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11—15章_第1页
教育心理学11—15章_第2页
教育心理学11—15章_第3页
教育心理学11—15章_第4页
教育心理学11—15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心理评估第三节 心理辅导,第一节 概述,一、心理健康的含义(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健康包括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等方面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地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地社会功能。,(二)心理健康的标准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3、自我调控能力;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时考虑1、兼顾个体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2、相对性;3、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过程;4、随社会而变化;,二、中学生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焦虑症是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应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同时它也是包括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怖症等在内的各种神经症的共同特征。表现:心理表现和躯体症状学生常见的焦虑是考试焦虑,原因主要是:学校考试压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压力;学生对自己的要求;学业上的失败。治疗方法:放松治疗、系统脱敏、认知矫正等。,(二)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表现:情绪消极、低落,失去生活的乐趣;消极的认知倾向,无能感,对未来无憧憬;动机缺失,缺少热情;躯体上疲劳、失眠等。 主要是由心理原因造成的,治疗时要给与情感支持,采用认知疗法改变病人的思维方式。服用抗抑郁药物。,(三)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前者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或者只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原因可能是我们无意识地防止具有威胁性的冲动进入意识的一种替代方式,还与个体的人格特点有关。森田疗法,(四)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的惧怕。可分为特殊恐怖症、广场恐怖症和社交恐怖症。中学生中以社交恐怖症最为常见。 表现:害怕在公众场合讲话,觉得自己讲话不自然,不敢进行目光交流。精神分析认为恐怖症是焦虑的移置;行为主义认为恐怖源于学习;认知心理学认为恐怖是对某事物或情境作了不现实的评估。 治疗方法:系统脱敏,(五)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人格障碍是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的、不适应压力应对或问题解决方式所构成。多见于成人。如依赖型、反社会型、边缘型等。18岁以下为人格缺陷、品德障碍或社会偏差行为人格障碍是个体先天因素与后天教养的产物。治疗方法:认知疗法、提供良好的范例,(六)性偏差少年性发育过程中的不良适应,如过度手淫、迷恋黄色书刊、早恋、轻度性别认同障碍等。(七)进食障碍包括神经性厌食、贪食和异食癖等。神经性厌食多发生于女性。(八)睡眠障碍 多由压力或体力脑力劳动过度造成。,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和补充;,第二节 心理评估,一、心理评估及其意义(一)心理评估的含义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收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方法:标准化的方法与非标准化的方法,(二)心理评估的两种参考框架疾病模式的心理评估,即对当事人心理疾病的有无及类别进行诊断。健康模式的心理评估,即了解健康状态下的心智能力及自我实现的倾向。,二、心理测验心理测验是一种标准化的心理评估方法,主要包括认知测验和人格测验两种。心理测验要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实施,在教育过程中,对结果的解释应该慎重,不能迷信分数。三、评估性会谈心理辅导与咨询的基本方法。 优点:可以当面澄清问题,提高所获资料的准确性;通过会谈中对学生非言语行为的观察可以获得许多重要的附加信息。提高会谈有效性的技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倾听;鼓励;询问;反映;澄清;面质。,四、其他方法(一)观察法项目检核表;评定量表;轶事记录(二)自述法通过学生书面形式的自我描述来了解学生生活经历及内心世界的一种方法。,第三节 心理辅导,一、心理辅导及其目标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依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其适应能力。学会调试:基本目标寻求发展:高级目标,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机、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辅导; 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学会调适与寻求发展(基本目标与高级目标),二、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心理辅导的基本原则: 1、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2、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3、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4、学生主体性原则; 5、个别化对待原则; 6、整体性发展原则;,(一)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1、强化法 2、代币奖励法 3、行为塑造法 4、示范法 5、惩罚法 6、自我控制法,(二)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 1、全身松弛法 2、系统脱敏法 3、肯定性训练 亦称自信训练、果敢训练,目的是促进个人在人际关系中公开表达自己真实情感和观点,维护自己权益也尊重被人权益,发展人的自我肯定行为。