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高中数学第1章常用逻辑用语1

[学习目标] 1.了解四种命题的概念。会判断命题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B中x0=0时。把命题p和命题q联。1.4.3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1.1 命题与量词。学习目标1、了解联结词。会判断含有联结词的命题的真假。1.3.2 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1.4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1.4.3 含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

高中数学第1章常用逻辑用语1Tag内容描述:<p>1、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1.3.2命题的四种形式学习目标1.了解四种命题的概念,会写出某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2.认识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以及真假性之间的联系.3.会利用命题的等价性解决问题知识链接下列四个命题:(1)如果f(x)是正弦函数,则f(x)是周期函数;(2)如果f(x)是周期函数,则f(x)是正弦函数;(3)如果f(x)不是正弦函数,则f(x)不是周期函数;(4)如果f(x)不是周期函数,则f(x)不是正弦函。</p><p>2、1.2.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项目内容课题1.2.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课时)修改与创新教学目标1. 1.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的概念;会判断命题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和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举例,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良好的思维品质,在练习过程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教学重、难点重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概念(解决办法:对这三个概念分别先从实际问题引起概念,再详细讲述概念。</p><p>3、1.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例,了解逻辑联结词“且”、“或”、“非”的含义,并能正确表述由“且”、“或”、“非”构成的新命题;(2)会判断由逻辑连接词 “且”、“或”、“非” 构成的新命题的真假;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本例题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用集合中“交”“并”“补”之间的关系理解“且”、“或”、“非”构成的命题,建立命题关系与集合运算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归纳“或”、“非”构成的新命题的真假的一般规律,体会特殊到一般的化归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逻辑用语表述数学内容会更准确、简洁,。</p><p>4、1.4.1 全称量词 1.4.2 存在量词1.以下四个命题既是特称命题又是真命题的是()A.锐角三角形的内角是锐角或钝角B.至少有一个实数x0,使x020C.两个无理数的和必是无理数D.存在一个负数x0,使1x02【解析】选B.A是全称命题;B中x0=0时,x02=0,所以B既是特称命题又是真命题;C中因为+(-)=0,所以C是假命题;D中对于任一个负数x,都有b是ac2bc2的充要条件B.a1,b1是ab1的充分条件C.xR,2xx2D.x0R,ex0b得到ac2=bc2,故不正确;对于选项B,由于a1,b1是ab1的充分条件,成立;对于选项C,由于x=2,2x=x2,因此错误;对于选项D,由于0恒成立,故可知D错误.3.下列四个命题中真。</p><p>5、简单的逻辑联结词本试卷满分70+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下列命题:54或45;93;若ab,则a+cb+c; 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其中假命题的个数是 ( )A0B1C2D32由下列各组命题构成的“p或q”“p且q”“p”形式的复合命题中,“p或q”为真,“p且q”为假,“p”为真的是 ( )Ap:3为偶数;q:4为奇数Bp:3+2=6;q:53Cp:aa,b; q:aa,bDp:QR; q:N=N3已知命题p:33,4,q:33,4,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p或qBp且qCpDp 或q4设p,q是两个命题,则复合命题“p或q”为真, “p且q”为假的充要条件是 (。</p><p>6、1.1.1命题1.了解命题、真命题、假命题的概念.(重点)2.理解命题的结构形式,并能把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重点)3.会判断命题的真假性.(难点、易错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命题的概念阅读教材P2P3第3段第3行,完成下列问题.1.命题的定义在数学中,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2.命题的分类(1)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2)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指数函数的图象真漂亮”是命题. ()(2)23. ()(3)命题“实数的平方是非负数”是真命题.()(4)“mx2。</p><p>7、1.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逻辑联结词“且”“或”“非”提出问题如图所示,有三种电路图问题1:甲图中,什么情况下灯亮?提示:开关p闭合且q闭合问题2:乙图中,什么情况下灯亮?提示:开关p闭合或q闭合问题3:丙图中,什么情况下灯不亮?提示:开关p不闭合时导入新知符号含义读法pq用联结词“且”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的一个新命题p且qpq用联结词“或”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的一个新命题p或q綈p对一个命题p全盘否定的一个新命题非p或p的否定化解疑难1“且”含义的理解联结词“且”与日常用语中的“并且”“和”“同时”等词语等价,表示。</p><p>8、第3课时 课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2)【学习目标】1.灵活利用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处理与之相关的问题;2.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问题情境】对于“命题p是q成立的充要条件”和“命题p成立的充要条件是q”,充分性、必要性分别指的是什么?