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建筑工程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某建筑工程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某建筑工程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某建筑工程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某建筑工程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某建筑工程改造项目 第一章 总 论 目概况 目名称 造项目 设地点 北山 地院内,位处 城市规划区外。 设内容及规模 一、住宅楼 建筑占地面积: 22408 总建筑面积: 20000 总户数: 200 户 每套建筑面积: 95 二、市政配套工程 配套建设相应的室外给排水、路灯照明、燃气管道、道路、绿化、围墙等工程。 道路: 6000 给水管网: 1000m 雨、污排水管: 20000m 燃气管道: 1000m 电力管线 : 1000m 2 路灯照明: 78 盏 绿化: 7800 围墙: 800m 资估算 经测算,本项目总投资为 3000 万元,具体分为: 住宅楼建设投资 2432 万元,其中建设工程费 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元,基本预备费 元。 市政配套工程建设投资 568 万元,其中建设工程费 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元,基本预备费 元。 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 2740 万元,另一方面申请改造资金 260 万元。 益分析 本项目是根据中央支持改造的相关政策和文件精 神,为改造城镇危旧住房、改善困难家庭住房条件而推出的一项民心工程。项目通过对造,拆除现有危房住宅,新建 200 套职工住房,并配套建设周边市政基础设施,包括道路、绿化、给排水、路灯照明等,有效地改善了职工现有居住条件,缓解了职工购房压力,满足了企业内部分低收入困难家庭的住房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危房带来的安全隐患。项目的实施有利于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确保社会保障性住房项目的良性运作,有利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棚户区改造反映了时代进步的要求,体现了社会发展的需要,顺应了广大人 民的意愿,对于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推动企业发展,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提升企业对外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 从而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一、项目建设单位: 、法定地址: 号 三、法人代表: 四、基本情况: 制依据及范围 制依据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央行关于推进城市和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 2、 棚户区改造工程实施方案; 3、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 制范围 1、本报告着重对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建设条件、建设内容及规模、工程设计方案、环境保护、项目组织管理、节能等进行可行性研究; 2、按照国家现行的设计规范、规定、定额,估算项目总投资; 3、根据国家的财税制度和有关政策、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对项目进行财务效益分析、评价,并提出结论性意见,供建设业主和有关部门决策。 究结论与建议 造属于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项目。项目的实施,是认真贯彻国家 4 保障性惠民政策 ,全力推进和实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解决工矿企业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有利于 集中改善棚户区居民和企业职工的居住条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项目的建成,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矿企业棚户区的安全隐患 ,对于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 ,完善配套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改善城市环境 ,推进城镇化进程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实施企业棚户区改造,能有效地调动企业职工工作积极性,带动社会投资 ,促进居民消费 ,是扩大内需、保障民生、稳定社会的重要保证。 鉴于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议项目在 2011 年 9 月底开始动工兴建, 2012 年 12 月底完工投入使用。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目背景 概况 位于 西南部, c 西高原(海拔 1500 米 2500米)的安宁河平原( 大平原)腹地,东经 101 46 25、北纬 27 32 10,南北最长约 20 公里,东西最宽约 43 公里,幅员面积 2651 平方公里。全市辖 38 个乡镇, 6 个街道办事处, 14 个居民委员会, 231 个行政村, 1778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 65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35 万人,城镇人口 30 万人,有汉、彝、回、藏等 28个民族,以汉族人口居多,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 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交通中心, c、滇、渝结合部重要城市,是内陆地区辐射西南和东南亚的重要通道,是 造 5 的 市群中的核心力量。 