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疗法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ppt课件_第1页
雾化疗法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ppt课件_第2页
雾化疗法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ppt课件_第3页
雾化疗法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ppt课件_第4页
雾化疗法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雾化吸入疗法在中国慢性呼吸疾病中的应用101 雾化吸入疗法与中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现状02 雾化吸入疗法在常见慢性呼吸疾病中的应用- 支气管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咳嗽变异性哮喘目录201 雾化吸入疗法与中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现状02 雾化吸入疗法在常见慢性呼吸疾病中的应用- 支气管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咳嗽变异性哮喘目录3中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流行病学特点:患病率高,死亡率高1.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2015. 2.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2013.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为 68/10万 12012年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主要疾病死亡构成:呼吸系统疾病为 第 4位 22012年 城市 居民主要疾病死亡构成 占总死亡数 (%) 农村 居民主要疾病死亡构成 占总死亡数 (%)1 恶性肿瘤 26.81 恶性肿瘤 22.962 心脏病 21.45 脑血管病 20.613 脑血管病 19.91 心脏病 18.114 呼吸系统疾病 12.32 呼吸系统疾病 15.755 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 5.67 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 8.926 其他疾病 3.88 其他疾病 4.457 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 2.82 消化系统疾病 2.548 消化系统疾病 2.48 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 1.629 神经系统疾病 1.12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1.0010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1.03 神经系统疾病 0.954雾化吸入疗法起效快、全身副作用小、适用人群广,为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案与口服治疗相比,雾化吸入疗法:l药物被直接送到病变部位,作用于局部受体起效快全身副作用小l可同时吸入几种药物l无需患者主动吸气配合,适用人群更广李园春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的应用及护理 当代护士 学术版 . 2007;11:38-39 雾化吸入治疗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最常用的给药方法 , 尤其 适合呼吸系统疾病的 治疗 要 根据 雾化装置性能特点选择合适的患者、药物,治疗时间和给药剂量,并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方法,才能达到雾化治疗的目的,减少 不良反应5药物设备的缺乏和经验缺乏导致雾化吸入治疗无法在基层医院开展Zhu Z, Zheng JP,Wu ZP,et al. Clinical Practice of Nebulized Therapy in China:A National Questionnaire Survey.Journal of Aerosol Medicine and Pulmonary Drug Delivery.2014;27(5):386-391.6%47.3% 72.1%在国内超过 90%的二三级医院使用雾化吸入治疗,而基层医院仅有47.3%即使 三级医院都有 6%医生使用了地塞米松等不适合雾化吸入治疗的药物未使用雾化吸入治疗的原因中,有 72.1%的受访医生认为是缺乏正确使用雾化吸入治疗的 知识6卫生部连颁新政:合理配置资源 ,规范药物使用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完善了有关管理法规制度、指标和技术规范,建立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的监测体系,并加大监管力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也为分级诊疗制度的推广奠定了基础。分级诊疗的建立和大规模推广可有效改善当前 “ 就医难 ” 现状,使医疗资源得到更合理配置。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在基层或社区医院接受长期规范治疗, 可 为其长期随访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并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 。 基层医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疾病情况、生活习惯,并给予更适宜的个体化治疗方案。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 /yzygj/s3593g/201509/c30041e1016a427f9477774c9e864eb4.shtml2. 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 /xinwen/2015-08/27/content_2920804.htm 701 雾化吸入疗法与中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现状02 雾化吸入疗法在常见慢性呼吸疾病中的应用- 支气管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咳嗽变异性哮喘目录8Su N, Lin J, Chen P, et al. Evaluation of asthma control and patients perception of asthma: findings and analysis of a nationwidequestionnaire-based survey in China. J Asthma. 2013;50(8):861-870. 