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猝死及心肺复苏_第1页
心源性猝死及心肺复苏_第2页
心源性猝死及心肺复苏_第3页
心源性猝死及心肺复苏_第4页
心源性猝死及心肺复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源性猝死及心肺复苏心源性猝死及心肺复苏江干医院江干医院 李杨李杨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l以心脏骤停的特征为基础,出现症以心脏骤停的特征为基础,出现症状后一小时内未预料到的心脏原因状后一小时内未预料到的心脏原因死亡。死亡。l心脏骤停的表现:室颤,心室静止心脏骤停的表现:室颤,心室静止,电,电 机械分离。机械分离。流行病学流行病学年龄:高发年龄在年龄:高发年龄在 45-75岁之间岁之间性别: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性别: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病史:大多数病人有既往心血管病史病史:大多数病人有既往心血管病史多发季节:冬季,气温越低,冠心病猝死发生越多多发季节:冬季,气温越低,冠心病猝死发生越多多发时间:周一,凌晨至午后发生较多多发时间:周一,凌晨至午后发生较多多发地点:家、送医院途中、公共场所多发地点:家、送医院途中、公共场所 %诱因:情绪激动和劳累最常见诱因:情绪激动和劳累最常见先兆症状先兆症状胸痛胸闷胸痛胸闷 70% 提示不稳定的心肌缺血提示不稳定的心肌缺血心悸心悸 38% 提示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提示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晕厥晕厥 30% 提示严重心律失常或严重心肌缺提示严重心律失常或严重心肌缺 血血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l 长期危险因素长期危险因素 :可以引起冠心病:可以引起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病,高脂血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吸烟和超重等。症,吸烟和超重等。l 近期危险因素近期危险因素 : 6个月内的心肌梗个月内的心肌梗塞,梗塞后心绞痛,各种器质性塞,梗塞后心绞痛,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合并的心力衰竭,心律失心脏病合并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常可能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心血管疾病可能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心血管疾病l 冠心病包括冠心病包括 AMI、 OMI、不稳定性心绞痛、无症状性、不稳定性心绞痛、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等。心肌缺血等。l 冠状动脉栓塞(如感染性心内膜炎)冠状动脉栓塞(如感染性心内膜炎)l 急性冠状动脉炎急性冠状动脉炎l 高血压病高血压病l 心肌病:扩张型、肥厚型、右室心肌病等心肌病:扩张型、肥厚型、右室心肌病等l 主动脉瓣狭窄等瓣膜病变主动脉瓣狭窄等瓣膜病变l 预激综合症心房纤颤、旁道前传预激综合症心房纤颤、旁道前传 l 长长 QT间期综合症间期综合症l 夹层动脉瘤夹层动脉瘤l 急性肺栓塞急性肺栓塞l 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等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等 心源性猝死分类心源性猝死分类1、心律失常性猝死、心律失常性猝死是指无致死性循环衰竭情况下,骤然的是指无致死性循环衰竭情况下,骤然的意识丧失和脉搏消失。是心源性猝死最常意识丧失和脉搏消失。是心源性猝死最常见类型。见类型。2、循环衰竭性猝死、循环衰竭性猝死 由外周循环衰竭所致,如夹层动脉瘤破由外周循环衰竭所致,如夹层动脉瘤破裂;裂; 由心肌泵衰竭所致,如急性左心衰、心由心肌泵衰竭所致,如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源性休克。