目前全国三大航天基地之一的 年来, 养在深闺人未识 的山水阳光和独特风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和商业投资,发展势头迅猛。 国民经济发展状况 2010 年在市委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下,在市政协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下,市人民政府动员和组织全市各族人民,大力实施“立足区位、融入成昆、联动雅攀、 辐射周边、工业主导、城市提升、农业转型、旅游突破、文明和谐”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战略,有效应对金融危机、成功抗击一批严重自然灾害、妥善解决一批发展难题、破解一批发展瓶颈,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历史性跨越,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 2010 年,全市 现 元,是 2005 年的 。人均 3038 元,是 2005 年的 。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 元,是 2005 年的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元,是 2005 年的 。工业增加值 元,是 2005 年的 。固定资产投资 元,是 2005 年的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元,是 2005 年的 。旅游业接待游客 1004 万人次,是 2005 年的 ,旅游收入 元,是 2005 年的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家保障性惠民政策的出台,要求加快棚户区改造 棚户区改造是我国政府为改造城镇及工矿企业危旧住房、改善困难家庭住房条件而推出的一项民心工程,具有社会公共福利和住房社会保 6 障性质。住房城乡建设部统计显示,我国在过去几年进行了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约改造 5000 万平方米棚户区,近 100 万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改善。 2010 年 1 月,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 200724 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 2008131 号)精神 ,全面落实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推进城市和改造工作座谈会的部署 ,扎实推进城市和改造 ,经国务院同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央行日前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城市和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指出,要把改善群众的 居住条件作为城市和改造的根本目的,力争从 2009 年开始,结合开展保障性住房建设,用 5 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集中成片城市和改造,有条件的地区争取用3 年时间基本完成,特别应加快改造,使棚户区群众的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要以人为本,依法拆迁,尊重群众意愿,在得到绝大多数群众支持的基础上组织实施;要严格执行城市房屋拆迁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切实让群众得到实惠。 价上涨、贫富差距加大,要求加快棚户区改造 2009 年 12 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 展的政策措施,全面启动城市和改造工作。 会议认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对于提振信心、活跃市场、促进住房消费和投资,实现保增长、扩内需、惠民生的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 7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回升,一些城市出现了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因此,为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按照稳定完善政策、增加有效供给、加强市场监管、完善相关制度的原则,要继续综合运用土地、金融、税收等手段,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市场监 管,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现有居住条件差,要求加快棚户区改造 建于 1981 年初,是集区域地质调查、地质找矿、地质科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岩矿鉴定与岩土测试、矿业开发及地形地质测绘、地质物化探、工程物探、环境地质调查及勘查工程施工、多种经营等为一体的综合。现拥有职工 1700 人,其中:离退休人员 900人,下岗职工 380 人,职工收入普遍较低,尤其是下岗职工人均年收入仅 元,经济十分困难,目前队里仍有 200 户职工居住在北山基地棚户区内,六、七十年 代修建的土木结构、砖木结构的陈旧危房里,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生活环境十分恶劣,职工对于棚户区改造的呼声日益强烈。为解决这一重大安全隐患,消除棚户区,切实改善职工居住环境,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美化城乡环境,提高城市形象,必须加快对公司内的棚户区改造工作。为了尽快完成整个棚户区改造计划,改善职工居住条件,拆迁棚户区 方米, 200户, 602 人,就地新建安置房工程共 20000 平方米的建设也迫在眉睫。 