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死因监测培训1n 2012年死亡监测报告达到了 555/10万(标化后),在全市排位在前列。n 2013年一月份报告率 620/10万排名 11位、二月份报告率 415/10万排名 12位,报告中出现的问题:n 1、赞皇镇有迟报病例n 2、个别乡镇有编码错误n 3、报告中农民的不必填写工作单位(南邢郭乡、阳泽乡)2死亡报告病例与监测n 死因信息网络报告工作规范一、信息收集n 报告对象:发生在辖区内的所有死亡个案均为死因登记报告的对象,包括在辖区内死亡的户籍和非户籍中国居民,以及港、澳、台同胞和外籍公民。n 报告单位: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均为死因信息报告的责任单位。n 报告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均为死亡信息的报告人。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疗卫生人员方可填报 死亡医学证明书 。3二、死亡个案的填报n 医疗卫生机构死亡个案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由诊治医生作出诊断并逐项认真填写 死亡医学证明书 。 n 家庭或其他场所死亡个案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防保医生,填写 死亡医学证明书 。 n 涉法死亡个案 凡需公安司法部门介入的死亡个案,由公安司法部门判定死亡性质并出具死亡证明,辖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医生根据死亡证明填报 死亡医学证明书 4n 报告内容n 死亡医学证明书 一般项目致死的主要疾病诊断其他项目n 5岁以下儿童死因登记报告副卡n 孕产妇死因登记报告副卡5n 三、死亡医学证明书各联流向死亡医学证明书各联流向第一联出证单位保存 ,用于网络报告第二联由出证单位寄送县 (区 )疾控中心 ,内容与第一联同 ,可进行网络代报第四联为殡葬火化凭据第三联为户籍管理部门 注销户口凭据出证单位保存 县 (区 )疾控中心保存 户籍管理部门保存 殡葬管理部门保存678四、网络报告1.死因信息报告方式n 死亡医学证明书 及副卡通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 平台上的 全国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 进行网络直报。2. 报告程序、时限n 县及县级以上医疗机构 由病案室或防保科在 7天内完成对卡片的审核和网络报告。 (将 死亡医学证明书 死因链、调查记录等原始信息如实录入,并进行根本死因确定及编码。) 不具备网络报告条件的医疗机构,收到 死亡医学证明书 7天内向属地的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出。 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报告卡后,应在 5个工作日内代为完成网络报告。 9n 3、死亡信息的审核n 医疗机构的死亡报告管理人员对填报的 死亡医学证明书 自查; (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n 县(区)级疾控中心、妇幼保健机构的死亡报告管理人员网络审核报告信息 每个工作日需上网对辖区内报出的死亡信息、孕产妇和 5岁以下儿童死亡信息进行审核 对于核实无误的 死亡医学证明书 及副卡,应于 7天内通过网络进行审核确认。n 县(区)疾控中心负责县级以下医疗机构报告死亡病例的根本死因确定和死因编码 ( 具备条件的县级以下医疗机构也可承担根本死因确定和死因编码工作。 ) 10n4、死亡信息的订正对已审核确认的报告信息,如发生报告死亡病例死因诊断变更或填卡、编码错误时,应由填报单位及时报告县 (区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由后者负责订正。n5、死亡信息的补报n 在质控过程中发现了漏报的死亡病例,应及时补报 ;n6、死亡信息的查重n 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每周对报告信息进行查重,对重复报告信息进行确认后删除 ;11五、资料保存与管理1.报告单位和县(区)疾控中心应妥善保存死因登记信息原始资料;2. 报告单位和县(区)疾控中心应定期下载个案数据和储存本单位网络上报的原始数据库,并采取有效方式进行数据的长期备份。12n 安全与管理n 帐号安全用户的账号密码应由 8位以上的数字与英文字母组成,每月至少更改一次。13死亡原因的基本填写要求14根本死亡原因的定义n (a) 引起一系列直接导致死亡事件n 的那个疾病或损伤;或n (b) 产生致命损伤的事故或暴力的n 情况。n 不包括症状、体征和临死方式,如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 不包括临死时的表现形式。15ICDn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n 国际疾病分类n ICD-10n 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n 第十次修订本16n ICD编码基本结构n 由字母数字编码组成 (A00.0-Z99.9)n 第 1位 第 2位 第 3位 . 第4位英文 数字 数字 小数点 数字A 0 0 . 0分类由 22章组成 (疾病、损伤中毒等 )17国际死因医学证明书基本格式n 死 亡 原 因 发病至死亡之间 n 大概的时间间隔n n 直接导致死亡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 的疾病或情况 * 由于 (或作为 . 