心源性猝死的心源性猝死的发生机制发生机制AMI、不稳定心绞痛、不稳定心绞痛、缺血缺血 -再灌注损伤、再灌注损伤、高血压心肌肥厚高血压心肌肥厚心肌瘢痕、室壁瘤、心肌瘢痕、室壁瘤、扩张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各种器质性心脏病不适当治疗干预不适当治疗干预心肌缺血心肌缺血心肌损伤心肌损伤心衰心衰电解质紊乱电解质紊乱 ,药物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致心律失常作用室扑室扑室颤室颤心室心室停搏停搏电机电机械分械分离离心脏电生心脏电生理状态理状态不稳定不稳定l 频发室早频发室早l 多源室早多源室早l 成对室早成对室早l RranTl 短阵室速短阵室速l 持续室速持续室速心肺复苏心肺复苏l 概念:概念:指对于任何原因引起的呼吸停止、心脏骤停,及时有效指对于任何原因引起的呼吸停止、心脏骤停,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对患者进行抢救治疗,使循环和呼吸恢复,地采取措施对患者进行抢救治疗,使循环和呼吸恢复,这些措施称心肺复苏。这些措施称心肺复苏。l 心肺复苏对象:心肺复苏对象:心脏骤停心脏骤停 猝死猝死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 (SCD)是因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是因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 发生时在急性症状开始发生时在急性症状开始 1h以内突然意识丧失。既往以内突然意识丧失。既往可有或无心脏病史,猝死发生的时间和方式无法预知可有或无心脏病史,猝死发生的时间和方式无法预知。 成功的关键成功的关键 :速度速度 呼吸循环停止后,每耽搁呼吸循环停止后,每耽搁 1分钟,成功的把握就要下分钟,成功的把握就要下降降 710%,超过,超过 12分钟,生存率只有分钟,生存率只有 25% 4分钟分钟 内初级心肺复苏,内初级心肺复苏, 8分钟分钟 内高级心肺复苏内高级心肺复苏 除颤往往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因为室性快速性除颤往往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因为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在成人心脏骤停中最常见。若未能在心律失常在成人心脏骤停中最常见。若未能在 8-10分钟内除颤并恢复自主循环,必将造成永久性大脑分钟内除颤并恢复自主循环,必将造成永久性大脑损害损害 主张开展公众参与的除颤主张开展公众参与的除颤完整的心肺复苏包括完整的心肺复苏包括 l基础生命支持(基础生命支持( BLS):此措施主要是迅):此措施主要是迅速建立有效的通气和人工循环,以保证速建立有效的通气和人工循环,以保证脑组织及其他重要脏器的血供,支持基脑组织及其他重要脏器的血供,支持基本生命活动。本生命活动。 l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ACLS):在):在 BLS的基础上使用药物或电技术(除颤或起的基础上使用药物或电技术(除颤或起搏)来恢复自主心律和呼吸,以维持生搏)来恢复自主心律和呼吸,以维持生命活动。命活动。 l延续生命支持(延续生命支持( PLS):主要为脑复苏、):主要为脑复苏、原发病的治疗和并发症的防治。原发病的治疗和并发症的防治。 初级心肺复苏初级心肺复苏 定义:支持基础生命活动,为重要脏器供氧定义:支持基础生命活动,为重要脏器供氧 重要性:重要性:直接关系到心脏骤停的病死率和病残率直接关系到心脏骤停的病死率和病残率最简单的方法往往是最有效的方法最简单的方法往往是最有效的方法初级心肺复苏初级心肺复苏适应症适应症l呼吸停止:溺水、卒中、气道异物、呼吸停止:溺水、卒中、气道异物、烟熏、会厌炎、药物过量、电击、创烟熏、会厌炎、药物过量、电击、创伤、心肌梗塞、昏迷等伤、心肌梗塞、昏迷等l心脏骤停:室颤、室速、心脏静止、心脏骤停:室颤、室速、心脏静止、电机械分离电机械分离如何判断心脏骤停如何判断心脏骤停1. 意识丧失,深昏迷,呼之不应意识丧失,深昏迷,呼之不应2. 大动脉搏动摸不到大动脉搏动摸不到3. 叹气样呼吸或呼吸停止叹气样呼吸或呼吸停止4. 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5. 紫绀紫绀初级心肺复苏初级心肺复苏操作顺序操作顺序l 评估意识状态评估意识状态l 启动急症医疗服务系统启动急症医疗服务系统l 心肺复苏的心肺复苏的 ABC A: Airway 开放气道开放气道 B: Breathing 救生呼吸救生呼吸 C: Circulation 人工循环人工循环l “D”除颤除颤面罩加压人工呼吸法面罩加压人工呼吸法l 将病人的体位按以上方式摆放妥当,呼吸道清理将病人的体位按以上方式摆放妥当,呼吸道清理通畅。通畅。l 呼吸囊一端接通氧气,一端接通面罩,并将面罩呼吸囊一端接通氧气,一端接通面罩,并将面罩按压在病人的口鼻处。按压在病人的口鼻处。l 一人负责固定病人的头部,将面罩按紧在病人的一人负责固定病人的头部,将面罩按紧在病人的口鼻处,以避兔周边漏气,另一人持续挤压呼吸口鼻处,以避兔周边漏气,另一人持续挤压呼吸气囊,面罩内加压注人氧气。气囊,面罩内加压注人氧气。l 人工挤压气囊的频率为每分钟人工挤压气囊的频率为每分钟 12 16次左右。次左右。l 呼吸囊与面罩的接口处有一活瓣,可防止呼出气呼吸囊与面罩的接口处有一活瓣,可防止呼出气体被重新吸人到气囊中。