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菌过滤_第1页
除菌过滤_第2页
除菌过滤_第3页
除菌过滤_第4页
除菌过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除菌过滤,过滤分类,膜孔径0.45m,膜孔径为0.45m或0.22m,膜孔径为0.22m或0.1m,膜孔径为或0.1m,膜孔径为小于0.1m,100m80m60m40m20m10m8m5m3m1m0.6m0.5m0.4m0.3m0.2m0.1m0.1m,发丝直径肉眼可见尘埃粒子 酵母菌大肠杆菌 沙门菌缺陷性假单胞菌支原体病毒,过滤机理,颗粒直径是否大于滤膜孔径,否,是,过滤的影响因素,深层过滤,表面过滤,膜过滤,滤膜类型,过滤影响因素,操作条件,颗粒类型,流体特性,压力,流速,可变形颗粒,不可变形颗粒,温度,膜过滤的类型,过滤器的类型,除菌级过滤器,中国药典2010版附录1 无菌药品规定:第九十一条对可最终灭菌的产品不得以除菌过滤工艺替代最终灭菌工艺。如果药品不能在其最终包装容器中灭菌,可用孔径为0.22 0 1 ( 或更小) 的除菌过滤器将药液滤入预先灭菌的容器内。由于除菌过滤器不能将病毒或支原体全部滤除,可采用热处理方法来弥补除菌过滤的不足。第九十二条与其他灭菌方法相比,除菌过滤的风险最大,因此,宜安装第二只已灭菌的除菌过滤器再过滤一次药液。最终的除菌过滤滤器应尽可能接近灌装点。第九十三条过滤器应尽可能不脱落纤维。严禁使用含石棉的过滤器。过滤器不得因与产品发生反应、释放物质或吸附作用而对产品质量造成不利影响。第九十五条同一规格和型号的过滤器,应经过验证确定其使用时限。”,法规规定,FDA无菌药物工业指南(2004) 规定:除菌级过滤器是指经过适当验证,可以从流体中去除所有微生物并产生无菌滤出液的过滤器。FDA无菌药物工业指南(1 9 8 7 ) 规定:除菌级过滤器是指当用至少达到107cfu/cm2 过滤面积浓度的缺陷假单胞菌进行挑战,可以产生无菌滤出液的过滤器。中国药典2010版要求除菌级过滤器的1cm2 有效过滤面积L R V 不少于7,除菌过滤器历史变革,20世纪60年代,0.45m孔径滤膜被认为是“除菌级” 的液体过滤器,并被成功应用于注射剂的除菌过滤,这些过滤器采用黏质沙雷菌进行挑战确认。1960年,美国科学家发现缺陷性假单胞菌可以穿过0.45m孔径滤膜,缺陷性假单胞菌大小为0.30.4m。之后,第一款新型除菌级滤器诞生,为方便定义,将此过滤器的孔径由原来的0.45m降低为一半的0.225m,后被简化为0.45m,从此翻开了除菌级过滤器的新篇章。,过滤除菌法,按材质分类,指过滤膜可以被水溶液等极性溶液润湿并在低压差下允许其滤过的过滤器,亲水性,滤膜排斥水和其他高表面张力的液体,只有在高压差下才能被水溶液等极性溶液润湿,只有被乙醇等低表面张力液体预润湿后才在低压差下允许其滤过的过滤,疏水性,主要用于液体除菌材质如聚偏二氟乙烯(PVDF)、聚醚砜(PES)聚丙烯(PP),主要用于气体除菌材质如聚四氟乙烯(PTFE)等,滤膜的材质,(1)混合纤维素酯 常用来制成圆形的单片平板滤膜,用于液体和气体的精过滤。(2)聚偏二氟乙烯(PVDF) 精过滤材料,有极佳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能承受多次蒸汽灭菌,并可制成亲水性滤膜,广泛用于制药工业水针剂用水及蒸馏水的过滤。(3)聚丙烯(PP) 常用来做成筒式过滤器的滤芯,有较大的孔隙尺寸范围,属粗效过滤材料。(4)聚醚砜(PES)常用来做成筒式过滤器的滤芯,由于独特的孔隙结构,又具有较好的耐温耐水解性能,用于精度较高的溶液的精过滤。(5)尼龙(N66) 常用来做成筒式过滤器的滤芯,可用于果汁、酒精的过滤,属精过滤材料。(6)聚四氟乙烯(PTFE) 最广泛使用的一种材料,用来做成筒式过滤器的滤芯,其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极佳,可承受较高的操作温度,对大多数化学物质抗腐蚀及耐耐酸碱性能良好,具有较高的化学适应性,常用于水、无机溶剂及空气的精过滤。,N66,PDVF,PES,PTFE,PP,除菌滤膜的制造工艺,铸造膜,拉伸膜,亲水性膜,利用有机溶剂在膜表面的挥发形成孔道。孔道是非常均匀的圆形,疏水性膜,疏水材质滤膜具有天然的疏水性和极强的化学稳定性,它不适用铸造膜方式进行制备,但可采用热熔拉伸的方式进行制作。孔道为狭长形、膜非常薄,往往和支持结构结合在一起。,按膜孔径对称性分类,对称膜,不对称膜,聚偏二氟乙烯,聚醚砜,具有高截菌能力和低蛋白吸附的特点,适合做注射剂灌装前的最终除菌过滤,膜孔径从上游至下游逐渐减小多为复合结构具有高载量、高流速和高容污能力,滤芯的结构,折叠的作用,完整性测试,完整性测试,破坏性检测,非破坏性检测,微生物挑战,压力保持,前进流,水侵入,泡点,微生物拦截测试是最敏感的的确认过滤除菌能力的完整性检测方法非破坏性实验是对微生物拦截能力的简介反应,颗粒挑战,起泡点实验,原理,筒式过滤器的起泡点试验步骤,1kgf/cm20.1MPa,影响泡点测试的因素操作条件,操作者的主观性:主要是针对手动测试而言,因为在出泡多大的情况下定为气泡点受操作者主观差异影响;温度变化:温度会影响气体扩散速度、溶解度、润湿液表面张力等,不同温度下会产生不同泡点值,因此温度需一致;升压速度:不同的升压速度会产生不同的泡点值,通常情况下,升压速度快会产生一个较高的泡压值,因为滤膜内部的扩散过程还未充分建立,扩散流偏小,影响泡点测试的因素膜面积,膜面积不会影响膜内在孔径,但在升压过程中,膜面积越大,扩散流也就越大,因此在气压到达交叉区时,膜面积大的泡点要低于膜小的,但两者的孔径是相同的,影响泡点测试的因素浸润液体,润湿液的表面张力是决定泡压值的决定因素,不同的润湿液就会产生不同的泡点值。某滤芯有两种气泡点规格:润湿液为水3200mbar润湿液为95酒精1200mbar,影响泡点测试的因素膜材料,过滤膜的疏水性越强,膜就越难被浸润,就可能导致错误的测试结果。更具侵略性的润湿方式:如正向冲洗3分钟或更长改变润湿液:如改用酒精或其他有机溶剂同样为0.22um的滤芯,材料不同,泡点值也不同,润湿液同为水时:SPS0.22 3200mbarSPSTSM0.22 3800mbar,影响泡点测试的因素孔径,压力衰减测试/前进流测试,压力衰减测试即在润湿过滤芯上游施加一定体积的高压气体,压力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