,(三)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 艾里斯的性情绪疗法ABC情绪由人的思想决定,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则导致负性的情绪。因此,改变情绪首先要改变人的不合理的观念。,第十二章 教学设计,第一节 设置教学目标第二节 组织教学过程第三节 选择教学策略,第一节 设置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及其意义(一)教学目标的概念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的作用 1指导学习结果的测量和评价 2指导教学策略的选用 3指引学生学习,二、教学目标的分类,布卢姆: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一)认知目标1知识指对所学材料的记忆,包括对具体事实、方法、过程、概念和原理的回忆。 2领会指把握所学材料的意义。 3应用 指将所学材料应用于新的情境之中,包括概念、规则、方法、规律和理论应用。,4分析 指将整体材料分解成其构成成分、并理解其组织结构。5综合指将所学的零碎知识整合为知识系统。6评价 指对所学材料(论点的陈述、小说、诗歌以及研究报告等)作价值判断的能力。,(二)情感目标 1接受指学生愿意注意特殊的现象或刺激。 2反应指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从中得到满足。3形成价值观念4组织价值观念系统5价值体系个性化,(三)动作技能目标 1知觉 2模仿 3操作 4准确 5连贯 6习惯化 在实际生活中,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这三方面的行为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三、教学目标的表述,(一)行为目标行为目标是指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陈述的教学目标。行为目标的陈述包括三个要素:具体目标,说明“做什么”产生条件,说明“在什么条件下做”行为标准,说明“有多好”,二)心理与行为相结合的目标将内部心理与外部行为相结合的目标陈述方法。用这种方法陈述的教学目标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一般教学目标,用一个动词描述学生通过教学所产生的内部变化,如记忆、知觉、理解、创造、欣赏等;第二部分为具体教学目标,列出具体行为样例,即学生通过教学所产生的能反映内在心理变化的外显行为。,四、任务分析进行任务分析时,教师要从最终目标出发,一级子目标一级子目标地揭示其先决条件,然后把学生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逐级排列出来。,第二节组织教学过程,一、教学事项加涅指出,学习的条件有内外之分。内部条件是学生具有必要的智慧技能和学习动机与预期。高一级的智慧技能的学习必须以低一级智慧技能为基础,这就是所谓的学习的累积性原则。学习的外部条件是教学活动。(,(一)引起学生注意引起学生注意是教学过程中的首要事件。教师可通过三种方式引导学生注意。激发求知欲;变化教学情境;配合学生经验,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然后转到所教主题之上。(二)提示教学目标向学生陈述教学目标时,要注意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确保学生理解目标和结果,形成心理定向。用学生头脑中原有知识基础产生对新知识的期望。如果将未曾学习的新概念包含在教学目标之中,将会使学生感到困惑或不理解。,(三)唤起先前经验新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原有知识和技能为基础。教师要激活学生头脑中与新知识有关的知识技能,以此为基础推导和生发出新知识。(四)呈现教学内容教师在呈现教学内容时要根据教学材料的性质、学生学习特点与预期学习结果等有关问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五)提供学习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应该注意的问题:当学生对人名地名等事实性的问题不理解时,可以给以直接指导,将正确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对于与学生经验有关的逻辑性问题,可以提供间接指导;在进行间接方式指导时,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而采用不同的方法。(六)展现学习行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行为上的三种线索来判定学生是否产生了学习:眼神和表情;随时点名提问,让学生回答有关问题;课堂作业。,七)适时给予反馈学生反应的反馈线索可以来自自己也可来自教师,尤其是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通过作业和谈话而获得反馈。(八)评定学习结果通过学生的作业情况、或者课堂小测验、或者其他课堂问答,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根据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给予一定辅导。(九)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 教师多为学生提供应用知识的机会。,二、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课堂问答;练习;自习;讨论法;实验法;游戏;参观法;实习作业等,三、教学媒体,学校中的教学媒体包括:非投影视觉辅助投影视觉辅助听觉辅助,如录音机等;视听辅助。选择教学媒体的依据:教学情景(如全班、小组和自学);学生学习特点(如是否喜欢阅读、视听偏好);教学目标的性质(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教学媒体的特性(如静止图象、动画、文字、口语)等。,四、课堂教学环境,课堂教学环境包括课堂物理环境和课堂社会环境两个方面。一般说来,教师组织课堂空间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按区域原则来安排课堂空间;第二种是按功能安排课堂空间,即将空间划分为各种兴趣范围或工作中心,每个人都能达到各种区域。课堂座位排列方式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方法而定。,第三节选择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包括教学事项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设计等。教学策略主要有三种: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个别化教学。