【合作探究】【知识建构】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命题;2一般地,用p和q分别表示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用p和q分别表示p和q的否定,于是四种命题的形式就是:原命题:____________; 逆命题: ;否命题:____________; 逆否命题: .3四种命题的关系(1)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的关系是___________; 它。</p><p>9、第2课时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1)【学习目标】1. 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2. 结合具体命题,学会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方法.【问题情境】写出下列两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判断真假.(1)若xy,则x2y2(2)若ab = 0,则a = 0(3)若x21,则x1(4)若x1或x2,则x23x20.【合作探究】1. 一般地,“若p则q”为真,记作__________或__________;“若p则q”为假,记作. __________或__________;2.一般地,如果___________,那么称____________的充分条件;同时_____________必要条件;如果_________________,那么称_。</p><p>10、1.4.3 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1.若命题p:x00,-3x0+20,则命题p为()A.x00,-3x0+20B.x00,-3x0+20C.x0,x2-3x+20D.x0,x2-3x+20【解析】选C.命题p是一个特称命题,p为:x0,x2-3x+20.2.已知集合A=x|x0,则命题“任意xA,x2-|x|0”的否定是()A.任意xA,x2-|x|0B.任意xA,x2-|x|0C.存在x0A,-|x0|0D.存在x0A,-|x0|0【解析】选D.因为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所以,命题“任意xA,x2-|x|0”的否定是存在x0A,-|x0|0.3.下列命题的否定为假命题的是()A.x0R,+2x0+20B.任意一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共圆C.所有能被3整除的整数都是奇数D.xR,sin2x+cos2x=。</p><p>11、143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探究数学中一些实例,使学生归纳总结出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与它们的否定在形式上的变化规律(2)通过例题和习题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根据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与它们的否定在形式上的变化规律,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体会从具体到一般的认知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的举例,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良好的思维品质,在练习过程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教学重点:通过探究,了解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与。</p><p>12、1.4.1 全称量词 1.4.2 存在量词1.下列命题中,不是全称命题的是()A.任何一个实数乘以0都等于0B.自然数都是正整数C.每一个向量都有大小D.一定存在没有最大值的二次函数【解析】选D.A,B,C中都含全称量词,D中含“存在”,为存在量词,所以不是全称命题.2.下列全称命题为真命题的是()A.所有的质数是奇数B.xR,x2+11C.对每一个无理数x,x2也是无理数D.所有的能被5整除的整数,其末位数字都是5【解析】选B.2是质数,但2不是奇数,所以A是假命题;x2+11x20,显然xR,x20,故B为真命题,C,D均为假命题.3.下列语句是特称命题的是()A.整数n是2和。</p><p>13、143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探究数学中一些实例,使学生归纳总结出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与它们的否定在形式上的变化规律(2)通过例题和习题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根据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与它们的否定在形式上的变化规律,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2过程与方法目标 :使学生体会从具体到一般的认知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的举例,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良好的思维品质,在练习过程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探究,了解含。</p><p>14、1.1 命题与量词一、学习目标:1、了解命题的概念,会判断命题的真假。 2、 通过生活和数学中的丰富实例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会用符号语言表示全称命题和存在性命题并判断真假,能正确地对含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3、 通过对命题真假的判定体会举反例的作用。二、学习重点: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 三、教学难点:全称命题和存在性命题真假的判定。四、新知探究:1.命题定义: .2.命题的分类:真命题:判断为 的语句叫做真命题. 假命题:判断为 的语句叫做真命题. 3.命题的表示:一个命题,一般可以用一个 表示,如p,q,r,。。</p><p>15、1.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典型例题】例1.在某一次模拟打飞机的游戏中,小李接连射击两次,设命题p是“第一次射击击中飞机”,命题q是“第二次射击击中飞机”,试用逻辑联结词“且”“或”“非”表示下列命题: 两次都击中飞机; 两次都没有击中飞机; 恰有一次击中飞机; 至少有一次击中飞机. 例2已知p:方程x2+m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q:方程4x2+4(m-2)x+1=0无解.若p或q为真,p且q为假,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课堂检测】1命题“的值不超过3”看作“非p”形式时,p为 . 看作“p或q”形式时,p为 ,q为 . 2已知命题p:lg(x2-2x-2)0,命题q:0<x<4.。