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讲义.诗歌手法篇四课时.ppt_第1页
中讲义.诗歌手法篇四课时.ppt_第2页
中讲义.诗歌手法篇四课时.ppt_第3页
中讲义.诗歌手法篇四课时.ppt_第4页
中讲义.诗歌手法篇四课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7年11月,湖南省永州市第四中学高三语文组,鉴 赏 古 诗 词 的 表 达 技 巧 (艺 术 特 色),一、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方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1、诗歌运用的表现手法: 运用典故、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对比对照、抑扬、铺垫、过渡、伏笔、照应、动静、正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寓褒于贬、欲擒故纵、言此意彼、画龙点睛。 2、诗歌的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具体的说,就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于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借古喻今、叙事抒情。 3、几种常用的表现手法: (1)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 例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例2、“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例3、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2)运用典故; 主要是借用历史故事和引用前人诗句。 一般采用明用、暗用、正用和反用四种方式。 a、明用典故 例1、“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b、暗用典故 例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举长矢兮射天狼 ” 楚辞 东君 c、正用典故 例3、“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以典代人. d、反用典故,(3)虚实:指的是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感情。另外,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a、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b、以逝之景之境。 c、设想的未来之境。 诗歌中的“实”则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虚实关系:由实到虚-由虚到实-虚实相生 (4)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例1、“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5)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例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6)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例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7)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抑后扬和先扬后抑之分。 例4、“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8)对比 对照: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相互比较。 例5、“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近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9)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例6、“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时。”,(10)动静关系:以动衬静-由静到动,触景生情-以景衬情 (11)情景关系 缘情写景-情景交融,漫成一首(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第四句鱼跳的“动”更衬托出前三句景物的“静”。,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二、题目类型,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变体: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 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或就某一方面提具体问题。,三、答题要领,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首先要区分鉴赏要求,即试卷设题是要我们从修辞角度,还是表现手法角度,还是篇章结构,还是兼而有之。,(1)必须准确的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 其次才是对相关表达技巧的具体的鉴赏。 (2)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 (3)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怎样的旨趣。运用该手法的好处。在鉴赏过程中的语言表述必须是将诗歌的意境解释和形式技巧的鉴赏结合在一起的流畅优美的赏析。,2、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写+写什么+抒什么情,四、解题格式:,1、赏析修辞方法:分析手法+分析表达作用,3、赏析表现手法:手法+内容+表达作用,常见错误:解答这类提问时,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但在阐述具体某句诗时,可以谈及修辞手法的运用。,五、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早 行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五、答题示例,1、赏析修辞方法,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问: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分析手法+分析表达作用,答:后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写出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两”、“相”二字把人和山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二字更突出了诗人对山的喜爱。,(手法),(作用),2、赏析表达方式,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问:作者采用何种表达方式来赞美春天的?,怎样写+写什么+抒什么情,答:第一句叙事,第二句写春天万物更新, 第三、四句抒情,赞美春光无处不在和作者的热爱之情。,3、赏析表现手法,阅读王勃蜀中九日登高,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注那:奈何,为什么。,看有没有用修辞 看有没有用特别的表达手法 看结构上有无特点。 头脑中有了这几方面的轮廓,就可以逐一对照诗句加以审视。,【解答指导】,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或表达技巧,一般从这几方面入手 :,从修辞上看,三四句采用对比,尾句还运用反问。,从表达方式上看,第三句直抒胸臆、第四句却委婉别致,经过这样的分析筛选,就可基本把握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了,解答起来也就有路子,有话说了。解答时先说什么,再说什么,一定要做到思路清晰、层次清楚。如思路不是很清,最好采用分点法,依次说。还要结合诗句来分析,这样才显得有根有据。,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参考答案】,这首诗在 手法上三句“人情已厌南中苦”直抒胸中之苦,独在南方思念亲人不得北归,而第四句则采用反问“鸿雁那从北地来?”,与前一句形成强烈的对比,看似“无理之问”,却使诗人的思亲感情显得特别真切动人。,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注】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楼兰: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曾屡次派人拦杀汉使,后被大将军霍光派人用计杀掉。,问:谈谈本诗表达技巧上的妙处。(4分),六、课堂练习,手法+内容+表达作用,参考答案:,颔联用典,也使用了反衬手法。(手法)“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自然引人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前春色全无,亲人遥遥不能相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士积极参战,英勇杀敌。(内容) 颔联言简意赅,对表现战士们对国的忠勇,起了有力的衬托作用。(作用),(07全国卷1)12.阅读下面这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南 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针。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术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答:(1)体现的是一种作者始终无法排遣的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又极力想把这种苦闷暂时排遣的心情。 (2)“情”的角度:作者把他的细腻难以察觉的郁郁之情巧妙的融合在景物与动作的描写中,使全词勾勒的画面都隐隐浮现,这种淡淡却无法排遣的情感;“景”的角度:细风、斜柳,烟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这些景物无不与本词所表现的感情所契合,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寓情于景的功力。,(07山东卷) 14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8分) 出关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 旆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 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关,指居庸关。旆(pi),旌旗。 (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答:(1)更喜欢本诗。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雄壮气势,景物描写鲜明生动,为后面抒怀作了铺垫。 “将军”两句缺乏形象感,并且与全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 (2)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 “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表达技巧类”题目答题要领,首先要区分鉴赏要求,即试卷设题是要我们从修辞角度,还是表现手法角度,还是篇章结构,还是兼而有之。必须准确的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答案要点一)。其次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答案要点二)。再次说说作者采取这种手法的原因(答案要点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