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宜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教学策略;如果教学目标重在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则宜采用开放的、非正式的方法,如发现教学等;如果教学目标是增进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等,则宜采用合作学习策略。,一、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指导教学是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在这种教学中,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材料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进行等都是由教师决定的,所以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指导教学包括六方面的活动:复习和检查过去的学习;呈现新材料;提供有指导的练习;提供反馈和纠正;提供独立的练习;每周或每月的复习。,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一)发现学习 即启发式教学,指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四个阶段:1、创设问题情境;2、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对问题提出解答的假设;3、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4、根据检验的结果,在评价的基础上引出结论。,布鲁纳提出的发现教学的四项基本原则:1、教师要把学习情境和教材性质向学生解释清楚; 2、要配合学生的经验组织教材;3、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安排教材难度与逻辑顺序;4、确保材料难度适中,以维持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二)情景学习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特点:教学环境是与现实相似的问题情境;教学目标是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习的材料是真实性的任务;对学习结果的测量融入于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由于学生所要学习的概念和原理就隐藏于问题情境之中,因此通过问题的解决,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并将其与应用的具体情境联系起来。,(三)合作学习26名能力各异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以合作和互助方式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小组学习目标,在促进每个人的学习水平的前提下,提高整体成绩,获取小组奖励。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而且可以发展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合作学习的过程:问题或课题;分组活动;组间研讨;总结反思。合作学习的特征: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各自尽力社会互动团体历程,三、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是指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个别化教学大致包括这样几个环节:诊断每个学生的初始学业水平或学习不足;在教师与学生或机器与学生之间构成一一对应关系;引入有序的和结构化的教学材料,随之以操练和练习;容许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向前学。,(一)程序教学程序教学是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程序教学的原则: 1. 小步子原则 2积极反应原则 3及时强化(反馈)原则 4. 自定步调原则 5低的错误率原则,(二)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计算机辅助教学,指使用计算机作为一个辅导者,呈现信息,给学生提供练习机会,评价学生的成绩以及提供额外的教学。CAI具的优越性:首先是交互性,即人机对话;其次是即时反馈;第三是以生动形象的手段呈现信息;第四是自定步调。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趋势:一是综合化,二是网络化,三是智能化,(三)掌握学习布卢姆掌握学习的基本理念是:只要给了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 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只能决定其掌握知识所花费的时间多少,而不能决定其能否掌握。布卢姆等人主张,要将学习任务分成一系列小的学习单元,后一个单元中的学习材料直接建立在前一个单元的基础上。采用掌握学习这种方法,学生的成绩是以成功完成单元内容所需的时间为依据的,而不是看学生在团体测验中的名次。,第十三章 课堂管理,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课堂群体的管理第三节 课堂纪律的管理,第一节 课堂管理概述,一、课堂管理及其功能 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具有促进和维持的功能。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学生和课堂情境三个要素的相互协调。,二、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一)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有直接的影响参与式的领导有利于创造自由的氛围,鼓励自由发表意见;监督式的领导则只注重集体讨论的进程,监督人的行为有无越轨。,(二)班级规模,(1)班级的大小会影响成员间情感联系;(2)班内的学生越多,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就越大,课堂管理所遇到的阻力也可能越大;(3)班级的大小会影响交往模式,班级越大,成员间的交往频率越低,对课堂管理技能的要求越高;(4)班级越大,越容易形成各种非正式小群体,他们会对课堂管理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三)班级的性质不同的班级有着不同的群体规范和不同的凝聚力,教师应该用不同的课堂管理模式对待不同的班级。