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慢性腰痛临床分型及针对性治慢性腰痛临床分型及针对性治 疗疗 北京积水潭医院康复科北京积水潭医院康复科 郭险峰郭险峰 n 腰痛是一组彼此有内在关联的病理变化的外在表 现。在不同的患者中,其核心病理变化可有很大 不同,但外在表现均为疼痛。 n 临床医生通过系统询问病史、体格检查、阅读影 像学资料以及试验性治疗,可初步推测出腰痛内 在的病理变化过程,据此制定治疗方案,根据治 疗效果反过来验证诊断正确与否。 n 腰痛的康复主要采用运动训练、生活指导、物理 因子治疗、药物治疗与矫形器治疗。 疼痛的特点疼痛的特点 n 疼痛的本质:伤害性刺激被感受器感知、疼痛的本质:伤害性刺激被感受器感知、 上传到大脑,为大脑认知并伴随情绪改变上传到大脑,为大脑认知并伴随情绪改变 n 骨科疼痛:多数位于关节周围区域,劳累骨科疼痛:多数位于关节周围区域,劳累 后加重,休息可减轻后加重,休息可减轻 n 活动产生对关节的负荷,当关节及周围组活动产生对关节的负荷,当关节及周围组 织无法应对这种负荷时,组织受到伤害,织无法应对这种负荷时,组织受到伤害, 就可能产生疼痛就可能产生疼痛 可能导致腰痛的四个环节可能导致腰痛的四个环节 n 腰部组织结构的损伤及继发的病理变化腰部组织结构的损伤及继发的病理变化 n 感觉传入系统的病理改变:复杂性局部疼感觉传入系统的病理改变:复杂性局部疼 痛综合征(痛综合征( CRPS)、神经病理性疼痛如截)、神经病理性疼痛如截 瘫神经痛瘫神经痛 n 大脑认知的改变大脑认知的改变 n 情绪改变:焦虑与抑郁情绪改变:焦虑与抑郁 损伤破坏模式损伤破坏模式 n 身体承受高的负荷就会导致脊柱组织的某种形式身体承受高的负荷就会导致脊柱组织的某种形式 的损伤,而进一步负荷就会导致进一步的损伤,的损伤,而进一步负荷就会导致进一步的损伤, 无论是短时间内发生的超过极限的负荷,还是一无论是短时间内发生的超过极限的负荷,还是一 定强度的循环负荷长时间作用于脊柱组织,就会定强度的循环负荷长时间作用于脊柱组织,就会 导致损伤,导致损伤, n 如果持续的损伤超过修复能力(修复能力往往因如果持续的损伤超过修复能力(修复能力往往因 各种原因而受到抑制),就出现慢性的损伤和慢各种原因而受到抑制),就出现慢性的损伤和慢 性疼痛性疼痛 慢性腰痛的原因慢性腰痛的原因 n 腰部承受的负荷超过上限: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出租车司腰部承受的负荷超过上限: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出租车司 机)、过度负荷(搬运工)、身体姿势异常(平足)、急机)、过度负荷(搬运工)、身体姿势异常(平足)、急 性扭伤;过度休息导致肌肉、软骨萎缩性扭伤;过度休息导致肌肉、软骨萎缩 n 遗传因素:组织较脆弱、修复能力缓慢、结构发育异常遗传因素:组织较脆弱、修复能力缓慢、结构发育异常 n 腰部多裂肌功能下降腰部多裂肌功能下降 n 衰老:软骨、椎间盘的退化衰老:软骨、椎间盘的退化 “ U”型关系型关系 n 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这样简单、直观、符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这样简单、直观、符 合逻辑的模型并不足以解释现在所观察到的现象合逻辑的模型并不足以解释现在所观察到的现象 n 更准确的一个模型提出了更准确的一个模型提出了 “U”型关系,即长时间的型关系,即长时间的 低负荷(如长时间卧床休息)会导致组织的退化低负荷(如长时间卧床休息)会导致组织的退化 及营养不良(尤其是椎间盘、软骨等内部无血管及营养不良(尤其是椎间盘、软骨等内部无血管 的组织),而过高的符合会导致劳损。