调查显示:我国大城市三级甲等医院哮喘达到完全控制的患者 仅 28.7%N = 2928患者(%)第一 项全国性的调查研究,旨在获得我国哮喘控制的基线数据,以及患者的哮喘认知情况,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于 2007年 4月 2008年 3月共纳入了中国 10所城市 36家综合医院呼吸门诊中的 3069例哮喘患者9哮喘发作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 沉重负担为期 1年调查期间因哮喘急性发作导致的 为期 1年调查期间因疾病导致的 Su N, Lin J, Chen P, et al. Evaluation of asthma control and patients perception of asthma: findings and analysis of a nationwidequestionnaire-based survey in China. J Asthma. 2013;50(8):861-870. 这是一项多中心,回顾性,跨部门流行病学研究,时间为 2007年 4月至 2008年 3月,共纳入全国性的 3069名呼吸疾病门诊患者。对其进行面对面的,现场问卷调查,以获得患者哮喘控制及对哮喘认知的基础信息。10对于肺部病变患者,雾化给药与口服或静脉注射等其他给药方式相比,可达到较高的局部药物浓度,减少全身不良反应 1。临床上常用的哮喘雾化吸入治疗药物主要包括支气管舒张剂和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是哮喘治疗的 主要措施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治疗学组 . 雾化治疗专家共识 (草案 ).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4;37(11):805-808.2. 成人慢性气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组 . 成人慢性气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 .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2;11(2):105-110.支气管舒张 剂 糖皮质激素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当前治疗支气管哮喘最有效的抗炎药物 2。 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其可有效缓解哮喘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肺功能,控制气道炎症,减少急性发作次数以及降低死亡率 2。支气管舒张剂是哮喘患者预防或缓解症状所必需的药物,而吸入治疗为首选的给药方式。反复给予吸入速效支气管舒张剂是缓解哮喘急性发作最主要的治疗措施之一 2。11 哮喘 是一种异质性疾病,通常表现为 慢性气道炎症 ,根据呼吸道症状史如喘息、气短、胸闷和咳嗽来确诊,这些症状可随时间变化,且强度也有所不同,可同时伴有呼气性气流受限。GINA 2015Global Strategy for the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Updated 2015.GINA 2015:哮喘是一种 慢性气道炎症疾病12哮喘的主要特征是气道炎症粘液高分泌增生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过敏原Th2 细胞血管扩张(新血管形成)血浆渗出水肿嗜中性粒细胞粘液栓巨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胆碱能反射上皮脱落上皮下纤维化感觉神经激活神经 激活成纤维细胞气道平滑肌细胞气道上皮支气管收缩肥大 /增生 皮下组织层哮喘 是由多种细胞 和 细胞组分参与的 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 这些细胞 包括 2: 炎性细胞 : 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 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 气道结构细胞 : 气道平滑肌细胞和上皮细胞等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易感个体 气道高反应性 ,当接触物理、化学、生物等刺激因素时,发生广泛多变的 可逆性气流受限,从而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 2。1. Barnes PJ, et al. Nat Rev Drug Discov 2004;3:831-8442.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 中华儿科杂志 2008;46(10):745-753 13*以地塞米松的强度为 1目前不推荐常规使用地塞米松作为哮喘雾化吸入治疗的选择1卞如濂,唐法娣主编,呼吸管理学新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56布地奈德抗炎效应强于二丙酸倍氯米松,是地塞米松的 980倍 1药物 受体结合力 人皮肤变白作用水溶性(g/mL)大鼠肺组织 人肺组织全身用地塞米松 1 1 1* 100吸入型二丙酸倍氯米松 2.3 0.4 600 0.1吸入型布地奈德 7.8 9.4 980 1414雾化 布地奈德 治疗成人哮喘急性发作:缓解症状和改善肺功能 与 口服糖皮质激素 等效Chian CF, et al. Pulm Pharmacol Ther. 2011;24(2):256-60一项 回顾性 研究 中 , 包括 28例因轻至重度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患者。这些患者未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 1年,分别给予 5天疗程的 BIS(布地奈德雾化吸入 2mg Bid, n=13)或 OP(口服泼尼松龙 15mg Bid, n=15)。记录每天 PEF、 FEV1和哮喘症状评分。P=0.248P=0.187与基线相比,两组患者的 PEF、 FEV1和症状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但二者改善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IS组:自基线平均提高 152L/minOP组:自基线平均提高 130L/min随访时间(天)PEF均值(L/min)15布地奈德治疗成人哮喘患者, 显著改善晨间 PEFMiyamoto T, et al. Respirology, 2001;6(1):27-35一项 随机、开放 研究 中 , 包括 350例成人哮喘患者(平均年龄 52.7岁),这些患者均吸入 BDP治疗400g/d至少 2个月,随机接受每日吸入 BUD 100g或 400g Bid治疗,或继续 BDP100g Qid治疗,共 6周。主要终点为治疗结束时 PEF自基线平均改变值。其他终点指标包括症状评分等。BDP 400g/d时间(周)晨间PEF自基线变化值(均值标准误, L/min)*与基线相比, P0.001*与基线相比, P=0.004#与 BDP组相比, P0.001BUD 800g/dBUD 200g/d33*#16*5 研究结束时, BUD组( 800g)与BDP组相比,晨间 PEF自基线变化值显著更高( P0.001)。 研究结束时, 2个 BUD组晨间 PEF均自基线显著改善( P=0.004, 200g和 P0.001, 800g),而BDP组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266)。1601 雾化吸入疗法与中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现状02 雾化吸入疗法在常见慢性呼吸疾病中的应用- 支气管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咳嗽变异性哮喘目录171.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2015. 2. 