(四)对教师的期望 学生对教师会形成某种定型化的期望,期望教师以某种方式进行课堂管理。,第二节 课堂群体的管理,一、课堂里的群体及其对个体的影响群体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基本特征:1、由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2、群体成员根据一定的目的承担任务,相互交往,协同活动;3、群体成员受共同的社会规范制约;实验证据:社会促进与社会抑制,二、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协调,正式群体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的群体,其成员有固定的编制,职责权利明确,组织地位确定。其发展经历了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三个阶段。集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 非正式群体是在正式群体内部形成的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群体。课堂里的非正式群体主要是同辈群体。,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协调:首先,要不断巩固和发展正式群体,使班内学生之间形成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关系,产生共同遵守的群体规范;其次,要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支持和保护积极的非正式群体、积极引导中间型非正式群体、制裁破坏性的非正式群体。,三、群体动力的表现,最早研究群体动力的心理学家是勒温。(一)群体凝聚力即群体对每个成员的吸引力。凝聚力常常成为衡量一个班级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如何提高课堂里的群体凝聚力: 1、了解群体凝聚力的情况; 2、帮助学生形成认同感; 3、引导所有学生在情感上加入群体,形成归属感; 4、当学生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和群体期待的行为时,就给予赞许与鼓励,形成力量感。,二)群体规范即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群体规范的形成要经历三个阶段:相互影响阶段;出现一种占优势的意见;由于趋同倾向而导致评价、判断和相应行为上的一致性。群体规范会形成群体压力,导致学生出现从众行为,使学生保持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一致。,(三)课堂气氛,即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它具有独特性,形成后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影响课堂教学。课堂气氛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1、教师的领导方式:民主型的领导方式课堂气氛最佳。 2、教师期望:通过接受、反馈、输入和输出影响课堂气氛。3、教师的积极情绪状态:,(四)课堂里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是课堂里主要的人际关系。,第三节 课堂纪律的管理,一、课堂纪律的性质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根据形成的原因,课堂纪律可以分为下述类型: 1、教师促成的纪律 2、集体促成的纪律 3、任务促成的纪律 4、自我促成的纪律,二、课堂结构与课堂纪律,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个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课堂结构,包括课堂情境结构与课堂教学结构。(一)课堂情境结构1、班级规模的控制2、课堂常规的建立3、学生座位的分配,(二)课堂教学结构1、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2、课程表的编制3、教学过程的规划,三、问题行为与课堂纪律,(一)问题行为的性质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二)问题行为的类型 扰乱性的问题行为和心理问题行为;品性性问题行为、性格性问题行为和情绪上、社会上的不成熟行为。,(三)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1、正确对待学生的课堂行为鼓励积极的课堂行为,惩罚消极的课堂行为2、行为矫正与心理辅导,第十四章 教学测量与评价,第一节 意义与作用第二节 方法和技术,第一节 意义与作用,一、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一)教学评价的概念教学评价是指由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其目的是对课堂、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 包括确定评估目标、搜集有关的资料、描述并分析资料、形成价值判断、作出决定。,(二)教学评价与测量及测验的关系,教学评价不同于测量和测验。测量和测验是对学习结果的客观描述;教学评价是对客观结果的主观判断与解释。测量是收集资料数据的过程,是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操作程序,将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结果确定为一种量值;测验则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程序,即通过观察少数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或现象来量化描述人的心理特征。联系:教学评价要以测量和测验的结果为依据,否则就是臆测;测量和测验所得到的结果,只有通过教学评价才能判断这种客观描述的实际意义,否则所得数据或结果就毫无意义。,二、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分类,(一)根据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了解教学效果,探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测验分数并不计入成绩册,也不评定学生的等级或名次。总结性评价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判断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检查教学的有效性和教材教法的适当性,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确定学生的最终学习成绩。