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课件
专题十七 古代诗歌鉴赏 1 2011年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 减字木兰花 苏轼 莺初解语 最是一年春好处 微雨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 花不看开人易老 莫待春回 颠倒红英间绿苔 1 词中所写的春天的最美。
古代诗歌鉴赏课件Tag内容描述:<p>1、古代诗歌鉴赏 诗人作诗的目的: 言情言志 言情言志的方式:写作技 巧 言情言志凭借的媒介:境 明白三个问题 解读诗歌基本方略 解读标题 明确类别 推断情志 捕捉意象 形成画面 品味意境 识别技法 表现手法 方式与修辞 第一、明确考纲要求一、明确考纲要求考什么考什么 第二、简析高考试题第二、简析高考试题了解怎么考了解怎么考 第三、如何突破第三、如何突破(简介鉴赏方法策略)(简介鉴赏方法策略) 怎么应考怎么应考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 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 的观点态度。 明确考纲要求 (考什么)。</p><p>2、古代诗歌鉴赏题型 及答题思路 高一(2)2010.10.25 一 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 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 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 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答题时应 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 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而要运用 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进行再创造,语言力求 优美。 (2)。</p><p>3、菜 单 探究厅调研探究 演练场演练创新 透视窗考纲考情 自修窗体验感悟 高考新课标大一轮总复习课标版语文 AhZY 专题十二 古代诗歌鉴赏 菜 单 探究厅调研探究 演练场演练创新 透视窗考纲考情 自修窗体验感悟 高考新课标大一轮总复习课标版语文 AhZY (2010山东高考)阅读阅读 下面这这首古诗诗,回答问题问题 。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 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 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 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注】 商风风:秋风风。 怆怆悢(lin):。</p><p>4、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圭阝弟妹白居易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问:本诗堪称白居易“用常得奇”的佳作。请结合全诗,对颈联“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进行简要赏析。答题步骤:1 、描述诗句所描绘的景象。2 、抓住最突出的一点(或诗眼或写法)简析。3 、分析诗人营造了什么意境,抒发了什么感情。鉴赏意境的术语有。</p><p>5、第三章,古诗文阅读,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考试说明对于古代诗歌鉴赏的要求是:(1)分析综合。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2)鉴赏。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见下图表:,1,坚标杆,2,瞄考点,3,探技巧,竖 标 杆,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首联的“重重”表示落叶之多,不禁使人想到杜诗“无边落叶萧萧下”。 B颔联以比喻的手法生动地描摹了落叶思绪翻飞和对春日的无比向往。 C颈联“河边”有版本作“何边”,与前文“流水”无关,因而是错误的。 D作者借。</p><p>6、2013年山东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本考点总体要求是“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同时做出两点具体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D,属于“鉴赏评价”范畴。,专题十一古代诗歌鉴赏,1从诗歌的体裁来看:以律诗和绝句为主,其次是词。2012年16套(不包括上海)试题,11套考查律诗、绝句,5套考查词。单从山东高考看,20082012年。</p><p>7、1,2,3,4,5,6,7,8,1,2,3,4,5,6,7,8,疏竹围楼台,显示了居所环境的幽静和雅致;携客看花、,饮酒作诗, 显示了居所主人心境陶然、乐在其中的雅趣。从中,可以看出杨伯虎远离闹市、随性自然、闲适淡泊的隐者情怀。,1,2,3,4,5,6,7,8,解析,答案,1,2,3,4,5,6,7,8,解析,答案,1,2,3,4,5,6,7,8,解析,答案,1,2,3,4,5,6,7,8,1,2,3,4,5,6,7,8,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寒”字点 明了梅花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明早梅的与众不同; “白玉条”,疑梅为雪,表现早梅的冰清玉洁。作者以梅自 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p><p>8、考点针对练(四) 理解、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1,2,3,4,5,6,7,8,9,答案,考点针对练(四) 理解、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1,2,3,4,5,6,7,8,9,考点针对练(四) 理解、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答案,1,2,3,4,5,6,7,8,9,考点针对练(四) 理解、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1,2,3,4,5,6,7,8,9,考点针对练(四) 理解、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答案,解析,1,2,3,4,5,6,7,8,9,考点针对练(四) 理解、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解析,答案,1,2,3,4,5,6,7,8,9,考点针对练(四) 理解、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解析,答案,1,2,3,4,5,6,7,8,9,考点针对练(四) 理解、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解析,答案,1,2,。</p><p>9、古诗鉴赏训练,【课堂训练】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第一句、二句都借景抒情,这两句的景有什么不同?