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宗孟教授从络论治慢性盆腔炎经验介绍_第1页
杨宗孟教授从络论治慢性盆腔炎经验介绍_第2页
杨宗孟教授从络论治慢性盆腔炎经验介绍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杨宗孟教授从络论治慢性盆腔炎经验介绍刘丽敏长春市中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2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络虚;络瘀;补虚化瘀;灸法;神阙;名医经验;杨宗孟中图分类号R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256-7415(2010)00-0000-00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官,如子宫、输卵管、卵巢、子宫旁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等处发生慢性炎症,系由急性盆腔炎延误诊治或治疗不彻底所致,或患者体质虚弱、病程迁延演变所致,或无明显急性发作史,起病缓慢,病情反复所致。杨宗孟教授,女,1927 年生,现为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主任医师,终身教授,从事妇科工作 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熟读内经 ,并将内经络病理论运用于临床,从久病入络着眼,以络虚络瘀立论,采用补虚化瘀法,配合灸疗神阙穴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笔者跟随杨老学习两年,受益颇多,兹将杨老从络论治慢性盆腔炎经验介绍如下。1 络虚络瘀是慢性盆腔炎的基本病机络脉是由经脉支横别出的分支,其结构细小,末端直接与脏腑组织相连,络脉广泛分布,无处不到,弥补了经脉线状分布的不足。随着络脉分支层次的增多,络体愈加细窄迂曲,络中气血的运行渐趋缓慢,以利于营养物质向脏腑组织渗灌以及与代谢废物充分交换。因此,邪客络脉,影响络中气血的输布环流,易致络脉瘀滞状态,络脉不通,不通则痛。由于慢性盆腔炎多局限于盆腔脏器,特别以输卵管、卵巢、宫旁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发生炎性改变,致局部神经纤维受到激惹和压迫,从而产生下腹部疼痛、腰骶部酸痛等一系列症状,每当月经期盆腔充血则症状加重。杨老认为,慢性盆腔炎是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其病因多是湿邪为患。常有两方面因素,一为正气之虚,外邪入侵,客于胞宫、胞脉、胞络;二是邪毒侵袭人体,未得到有效彻底治疗,二者均导致正虚邪恋,湿盛络瘀,形成病程长,缠绵难愈的慢性盆腔炎。迁延日久均可出现络虚络瘀的病理变化,即“久病入络” 。入络之邪有伏邪之嫌,形成缠绵难愈,随时复发的状态。络虚即络气不足,络瘀即络脉瘀阻。络脉具有渗灌血气、互渗津血、贯通营卫及保证经气环流等四大功能,完成这些功能的前提,除了络道通畅、络气无阻外,络中血气的充实亦是其重要条件之一。一旦络中的络气不足,络虚络滞,便会影响其血气流注的正常运行,致使血气运行稽迟,或停留于局部而为瘀,加之慢性盆腔炎乃湿邪为患,湿瘀互结,阻滞络脉,所谓“久病入络” 、 “久痛入络” 、 “久瘀入络” ,是络脉病变程度较为严重的病理阶段。2 补虚化瘀法是慢性盆腔炎的基本治法杨老认为,慢性盆腔炎由于病程日久,往往耗伤了人体的正气,虽表现为湿盛络瘀的实证,但潜在的本虚是疾病不易治愈的关键,其实质是络虚络瘀,故杨老治疗本病以补虚化瘀立法,既强调治本,又不忽视标证,注重扶固机体的正气,在正气强壮的情况下,机体驱逐病邪的能力增强,再配合祛邪药物的治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杨老运用内经络病理论,凝结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行之有效的经验方“加味理冲汤”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理冲汤”出自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杨老在原方基础上加入健脾除湿药,组方为:党参 