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著作权保护面临的挑战与对策_第1页
网络著作权保护面临的挑战与对策_第2页
网络著作权保护面临的挑战与对策_第3页
网络著作权保护面临的挑战与对策_第4页
网络著作权保护面临的挑战与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论文题目 网络著作权保护面临的 挑战与对策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辅修专业: 专业/班级: 学 号: 成 绩:_年_月_日学习学院毕业论文指导评分表评价指标 评分标准 评分名称 满分 8 分,10 分 6 分,8 分学生态度 10 分 严格遵守纪律;作风严谨务实。态度端正,按进度圆满完成任务。 能遵守纪律,态度比较端正。能按进度完成任务。文本完整性20 分文本结构规范:题目、作者、指导教师、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参考文献和经教师批阅后的原稿一份。文本结构基本符合要求,但次要文本有少量遗漏。文本数量规范10 分文本层次清楚,摘要简练,正文字数不少于 5000 字,参考文献 4 篇以上。文本层次基本清楚,正文字数不少于 3000 字,参考文献不少于 2篇。文本形式技术质量 10 分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论文打印排版美观,符号统一、编号齐全,图表分别按顺序标号,图有图名、表有标题,且图表配合适当,文件填写齐全、正确,装订顺序规范。正文格式符合相关要求。文字表达基本达到要求,错别字少于 15 个;论文打印基本规范;标点符号使用基本正确;层次标号基本清楚;图表使用基本正确,基本能说明问题,文件填写基本齐全,装订顺序基本规范。选题及内容15 分选题与课程密切相关,内容理论联系实际,论点鲜明,论据确凿,资料翔实可靠,有说服力。内容基本上能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正确,论述有理有据,但说服力不够。创新 15 分论文(设计)有独特见解,对某些问题有较深刻的分析,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或较强的应用价值。能提出自己的看法,但独立研究体现不够,论文缺乏一定的深度。逻辑性10 分 论文(设计)结构严谨,论述层次清晰,逻辑性强。论文(设计)结构基本合理,论述层次较为分明,有一定的逻辑性。撰写质量规范 分析解决问题能力10 分 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发现与解决实际问题,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基本上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发现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合计 100 分 【 80,100 】 【60,80】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学院毕业论文答辩记录答辩记录记录人:_ 地点: _ _年_月_日答辩成绩答辩委员会意见:答辩委员会签字: _年_ 月_ 日成绩构成:论文指导教师评分60%+答辩成绩40%论文成绩: 60%+ 40%= 1摘 要以利益平衡为基本精神的传统著作权法, 通过规定著作权保护措施以及种种限制制度,并以利益平衡原理为主线,以平衡作品创作者、传播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然而由于网络技术的特点,使得作品的表现形式、传播方式、使用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传统著作权法调整的这一利益平衡关系在网络环境下已被打破。 面对迅猛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和日益繁多的网络作品,如何建立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制度,恢复作者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原来的平衡关系,是本文的核心任务。本文充分探讨了在网络领域才可能出现的著作权问题。 为技术措施提供法律保护是国际立法趋势,我国也在奋起直追。本文主要借助法学的各种研究方法,在网络著作权背后的利益冲突之调节上提供相关的准则,并对网络著作权的保护问题提出相关看法与建议。关键词:网络著作权; 利益平衡;信息网络传播权;对策研究AbsractThe traditional copyright law basic spirit was based on the interest balance , through the regulation system of copyright protection measures and restrictions, an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balancing of interests, works to balance the interest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reator, disseminator and user. However, with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technology, it makes the work of forms, mode of transmission, using earth-shaking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way. Adjustment of the interests balance between traditional copyright law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has been broken. Facing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the increasing of network works, how to set up the copyright protection system, restore the authors personal interests and social public interests