的组织),而过高的符合会导致劳损。 n 在在 “U”的底部,适当的负荷促使组织通过适应性生的底部,适当的负荷促使组织通过适应性生 长变得更为强壮。长变得更为强壮。 n 在在 “U”两端,正常组织应对过高的负荷或脆弱的组两端,正常组织应对过高的负荷或脆弱的组 织应对正常的负荷,都可能产生损伤织应对正常的负荷,都可能产生损伤 社会心理模式社会心理模式 n 但是,这一模型也仅仅是一种理论上的近似推测,与现实但是,这一模型也仅仅是一种理论上的近似推测,与现实 中复杂的临床表现之间有着巨大的差距。毫无疑问的是,中复杂的临床表现之间有着巨大的差距。毫无疑问的是, 损伤和疼痛之间的联系是复杂的,目前任何机械模型都不损伤和疼痛之间的联系是复杂的,目前任何机械模型都不 足以完全解释腰痛这一主观感受及患者的疼痛行为的许多足以完全解释腰痛这一主观感受及患者的疼痛行为的许多 方面的问题方面的问题 n 一些学者提出生物社会心理模型来填补以上模型的缺陷。一些学者提出生物社会心理模型来填补以上模型的缺陷。 它认为,腰部疾患的部分原因源于脊柱组织的损害,但急它认为,腰部疾患的部分原因源于脊柱组织的损害,但急 性的损伤应该被身体组织逐渐修复,其临床表现就是疼痛性的损伤应该被身体组织逐渐修复,其临床表现就是疼痛 的逐渐缓解并最终消失。慢性腰痛长期存在这一事实,提的逐渐缓解并最终消失。慢性腰痛长期存在这一事实,提 示存在导致恢复功能出现障碍的因素示存在导致恢复功能出现障碍的因素 n 最有希望的解释是社会心理因素最有希望的解释是社会心理因素 第一节第一节 腰部的生物力学腰部的生物力学 n 【力】是作用在身体上使之产生位移或变形的作用。它是【力】是作用在身体上使之产生位移或变形的作用。它是 一个矢量,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单位是牛顿,大约一个矢量,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单位是牛顿,大约 9.8N=1kg。如果压缩物体则为压力,拉开物体则为张力。如果压缩物体则为压力,拉开物体则为张力 ,既不压缩也不拉开而使物体变形者为剪力。一个力可以,既不压缩也不拉开而使物体变形者为剪力。一个力可以 应用两个分力来表示,这两个力通常互相作用为直角应用两个分力来表示,这两个力通常互相作用为直角 n 【应力】就是负荷强度,等于作用于单位面积上的力。【应力】就是负荷强度,等于作用于单位面积上的力。 n 【弯曲力矩】这是测试作用在物体上力的弯曲作用的指标【弯曲力矩】这是测试作用在物体上力的弯曲作用的指标 。它等于力的大小与力和选定的旋转中心之间的力臂的乘。它等于力的大小与力和选定的旋转中心之间的力臂的乘 积,因此它的单位是牛顿米积,因此它的单位是牛顿米 n 【损伤】可以定义为对形变抵抗能力的永久的损害【损伤】可以定义为对形变抵抗能力的永久的损害 腰椎受力分析腰椎受力分析 n 许多躯干肌肉与脊柱长轴平行,当背肌产生保护和拉动脊许多躯干肌肉与脊柱长轴平行,当背肌产生保护和拉动脊 柱的张力时,也会产生作用于脊柱的很高的压力。因此,柱的张力时,也会产生作用于脊柱的很高的压力。因此, 背部肌肉可以说是脊柱最好的朋友和最坏的敌人。即使在背部肌肉可以说是脊柱最好的朋友和最坏的敌人。