 编写满足专业教学、职业培训、技能鉴定“三位一体”、有机融合的专业核心课程教 材(含配套的教学课件),创建共享性教学资源库,按照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质量评价方法。 (3)师资队伍建设 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是:学院采取措施切实加强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通 过三年的努力,建设一支能够适应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培养要求的、高素质的师 资队伍,以形成一支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师德高尚、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 践能力、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学术水平、教学水平和 实践能力,加强专业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在师资队伍数量上、质量上满足 本专业教学工作及事业发展的需要,在学历、职称、年龄等结构上达到教育部和省教 16 育厅对高职专业的要求。重视并做好专业带头人及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聘请一批 具有高、中级职称的兼职教师和专家,构建兼职教师网络,尤其注重建立校外企业技 术人员的兼职网络;同时,根据师德建设与业务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师任用、职 称评聘、考核奖惩、培养进修、晋级待遇、科研等方面的管理上制定和完善一系列配 套制度,努力形成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既有较深理论造诣,又有较强实践能力, 既懂教育教学管理,又有较高科研水平的具有“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 计划项目实施后本专业专职教师总数达到 70 人以上,其中高级职称 35 人以上、 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人数 15 人以上;其中培养双师素质教师 56人,占教师总数的 80%(其中双师型教师 40人,占教师总数的 57%),聘请生产第一线的兼职教师 35人 。专职教师中从施工企业引进高级工程师以上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 15人,其它从相关 院校毕业硕士以上研究生引进。现有教师一方面要取得各类注册工程师证书,另一方 面 40岁以下教师必须取得硕士以上研究生学历。形成结构合理,老、中、青教师比例 分配合理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各门主干课程已有学术带头人。 培养 2名国内有影响的专业带头人,选派优秀教师到水利水电工程局、水电监理 公司等知名水利企业锻炼并参与施工技术攻关,跟踪水利水电工程领域的最新技术, 提高教师技能水平,培养骨干教师。深入开展以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的教学研究,全 面提升教师教学水平。聘请施工企业施工技术、施工现场组织与管理、工程设计等方 面的骨干做为兼职教师参与教学,组成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兼职教师组成的双 师结构的教学团队。探索具有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特色的专兼职队伍相结合的师资建设 途径、方式、管理模式。 通过水利企业生产锻炼和集中培训,培养熟悉企业工程实验与检测、工程设计与 施工、工程管理工作程序的专业骨干教师 6名。通过企业生产锻炼或集中培训,培养 双师型中青年教师 10名。 重新聘用 35名水利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企业具有丰富生产实践经验的兼职教 师。 (4)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以专业核心技能培养为目标,与水利企业共同进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和生产 性实习实训项目的开发;完成现有 12个实验实训室的扩建;重点建设水利工程施工技 术实训中心和水利水电工程仿真实训中心,使校内实验实训室达到 19个,新开发 16 个生产性实训项目,成为融实训教学、技能鉴定、师资培训为一体,具有示范作用的 水工专业实验实训室。 -17- 在现有基础上,增建 20个能长期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的校外实习基地,使校外实习 基地总数达到 37个。 (5)工学结合配套管理制度建设 校企合作共同建立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应的教学管理、实训基地管理、学 生顶岗实习管理及辅导教师管理制度在内的管理系统;制订生产性实训、技能鉴定、 职业培训配套的教学文件(包括指导书、音像资料、考核方法、成绩评定等);创建 顶岗实习的“工作经历证书”制度;完善学生顶岗实习教师辅导制度;建立顶岗实习 管理网络平台;建立以社会为主体的多元化教育评价体系。 (6)专业群建设 毕业生主要面向水利水电工程一线,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监理与工程运行管 理,以及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设计等工作。以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为龙头,带 动水利土木等专业群建设,提高专业群的整体水平,提升专业群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 的功能。 主要专业群如下: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造价 水利工程监理 水利工程管理 工程造价 工程监理 5 专业建设内容 (1)依托水利行业,联合水利企业,深化产学合作,建立以“工学结合”为核心, 工学交替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进一步加强学校与水利协会、水利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实现校企间的深度融合, 以水利行业的发展为引领,以主动服务水利建设的需求为宗旨,以培养水利建设生产 一线应用性人才的岗位职业能力和实用的专业技能为目标,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紧紧依靠水利行业的专家和水利职业教育专家,分析水利水电建筑行业高技能人才应 具备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归纳提炼出本专业的基本素质与职业能力模块,坚持教 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创建以 “工学结合”为核心,工学交替的专业人 才培养模式。 