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数学5.1认识一元一次方程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第一节认识一元一次方程一中川镇初级中学孙玉红学习目标1感受方程是刻画现实生活中等量关系的有效模型2归纳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情境引入同学们老师能很快猜出你们的年龄相信吗不管哪一个同学只...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5.1认识一元一次方程(2)等式的性质及其应用回顾思考BD怎样求得的。
七年级上册数学5.1认识一元一次方程Tag内容描述:<p>1、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 第一节认识一元一次方程 一 中川镇初级中学孙玉红 学习目标 1 感受方程是刻画现实生活中等量关系的有效模型 2 归纳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情境引入 同学们 老师能很快猜出你们的年龄 相信吗 不管哪一个同学 只要回答我一个问题 我就能马上猜到他的年龄是多少 怎么样 下面让我们来试试吧 你今年几岁了 一 小彬 我能猜出你年龄 不信 你的年龄乘2减5得数是多少 21 如果设小彬的年。</p><p>2、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5.1认识一元一次方程(2),等式的性质及其应用,回顾思考,B,D,怎样求得的?,合作探究,x,x,x,x,x,x,x,x,2,2,2,方程两边都除以2,x,2,表示2,表示4,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性质2。</p><p>3、七年级数学上册,5.1认识一元一次方程(一),方法二:如果设小彬的年龄为x岁,那么“乘2再减5”就是,所以得到等式:。,2x-5,2x-5=21,小彬,我能猜出你年龄。,你的年龄乘2减5得数是多少?,不信,21,方法一:(21+5)2=13,你今年13岁,他怎么知道的呢?,判断方程的条件:有未知数;是等式;,“2x-5=21”这个等式中含有未知数。,像这样含有未知。</p><p>4、七年级上册 5 1认识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在自主观察基础上 归纳得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教学重点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教学难点 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特征的理解 环节一 回顾旧知 1 方程的概念 方程就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环节二 讲授新知 1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观察下列方程有什么共同特点 2x 1 3 x 1 5 30 z 3 2 6y 1 共同点 未知数个数是1 未知数指数是1。</p><p>5、认识一元一次方程 课题 5.1.2认识一元一次方程 课型 教学目标 1、借助直观对象理解等式性质; 2、掌握利用等式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技能; 3、掌握利用等式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技能。 重点 掌握利用等式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 掌握利用等式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技能 教学用具 教学环节 说 明 二次备课 复习 环节一:回顾等式的基本性质: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p><p>6、认识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目标 1、在对实际问题情境的分析过程中感受方程模型的意义; 2、借助类比、归纳的方式概括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在概括的过程中体验归纳方法; 3、使学生在分析实际问题情境的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重点 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分析、找到等量关系,准确列出方程,并总结所列方程的共同特点,归纳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难点 由特殊的几个方程的共同特点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教学用。</p><p>7、一元一次方程 复习巩固 问题 一辆客车和一辆卡车同时从A地出发沿同一公路同方向行驶 客车的行驶速度是70km h 卡车的行驶速度是60km h 客车比卡车早1小时经过B地 A B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 你能用算术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复习巩固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1 什么叫方程 判断下列式子是不是方程 1 1 2 3 2 x 2 1 3 1 2x 4 4 x y 2 5 x 1 6 x x 2 7。</p><p>8、5.1.1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三,主讲人:李笑凤 单位:惠济区第一初级中学,北师大2011版七年级上册,学习目标,1、会根据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知道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 2、通过观察,归纳出一元一次方程 的概念。并会依据概念,准确判 断什么样的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3、会判断一个未知数的值是否为方 程的解。,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探究(一) 完成目标1 : 会根据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方。</p><p>9、认识一元一次方程(一),复习回顾,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下列各式中:8-7=1+0a-b6x+y+z=0x+2x=5x-21,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为什么?,小组合作讨论,2x-2=640+5x=1005x+10y=22020354x2=5607a=152s-t=0y2+y=83m+2=1m,一元一次方程是整式方程只含。</p><p>10、5.1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学习本章内容,你将感受方程是刻画现实生活中等量关系的有效模型。 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能解一元一次方程。 能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探索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过程中,感受转化思想。,学习目标:,回顾过去,方程的定义是怎么样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判断下列各式是不是方程,是的打“”,不是的打“”。 (1) -2+5=3 ( ) (2) 3-1。</p><p>11、1 / 6 七年级上册认识一元一次方程学案 七年级上册认识一元一次方程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归纳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经历和体验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认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建立相等关系,提高思维水平和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理解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及数学问题的严密性。 尝试在方程建模过程中,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p><p>12、3 1从算式到方程 第1课时 3 1 1一元一次方程 等式 方程 我回顾 我思考 1 2 35 7 23 b 2b 14 x 70 7x 14002x 2 6 1 象这种用等号 来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 叫 2 象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 判断方程的两个关键要素 有未知数 是等式 请大家观察左边的这些式子 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3 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方程 我回顾 我思考 5x 3y 6x 37 4。</p><p>13、同学们!准备好了么?,导学案+课本 +双色笔+典型题本,还有你的激情,课堂因你而精彩,阜阳市第十九中学 高效课堂 七年级数学,考考你,一群老头去赶集,半路买了一堆梨。一人一个多一个,一人两个少两梨。请问君知道否,几个老头几个梨?,一 元 一 次 方 程,1.理解方程的有关概念,能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2.通过观察,根据所列方程特点,归纳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体会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p><p>14、西 和 县 十 里 中 学 预 习 课 导 学 案 学科 数学 年级 七年级 设计人 张芳芳 授课人 学生姓名 课题 3 1 1 一元一次方程 班级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 理解等式和方程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掌握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并能根据问题列出方程 学法概述 1 根据问题能够列出等式和方程 2 概括出等式和方程的概念 并能对比得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3通过实际问题概括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p><p>15、3.1.1一元一次方程(2),3.1从算式到方程,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数学,张公中小学金良友,一、温故知新,1:前面学过有关方程的一些知识,同学们能说出什么是方程吗?答:叫做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2:判断下列是不是方程,是打“”,不是打“”x+3()3+4=7;()2x+13=6-y()()2x-8-10()-2x+31(),方程这个名词,最早见于我国古代。</p><p>16、3.1.1一元一次方程,3.1从算式到方程(第1课时),3.1.1一元一次方程,教学目标:,1.理解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2.能够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教学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判断,3.1.1一元一次方程教学流程,问题:1.你能回想出方程定义吗?,先设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写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例如:2x=5,3x+1=4,5x。</p><p>17、3.1从算式到方程3.1.1一元一次方程瓮安县玉山中学 贾朝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处理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一种进步;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如何寻找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了解方程及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等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获取信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