即使在 放松的直立或坐位,肌肉产生的张力也相当于自上而下的放松的直立或坐位,肌肉产生的张力也相当于自上而下的 体重的体重的 2倍倍 n 在活动时如前屈并抬起重物,背肌需要产生更大的力来克在活动时如前屈并抬起重物,背肌需要产生更大的力来克 服上身的重力作用及所抬举物体的重量服上身的重力作用及所抬举物体的重量 n 有研究报告,腰椎间盘的压力在平躺时候是有研究报告,腰椎间盘的压力在平躺时候是 150N 250N ,直立位时是,直立位时是 500N 800N,挺直坐位时是,挺直坐位时是 700N 1000N ,当弯腰抬起,当弯腰抬起 10kg的重物时候是的重物时候是 1900N n 另一个生物力学试验报告,在健康青年分别提起另一个生物力学试验报告,在健康青年分别提起 14kg和和 29kg的重物的时候,的重物的时候, L4/5椎间盘的压力大约分别升高到椎间盘的压力大约分别升高到 4kN和和 5.5Kn 腰椎的姿势腰椎的姿势 n 腰椎关节突的面积很小,因此压力的改变很容易导致关节腰椎关节突的面积很小,因此压力的改变很容易导致关节 突关节面上所承受的压强的改变突关节面上所承受的压强的改变 n 在中立位,大约只有在中立位,大约只有 1%的压力通过关节突向下传递的压力通过关节突向下传递 n 而当腰椎前凸加大到而当腰椎前凸加大到 2o时,压力增加到时,压力增加到 16%。而且,前凸。而且,前凸 这一姿势使增加的压力主要集中于关节面的下缘,所以进这一姿势使增加的压力主要集中于关节面的下缘,所以进 一步导致非常高的应力集中一步导致非常高的应力集中 n 而当腰椎轻度前屈时,上关节突与下关节突的关节面比较而当腰椎轻度前屈时,上关节突与下关节突的关节面比较 平行,则两者之间的接触应力也比较小。平行,则两者之间的接触应力也比较小。 n 与中立位相比与中立位相比 ,中度屈曲时中度屈曲时 ,腰椎管的横截面积增加达到腰椎管的横截面积增加达到 12%,而后伸时降低达到而后伸时降低达到 15%。 n 在后伸位椎管容积减少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黄韧带向前在后伸位椎管容积减少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黄韧带向前 膨隆,另一个是后伸位导致构成椎管侧壁的椎弓根更加靠膨隆,另一个是后伸位导致构成椎管侧壁的椎弓根更加靠 近。近。 n 老年人黄韧带弹性下降,在腰椎后伸时,黄韧带无法像年老年人黄韧带弹性下降,在腰椎后伸时,黄韧带无法像年 轻人那样弹性回缩,而是形成皱褶,当这些皱褶向前侵入轻人那样弹性回缩,而是形成皱褶,当这些皱褶向前侵入 椎管时,就更进一步加重了椎管的狭窄。椎管时,就更进一步加重了椎管的狭窄。 n 腰椎管狭窄的病人出现间歇跛行可用这一机制解释腰椎管狭窄的病人出现间歇跛行可用这一机制解释 n 总的来讲,一个姿势对于椎间盘组织、关节突关节、韧带总的来讲,一个姿势对于椎间盘组织、关节突关节、韧带 组织产生的作用是不同的,综合各方面的生物力学研究,组织产生的作用是不同的,综合各方面的生物力学研究, 可以认为:静态下轻度屈曲是更可取的,运动中轻度后伸可以认为:静态下轻度屈曲是更可取的,运动中轻度后伸 是有一定优点的是有一定优点的 n 平腰姿式会更舒服。比如,站立时一只脚放在前面的小凳平腰姿式会更舒服。比如,站立时一只脚放在前面的小凳 子或砖块上,或者跷起二郎腿,都是要把腰椎从后伸的位子或砖块上,或者跷起二郎腿,都是要把腰椎从后伸的位 置改变为轻度前屈的位置。置改变为轻度前屈的位置。 