目建设必要性 目的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下,要实现经 济发展、社会和谐,要求我们必须在鼓励竞争,提高市场效率的同时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依靠体制机制维护社会利益的公平性,棚户区改造、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作为住房公平的“调节器”,政府的思路很明确,就是要通过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努力,把解决城市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当作“重中之重”,将“民生第一优先权”作为今后的住房新国策。 城市和工矿企业棚户区改造是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警惕出现房地产泡沫、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宏观调控的一项重大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缩小贫富差距,化解社会冲突,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之一。项目建设十 分必要。 目的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为民服务宗旨的需要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执政理念的本质体现。深化住房体制改革,实现人人享有基本住房服务目标,就要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住房权益问题。着力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住房权益作为住房保障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不断为民、惠民、健民的过程,成为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过程。只有密切关注群众需要,解决好群众反映的问题,才能提高群众对住房保障 工作的满意度,增加和谐因素,才能真正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真正体现立党为民、执政为民的理念,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 目的建设是缓解企业低收入人群住房压力的需要 9 改革开放 30 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地发展,经济规模和国民收入不断增长。在经济规模扩大的同时,社会财富分配日益向两极化方向发展,以至于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部分低收入人群基本居住和生活承受限度。当前占人口 20%而 20%的最高收入人口占社会收入的比重则高达 50%。这就意味着改革开放以后,绝 大部分普通劳动者从经济增长中所获取的收入与社会财富的增长极不成比例,居住条件受到极大限制。许多国有企业低收入家庭,下岗失业、退休职工由于无力购买商品房,多年来都居住在工矿棚户区内,生活条件极差,对棚户区改造的呼声极其强烈。因此,项目的建设 ,有利于加快解决中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困难 ,提高生活质量 ,改善生活环境 ,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提高党和政府的威信 ,增强人民群众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目的建设是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推动企业发展的要求 建于 1981 年初,是集区域地质调查、地质找矿、地质科研、水文地质、工 程地质勘察、岩矿鉴定与岩土测试、矿业开发及地形地质测绘、地质物化探、工程物探、环境地质调查及勘查工程施工、多种经营等为一体的综合。现拥有职工 1700 人,其中:离退休人员 900人,下岗职工 380 人,职工收入普遍较低,尤其是下岗职工人均年收入仅 元,经济十分困难,目前队里仍有 200 户职工居住在北山基地棚户区内,六、七十年代修建的土木结构、砖木结构的陈旧危房里,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生活环境十分恶劣。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由于居住条件一直得不到改善,已严重影响到了职工的 10 工作积极性,影响到了企业的生产和 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职工工作热情,提高企业效益,改造棚户区,改善职工居住条件和环境十分必要。 目的建设是是完善城市功能、促进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目前,许多国有企业棚户区房屋结构落后,年久失修,安全隐患突出 ,严重影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与城市现代化建设很不协调。实施棚户区改造 ,完善配套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 ,集约利用土地 ,推进城镇化进程;有利于更好地带动社会投资 ,促进居民消费 ,扩大社会就业 ,对于发展社区公共服务 ,加强社会管理 ,完善城市功能,促进经济发展,推进平安和谐社会建设 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三章 建设地址与建设条件 设地址 本项目建设用地位于 北山 地院内,位处 城市规划区外。 该地块位于 北端,距市中心 2通较为便利。目前,该基地附近有 四合乡公路及 5 路公交车从其旁边通过。根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0 年 5 月所作的 城市总体规划(2010),明确在北山基地南侧 500 米有 环路和 昭通的高速公路通过。据悉, 市北环路实施在即, 已将北山基地所在地作为重点发展的区域。 设条件 然条件 11 1、地形地貌 全境海拔在 1500 米以上。地形以中山为主,占全市总面积的 高山、低山分别占 河谷平坝面积占 是 第二大河谷平原。该建设场地无不良地质现象。 2、气象 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干湿分明,冬半年日照充足,少雨干暖;夏半年云雨较多,气候 。日温差大,年温差小,年均气温 16 17。 雨集中,全年 93的雨量集中于夏半年。雨季夜雨率高,夜雨量占全年雨量的 75左右。 