体被重新吸人到气囊中。初级心肺复苏初级心肺复苏救生呼吸救生呼吸l 无氧气供应,潮气量无氧气供应,潮气量 10ml/kg( 7001000ml),在),在 2秒钟内送入秒钟内送入l 有氧气供应(有氧气供应( 40%),潮气量可减至),潮气量可减至ml kg( 400 600ml),), 1 2秒钟内送秒钟内送入入l 换气充足的表现是可见到胸部起伏,呼换气充足的表现是可见到胸部起伏,呼气时可听到或感觉到气流。气时可听到或感觉到气流。初级心肺复苏初级心肺复苏救生呼吸救生呼吸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l 注意保持气道通畅注意保持气道通畅l 两次进气期间应使气体彻底呼出两次进气期间应使气体彻底呼出l 起初换气未成功起初换气未成功 将头重新调整位置将头重新调整位置 再作尝试换气再作尝试换气 仍不能换气仍不能换气 应行气道应行气道异物处理异物处理l 避免胃扩张避免胃扩张l 单纯进行救生呼吸单纯进行救生呼吸 ,每分钟每分钟 10 12次(次(插管后应以插管后应以 12 15次次 /分)分) ,间隔间隔 4 5秒秒一次一次 ,频率过高会降低冠脉灌注压频率过高会降低冠脉灌注压初级心肺复苏初级心肺复苏人工循环人工循环l 评估:评估:检查有无循环的征象(呼吸、咳嗽、身体移动检查有无循环的征象(呼吸、咳嗽、身体移动) 非专业抢救者不要求判断有无脉搏非专业抢救者不要求判断有无脉搏卫生保健人员仍要求检查脉搏(卫生保健人员仍要求检查脉搏( 颈动脉、股颈动脉、股动脉)动脉)l 胸外按压:胸外按压: 无意识、无呼吸者先行两次救生呼吸无意识、无呼吸者先行两次救生呼吸 进行胸外按压进行胸外按压胸外按压技术胸外按压技术l 使患者去枕,仰卧在硬板床上。使患者去枕,仰卧在硬板床上。l 术者身体前倾,左手掌放置于胸骨中下段术者身体前倾,左手掌放置于胸骨中下段 1 3交交界处,右手压在左手背部,两手交叉重叠,双手界处,右手压在左手背部,两手交叉重叠,双手的重心必须在一条垂直线上的重心必须在一条垂直线上胸外按压技术胸外按压技术l 两手借助身体的重量向下按压,按压过程中始终保两手借助身体的重量向下按压,按压过程中始终保持肘关节伸直,不要弯曲;双肩、上臂、前臂与双持肘关节伸直,不要弯曲;双肩、上臂、前臂与双手应保持为一条向下垂直的直线,这样就可使双肩手应保持为一条向下垂直的直线,这样就可使双肩的力量直接作用到胸骨上的力量直接作用到胸骨上l 垂直下压,深度垂直下压,深度 4 5cml 下压后迅速完全放松,以利血液回流至胸腔下压后迅速完全放松,以利血液回流至胸腔l 放松期手不要离开胸壁,减少对胸骨的冲击力放松期手不要离开胸壁,减少对胸骨的冲击力l 下压与放松各占下压与放松各占 50%时间,产生有效灌注压时间,产生有效灌注压l 频率:频率: 100次次 /分分l 不论单人还是双人抢救,按压与呼吸比均为不论单人还是双人抢救,按压与呼吸比均为 15: 2(气管插管成功者仍可用(气管插管成功者仍可用 5: 1)胸外按压的有效标志胸外按压的有效标志l 缺氧情况明显改善;缺氧情况明显改善;l 瞳孔由大变小;瞳孔由大变小;l 按压时可触及大动脉搏动,肱动脉收缩按压时可触及大动脉搏动,肱动脉收缩压达压达 60mmHg;l 有知觉、反射、呻吟或出现自主呼吸。有知觉、反射、呻吟或出现自主呼吸。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进行进行 4个循环的通气个循环的通气 -按压后,要对病人进按压后,要对病人进行再评估,确定有无自主呼吸和循环的恢行再评估,确定有无自主呼吸和循环的恢复。中断时间不要超过复。中断时间不要超过 10秒钟秒钟 一般不要搬动病人,一定要搬动,则做好一般不要搬动病人,一定要搬动,则做好一切准备后,停止一切准备后,停止 CPR,立即搬动,中断,立即搬动,中断时间越短越好时间越短越好初级心肺复苏初级心肺复苏除颤除颤 -D 大多数成人非外伤性心脏骤停为室颤大多数成人非外伤性心脏骤停为室颤 成功除颤的可能性随时间延长迅速降低成功除颤的可能性随时间延长迅速降低1分钟分钟 90%; 5分钟分钟 50%7分钟分钟 30%; 12分钟分钟 2%5% 早除颤的定义是在接到呼叫后早除颤的定义是在接到呼叫后 5分钟内除颤分钟内除颤 医院内早除颤是指院内各处有除颤器,有经过培训医院内早除颤是指院内各处有除颤器,有经过培训可使用除颤器的第一抢救者,可在可使用除颤器的第一抢救者,可在 3分钟内除颤分钟内除颤盲目除颤盲目除颤l 指一旦发现心跳骤停,不论其发生机制如何,如指一旦发现心跳骤停,不论其发生机制如何,如果现场具备除颤器,应首先进行电击除颤,然后果现场具备除颤器,应首先进行电击除颤,然后再确定其发生原因。再确定其发生原因。l 因为在心跳骤停病人中,室颤占了绝大多数,在因为在心跳骤停病人中,室颤占了绝大多数,在70 90以上,尽管其中部分病人并非属于心以上,尽管其中部分病人并非属于心室颤动或扑动,除颤治疗可能导致无效,但由于室颤动或扑动,除颤治疗可能导致无效,但由于早期除颤的成功率明显提高,所以对所有心跳骤早期除颤的成功率明显提高,所以对所有心跳骤停病人采取这种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