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诗歌
如何读懂诗歌——走好鉴赏诗词的第一步。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一——如何读懂诗歌(教师版)。【教学目标】学习读懂诗歌的方法。诗歌鉴赏专题之如何读懂诗歌。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而无告者也。
如何读懂诗歌Tag内容描述:<p>1、如 何 读 懂 诗 歌 导 学 案 编制人:张玉萍 傅成盛 梁桂玲 使用时间:2010-11 预习目标 在“温故”中试总结读懂诗歌的基本方法。 预习方法 1、结合导学案看唐诗宋词 ,自主梳理、建构本课知识体系。 2、完成预习内容,并理清存在的问题。 预习内容 1、 默写房兵曹胡马 声声慢 天净沙秋思 ,思考:你是如何完成对这三首诗歌的解 读的? 我是这样解读的: 学习目标 1、梳理、归纳读懂诗歌的一般方法 2、能够进行能力迁移,读懂诗歌 学习思路 温故而知新,每个知识点都“由课本中来,到高考中去” 。 学习过程 一、温故,交流“预习案”的思。</p><p>2、诗歌鉴赏 如何快速读懂古诗词 目标 1了解考纲对古诗词的考查要求 2学会找到读懂古诗词的路径、角度。 3调动相关知识关联分析,读懂古诗词。 考纲要求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 技巧;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态度。 如何快速读懂古诗词 读懂一首诗或词,就是要通过诗中所写内 容领悟蕴含于诗词中的情感. 诗歌的情感,按内容分类: 送别抒怀诗、羁旅思乡诗、思妇闺情诗、 山水田园诗、怀古咏史诗、咏物言志诗、 边塞征战诗、人生感慨诗、民生疾苦诗、 哲理诗 常见的思想感情 忧国忧民之感慨 国破家亡之痛楚 游子迁客之凄凉。</p><p>3、如何读懂诗歌走好鉴赏诗词的第一步读诗如读人。读一首不曾谋面的诗歌,就如同见一个陌生人,读诗的过程,完全可以看成是你和这个人交往的过程,那么,如何才能又快又准确地了解他呢?一、怎样算是读懂诗歌1、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如何明白浅层意思?填充内容诗中省略的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调整语序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整合句意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子。明确题材送别诗、羁旅诗、边塞诗、闺怨诗、田园诗、怀古诗、隐逸诗等。例1:汉江临泛(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p><p>4、如何读懂诗歌,诗歌鉴赏,(2011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春暮西园高启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7分),【解析】本题角度任选,开放度极大,不再是“问什么答什么”,而是“想什么答什么”,给了考生答题的充分自主权。角度不外乎四个:形象、语言、技巧、情感。尽管角度自选,但要鉴赏准确,就必须读懂诗意。,一、古诗词特点凝练含蓄。</p><p>5、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一如何读懂诗歌(教师版)编印:杨阳 2013/9/16【点击考纲】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教学目标】学习读懂诗歌的方法,帮助学生找到解读诗歌的钥匙【教学方法】讨论法、鉴赏法【课时安排】2课时一、怎样算是读懂诗歌1、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2、领会深层意思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二、读懂诗歌的方法技巧1 、品标题 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p><p>6、诗歌鉴赏专题之如何读懂诗歌【教学目的】1、明确考纲对诗歌鉴赏的要求。2、明确诗歌鉴赏三步骤。3、掌握读懂诗歌的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把握意象,体味情感【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考纲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二、诗歌鉴赏三步走能读懂会鉴赏精表达三、如何读懂诗歌标题:通向诗歌主旨的第一条快速通道注释:每个都有用,每个都要用意象:意象是作者情感的载体尾句:一篇之妙,在乎落句,卒章显志题干:题干是答题的指引,也是理解的。</p><p>7、如何读懂古典诗1、关注题目2、关注首尾句(联)3、关注表情、表意的关键词4、关注意象5、关注文题间的注释6、关注题干提供的信息7、关注常用典故的特定含义8、关注熟悉的作家的概况9、关注常见题材的常见主题日暮倚杖水边(金)王寂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注】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此诗颔联以 和 两位被贬异乡的古人自况,用典精当,对仗工整。(2分)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p><p>8、如何读懂诗歌,诗歌鉴赏,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 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寒声:指秋 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雁:古 人认为雁能传书。 