3、水 文 内河流均属金沙江水系。主河道安宁河、界河雅砻江均为北南走向。山溪河流呈不对称羽状东西展布。市东南有断陷湖邛海。沿安宁河宽谷和湖盆周围地下水丰富。立方米 (含外来入境水,不含雅砻江过境水量 ),降水总量 流量 立方米,地下水量约 1 亿多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 千瓦,可开发量 千瓦,已开发 千瓦,占蕴藏量的 占可开发量的 20 8,可利用潜力大。 4、工程地质 本工程区域处于山地。地表为粘土,土质 为中性土壤。结构自上而下为素填土、粘土、粉质粘土、泥岩,本工程建设地无不良地质现象。 5、地震灾害 属构造地震类,地震基本烈度为 9 度。 12 部配套条件 1、供水条件 市水厂供水管道已铺设到建设用地周围,两路进水,给水管在周边已形成环状网。 2、供电条件 本工程电源就近连接城市电网,供照明用电。 3、防洪、防潮、排涝设施条件 项目建成后,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 ,沿建筑设污水主干管,污水经收集后排至主干管,经埋地式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后排入城市下水道至污水处理厂。雨水管网按分散就近 直排的原则布置。 4、交通条件 该用地地处 北端,距市中心 2通较为便利。目前,该基地附近有 四合乡公路及 5 路公交车从其旁边通过。 第四章 建设内容及规模 体规划 造项目总建筑面积 20000 平方米,共计修建住房 200 套,共 602人,户均面积 95 平方米。 新建安置区内设配电、供水设施及设污水处理系统,以及绿化工程,活动室及物管、小超市。建成后将为 收入及困难职工家庭提供基本的保障住所。 建设工程预计 2011 年 9 月底开始动工,力争 2012 年 12 月底完工并投入使用。 13 设内容及规模 建设内容及规模一览表 序号 建设项目 建设规模 结构形式 备 注 1 经济适用住房面积 剪力墙 六层 2 非经济适用住房面积 3 物管房和会所 4 小超市 5 绿地率 35% 6 机动车位 75 辆 第五章 工程项目设计方案 目设计概况 程概况 项目位于 北端, 北山基地内,交通方便,地理位置适中,选址较为理想,符合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要求。 本工程 总用地面积 22408 ( 50 亩),总建筑面积 20000 ,住宅楼均为六层剪力墙结构,户均面积约为 95 ,共计住房 200 套。新建安置区内设配电、供水设施及设污水处理系统,以及绿化工程,活动室及物管、小超市。 计依据及规范、标准 ( 1)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委托书和设计合同; ( 2) 规划和建设局下发的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 14 ( 3)建设单位提供的用地红线图; (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5)住宅设计规范 2003 版) ( 6)建筑 设计防火规范 7)住宅建筑规范 8)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9)国家与地方的相关设计规范、法律、法规; 案指导思想 遵循人与自然有机共融,尊重和利用规划基地自然环境,以生态设计手法营建一个具有时代气息的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在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下,又能起到增加城市景观的效果。 根据实际需要、结合安置房建设标准,确定本项目建设的户数、面积,户型比例以求建设更加经济和合理。 划设计原则 1、 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处理好人与建筑、人与环境、人与交通、人与空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总体上统筹考虑建筑、道路、绿化空间之间的和谐,创造一个宜人居住的环境空间。 2、坚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合理配置自然资源,优化用地结构,配套建设各项目设施。 3、坚持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积极采用新材料、新设备、推广新技术。 4、贯彻环保、安全卫生、绿化、消防、人防、节能、节约用地的设 15 计原则。 5、全面贯彻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建筑方针,达到设计高质量、高速度,并为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 6、满足各项设计规范前提下,考虑建筑造型及建筑特色。 7、综合考虑周围环境及地形条件,体现全新的设计理想,保持空间环境的整体性。 8、注重室内外空间环境的渗透及景观视线效果设计,结合气候特点,创造满足使用要求的建筑空间环境。 平面设计 地概述 规划建设用地位于 北端, 北山基地内,地势较为平坦、景观条件好、地理位置优越。 平面布置 本工程建筑并排布置,建筑周围设环型车道,合理解决内外交通以及满足消防要求。建筑四周空地均作绿化用地设计。 向设计 地表雨水和生活污水采用分流排放。雨水均为暗管有组织排放,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 筑指标 总用地面积: 22408 总建筑面积: 20000 容积率: 16 建筑密度: 总户数: 220 户 每套建筑面积: 95 筑设计 面设计 本工程平面设计合理、采光通风良好、功能分区明确。 建筑在地块内合理布局,建筑四周空地均作绿化用地设计,水平交通和竖向交通布置均匀合理,满足疏散要求。 面设计 按设计规范及建设方要求,住宅楼为六层剪力墙结构。 型及立面设计 ( 1)建筑造型采取简洁的现代风格,外墙为虚实对比的简洁构图,在满足需要的同时形成较为亮丽的城市景观。 ( 2)立面设计力求突出该建筑的特点,线条明晰、简洁、色彩明快、符合城市住房建设标准。 构设计 计依据: 一、现行有关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规程: (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008 年版) ( 3)建筑结构荷载规 范 006 年版) ( 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17 (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抗震设防烈度: 本工程所在地地震基本烈度为 9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构设计: 一、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 1)卧房、客厅、厨房 ( 2)阳台 ( 3)普通卫生间 ( 4)上人屋面 ( 5)不上人屋面 ( 6)消防楼梯 二、结构选型: 本工程所有建筑均采用剪力墙结构,建筑分类二类,耐火等级为二级,防水等级住宅屋面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 主要结构材料的选用: 混凝土 基础: 筋混凝土梁、柱、板: 钢筋: 钢筋采用 钢筋。 