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一
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研究化学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燃烧和灭火》 教学设计。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分子教学设计。课题2 分子和原子。(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课题2 原子的构成 (一)。学习通过实验研究化学的方法。一、物质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一Tag内容描述:<p>1、第五单元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能用微粒的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相关问题。过程与方法1通过定量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2通过同学间的讨论交流,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作出解释,提高分析及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1通过。</p><p>2、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一物质的变化与性质,马龙县纳章中学袁克花,本课题重点:1、学习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与归纳2、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3、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课题一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回忆:什么是化学?,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的基础的自然科学。,以及变化规律,组成、,结构、,性质,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怎样的规律呢?,观察实验,填写表格:,观。</p><p>3、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碳,的几种单质,这是什么元素?,c,想一想:你知道有哪些物质中含有碳元素吗?,这是什么元素?,c,猜一猜:碳元素能组成不同的单质吗?,想一想:你知道有哪些物质中含有碳元素吗?,碳元素组成的单质,金刚石,石墨,c60,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一、碳的单质,1、金刚石,纯净的金刚石是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物理性质,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金刚石的。</p><p>4、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1、用微粒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2、了解什么是化学方程式。3、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原子,分解为,新分子,重组,原子数目,原子质量,原子种类,元素质量,元素种类,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可能改变,分子数目,元素的化合价,化学反应前后,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是:,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1。</p><p>5、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金沟河镇中心学校殷建忠,【学习目标】1、阅读课本P26-P27,了解有关空气成分探究史;2、了解空气组成的探究过程;3、了解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完成【任务一】【任务一】一、空气成分的研究史法国科学家_______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其中_______约占空。</p><p>6、课题1空气,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新余市第十六中学周明星,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3.初步了解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4.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有一种物质,“看不见,摸不着,不香不臭没味道,说它宝贵到处有,动物植物离不了”。猜猜看,这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空气。,答案是空气。同学们,你猜对了吗?,把少量的汞放。</p><p>7、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第1课时碳的单质,我们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那么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吗?请同学们观看下面的三幅图片。,碳的单质主要包括金刚石、石墨和C60分子。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实验探究1.请同学们将铅笔用小刀削好,将铅笔屑放在纸上。2.请同学们用小刀划玻璃片。,提问为什么小刀能削铅笔而不能划开玻璃片?用什么可以划开玻璃。</p><p>8、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概念,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常见的物理性质有:(要求记住),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等。,如:铁能在潮湿的环境中生成铁锈,蜡烛能燃烧等,铁易生锈;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p><p>9、谜语说个宝,道个宝,万物生存离不了,生你身边看不见,越往高处它越少(打一物质),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第一课时,学习目标通过实验探究能了解空气的组成,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想一想日常生活中的哪些事例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空气的存在呢?,答:1)空集气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向下压集气瓶内的水无法上升到顶部。2)空集气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侧立有气泡。</p><p>10、火是人类进步的体现,有时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课题1燃烧和灭火,提出问题,燃烧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现象,那么应具备哪些条件才能燃烧呢?,一、什么是燃烧通常所说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讨论交流,试图在酒精灯上点燃木条和煤块,将直立于桌面上的两支蜡烛点燃,用烧杯罩住其中一支,试图在酒精灯上点燃木条和玻璃棒,实验结论,实验现象,实验内容。</p><p>11、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以及的基础自然科学2、道尔顿和阿佛加德罗建立了和学说3、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4、水氧气二氧化碳,复习回顾,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原子论,分子,门捷列夫,H2O,O2,CO2,第一课时物质的变化,学习目标:,1.用实验的方法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本质、判断依据与方法。,2.学会观察。</p><p>12、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千姿百态的物质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同学们能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质的变化吗?,节日焰火,燃烧,钢铁生锈,牛奶变质,溶洞钟乳石的形成,【实验1-1(1)】,操作:,1.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2.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到水沸腾。,3.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移近试管口。,现象:,试管中的水沸腾并逐渐减少,玻璃片上出现小水。</p><p>1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氧气,【思考】集气瓶里收集的是一种常见的气体。你知道它是空气、氧气还是氮气?,【新课引入】,如果想验证它确实是氧气,就必须先了解氧气的性质。,(1)无色、无味的气体(2)密度比空气大(3)不易溶于水,一、氧气的性质,1.氧气的物理性质,改变条件:氧气液氧固态氧(无色)(淡蓝色)(淡蓝色),蓝色钢瓶,2.氧气的检验,(1)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p><p>14、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一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第1课时,回忆:什么是化学?,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的科学。,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规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怎样的规律呢?,实验现象记录,液态的水,无新物质生成,无新物质生成,块状的胆矾,变为蓝色粉末,粉末状胆矾,思考:两个实验中物质的变化有何规律?,水的沸腾:,液态水,气态水,液态水,胆矾的研碎:,块状,粉末状。</p><p>15、燃烧和灭火,第七单元课题,小魔术:烧不坏的手帕(学生表演),操作:将手帕浸入50的酒精溶液中,均匀湿透后取出,用坩埚钳夹住,点燃。,1.浸了酒精和水的混合液的手帕燃烧时实际上是什么在燃烧?,2.手帕在熊熊烈火中为什么没有被烧掉呢?,手帕上的酒精在燃烧,同时水吸收较多热量供其蒸发,使得手帕没有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所以手帕没有被烧坏。,下一页,想一想:燃烧的必须具备什么物质基。</p><p>16、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来源,1.认识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方法;2.了解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方法。,来,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了,那么是如何从化学角度去诠释“燃烧”的呢?,导学,燃烧的定义,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的条件是什么?,思考(1)请你预测该实验的现象是什么?谈谈你的推测理由。(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