的后果 ) 所引起 n 前因 (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 任何引起上述原 由于 (或作为 . 的后果 ) 所引起 n 因的疾病情况, (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 把根本情况陈述 由于 (或作为 . 的后果 ) 所引起 n 在最后 (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 n 促进死亡,但与导致死亡的疾病 . . . . . . . . . . . . . . . . . . . n n 或情况无关的其他有意义的情况 . . . . . . . . . . . . . . . . . . . n * 此处不指临死方式,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 n 它指引起死亡的疾病、损伤或并发症。18如果在一系列事件中只有一个步骤,则在 I(a)行上记入一条就足够了。如果存在多于一个步骤,则直接原因记 (a)行,而起始前因记在最后一行,任何中介原因则要记在 (b)行或 (b)行和 (c)行。例 1: I (a) 食道静脉曲张出血(b) 门静脉高压(c) 肝硬变 (d) 乙型肝炎19n 第 I 部分 (a)、 (b)、 (c)三栏,其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是 :(C) 病(根本死因) 发展 (b)病(中介原因) 发展 (a)病(直接死因) 导致 死亡。n 各病发生到死亡的时间间隔一般是: (c)病最长,(b)病次之, (a)病最短。20例 2直肠癌 肝、胰转移癌 上消化道出血休克 死亡n 死亡原因 发病至死亡之间 n 大概的时间间隔 n n (a) 上消化道出血休克 2小时n (b) 肝、胰转移癌 半年n (c) 直肠癌 3年 n 21n 应尽可能报告特异性的诊断n 例 3: I a) 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n b)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M4型复发n c) n n 对肿瘤致死者应明确报告肿瘤的原发部位及形态学情况 例 4: I a) 肠梗阻伴消化道出血 b) 升结肠肝脾转移癌n c) 胃印戒细胞癌n 22当证明书上用于伴有一个或多个其他情况时的根本死因编码的注释有联系时 ,则编码到联合情况n 例 5 : a) 肺原性心脏病 I27. 9n b) 肺气肿 J43. 9n c) 慢性支气管炎 J42根据总原则确定慢性支气管炎作为根本死因 ,但根据规则 C 慢性支气管炎可以与肺气肿建立联系产生新的编码 ,所以将梗阻性慢性支气管炎作为根本死因 ,编码为 J44. 8 。23n 例 : a) 心脏扩张和肾硬化b) 高血压根据联合编码规则 ,可以将三种情况联合到一起 ,根本死因为高血压性心脏和肾脏病 ,编码 为 I13. 9 ,从而包含了死亡医学证明书上的全部信息。24对先天异常致死者,应优先报告严重的先天异常 例 5 I a) 癫癎持续状态 b) 先天性脑发育不良n c) n 25对损伤 /中毒致死者,应同时报告损伤 /中毒的临床表现及外部原因,并将外部原因作为根本死因。例 7: I a) 颅脑损伤b) 据 家属 xxx提供系高楼意外坠落c) 26外部原因的填写n 死亡原因 发病至死亡之间n 大概的时间间隔n n (a) 颅内损伤 1小时n (b) 颅骨骨折 1小时n (c) 行人在道路上行走 1小时n 意外被卡车撞倒27外部原因的填写n (a) 车祸n V89.2 n 【 纠正 】n (a) 创伤性颅脑损伤n (b) 驾驶小汽车与对面n 重型卡车意外碰撞n V44.528n I (a) 失血性休克 n (b) 左锁骨下动脉n 破裂n I77.2n 【 纠正 】n I (a) 失血性休克 n (b) 左锁骨下动脉n 破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压氧护理题库及答案
- (正式版)DB65∕T 035-2010 《和田玉》
- 高阳招聘笔试题目及答案
- 锻造工程师招聘面试题2025年题库解析附答案
- 第23课 野外活动注意安全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地方、校本课程浙教版(2021)人·自然·社会
- 第1课 建立班级课程表教学设计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第四册(2017)电子工业版(安徽)
- 虚拟数字人动作合成-洞察及研究
- 矿山通风系统优化与安全控制-洞察及研究
- 薄荷酮代谢通路调控网络构建-洞察及研究
- “四川大学202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计算机科学)试题及答案”
- 急性重症胰腺炎个案护理
- 软式棒垒球-上手传接球教案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 变更董事股东会决议
- 中国功夫介绍英文
- 生物医药强国战略研究
- 驾驶员管理台帐
-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3课《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优秀课件【最新】
- 拆房协议书模板
- 制造企业物料试用单
- 《斐波那契数列》课件
- 电力排管检验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