18 吊环、吊钩均采用 钢筋。 墙体: 非承重外墙为 心砖砌筑,非承重内墙为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其密度不应大于 800Kg/m。 排水设计 计依据 ( 1)设计规范及 标准: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 2)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设计资料 ( 3)设计范围及设计内容 本工程红线范围内的拟建建筑生活给排水和消防给水系统设计。 活给水系统 ( 1)生活给水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给水水源由本建筑南面的市政给水管接出 给水管。 ( 2) 生活给水分户设立,集中一个总水表和总表箱。厨房、卫生间只接进水主管,不设分支管。 ( 3)根据工程设计方案,主要用水指标取值如下: 19 生活用水量表 类别 用水量标准 数量 最高日用水量 备注 居民 120L/人 d 602 人 /d d h=10 外来人员 5L/人 d 100 人 /d d 绿化用水 2L/ d 7800 d 未预见水量 10% d 合计 d 消防用水量表 消防系统名称 消防用水量标准 火灾延 续时间 备注 室外消火栓系统 25L/s 2h 室内消火栓系统 20L/s 2h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设计喷水强度: 8L/ 作用面积: 160 1h 本工程最高日生活用水量为 d,最大时用水量 h。 供水由市政自来水管网直接供给,低区由室外给水管网直接供水,高区由二次加压管网供水。 水系统 ( 1)本项目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 ( 2)本工程最高日污水排放量为 d,设伸顶通气污水立管排卫生间污水。污水排至室外污水管网,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 污水管网。 ( 3)本工程场区内雨水和屋面雨水经雨水管道收集后直接排入城市 20 雨水管道。 道材料 ( 1)室外给水管道采用 称压力 内给水管选用熔连接,室内给水管的公称压力为 ( 2)室内排水管(包括雨水管)采用建筑用硬聚录乙烯 水管; ( 3)地漏采用深水封地漏,水封深度不得小于 50 气设计 计依据 建筑设 计防火规范(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0052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2000 年版 ) 住宅设计规范 (2003 年版 ) 照明设计标准 (建设方提供的设计委托书和设计要求。 计范围 包括红线内的电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及安全措施。 配电系统 ( 1)本工程用电电压为 380/220V,电源由小区配电房引来。 21 ( 2)供电负荷 本工程用电为三级负荷,总安装容量为 55040偿后功率因数 明 照明设计将与自然光照明合并以实现节能目标。楼梯间等公共区照明采用节能型荧光灯,并采取防眩光、频闪等措施,照度控制在 50观照明必须可以增强周围环境的美感以及突出作为一个标志性建筑,外部照明可概括为以下几个部分:园林绿化照明、泛光照明、建筑特色照明。 雷接地 本工程按民用建筑三类防雷建筑物设置 防雷保护措施,以防直击雷和防感应雷为主。防直击雷用避雷带设防,避雷带除利用屋面女儿墙顶通长筋外,设置 钢沿女儿墙周边布置,并在屋面布置避雷网格,避雷网格尺寸 20 24敷设在顶板内 5 厘米处。防感应雷 ,在一、二级配电装置上均设置防感应雷专用避雷器。 防设计 计依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图消防 在总体布局方面,建筑的间距保证每幢楼周边有足够的防火间距,内设一条应急消防车道,各楼体的扑救面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 筑消防 22 本工程住宅楼均为多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每个单元为一个防火分区,设一部楼梯作为安全疏散出口,建筑物内每个点到疏散楼梯的距离满足规范要求。 防给水 1、消防给水水源 本工程消防给水水源由市政给水管道提供。 2、消火栓给水系统 本工程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采用低压制,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 20L/s,间距 120 米。室外消防用水由市政给水管道提供。 3、室内消火栓系统 本项目不设室内消火栓。在每层楼安放泡沫式灭火器。 消防用水量表 消防系统名称 消防用水量标准 火灾延续时间 备注 室外消火栓 系统 25L/s 2h 室内消火栓系统 20L/s 2h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设计喷水强度: 8L/ 作用面积: 160 1h 路设计 按照设计方案,本工程将新建周边市政道路 4000 。 基设计: 一、设计原则 1、路基必须做到密实、均匀、稳定。路槽底面土基在不利季节应达 23 到干燥或中湿状态,其土基设计回弹模量值应大于或等于 30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取措施提高土基强度。 2、路基填筑材料应因地制宜,合理采用当地材料或工业废料。 3、路基设计应经济、耐用。 4、路基设计要注 意环境保护要求,注意工程景观效果。 二、路基填筑 路基填料可选用泥质岩及级配良好的粗粒土。设计主要为移挖作填,即用开挖的粉砂质泥岩、砂岩(较少)及级配良好的碎砾石、块石土等作填料,不再另行借土。设有外挡土墙的路基填料,优先选用内摩擦角较大的天然砂砾、砂岩碎屑、粉砂质泥岩填筑,便于压实。 面设计 一、设计原则 本次设计范围的道路工程为小区周边道路,根据规范规定,采用普通水泥砼路面。 二、路面结构形式 泥混凝土路面面层 20泥粉煤灰碎石基层 20配砂砾底基层 20 水泥混凝土 面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表面抗滑、耐磨、平整,面层采用设接缝的普通混凝土。 