创建人才培养模式的技术路线1 18 创建人才培养模式的技术路线,如图 5-1所示。 图 5-1 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流程图 专业培养目标与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分析2 通过对水利水电建筑行业高技能人才的调查分析,提出专业培养目标及对应的职 业素质、职业能力,如图 5-2所示。 图 5-2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能力分解图 按照专业技能的特点与培养要求,创建“4+1+1”的人才培养模式。3 “4+1+1”,即“4 个学期的文化基础与专业技术平台教学 + 1个学期的专业方向 职业技能培训 +1个学期的顶岗实习”,其中职业技术平台教学和专业方向职业技能培 训采用项目法教学、“教学做”一体化,实现工学结合、强化生产育人。 (2)构建专业技能认证系统,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 构建专业技能认证系统1 在中国水利协会的指导下,参照国内外水利行业企业的技术标准,校企合作研究 制订水工专业的专业技能标准,逐步构建专业技能认证系统并采用仿真模拟技术,按 照“过关晋级,终点为胜,一关失败,全盘皆输,从头再来”的思想开发专业技能认 证系统软件。对通过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考核合格的学生颁发行业认 -19- 可的职业资格证书;专业技能认证系统不仅要规范本专业从业人员的准入门槛,而且 要能够指导本专业的教学过程,把职业技能的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2 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进行水工专业的资源库建设,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职业资 格认证和专业技能认证的三大功能。资源库的主要内容见图 5-3。 图 5-3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教学资源库结构 (3)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校企合作,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课程体系1 充分发挥由水利行业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水利教育专家、专业带头人共同组 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通过广泛的专业调研,总结教学改革经验,以职业 岗位技能要求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核心能力为切入点,打破知识系统性的 课程体系,按照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遵循认识规律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模 块化的“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 制定满足专业技能培养要求的核心课程教学标准,规范教学过程2 在对水工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整合,把能够体现本专业职 业能力培养的水利水电工程制图基础、水利水电工程材料、水文水力学、 混凝土坝工程、土石坝工程、水闸及渠系建筑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施工工艺7 门课程作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建设期内,制定出满足素质教育和专业 技能培养要求的 7门核心课程教学标准,规范核心课程教学。 编写融“专业教学、职业培训、技能鉴定”于一体的 7 门核心课程教材3 与水利勘测设计单位和水利施工企业合作,按照“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 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制订水利水电工程制图基础、水利水电工程材 20 料、水文水力学、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艺、混凝土坝工程、土石坝 工程、水闸及渠系建筑物工程7 门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编写大纲,编写出 7门专业 核心课程教材并制作配套的教学课件。教材内容要充分体现水利职教特色和职业岗位 的需要,同时把专业技能认证与课程建设相结合,使“专业教学、职业培训、技能鉴 定”三者有机融合,贯穿于教材之中。 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有利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4 强调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紧密结合,突出“生 产育人”,强化顶岗实习,把体现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职业性作为专业教学方法改革 的重点。根据不同的专业技能的特点,灵活采用在专业教室边讲边练、在校内实训场 动手操作、到工程现场进行现场教学、利用计算机仿真或物理模拟,以典型工程为引 导组织专业教学,采用项目法教学,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通过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专业技术的能力,激发了学5 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各种课外文化活动、社会实践、专题讲座、专业技能竞 赛等丰富多采的课外训练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培养创新意识、竞争 精神和团队精神。本专业设计的创新能力培养活动见表 5-1。 