</p><p>16、1.1.2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学习目标1.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意义.2.会判断、证明充要条件.3.通过学习,明白对条件的判断应归结为判断命题的真假.知识点一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概念给出下列命题:(1)若xa2b2,则x2ab;(2)若ab0,则a0.思考1你能判断这两个命题的真假吗?答案(1)真命题,(2)假命题.思考2命题(1)中条件和结论有什么关系?命题(2)中呢?答案命题(1)中只要满足条件xa2b2,必有结论x2ab;命题(2)中满足条件ab0,不一定有结论a0,还可能b0.梳理命题真假“若p则q”为真命题“若p则q”为假命题推出关系pqpq条件关系p是q的充分条件。</p><p>17、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第1课时“且”与“或”学习目标1、了解联结词“且”“或”“非”的含义2.会使用联结词“且”“或”“非”联结并改写某些数学命题,会判断含有联结词的命题的真假1.重点难点:了解联结词“且”“或”“非”的含义2.教学难点:会使用联结词“且”“或”“非”联结并改写某些数学命题,会判断含有联结词的命题的真假方 法: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师生互动一自主学习要在某居民楼一楼与二楼的楼梯间安一盏灯,一楼和二楼各有一个开关,使得任意一个开关都能独立控制这盏灯,你能运用“或”“且”的方法解决吗?2.新知识学习1。</p><p>18、第1章 1.1命题及其关系,1.1.1 四种命题,1.了解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的意义. 2.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3.会利用逆否命题的等价性解决问题.,学习目标,题型探究 重点突破,当堂检测 自查自纠,栏目索引,知识梳理 自主学习,知识点一 命题的概念,答案,(1)定义:能够 的语句叫做命题. (2)真假命题:命题中 的语句叫做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 (3)命题的一般形式:命题的一般形式为“ ”.通常,命题中的p是命题的 ,q是命题的 .,判断真假,判断为真,若p,则q,条件,结论,知识点二 四种命题及其表示,一般地,用p和q分别表示原。</p><p>19、第1章 常用逻辑用语,1.2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了解联结词“且”“或”“非”的含义. 2.会用联结词“且”“或”“非”联结或改写某些数学命题,并判断新命题的真假. 3.通过学习,明白对条件的判定应该归结为判断命题的真假.,学习目标,知识梳理 自主学习,题型探究 重点突破,当堂检测 自查自纠,栏目索引,知识梳理 自主学习,知识点一 “p且q”,答案,“p且q”就是用联结词“ ”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得到的新命题, 记作 .,pq,pq,且,或,知识点二 “p或q”,“p或q”就是用联结词“ ”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得到的新命题, 记作 .,知识点三 。</p><p>20、第1章 1.3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1.3.2 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1.通过探究数学中一些实例,归纳总结出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与它们的否定在形式上的变化规律. 2.通过例题和习题的学习,能够根据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与它们的否定在形式上的变化规律,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学习目标,知识梳理 自主学习,题型探究 重点突破,当堂检测 自查自纠,栏目索引,知识梳理 自主学习,知识点一 全称命题的否定,答案,全称命题p:xM,p(x), 它的否定非p: .,知识点二 存在性命题的否定,存在性命题p:xM,p(x), 它的否定非p: .,知识点三 全称。</p>
【高中数学第1章常用逻辑用语1】相关PPT文档
高中数学 第1章 常用逻辑用语 1_1_1 四种命题课件 苏教版选修2-1
高中数学 第1章 常用逻辑用语 1_2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课件 苏教版选修2-1
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_1_1四种命题课件苏教版选修1_1
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_4_3含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课件新人教a版选修2_1
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_3_2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课件苏教版选修1_1
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_3_1量词课件苏教版选修1-1
【高中数学第1章常用逻辑用语1】相关DOC文档
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_3_2命题的四种形式教学案新人教b版选修1_1
山西省忻州市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预习案选修.docx
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4.1全称量词1.4.2存在量词课时自测.docx
山西省忻州市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测标题选修.docx
2018版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1命题学案新人教A版.docx
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学案.docx
宿迁市高中数学第1章常用逻辑用语第3课时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2导学案苏教版.docx
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4.3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达标练.docx
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4.1全称量词1.4.2存在量词达标练.docx
辽宁省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命题与量词学案新人教B版选修.docx
2018_2019高中数学第1章常用逻辑用语1.1.2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学案苏教版.docx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