三、刚性路面接缝设计 1、水泥砼路面按照规范分块设置接缝构造。 2、横向缩缝:采用假缝,锯缝深 5 厘米,宽 米,加传力杆的 24 横向缩缝传力杆间距 30 厘米。 3、纵缝:锯缝深 5 厘米,宽 米,加拉杆的纵缝拉杆间距 70 厘米。 4、胀缝:在刚性路面与结构构造物、弯道等衔接处设置横向胀缝,缝宽 2 厘米,并设置板边缘补强钢筋( 2 14)加强;横向胀缝的钝角及直角板设置发针型补强钢筋加强,锐角板角设置网状角隅补强钢筋加强,夏季浇筑砼板时 可不设胀缝。 5、横向施工缝:锯缝深 5 厘米,缝宽 米;设置在横向胀缝处的施工缝构造与横向胀缝相同。 四、路面排水 路面积水坡向道路一侧排入排水沟,经收集最终排入城市污水管道。 化设计 将住宅小区建筑周边空地进行绿化布置,采用点、线、面结合的原则,使整个居住小区更加有生气和活力。物种配置以本土和天然为主,少用需人工修建和大量人工养护的植被、灌木和乔木,以减少养护费用。 第六章 环境保护 境现状 项目地处 北端,距市中心 2通较为便利。目前,该基地附近有 四合乡公路及 5 路公交车从其旁边通过。根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0 年 5 月所作的 城市总体规划 (2010明确在北山基地南侧 500 米有 环路和 昭通的高速公路通过。据悉, 市北环路实施在即, 已将北山基地所 25 在地作为重点发展的区域。具有明显的地理和区位优势。 拟选址周围无大污染源,环境质量现状良好,完全满足项目建设对环境的要求。 行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注( 级标准; 2、地下水质量标准( 14848类 水域标准; 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类水域标准; 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类标准; 5、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级标准; 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级标准。 要污染因素分析 一、噪声影响分析 施工期:本项目所使用的施工机械主要有自卸式运输车辆、平地机等,特别是在夜间,施工的噪声将产生扰民问题,影响邻近居民的工作和休息,对周围的环境影响较大。 使用期:主要为交通车辆噪音、生活污水的影 响。 二、空气质量影响分析 施工期:以扬尘污染为主,若堆土裸露,将使大气中悬浮粒物含量骤增,影响市容市貌和周边景观。同时,施工中的扬尘将使附近的建筑物、植物蒙上尘土,给居住区环境的整洁带来麻烦。 使用期:项目建成后,来往汽车尾气将是沿线环境空气污染物的来源。 三、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 26 施工期:施工中产生的弃土在运输、处置过程中都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施工人员临时食宿地的水、电以及生活废弃物也可能对环境卫生带来危害。 使用期:住户的生活垃圾对环境可能带来污染。 四、水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水主要来 自施工作业开挖等产生的泥浆水,施工机械及车辆的冲洗水,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下雨时冲刷覆土、建筑泥浆、垃圾、弃土等产生的地表径流等。 使用期:项目建成后的废水主要来自住户的生活污水排放。 境保护措施 一、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严格按照关规范进行施工作业,减少噪声影响,工程在距民舍200 米的区域内不允许在晚上十一点至次日上午六点内施工,尽量采用低噪声机械和低噪声施工方式; 2、严格按照弃土处理计划,及时运走弃土,采用加盖型运输车辆并在装运的过程中不要超载,装土车沿途避免洒落,车辆驶出工地前应将轮子的 混土去除干净,防止沿程弃土满地,施工现场设置车辆冲洗设施及配套的排水、泥浆沉淀设施。同时施工应对工地门前的道路环境实行保洁制度,及时清扫弃土、洒落建材。 3、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应考虑利用周边卫生设施,将污水纳入周边污水管网;对于施工机械设备冲洗、施工车辆冲洗废水和地面开挖、水泥铺设等施工活动产生等泥浆水建议在施工现场设置简易沉淀池。 27 4、施工使用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应在施工前制定扬尘污染防治方案,采取措施防治对散装物料在装卸、使用、运输、转运和临时存放等过程中的扬尘污染。 5、项目建设过程中,按“三同时”认 真落实污染治理措施。 二、使用期环境保护措施 1、生活垃圾采限袋装方式进行收集,并及时清运至镇垃圾处理场。 2、加强住宅楼周边道路清扫,确保道路路面清洁。 3、排水采限雨污分流制。雨水经雨水管网收集排入当地雨水管。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通过区内污水管排入当地市政污水管,输送至生活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 4、加强周边绿化设计,建设生态住宅小区,美化环境。 第七章 节 能 能依据及原则 理气候条件 本工程位于 ,从全国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图看 ,属五类建筑气侯区,即温和地区 。 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海拔高差悬殊,光、热、水在垂直和水平方向变化明显,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干湿分明,冬半年日照充足,少雨干暖;夏半年云雨较多,气候 温差大,年温差小,年均气温 16 17。