of the original equilibrium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is the central task of this paper.This paper fully discusses the problems that may occur in the field of network copyright. It is the international trend of legislation to provide legal protection for technological measures, It is up to our country to catch up. In this paper, it uses various research methods of law, provides guidelines on the regulation of the conflicts of interest behind the network copyright,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views and Suggestions about the network copyright protection.Keywords: network copyright; interests balance; the right of communication through information network; countermeasure research目 录中文摘要 1中文关键词1Absract 2keywords 2一、网络著作权概述3(一)网络著作权的概念 3(二)网络著作权的主体 3(三)网著作权的客体4(四)网络著作权的内容 4(五)利益平衡原理5二、网络的发展对著作权保护的影响和挑战5三、网络著作权的保护对策6(一)确立信息网络传播权6(二)加强网络立法保护 7(三)实施网络技术保护措施7(四)建立网络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 8参考文献 9致 谢 103网络著作权保护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本论文的范围限于网络领域,着眼于新环境下著作权的保护问题,研究传统著作权保护在网络新环境的新表现、新发展及面临的挑战。既探讨网络环境下宏观层面的著作权的保护问题,又在微观层面上探讨具体著作权保护制度在网络环境下的变革,点面结合,以期构建网络环境下著作权法的利益平衡机制,使作品的创作者、传播者和使用者的利益关系达到和谐的平衡状态。一、网络著作权概述1986 年的民法通则明确规定要保护公民和法人的著作权,但只是原则性的规定,至于如何保护、著作权有哪些内容等都没有具体规定。到 1990 年我国大陆才颁布专门的著作权法 ,与之配套还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条例和相关司法解释,至此,我国大陆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系统的著作权保护。为了加入 WTO,我国大陆的知识产权制度必须重新修订以达到国际保护水平,为此,2001 年我国大陆对著作权法作了较大修改,并正式规定了新的传播媒介网络环境下产生的著作权问题信息网络传播权。(一)网络著作权的概念著作权,指因著作完成所生之著作人格权及著作财产权。学界一般定义为:基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产生的权利。即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创作者就其创作之作品,依法在一定期限内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在我国,著作权与版权是同义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十六条明确规定: “本法所称的著作权即版权” 。 民法通则在著作权章名后面用括号注明“版权”二字,也表明二者之同义。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学界习惯将其称为“网络著作权” ,该权利是因网络而产生的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从本质上说,网络著作权只是作品在网络这种特殊的传播方式下传播而产生的著作权的一种新的分类。(二)网络著作权的主体著作权的主体,即著作权人,是指依照著作权法对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我国著作权法第九条规定:“著作权人包括:(一)作者;(二)其他依4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据此,网络著作权的主体包含两类:作者和网站经营者。其中,网络作品的作者,就是作品本身的创作者,其只包含我们传统意义上的作品的创作者,并不包含将作品通过数字代码的方式进行加工转换成二进制数字的作者。而网站经营者则对其制作的网页享有著作权。网页作品是网页设计师运用HTML数字语言制作而成,并且加入了文字、图片和声像资料,具有独创性。同时,网页作品能够以存储或者打印的形式固定下来并能被复制,具有可传播性。网页制作的水平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访问量,网站经营者通常会支付昂贵的设计费制作网页,并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对网站上的内容进行编辑和更新,以此来吸引网民的访问。因此,网站经营者所制作的网页应属于我国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其作者就是网站经营者,对该网页享有完整的著作权。(三)网络著作权的客体著作权的客体即作者创作的具有独创性的智力创作成果,它能够被以某种有形形式加以复制,涉及到文学、艺术和科学等领域。 著作权法的第三条对作为著作权客体的作品应有的要素做了如下规定:“(1)作品须有文学、艺术或者科学的内容;(2)作品具有独创性;(3)作品须能以物质形式固定下来并能被复制。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著作权解释)对网络环境下的作品划分了两种类型:一是数字化作品(Digitized Words) ,二是以数字化形式而创作的作品,称之为数字式作品(Digital Works) 。(四)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