n 理想的站姿或坐姿是没有的,因为任何一个姿势维持久了理想的站姿或坐姿是没有的,因为任何一个姿势维持久了 都会导致某部分结构持续的受到压力。所以,间歇性调整都会导致某部分结构持续的受到压力。所以,间歇性调整 姿势是很重要的姿势是很重要的 稳定肌(稳定肌( stabilisor)与运动肌()与运动肌( mobilisor) 局部肌肉(局部肌肉( Local)与全局肌肉()与全局肌肉( Global) n Rood(1972)根据功能的不同,将背根据功能的不同,将背 部肌肉区分为稳定肌和运动肌两类部肌肉区分为稳定肌和运动肌两类 n 稳定肌通常位于深部、具有单关节稳定肌通常位于深部、具有单关节 或者单一节段分布、通过离心收缩或者单一节段分布、通过离心收缩 控制椎体活动和具有静态保持能力控制椎体活动和具有静态保持能力 ; n 运动肌一般位于表层、具有双关节运动肌一般位于表层、具有双关节 或者多关节分布、通过向心收缩控或者多关节分布、通过向心收缩控 制体的运动和产生功率制体的运动和产生功率 稳定肌与运动肌比较稳定肌与运动肌比较 n 位于背部深层位于背部深层 n 腱膜状(腱膜状( aponeurotic) n 慢肌为主慢肌为主 n 耐力活动时激活耐力活动时激活 n 选择性弱化选择性弱化 n 募集较差,可以被抑制募集较差,可以被抑制 n 在在 30 40 MVC条件下激活条件下激活 n 位于背部浅层位于背部浅层 n 梭状(梭状( fusiform) n 快肌为主快肌为主 n 爆发性活动时激活爆发性活动时激活 n 优先募集优先募集 n 缩短和紧张缩短和紧张 n 在大于在大于 40 MVC条件下激活条件下激活 稳定肌 运动肌 n Bergmark( 1989)还根据肌肉解剖位置的差异,将背部)还根据肌肉解剖位置的差异,将背部 肌肉分为局部肌肉和全局肌肉肌肉分为局部肌肉和全局肌肉 n 局部肌肉通常均起源于脊椎,它们的活动控制脊柱的弯曲局部肌肉通常均起源于脊椎,它们的活动控制脊柱的弯曲 度和维持脊柱的机械稳定性;多裂肌是最重要的局部肌肉度和维持脊柱的机械稳定性;多裂肌是最重要的局部肌肉 n 全局肌肉一般连接胸廓和骨盆,这些肌肉收缩通常可以产全局肌肉一般连接胸廓和骨盆,这些肌肉收缩通常可以产 生较大的力量生较大的力量 n 腰大肌、最长肌胸段会对腰椎施加强大的拉力,可能是某腰大肌、最长肌胸段会对腰椎施加强大的拉力,可能是某 些患者腰痛的原因些患者腰痛的原因 之一之一 n 腘绳肌过度紧张在提高髋关节稳定性的同时,可能通过改腘绳肌过度紧张在提高髋关节稳定性的同时,可能通过改 变骨盆前倾角对腰椎受力产生影响变骨盆前倾角对腰椎受力产生影响 腰椎的稳定机制 “Global“ muscles “Local“ muscles 腹直肌 腹内外斜肌 竖脊肌 腰方肌 腹横肌 多裂肌 腰大肌 膈肌 The Pelvic floor 植物神经肌肉系统植物神经肌肉系统 n 内层肌肉系统(局部稳定肌)为神经网络所控制,意识无内层肌肉系统(局部稳定肌)为神经网络所控制,意识无 法直接控制。在外层运动肌开始收缩前和收缩时,神经网法直接控制。在外层运动肌开始收缩前和收缩时,神经网 络按照自己收集的信息(本体感觉等)制定工作计划,控络按照自己收集的信息(本体感觉等)制定工作计划,控 制和协调内层肌肉为运动服务,意识不能持续的干预这一制和协调内层肌肉为运动服务,意识不能持续的干预这一 过程过程 n 神经网络的兴奋度依赖于大量传入的神经冲动,当人体站神经网络的兴奋度依赖于大量传入的神经冲动,当人体站 立时,此一系统时刻感知着外界环境和人体运动系统的各立时,此一系统时刻感知着外界环境和人体运动系统的各 种情况并作出反应。所以卧床种情况并作出反应。