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针灸毫针刺法 (三)* 针灸教学目标u1、掌握常见的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与处理。u2、熟悉针刺宜忌。* 针灸教学内容u 第五节 针刺宜忌u 第六节 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u 复习思考题* 针灸第五节 针刺宜忌一、部位宜忌二、体质宜忌三、病情宜忌四、时间宜忌 * 针灸一、 部位宜忌1.在重要脏器组织的部位针刺时,应严格掌握针刺的深度、角度和方向, 防止刺伤脏器 。2.均须 避开血管和筋骨 ,对于重要血管附近的穴位,要注意针刺方向与深度,避免大幅度捻转、提插。3.乳中、神阙禁针 。小儿出生 18个月内 囟门未合 时,其所在部位不可针刺。 4妇女 怀孕 三个月以内,下腹部腧穴禁针;怀孕三个月以上,腹部及腰骶部腧穴也不宜针刺。至于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等一些具有通经活血作用的腧穴,孕妇更应禁针。5皮肤有 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 的部位,以及 深部脓疡 的局部,均不宜针刺。* 针灸二、体质宜忌对 强壮 者,可适当深刺,留针时间较长,刺激量较大。对 瘦弱 者,宜浅刺,留针时间较短,刺激量较小;对小儿,则浅刺,不留针。对孕妇有习惯性流产史者慎用针刺。自发性 出血 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针灸三、病情宜忌 (一)疾病性质表证者宜浅刺,里证者宜深刺;虚证者用补法,实证者用泻法;寒证者宜深刺,久留针,用灸法;热证者宜浅刺,疾出,并可刺出血。(二)危重症候 内经 中提出 “五夺 ”皆属元气耗伤、气血大亏的病候,均不可泻; “五逆 ”都是脉与证不符的危重病证,皆不宜针刺。(三)暂时现象 对劳累、饥饿、大渴、大饱、醉酒、情绪激动紧张、气血不定等情况,必须经过处理后方可针刺。* 针灸四、时间宜忌(一)留针的久暂 对表证和热证,留针时间宜短;对里证和虚寒证,留针宜长。(二)施术时间或时令 候时辰而刺候时令而刺* 针灸第六节 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一、晕针一、晕针二 滞针二 滞针三、弯针三、弯针四、断针四、断针五、针刺异常感五、针刺异常感六、刺伤脏器组织六、刺伤脏器组织* 针灸一、晕针现象 轻: 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慌气短、出 冷汗、精神疲乏、胸闷泛恶、脉沉细。 重: 肢厥神昏、血压下降、脉微欲绝。原因 精神过度紧张; 体虚、过劳、饥饿、 大汗、大泻、大失血后; 体位不适; 手法过重。以上原因致脑暂时性缺血。 * 针灸处理 轻 :静卧片刻, 给 予温开水或糖水出 针平卧 重:指掐或 针 刺急救穴,并可温灸保暖 升阳益气穴必要 时 可配用 现 代急救措施预防 (1)针对病因预防。(2)针刺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神态,询问病人的感觉,及时发现晕针先兆并处理。* 针灸二、滞针原因 精神紧张或疼痛致肌肉痉挛; 行针时捻转角度过大或持续单向捻转,致肌纤维缠绕 针身。现象 提插、捻转、出针均感滞涩、困难。若勉强捻转、提插,患者感到疼痛。处理 缓解肌肉紧张。 因单向捻转而致者,向相反方向捻针。预防 针对病因预防。* 针灸三、弯针原因 进针手法不熟,用力过猛; 针下碰到坚硬物质; 变动体位; 针柄受到外力碰压; 滞针处理不当。现象 针身弯曲,针柄改变了方向和角度。伴行针及出针困难,患者疼痛。处理 针身轻度弯曲: 将针缓慢退出;弯曲角度较大: 顺着弯曲方向将针退出;体位移动所致: 恢复原来体位,局部肌肉放松后,将针缓缓起出。预防 针对病因预防。* 针灸四、断针原因 针具质量差,有损坏剥蚀,针前未检查; 行针时强力提插、捻转,肌肉猛力收缩; 针身全刺入腧穴内; 移动体位或外物碰撞针柄; 弯针、滞针未及时正确处理。现象 针身折断,残断露于皮肤之外或没于皮肤之下。处理 医者 镇 静 残端外露 -镊 子取出 ;患者保持原体位 残端与皮肤相平 -轻压针 孔两旁,取出 ;断端完全内陷 - 线 下定位,用手 术 取出;预防 针对病因预防。* 针灸原因 针尖带钩或针刺时误伤血管。 现象 针刺部位出血,肿胀疼痛,皮肤呈青紫色。预防 仔细检查针具,熟悉解剖部位,避开血管针刺。出针时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眼区腧穴针刺 更应注意。要询问有无出血病史。 处理 用消毒干棉球压迫止血。若 微量出血 一般不必处理。如局部 青紫肿痛较重 ,先冷敷止血,再热敷或在局部轻轻揉按。五、针刺异常感(一)血肿* 针灸u(二)针刺后遗感 原因 有针遗留; 手法过重,留针过长; 手法与病情相悖所致。 现象 出针后不能移动体位;或局部遗留酸胀麻木等不适的感觉;或原有症状加重。 处理 遗留之针: 立即起出。遗留不适感: 轻者用手指在局部揉按;重者加用艾条灸,或热敷。 原有症状加重: 查明原因,调整治则和手法。 预防 针对病因预防。* 针灸u(三)针穴疼痛 原因 进针时停在皮表时间过长; 针尖带有钩毛; 行针手法过重; 刺及血管、肌腱、骨骼; 针刺时移动体位或外物碰压针柄。 