表 5-1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创新能力活动一览表 (4)建设一支精通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与施工、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工程实验与 检测、施工新技术应用工作程序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研究专业教师职业能力认证1 通过选送中青年骨干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等在职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 研究开发能力和学历层次,要求 40岁以下青年教师在三年内基本拿到硕士学位。 新进青年教师要具备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通过新老结对帮带,组织教改、教 研及科研课题小组,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迅速提高。 通过集中培训、国内调研、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的生产组织活动、共同研发生产项2 目,培养专业带头人 2 名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1、计算机技能大赛 1、绘图技能比赛 1、专业知识辩论会 2、工程识图大赛 2、专题讲座 2、工程考察 3、测量操作技能比赛 3、模拟招聘 3、专业社会调查 4、岗前培训 -21- 创造条件,引进社会上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具备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和工程技 术人员(高工、正高工)充实教师队伍。 通过参与企业实际生产锻炼和集中培训,培养专业骨干教师 6 名3 在专业教师中选拔 6名具有硕士学位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青年教师,分别 到国内知名的中国水利水电工程局、水电开发公司、水利勘测设计单位锻炼,跟踪水 利水电工程领域的最新技术,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实践动手能力,使他们分别 成为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施工技术应用、组织管理、质量监控、工程概预算、运 行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教学骨干。专业骨干教师应能协助专业带头人搞好专业建设和技 术服务,完善专业标准、专业技能认证系统和课程体系;能单独组织专业教学和实践 教学;能开发课程和生产性实验实训项目,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通过参加水利部、建 设部有关资格证书考试,至少取得建造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结构工程 师等资格证书中的一个。 通过参与水利企业实际生产锻炼或集中培训,培养“双师型“中青年教师 10 名4 选拔 1015名中青年专业教师分别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生产一线锻炼,拜具有丰 富经验的水利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为师,通过参加生产活动、集中培训,使其能独立 承担水工专业理论和实训一体化教学;单独指导学生顶岗实习;能参与课程建设与教 材编写;具有职业技能考评能力,并且取得考评资格证书。 聘请水利水电施工企业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丰富施工技术经验的水利水电工程5 技术专家作为稳定的兼职教师 通过水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与中国水利水电工程局等知名企业合作,从中聘 请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专家作为兼职教师,重点承担认识实习、 顶岗实习的工程现场教学、专题讲座等实训教学任务。通过示范专业建设,使聘请的 兼职教师总数达到 35人,占专业教师总数的 50%。有兼职教师参与的教学不少于实践 教学总学时的 60%。 探索具有水工专业特色、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途径、方式、管理模式,供全 国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参考借鉴。 (5)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以培养施工技术应用、中小型水利工程设计、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三项核心能力为 主线,与水利施工企业及设计部门共同进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和“生产性”实验 实训项目开发,把实验实训中心建设成为具有真实职业氛围,集实践教学、职业技能 培训与鉴定、职业院校师资培训、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服务“六位一 22 体”、资源共享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本次建设的重点为: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实训 中心和水利水电工程仿真实训中心。实训中心的组成、项目属性、建设合作单位见表 5-2;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实训中心及水利水电工程仿真实训中心功能见表 5-3。 表 5-2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实训中心建设说明 表 5-3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实训中心、水利水电工程仿真实训中心功能 按照“理实融合” 、 “实训场所工地化”的标准,建设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实训中心1 该实训中心由 6个实训室和一个开放式施工放样实训场组成,其中“生产性”实 训室 4个。建成后可开出施工放样、坝工钢筋工艺、坝工模板工艺、工程爆破、水工 项 目 名 称 项 目 属 性 能力培养 合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