25克 , 黄芪 30克 , 白术 15克 , 山药 25克 , 三棱 15克 , 莪术 15克 , 败酱 25克 , 薏米 25克 , 牛膝 15克 , 车前子15克 , 桂枝 15克 , 茯苓 25克 , 蜈蚣 2条,土虫 10克 , 鸡血藤 50克 ,方中党参、黄芪皆为补气要药,大补元气;白术、山药为健脾益气之良药,与参、芪合用,共奏益气扶正之功;茯苓利水渗湿、健脾益胃、扶助正气;三棱、莪术破血行气、破瘀消症,牛膝补肝肾、强筋骨,活血利尿,引火下行,引药下行,直达病所;车前子甘寒滑利,既能利小便,又能清热,与牛膝同用,使湿热之邪从下而解,且车前与白术、薏苡仁同用,增加健脾利湿之功;败酱、薏苡仁同用,清热凉血,解毒化湿;桂枝温通血脉,以行瘀滞;鸡血藤苦甘性温,既能活血,又能补血,兼以补虚化瘀之功效;蜈蚣、土虫均为虫类药,具有飞灵走窜、搜剔络中瘀血的作用,以其蠕动之性,通幽消积,而达到化瘀消癥的作用。3 络病理论指导灸治慢性盆腔炎内经治疗络病的方法主要有针刺、药物、温灸按摩三种,灸法是中医学传统外治法之一,具有温通经络、消瘀散结、祛散阴寒、益气升陷、回阳救逆及保健强身、预防疾病等作用。杨老指出:慢性盆腔炎为盆腔络脉瘀阻的病证,通过灸疗神阙穴,能直接改善盆腔血循环,改善盆腔充血、瘀血及慢性瘢痕粘连,达到治愈的目的。神阙穴位于脐部,是奇经八脉之一“任脉”上的一个穴位,而任脉属阴脉之海,与督脉相表里,共同司管人体诸经之百脉,所以脐和诸经百脉相通。冲脉挟脐上行,脐又为冲、任脉循环之所,且任脉、督脉、冲脉为“一源三岐” ,均起于胞中,故脐与三脉经气相通。而慢性盆腔炎正是胞宫、胞脉、胞络的病变,且由带脉失约而致,又带脉前平脐部。因此,灸疗神阙穴除具有温热作用外,能够直接影响盆腔经络气血的运行,从而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驱除病邪而康复机体之目的。正如本草纲目所言:“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 ”用现代医学的观点看 1,灸疗脐部可通过增强外周循环而促进免疫细胞的再循环及向淋巴组织内移动,对局部免疫应答的诱导具有增强作用,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同时通过温热刺激皮肤感受器,进而影响组织细胞的生化代谢,它可以增加局部组织氧的需要量,促进 CO2排出量,减少肌纤维及细胞间的黏滞性,使循环阻力下降,毛细血管扩张,促进新陈代谢,加快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4 病案举例患者,女,34 岁,2008 年 3月 24日初诊。主诉:婚后 3年不孕,小腹及腰痛半年。患者 2005年 1月结婚,婚后未避孕至今未孕,从 2007年 8月始月经不调。诊见:面色萎黄,倦怠乏力,月经不调,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经量少,色黯质薄,经行腹痛,腹痛拒按,舌淡白、苔白腻,脉沉弦滑无力。妇科检查:宫颈光滑、子宫后倾,较正常稍小,有压痛,两侧附件均有明显压痛。西医诊断:原发性不孕症、慢性盆腔炎。中医辨证:不孕症、盆腔炎(湿盛气虚血瘀)。治法:健脾化湿,益气通络。方剂:加味理冲汤。处方:党参 25克 , 黄芪 30克 , 白术 15克 , 山药 25克 , 三棱 15克 , 莪术 15克 , 败酱 25克 ,薏米 25克 , 牛膝 15克 , 车前子 15克 , 桂枝 15克 , 茯苓 25克 , 蜈蚣 2条,土虫 10克 ,鸡血藤 50克 。每天 1剂,水煎取汁 200ml,将药液加热至 37左右保留灌肠,并用特定电磁波治疗机(TDP)灸疗神阙穴,每日 1次,每次 30分钟,于经后 3天开始,每月治疗12天,连续 3个月经周期为 1个疗程。治疗期间月经渐趋正常,腰腹痛亦渐消失。至治疗3月,经期未再腹痛,白带正常。妇科检查:除子宫有深压痛外,余均正常。再继续巩固治疗半年,2008 年 8月 23日输卵管通液检查,结果通畅。并于 2009年 1月受孕,2009年 11月顺产一女孩。参考文献:1 沈钦荣,毛水泉.灸疗的作用机理概述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1,8(6):395-396.收稿日期2010-05-18作者简介刘丽敏(196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