要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分组,记入成绩报告单,作为某种资格认定或升、留级的根据。,(二)根据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常模参照评价指评价时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常模),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报告评价结果。 标准参照评价是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可以用来判断学生是否需要更好的指导。(三)根据教学评价的功能:配置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 配置性评价也称准备性评价,一般在教学开始前进行,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诊断性评价除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与个体差异之外,还指对经常表现学习困难的学生所做的评价。,(四)根据教学评价的严谨程度: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正式评价指学生在相同的情况下接受相同的评估,且采用的评价工具比较客观。非正式评价指针对各别学生的评价,且评价的资料大多采用非正式方式收集。,三、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功能,1、为师生调整和改进教学提供充足的反馈信息;2、是学校鉴别学生学业成绩、家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3、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作为教育评价和决策的依据;,第二节 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方法和技术,标准化成就测验、教师自编测验、非测验三种方法与技术 一、标准化成就测验(一)标准化成就测验的含义及特点是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成就水平的测验。其命题、施测、评分与解释都有一定的标准或规定。 特点:由专门机构或专家学习和按一定测验理论和技术,根据全国或某一地区所有学校的共同教育目标来编制;施测条件、计分手段和分数的解释完全相同,(二)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1、客观性2、计划性3、可比性(三)对标准化测验的批评1、与学校课堂之间的关系很不协调2、测验结果不当使用(未必真正公平),二、教师自编测验,(一)自编测验的含义及特点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特定的教学服务的。特点:主要用于测量学生的学习状况。,(二)测验前的计划 1、确定测验的目的 2、确定测验要考察的学习结果 3、列出测验要包括的课程内容 4、写下考试计划或细目表 5、针对计划测量的学习结果选择适合的题型,(三)自编测验的类型1、客观题客观题具有良好的结构,但对学生的反应限制较多。包括选择题、是非题、匹配题、填空题。,2、主观题 要求学生自己组织材料,并采用合适的表达方式陈述出来。包括论文题和问题解决题。 论文题,即要求学生用文字论述方式阐述相关观点。可以测验学生的知识、理解或运用水平,也可考察学生的分析、综合、类比和评估知识的能力,并且能考查学生组织信息或表达陈述某项意见的能力。问题是:花费的时间较多;判卷时很难做到客观,导致信度低。问题解决题是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组织、选择和运用等复杂的程序来解决问题。氛围直接和间接两种。可以考察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但是比较费时费钱,且主观性比较大。,(四)有效自编测验的特征,1、信度指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评定分数的稳定、一致的程度。它回答的问题是:关于某一个团体或班级的评定结果是否跟某段时间内的评定结果大致相同?是否跟另一环境下的评定结果大致相同?是否跟另一个评分者的评定结果大致相同? 2、效度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效度的重要性大于信度,因为一个低效度的测验即使具有很好的信度,也不能获得有用的资料。 3、区分度指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五)自编测验的常见错误1、教师过于相信自己的主观判断而忽视测验的信度与效度指标;2、许多教师对测验准备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对测验准备不够充分,甚至没有准备; 3、许多教师编制的测验太简单,题量太小;,三、非测验的评价技术,(一)案卷分析分析按照一定标准收集起来的学生认知活动的成果,如作文、日记、论文或绘画作品等。(二)观察1、行为检查单2、轶事记录3、等级评价量表(三)情感评价,四、教学评价结果的处理与报告,(一)评分分为绝对标准与相对标准两种。前者以学生所学的课程内容为依据,对应的评价方式是标准参照评价;后者是以其他学生的成绩为依据,对应于常模参照评价。 避免评分的主观性评分步骤 1、搜集有关学生的信息;2、系统地记录下评价的结果;3、尽量将搜集资料量化,用数据来表示学生的学习状况4、教师需要加大最后测验得分所占的权重;5、评价应该以成就为依据;,(二)合格与不合格(三)其他报告方式个人鉴定、观察报告、与家长面谈,第十五章 教师心理,第一节 教师的心理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第二节 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比较研究第三节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第一节 教师的心理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一、学生喜欢的教师特征知识传授者、团体的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的维护者、家长的代理人、亲密朋友、心理辅导者。二、教师的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一)教师的认知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最重要的是教师的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以及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研究显示:学生的知识学习同教师表达的清晰度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