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青岛版六年制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编号:19390400]
青岛版六年制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5.1两三位数除以一位的数的口算 教学内容。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口算方法。展示学生自己探索的口算方法。3.4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体验估算的过程。初步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3.1 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经历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的过程。
青岛版六年制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Tag内容描述:<p>1、7.1时分的认识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教材P72-73,时、分的认识。 教学提示:学生在生活中常常用到时间,有了一定的时间经验,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用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让学生在操作中。</p><p>2、6.3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教材P66-67,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两步运算的计算;能用两步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p><p>3、5.5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教材P53,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提示:本小节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除一位数笔算基础上学习三位数除一位数笔算的,刚开始学习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教师要结。</p><p>4、4.1 位置与方向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教材P36,位置与方向。 教学提示: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并能根据这四个方向描述出物体的基本行走路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继续学习东北、东南、西北、西南。</p><p>5、1 克、千克的认识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教材P2-4,克、千克的认识。 n 教学提示:教学本课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掂一掂、称一称的方法,初步认识克与千克,初步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质量观念。 教学目标:。</p><p>6、4.2 平移与旋转 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P39,平移与旋转。 教学提示:平移、旋转现象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平移、旋转的基础。因此,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在观察生活现象中感受平移、旋转,初步体会平移现。</p><p>7、6.2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二)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教材P63-64,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二)。 教学提示:本节课是对除加、除减混合运算顺序的探索与总结,教学时借助采摘节的情境解决问题,探索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一。</p><p>8、2.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教材P14,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 教学提示:在教学中还要通过各种形式适时相关练习,强化计算技能,提高计算的正确性。可以通过操作学具让学生加深对算式算理的理解。</p><p>9、5.6智慧广场:等量代换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教材P58-59,智慧广场:等量代换。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结合具体问题,初步体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了解等量代换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根据数量间相等的关系进行替换,并。</p><p>10、9.1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教材P91-92,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正确认、读、写几分之一这样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 过程与方法: 结合观。</p><p>11、4.我学会了吗? 教学内容:课本20页,我学会了吗?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正确的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会分步解决“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问题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p><p>12、6.4我学会了吗?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教材P70,我学会了吗?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应用题贩一般步骤。 2. 过程与方法: 加强知识间的纵向联。</p><p>13、3.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教材P18,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 教学提示:分析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中关键的一个步骤,教师在放手让学生探索的同时适当引导,帮助学生理。</p><p>14、5.4两位数除以一位的数(有余数)的笔算除法及验算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教材P50-52,两位数除以一位的数(有余数)的笔算除法及验算。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p><p>15、6.1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一)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教材P60-61,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一) 教学提示:直观推理的方式,让学生充分比较、分析、归纳、最后概括出不含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同学间合作交流,引导学。</p><p>16、3.2 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教材P26,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 教学提示:整节课应以学生的自主学习探讨为主,教师适当引导,同时教师充分鼓励和尊重学生的多样性独立思维方式。 教学目标: 1. 知。</p><p>17、8.3我学会了吗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教材P90,我学会了吗?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和对图形周长含义的理解,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 过程与方。</p><p>18、8.1认识周长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教材P83-84,认识周长。 教学提示: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教师创设情境,学生动手操作实践,通过观察分析,合作探究,加深理解,联系生活中的周长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1. 知识。</p><p>19、5.智慧广场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教材P21,智慧广场。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掌握搭配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训练学生的有序思考能力和全面思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