陈亚红等 ,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0; 33(10):750-753气流受限严重程度 GOLD分级中国慢阻肺患者的临床特点:气流受限严重,急性加重频繁GOLD 3,4级患者占 63.8%2过去 1年平均急性加重发生次数为 2次 2慢阻肺患病率为 9.9%140岁及以上人群18炎症贯穿慢阻肺全病程:发病 -急性加重 -死亡Taylor JD. Pulm Pharmacol Ther. 2010;23(5):376-83.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最有效的 抗气道炎症 药物药物类型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2受体激动剂控制炎症 + + 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 + + #扩张支气管 + * + +: 显著 ; +: 轻微; : 无;* 长期使用 ; # 气道稳定性效应三种药物对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和支气管扩张的相对效应 1Currie GP, et al. QJM. 2005; 98(3): 171-182 20 一项随机对照研究随机分组和给药方案 * 研究结果:静脉用激素和雾化吸入激素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且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Mirici et al. Clin Drug Invest. 2003;23:55-62.静脉激素治疗组( PS组) 泼尼松龙雾化混悬液安慰剂40mg静脉用 qd 10d雾化吸入 bid 10d雾化激素治疗组( NS组) 布地奈德混悬液泼尼松龙安慰剂4mg 雾化吸入 bid 10d静脉用 qd 10d*该研究比较了静脉用激素和雾化吸入激素的治疗 44例 AECOPD患者的疗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 8mg/d与静脉应用泼尼松龙 40mg/d疗效相当与全身用激素相比,雾化吸入激素等效剂量更低21雾化吸入给药适用于不同病程的慢阻肺患者病程 患者稳定期 雾化吸入给药对于一部分年老体弱、吸气流速较低、疾病严重程度较重、使用干粉吸入剂存在困难的患者可能是更佳选择。急性加重期I级: 门诊治疗,包括雾化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口服或吸入糖皮质激素、抗菌药物治疗等。II级 /III级: 采用氧疗、抗菌药物、祛痰、营养对症支持治疗、机械通气、雾化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口服或静脉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AECOPD)诊治专家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AECOPD)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2014年修订版 ).国际呼吸杂志 ,2014,34(1):1-11. 22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 AECOPD与单用支气管舒张剂相比, 显著改善肺功能BD, 支气管舒张剂 ;BUD, 布地奈德 ; PRED, 泼尼松龙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 FEV1%预计值变化曲线*与单用 BD相比, P=0.004*与单用 BD相比, P=0.057一项随机、平行对照、单盲研究, 纳入 159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随机分为 3组:单用支气管舒张剂、口服泼尼松 龙 40 mg/d联合支气管舒张剂、雾化布地奈德 1.5 mg qid联合支气管舒张剂。在 入院、 住院 24 h、 72 h、 7 d和 10 d时 , 对 患者 肺功能、动脉血气 分析 和血生化指标进行评价。Gunen H, et al. Eur Respir J. 2007;29(4):660-667.*在 AECOPD治疗中,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是一种有效、安全、可替代全身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方案23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 AECOPD,与全身使用甲强龙相比,临床疗效相似,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研究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 PaO2水平、 FEV1%预计值和 FEV1/FVC显著升高, PaCO2水平显著降低( P0.05)。布地奈德组与甲强龙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un X, et al. Pulm Pharmacol Ther. 2015;31:111-6PaO2(mmHg)治疗前治疗后 1天治疗后 4天治疗后 7天FEV1%预计值治疗前治疗后 7天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布地奈德组甲强龙组单用吸入糖皮质激素可替代全身激素治疗 AECOPD一项研究中,将 30例 AECOPD患者随机分为 2组各 15例,分别接受雾化吸入布地奈德( 3mg Bid)和甲强龙( 40mg Qd注射 3天,随后 8mg Bid口服。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肺功能、血气分析和副反应。24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对患者血糖的影响明显低于 静脉 用泼尼松龙BD, 支气管舒张剂 ; BUD, 布地奈德 ; PRED, 强的松龙 .Gunen H, et al. Eur Respir J. 2007 Apr;29(4):660-667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 时间曲线*单用 BD和 BD+BUD与BD+PRED相比, P0.05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单用 BD还是 BD+BUD雾化吸入,患者平均血糖均呈下降趋势。在住院第 7天和第 10天,与 BD+PRED组相比,单用 BD组和 BD+BUD组的血糖水平更低(P0.05)。25与全身使用甲强龙相比,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87例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入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组( 28例, 2mg/次, 2次 /天)、甲强龙静脉注射组( 31例, 40mg/次, 2次 /天)和空白对照组(不使用任何糖皮质激素)。结果表明,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组安全性更好。钟佰强 , 等 . 浙江预防医学 , 2009, 21(7): 76-77.P 0.052601 雾化吸入疗法与中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现状02 雾化吸入疗法在常见慢性呼吸疾病中的应用- 支气管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咳嗽变异性哮喘目录27Lai K, et al. Chest. 2013;143(3):613-620UACS: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EB:嗜酸粒细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