年无霜期 325 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 平均日照时数为 7000h,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估依据 28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200777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199791 号) 3、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2008530 号) 4、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环资 20042505 号) 5、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 200628 号) 6、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 20062787 号) 7、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指南( 2006)的通知(发改环资 200721 号) 8、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实施暂行办 法( c 发改环资 201182 号) 9、 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 人民政府令 2007第 215号) 10、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1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12、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 7107 13、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 15225) 14、智能建筑设计技术 15、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 16、节能监测技术通则( 15316 17、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2589 29 18、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 13234 19、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20、绿色照明工程技术规范( 21、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 50331 22、管形荧光灯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23 、 普 通 照 明 用 双 端 荧 光 灯 能 效 限 定 值 及 能 效 等 级 ( 24、单端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25、建设主管部门 有关建筑工程节能设计的相关文件、规定; 26、建设单位有关建筑节能设计的相关文件资料、要求。 估主要原则 1、总平面布置原则 总平面布置在符合使用功能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建设场地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在建筑物布局、形态、间距、朝向方面按照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行规划设计。 2、设备选择原则 项目所有设备均选用国内工艺技术成熟、质量可靠、性能稳定、利用高效的节能型设备,以求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 3、节水原则 选用合理的供水设施和质量较好的用水设备,选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在安装过程中保证给排水线路 工程质量,防止跑、冒、滴、漏等,降低供水管网漏渗率。 30 4、节电原则 按照国家相关要求,积极采用高效节能的产品,在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对电力能源的消耗,在达到节能效果的同时满足功能指标。 耗与指标评估 筑节能指标 1、 候参数 本工程位于 ,从全国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图看 ,属五类建筑气侯区,即温和地区。 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海拔高差悬殊,光、热、水在垂直和水平方向变化明显,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干湿分明,冬半年日照充足,少雨干暖;夏半年云雨较多,气候 温差大,年温差小,年均气温 16 17。年无霜期 325 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 平均日照时数为 7000h,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2、建筑节能设计依据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标准(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3、建筑热工节能设计 ( 1)窗墙面积比及窗的性能设计 ( 2)屋面传热系数满足标准要求 ( 3)外墙、分户墙传热系数满足标准要求 31 ( 4)外窗的热工参数满足标准要求 ( 5)楼板 传热系数满足标准要求 源供应条件 1、供水 本工程生活给水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给水水源由本建筑南面的市政给水管接出 给水管。生活给水分户设立,集中一个总水表和总表箱。厨房、卫生间只接进水主管,不设分支管。 室外给水管道采用 称压力 内给水管选用 熔连接,室内给水管的公称压力为 内排水管(包括雨水管)采用建筑用硬聚录乙烯 水管。 2、供电 本工程电源由小区配电房引来。 目能耗 1、能耗使用 本项目使用的能源主要为水和 电。能源消耗量按总建筑面积 20000,一年 365 天测算。 2、给水 ( 1)计算依据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 50331 ( 2)用水种类 本工程用水分为生活用水、绿化用水、未预见用水。 ( 3)用水量 32 根据测算,项目最高日用水量为 d,年用水量为 04t/a。 3、电能 ( 1)电能计算依据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 2)用电负荷确定 本项目电气负荷均为三级负荷。 ( 3)电能消耗总量 本项目预测总装机容量为 550时系数取 偿后功率因数择环氧树脂浇注绝缘干式变压器,自带风冷与测量设备,防护等级 普通照明用电年耗电量: 400365 天 10 小时 =104可预计用电年耗电量: 045%=04体耗电指标见如下表 7 表 7项目耗电量估算表 序号 用电项目 用电标准( W/) 建筑规模() 装机容量 年耗电量 ( 所占比例( %) 1 照明 用电 20 20000 550104 33 2 不可预计用电 按照明用电的 5% 10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