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2011年全国卷】,写景抒怀诗(羁旅),白日萧瑟清寒的环境浸透了主人公的凄清之感,夜半沉寂冷落的环境更浸润了主人公的孤独感。表现了深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独感和对故乡亲人的思念。,。</p><p>9、胶州一中高三语文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材料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如 何 读 懂 诗 歌 导 学 案编制人:张玉萍 傅成盛 梁桂玲 使用时间:2010-11预习案预习目标在“温故”中试总结读懂诗歌的基本方法。预习方法1、 结合导学案看唐诗宋词,自主梳理、建构本课知识体系。2、 完成预习内容,并理清存在的问题。预习内容1、 默写房兵曹胡马声声慢天净沙秋思,思考:你是如何完成对这三首诗歌的解读的?天净沙秋思房兵曹胡马声声慢 李清照 我是这样解读的: 课堂案学习目标 1、 梳。</p><p>10、2009年高考古诗词备考专题,怎样 古代诗词,读懂,1,登科后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题目是“登科后”,结合内容,理解此诗作者表达了怎样的心情?,表达了作者在考中科举进士后的兴奋和得意。 ( 探花一词始自唐代,新科进士放榜后,由朝廷组织一场庆祝宴会,地点就在长安的曲江,名为“杏园宴”。时值三月,春花烂漫,宴会前在今科进士中选年少俊美者乘马采花,以助喜庆,称为“探花郎”,与科举考试名次无关。),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p><p>11、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走好鉴赏诗词的第一步,读懂诗歌(3),6、词性改变的活用词。,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使这些词在特定的语境中,起到不同寻常的作用而成为一句诗或一首诗中的关键词,甚至成为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词性的活用,大的方面有实字虚用,虚字实用,小的方面有名词动用、形容词动用等。,复如东流水,未有西归日。</p><p>12、悟 于 心 则 敏 于 言,结合08高考诗歌鉴赏谈如何读懂诗歌的问题,、看标题,抓住灵魂,诗歌的标题往往是这首诗的中心与灵魂,它包含了诸多的信息,标题可以概括作品的主要内容、奠定作品的感情基调、揭示诗歌的类型等。阅读时注意将诗句的内容与诗歌标题结合起来理解对理解诗意有着相当大的帮助。 例如读张继的枫桥夜泊,根据“夜”字可推知诗歌所描绘的为枫桥的夜间景象,“泊”字可知诗歌表现的是一种羁旅情怀。据此诗歌的内容与情感就可大体得到把握。,海南、宁夏卷: 题李世南画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隔。</p><p>13、如何读懂古典诗词,古诗鉴赏初步,考试答题中常见的问题,1、联想不丰,意象不明,主题不清。 2、积淀不够,语句不解,手法不懂。 3、不知要点,答非所问,语言不准。,“读懂”的要求与方法,三项要求 1、理解意象(特定含义、情感关键词) 2、理解意境(把文字还原为画面) 3、理解主题(特别关注末两句),八个方法 1、关注题目(包含了时间、地点、题材、情感等) 2、关注首尾句(联)(首句:点题目;尾句:显主旨) 3、关注表情、表意关键词 4、关注意象 5、关注文题间的注释 6、关注题干提供的信息 7、关注熟悉的作者的概况(经历、思想。</p><p>14、如何读懂诗歌,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要弄清楚词本来的意思,而不是想当然的理解。,弄懂词义,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 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引申联想,除了把握词的基本意思以外,还要动用联想,弄清楚这个词可以让我们想到什么,给我们以什么样的感受。这叫做词的联想义。,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云破月来花弄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云破月来花弄影,最具联想意义的词, 我们。</p><p>15、刘相春制作,2007年考试说明:,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据考试说明规定,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鉴赏;二是评价。,望江南 超然台作 (2007全国一)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p><p>16、怎样才算读懂?】,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营造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1. 明白表层意思,2. 领会深层意思,【如何明白浅层意思?】,填充内容,调整语序,整合句意,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子。,4,古诗词特点,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凝练含蓄,言简意丰,诗歌由于声律要求和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常会打乱语序。,5,把古诗当作文言文来读 (重要字词、语序、省略),。</p><p>17、如何读懂诗歌,古代诗歌鉴赏(1),一、从题目入手读懂诗,1、看题目猜测内容走向,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2004年天津卷,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2002年全国卷,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