所以卧床 48小时(或失重)后内层肌小时(或失重)后内层肌 肉(多裂肌)开始萎缩,原因在于神经网络系统活性的下肉(多裂肌)开始萎缩,原因在于神经网络系统活性的下 降降 n 神经网络活性下降甚至关闭后,关节稳定性必然下降并带神经网络活性下降甚至关闭后,关节稳定性必然下降并带 来疼痛(快速大重量牵引、长期卧床、剧烈疼痛等都可能来疼痛(快速大重量牵引、长期卧床、剧烈疼痛等都可能 会导致这一情况)。意识无法重新激活这一系统会导致这一情况)。意识无法重新激活这一系统 n 由于神经网络系统的兴奋依赖于大量的感觉传入信息(类由于神经网络系统的兴奋依赖于大量的感觉传入信息(类 似于网状上行系统对清醒意识的作用),因此针灸、悬吊似于网状上行系统对清醒意识的作用),因此针灸、悬吊 运动训练、本体感觉训练等治疗的机制之一可能在于创造运动训练、本体感觉训练等治疗的机制之一可能在于创造 了大量的传入冲动了大量的传入冲动 n 在不稳定平面上作训练是治疗的基本原则。同样,快走、在不稳定平面上作训练是治疗的基本原则。同样,快走、 骑车、自由泳、倒走等运动会使躯干产生扭转动作,导致骑车、自由泳、倒走等运动会使躯干产生扭转动作,导致 腰椎的旋转,对腰椎周围感受器的刺激较强,也会产生治腰椎的旋转,对腰椎周围感受器的刺激较强,也会产生治 疗作用,并可同时锻炼内层肌肉。研究显示,每天骑自行疗作用,并可同时锻炼内层肌肉。研究显示,每天骑自行 车半小时腰痛发病率较低车半小时腰痛发病率较低 第二节第二节 腰痛的核心病理变化及腰痛的核心病理变化及 临床分型临床分型 始于椎间盘的脊柱退变过程始于椎间盘的脊柱退变过程 n 椎间盘组织的力学强度高于相邻的椎体终板下骨。当腰椎椎间盘组织的力学强度高于相邻的椎体终板下骨。当腰椎 载荷超过极限时,终板下骨首先破裂,髓核突入椎体的松载荷超过极限时,终板下骨首先破裂,髓核突入椎体的松 质骨中(许莫氏结节),椎间盘压力得以减低质骨中(许莫氏结节),椎间盘压力得以减低 n 年轻人富含水分的髓核在压力下变形、移动,可有效地将年轻人富含水分的髓核在压力下变形、移动,可有效地将 椎体间压力分散椎体间压力分散 n 躯干屈曲位,后侧纤维环在拉应力下绷紧。压力集中于椎躯干屈曲位,后侧纤维环在拉应力下绷紧。压力集中于椎 体导致椎间盘内压增加,在压力的驱使下髓核向后移动,体导致椎间盘内压增加,在压力的驱使下髓核向后移动, 对后侧对后侧 纤维环产生进一步压力。如纤维环内层断裂,富纤维环产生进一步压力。如纤维环内层断裂,富 含神经末梢的外层纤维环在压力的刺激下,可能成为腰痛含神经末梢的外层纤维环在压力的刺激下,可能成为腰痛 的来源之一的来源之一 始于椎间盘的脊柱退变过程始于椎间盘的脊柱退变过程 n 躯干伸展位,后侧纤维环弯曲变形可突入椎管躯干伸展位,后侧纤维环弯曲变形可突入椎管 2mm;椎管;椎管 容积减少;关节突关节压力急剧增高容积减少;关节突关节压力急剧增高 n 躯干伸展位,椎体间压力部分转移到关节突关节上,椎间躯干伸展位,椎体间压力部分转移到关节突关节上,椎间 盘内压力减少,髓核向前移动盘内压力减少,髓核向前移动 n 髓核向椎体、纤维环方向的突出将降低椎间盘内压,可能髓核向椎体、纤维环方向的突出将降低椎间盘内压,可能 导致髓核细胞分泌基质的速率降低,可能加速椎间盘的老导致髓核细胞分泌基质的速率降低,可能加速椎间盘的老 化化 n 老化的椎间盘:髓核水分减少(老化的椎间盘:髓核水分减少( MRI表现为黑间盘)、纤表现为黑间盘)、纤 维化,纤维环弯呈发卡样改变、可突入椎管,成为椎管狭维化,纤维环弯呈发卡样改变、可突入椎管,成为椎管狭 窄的原因窄的原因 始于椎间盘的脊柱退变过程始于椎间盘的脊柱退变过程 n 