现象 针刺部位疼痛。处理 停止使用不当手法,用手指在针刺部位循按。如滞针、弯针,则用相应方法处理。 预防 针对病因预防。* 针灸六、刺伤脏器组织u(一)创伤性气胸现象 针后突感胸痛、胸闷、心悸气短,甚则呼吸困难,紫绀,出冷汗及血压下降等 。检查时,肋间隙变宽;叩诊呈鼓音; 听诊肺呼吸音减弱或消失;严重者,气管向健 侧移位。 X线胸透可见肺组织被压缩现象。原因 针刺胸背部等处的腧穴过深,或方向不当,刺伤肺脏,空气进入胸膜腔所致。* 针灸处理 立即起针,采取半卧位休息。 轻者 密切观察,给予镇咳、镇痛、抗感染等对症处理。 重者及时抢救,如胸腔排气、输氧、抗休克等。预防 针刺胸背部等处的腧穴,应严格掌握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医者思想要集中,提插幅度不宜过大。病人体位要舒适,不宜长时间留针。肺气肿病人尤应谨慎。* 针灸u(二)刺伤脑脊髓原因 风府、哑门、风池等穴针刺过深或角度、方向不当,可 误伤延脑 ;第一腰椎以上棘突间的腧穴、夹脊穴针刺过深、方向不当,可 刺伤脊髓 。 现象 伤及延脑:头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昏迷,甚至危及生命;刺伤脊髓:触电样感觉向肢端放射,甚至引起暂时性肢体瘫痪。 处理 及时出针, 轻者 休息,对症处理; 重者 及时抢救。 预防 针刺上述腧穴时,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避免提插,禁用粗针捣刺。* 针灸(三) 刺伤内脏原因 在相应内脏部位腧穴针刺过深,或提插幅度过大。 现象 刺伤肝、脾: 出血、疼痛,甚者出现急腹症 症状。刺伤肾脏: 疼痛及叩击痛、血尿。肝、脾、肾三脏出血过多时,可 出现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 刺伤心脏: 轻者强烈刺痛,重者剧烈撕裂痛,引起心外射血,即刻导致休克等危重情况。刺伤胆囊、膀胱、胃、肠: 疼痛、急腹症症状。* 针灸处理 轻者 卧床休息,一般能自愈。 重者 应注意观察血压,加用止血药;出现急腹症及休克时,采取相应急救方法处理。 预防 针刺胸腹、腰背部的腧穴时,应掌握好针刺的深度,行针幅度不宜过大。特别是对心脏扩大,或肝、脾肿大的病人尤其应该注意。 * 针灸u(四)刺伤神经根和神经干原因 深刺或捣刺位于神经根和神经干上的腧穴。现象 沿神经分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6 Rain or Shine SectionaA Pronunciation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
- 课题3 物质的转化与应用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化学仁爱科普版2024九年级下册-仁爱科普版2024
- 2025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锐角三角函数(10大考点62题) (第1期)原卷版
- 2025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坐标图像题(第2期)解析版
- A A hard choice (Viewing and listening)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英语沪教版五四学制2024七年级下册-沪教版五四学制2024
- 第六单元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 2025年四川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详解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2单元 做情绪情感的主人 第5课 品出情感的韵味 第2框 在品味情感中成长说课稿 新人教版
- 四年级语文下册一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 2025年全国高压电工作业人员操作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 教师消防培训课件
-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2024年)解读
- 早期生产遏制-GP-12-加严控制-Reinforce-Control
- 什么是医院感染
- 2025年轴流式消防排烟风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
- 《涡街流量计交流会》课件
- QC/T 1206.1-2024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热管理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
- 国企内部控制审计服务方案
- 宁德时代笔试题库
- 骨干教师专业成长规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