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例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什么情感?,(一)看标题 标题往往对诗歌广泛丰富的内容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 1、有些题目显示事件、情感, 2、有些。</p><p>10、古代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鉴赏,双安中学 叶倾城 cyf9194tom.com,一、试题传真:08年诗歌鉴赏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来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参考答案1:这首诗景中含情(1分)。 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入草堂书斋,“点污琴书”的活动。(1分)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了。</p><p>11、古典诗歌鉴赏,目 录,咏物诗鉴赏,思乡怀人类诗歌鉴赏,边塞诗鉴赏,山水田园诗鉴赏,评价思想内容,诗歌的意象,诗歌语言鉴赏,一草一木总关情 咏物诗鉴赏,古人很喜欢咏物,仅全唐诗已存6021首,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 “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刘熙载艺概 “体物肖形,传神写意”“不沾不脱,不即不离”,2000年北京春季高考题: 蝉 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p><p>12、第一节 鉴赏形象,考点一 鉴赏人物形象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轻富贵、傲王侯、强烈追求个性自由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二是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独钓寒江”的渔翁就是一个清高孤傲者的形象。这两种形象有时又是同一的,即诗中刻画的人物形象也是诗人自己,是诗人自身情感的寄托者。江雪中的渔翁,其实就是柳宗元在政治革新失败后不屈而又孤独的精神面貌的反映。,1. 鉴赏。</p><p>13、把握意象 体味情感,考纲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2002年全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问: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惯。这是由于“柳”和“留”谐音,借以表达惜别,依依不舍之情。而行旅之人见到柳就会引起起缕缕离愁,生发思乡之情。因此说,折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或文化内涵。,象:。</p><p>14、古代诗歌鉴赏,一、古代诗歌的分类 (一)从诗歌体式的角度划分,1古体诗 古体诗,与“近体”相对而言的诗体,亦称“古诗”、“古风”。这种诗体产生较早,唐以前各种形式的诗歌都是古体诗,唐以后把凡不遵守近体诗规则的诗歌也叫古体诗。这种诗体依据每句字数的不同可分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唐以后五言和七言古体诗成为主流,简称“五古”、“七古”。 古体诗的特点是:章无定句,句无定字,句式可整可散,篇幅可长可短,每句字数可多可少。不讲平仄,不讲对仗。用韵押韵,自由灵活。一般押宽韵,大多是隔句押韵,韵脚可平可。</p><p>15、古代诗歌鉴赏(中), 语 言 一、鉴赏语言的要求 (一)色调 客观景物有不同的色彩:赤橙黄绿青蓝紫。它们的组合,呈现出或鲜艳明亮,或清淡朴素,或灰暗无光。诗人往往将那些色彩作不同的组合,形成不同的色调,写入诗中。例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黑黍黄粱初熟后,朱柑绿。</p><p>16、第2节 古代诗歌鉴赏,真题 1,答案:情趣高雅、珍视友情、风流飘逸。,“光阴诗卷”,生活情趣;寻“多病”“固穷”二子,重友情;“试春风”,飘逸。,真题 1,答案:诗人客居外地,以诗自娱,观赏杏花,此种生活,是苦是乐,是悲是喜,诗人并未直接道出,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客子”对“杏花”,“诗卷”对“雨声”,融情于景,以自然清新的笔调表现诗人的平淡闲适之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达技巧,宁静淡泊、顺心适意的感情。,真题 2,答案:拟人手法,诗人把“云”和“月”人格化,诗人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月相寻,写出在定林流连。</p><p>17、古代诗歌鉴赏(七),课堂学习,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 1把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 2掌握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方法和技巧。 3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二过程与方法 1.简介了解咏史怀古诗的相关知识。 2.诵读感悟,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 3.通过对文本材料的赏析掌握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方法和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咏史怀古诗的思想感情。感受文本中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感情。,文本材料,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p><p>18、高考诗歌鉴赏专题,第一讲: 考点巡视;总述怎样鉴赏诗歌,二诗歌鉴赏步骤:,(一)在背景中理解文本(看题目、作者、注释等) 1.看题目,看题目能否揭示中心。(怀古、送别诗) 2.看作者,要理解不同诗人不同的创作风格。 3.看注释,以往的经验是,高考试题中,如需要考联系诗人生平及背景解答问题,出题者往往以注解的形式告诉考生诗歌写作时间。考生应当细心从中揣摩出一定的内容来。,(二)重点把握整体意境,1.疏通字面意思 特别注意典故运用以及常见文化常识,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及倒装省略等。,2.挖掘深层情感 从图景中体会其心境,进而。</p><p>19、古代诗歌鉴赏,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1鉴赏文学作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评价文学作品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要求,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1鉴赏作品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