椎间盘的老化导致压力不能很好的分散,应力集中导致椎椎间盘的老化导致压力不能很好的分散,应力集中导致椎 体终板炎,椎间不稳导致外层纤维环(起韧带样作用)在体终板炎,椎间不稳导致外层纤维环(起韧带样作用)在 椎体上的附着点损伤、炎症、钙化(牵张性骨刺)椎体上的附着点损伤、炎症、钙化(牵张性骨刺) n 终板炎、纤维环的退变导致椎间盘的营养进一步恶化,加终板炎、纤维环的退变导致椎间盘的营养进一步恶化,加 速髓核退变;髓核退变反过来加速椎体、关节突关节的退速髓核退变;髓核退变反过来加速椎体、关节突关节的退 化化 n 老年人髓核纤维化,很少出现急性椎间盘突出老年人髓核纤维化,很少出现急性椎间盘突出 n 应力集中首先导致椎体退化,随后人体将压力向关节突关应力集中首先导致椎体退化,随后人体将压力向关节突关 节转移,导致关节突炎症与退变节转移,导致关节突炎症与退变 运动系统疾病的病理过程运动系统疾病的病理过程 n 结构上的问题导致力量在关节区域的分布和传递异常结构上的问题导致力量在关节区域的分布和传递异常 (通通 常无法逆转这一过程)常无法逆转这一过程) n 控制上的问题(局部稳定性下降)导致力量在关节区域的控制上的问题(局部稳定性下降)导致力量在关节区域的 分布和传递异常分布和传递异常 (通常可以逆转这一过程)通常可以逆转这一过程) n 力量在关节区域的分布和传递异常导致这一区域的结构微力量在关节区域的分布和传递异常导致这一区域的结构微 型、反复的损伤,出现慢性疼痛型、反复的损伤,出现慢性疼痛 n 损伤激发修复反应,慢性劳损导致慢性炎症损伤激发修复反应,慢性劳损导致慢性炎症 n 在机械性损害(局部不稳定)和化学性损害(慢性炎症)在机械性损害(局部不稳定)和化学性损害(慢性炎症) 的长期作用下,出现结构改变(代偿与永久损坏)的长期作用下,出现结构改变(代偿与永久损坏) n 结构的代偿性表现:关节骨质增生、韧带钙化、关节囊钙结构的代偿性表现:关节骨质增生、韧带钙化、关节囊钙 化、突出的椎间盘钙化(后三者是椎管狭窄的主要原因)化、突出的椎间盘钙化(后三者是椎管狭窄的主要原因) n 结构的永久性破坏:纤维环的断裂、关节软骨的退变结构的永久性破坏:纤维环的断裂、关节软骨的退变 n 70%患者有遗传因素患者有遗传因素 对疾病的整体认识对疾病的整体认识 n 早期以机械性不稳定为主,中期出现炎症,晚期为结构破早期以机械性不稳定为主,中期出现炎症,晚期为结构破 坏(间盘突出)和增生坏(间盘突出)和增生 n 机械性不稳定:运动训练和生活指导,急性期辅助以矫形机械性不稳定:运动训练和生活指导,急性期辅助以矫形 器器 n 炎性:药物、理疗、针灸、按摩,生活指导,牵伸和有氧炎性:药物、理疗、针灸、按摩,生活指导,牵伸和有氧 训练,微创手术(射频和激光)训练,微创手术(射频和激光) n 结构破坏和增生:肌肉能力增强的代偿(张国政)、肌肉结构破坏和增生:肌肉能力增强的代偿(张国政)、肌肉 保护韧带(本题感觉训练和肌肉力量训练)、生活方式指保护韧带(本题感觉训练和肌肉力量训练)、生活方式指 导、矫形器(围领和足垫)、生活环境的改变(冬天到海导、矫形器(围领和足垫)、生活环境的改变(冬天到海 南)、体位代偿(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管狭窄患者的腹肌南)、体位代偿(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管狭窄患者的腹肌 训练)、手术训练)、手术 第三节第三节 慢性腰痛分型治疗慢性腰痛分型治疗 综合评估五大模块的情况 n 椎间盘:腰痛前屈加重、后伸减轻 n 