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育论文-让比喻之花灿烂绽放——浅谈比喻的作文教学功能 .doc_第1页
学科教育论文-让比喻之花灿烂绽放——浅谈比喻的作文教学功能 .doc_第2页
学科教育论文-让比喻之花灿烂绽放——浅谈比喻的作文教学功能 .doc_第3页
学科教育论文-让比喻之花灿烂绽放——浅谈比喻的作文教学功能 .doc_第4页
学科教育论文-让比喻之花灿烂绽放——浅谈比喻的作文教学功能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教育论文-让比喻之花灿烂绽放浅谈比喻的作文教学功能学生的作文中,如果能恰当地使用一些精彩的“比喻”,无疑会为他们的作文增色不少。可是我们常常不得不颇为尴尬地面对这样一个事实:绝大多数学生对“比喻”具有极强的辨识能力,什么“明喻”、“暗喻”、“借喻”,什么“本体”,“喻体”、“比喻词”,甚直什么“博喻”,“反喻”、“讽喻”、“强喻”他们讲起来一套一套,头头是道的。可他们作文时,又往往因作品里缺乏“比喻”一类形象生动的语言而得到“语言苍白”、“想象匮乏”诸如此类的评语。究其根源,问题出在我们教师身上,不少语文教师对“比喻”的功能认识流于肤浅,与作文训练脱节导致了这种现象的产生。“比喻是天才的标识”(1),“比喻”在文学作品的作用和地位由此可见一斑;“不学博依,不能安诗”(2),不唯诗歌,各种文体都需要多用“比喻”。对于“比喻”,我国古代诗论中有个传统说法,那就是诗有“六义”:风、雅、颂、赋、比、兴,可以说,传统诗论将其上升到了极高的地位;屈原的“楚辞”中,更是形成了一个博大的具有象征意味的“比喻”的系统,所谓“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3)是也。但是,目前中学语文教育活动中,尤其是作文训练这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中,“风骚”之“比”的传统表现为很大程度的失落与遮蔽!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忽略了中国文学的优秀传统,与其说我们放弃了“比喻”在作文训练中的阵地,不如说是暴露了中学语文教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思维训练的痼疾,其后果是相当严重的。“比喻”,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现代理论已很少再把修辞手法和比喻区别开来”,并认为“比喻一直被认为是语言和想像的基础,这是因为它符合认识过程的规律,而不是没有根基和华而不实的可以传达细微复杂的见解,甚直可以传达一种理论,所以它最有理由成为修辞手段。”(4)正是因为“比喻”几近成为“修辞”的代名词和“比喻”在修辞手法中的重要地位,我们有必要对“比喻”进行再认识。一、对比喻的再认识什么是“比喻”呢?“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通俗地说,“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这种辞格叫做“比喻”(5)。它的功能有以下三点:1、“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6)如:“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二种方式。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2、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帮助人深入理解”,“也有使语言形象化的作用”。(7)如:“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主要的和首要的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3、“比喻”句“A像B”、“C是D”的基本结构能够直接反映出使用者的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从而使“比喻”在语文教学的语言实际运用和作文训练过程中成为训练学生思维的有力工具。因为它能够直接透射出学生的想像力、情感力、感悟力、审美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批判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等等。如果我们的学生在作文里,出现了“请让我摘取白云一朵”、“如烟的往事”、“多像高洁的秋菊、多像淡雅的兰花、“水淋淋的马路,像一条闪闪发光的绸带,在初夏的绿荫中轻轻地飘动着”、“岁月匆匆,像滚滚的流水永不止息。从中随手采摘几朵花絮,仍觉得温馨可爱。”、“(桂林的风)她像母亲哼着深情的摇蓝曲,伸出温柔的手臂抚摸着闻名遐迩的山水名城桂林。”(8)之类的妙句,在我们深感由衷的喜悦和欣慰时,不也同样让我们有品味大家时的那种“沉浸郁,含英咀华”(9)而唇齿留香的感觉吗?可以肯定地说,“比喻”的语言实际训练和在作文时的尝试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也许有人认为,“比喻”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辞格,是一种语言的技巧和外在的包装形式,过份地追求技巧和形式对作文而言是本末倒置的。但是,“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单是题材好,是没有用的,还是要技术”(10);“忽略了”技巧,就“表现不出所要表现的内容来”(11)。可以说,很多人,从一般的作家到文学大师,乃至泰斗,都无一例外地注重作文的形式和技巧,“懂得一件工作的技巧,也就是懂得这一工作本身。总的说来,在劳动或创作的一切领域内,技巧是文化成长的一个基本力量,是文化全部过程的一种主导力量”(12)。正如笔者在前文指出,“比喻”作为一种最重要的修辞手段,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和独具一格的优势,我们在作文教学和实践训练中,应强化“比喻”教学,强化“比喻”的实际语言训练。二、培养学生运用比喻能力的途径中学生的作文园地,理应是一块姹紫嫣红、绚丽多姿的园圃,我们如何才能让“比喻”之花绽放在这片园圃呢?(一)、精讲多练,强化“比喻”教学的实践环节中学语文修辞手法的教学有三个明显的弊端:一是零散地序,重点不明;二是重讲轻练,与实践脱节;三是训练形式单调,缺少变化。、在中学语文教材里,有关修辞手法的内容没有体系,零散无序,杂乱无章,主要的修辞手法的训练星星点点地安排在课后思考练习中,没有专门介绍修辞手法的短文,更不用奢谈有“比喻”、“比拟”、“夸张”等专题知识短文了。正是因为教材编写者的这种态度,使学生自觉地把掌握修辞手法的重心放到了修辞手法的辨识上,而怠慢了修辞手法的实际运用。同时,没有体系,零散无序、杂乱无章必然导致教师和学生不明白修辞手法的重点手法,使中学语文教学失落了中国文学“风骚”之“比”的优秀传统。、修辞手法的教学与其它方面一样,重讲轻练,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就“比喻”这一修辞手法而言,教师常常在课演堂上细致入微地分析“明喻”、“暗喻”、“本体”、“喻体”什么的,而对学生在语言的实践方面的训练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重讲轻练一方面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缺乏主体投入的热情,使主体的感官处于深度的抑制状态;另一方面会使学生在学生在学无所用之际怀疑学习内容的价值。天长日久,学生终于失去了学习“比喻”、使用“比喻”的兴趣。、中学语文比喻教学的实践环节和训练的形式单调,缺少变化。就“比喻”来说,题型常有以下几种:、文句使用了哪种比喻的修辞手法?、分析比喻句的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结合语境,分析使用这种修辞手法有何作用?等等。前二种对学生来说比较容易,而后一种对学生来说太难。问题的设置处于难易两极分化的状态,又千篇一律,缺少变化,如此以往,怎能提起学生使用“比喻”的兴趣,怎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应精讲多练,强化“比喻”教学的实践环节,使中国文学的优秀传统回归复位。在这个过程中,处于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应改变以往以客观题型为主的训练方式,多采用主观表达的方式。如:、以“时间”为本体,造几个意义相关的比喻句,表明你对“时间”的态度;、对你熟悉的人进行一段200字左右的肖像描写,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