椎管:前屈椎管容积增加、后伸时减少 n 关节突关节:前屈时压力减少、后伸时增加 n 肌肉组织:核心肌群(多裂肌)萎缩、失活;运 动肌群(竖脊肌、腘绳肌、腰大肌、梨状肌)过 度紧张、短缩 n 下肢及骨盆:足过度旋前(平足)、内八字(腰 前凸加大导致腰椎关节突关节压力增加、退变加 速),骨盆扭转(一侧足的过度旋前、双下肢不 等长、胫骨扭转角度不一致) 通过询问病史推测腰痛的原因通过询问病史推测腰痛的原因 n 疼痛的位置:纵形、游走性疼痛(最长肌过度紧张)、中疼痛的位置:纵形、游走性疼痛(最长肌过度紧张)、中 线区疼痛(椎间盘源性、韧带源性)、椎旁(多裂肌功能线区疼痛(椎间盘源性、韧带源性)、椎旁(多裂肌功能 下降、关节突炎症、关节囊撕裂)下降、关节突炎症、关节囊撕裂) n 疼痛的时间疼痛的时间 n 疼痛与姿势变换之间的关系疼痛与姿势变换之间的关系 n 既往治疗的效果既往治疗的效果 体检体检 n 直腿抬高试验与后伸内旋髋关节:区别腰椎间盘突出与梨直腿抬高试验与后伸内旋髋关节:区别腰椎间盘突出与梨 状肌紧张综合征状肌紧张综合征 n 弱链测试检查腰部多裂肌:单腿支撑抬腰弱链测试检查腰部多裂肌:单腿支撑抬腰 /悬吊设备上检悬吊设备上检 查单腿悬挂、对侧腿外展(正常应到查单腿悬挂、对侧腿外展(正常应到 45度)度) n 仰卧位检查髋关节内旋仰卧位检查髋关节内旋 /外旋角度(应为相同)、有无髂外旋角度(应为相同)、有无髂 腰肌腰肌 /腘绳肌紧张、直腿抬高试验腘绳肌紧张、直腿抬高试验 n 检查背肌痉挛情况检查背肌痉挛情况 n 站立位观察有无足部过度旋前(平足)站立位观察有无足部过度旋前(平足) n 主动、被动活动腰部:前屈、后伸各主动、被动活动腰部:前屈、后伸各 5次,症状有无减轻次,症状有无减轻 、加重或无变化、加重或无变化 n 坐位检查:屈曲坐位疼痛减轻、挺直坐位加重提示椎间盘坐位检查:屈曲坐位疼痛减轻、挺直坐位加重提示椎间盘 源性腰痛的可能源性腰痛的可能 n 行走时有无外八字(胫骨外扭转)、内八字(胫骨内扭转行走时有无外八字(胫骨外扭转)、内八字(胫骨内扭转 )、单侧骨盆的过度前倾)、单侧骨盆的过度前倾 /后倾后倾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 n 影像学的异常并不能确定腰痛的原因,只影像学的异常并不能确定腰痛的原因,只 能提供参考能提供参考 基于生物力学的慢性腰痛临床分基于生物力学的慢性腰痛临床分 型型 第一类,非特异性腰痛第一类,非特异性腰痛 n 神经肌肉型(多裂肌功能下降型、运动肌神经肌肉型(多裂肌功能下降型、运动肌 群紧张型、髋关节不稳定型)群紧张型、髋关节不稳定型) n 关节突型(关节炎型、姿势型)关节突型(关节炎型、姿势型) n 椎间盘椎间盘 /韧带韧带 /关节囊损伤型关节囊损伤型 n 梨状肌紧张综合征梨状肌紧张综合征 第二类,特异性腰痛第二类,特异性腰痛 n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 n 腰椎滑脱腰椎滑脱 n 腰椎管狭窄腰椎管狭窄 n 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 n 脊柱畸形脊柱畸形 n 第三类,混合型第三类,混合型 n 第四类,其他型:强直性脊柱炎、脊柱结第四类,其他型:强直性脊柱炎、脊柱结 核、盆腔炎、脊柱肿瘤等核、盆腔炎、脊柱肿瘤等 基于分型的处理原则基于分型的处理原则 n 健康教育(所有患者)健康教育(所有患者) n 伸展性训练(神经肌肉型、椎间盘伸展性训练(神经肌肉型、椎间盘 /关节囊关节囊 /韧带损伤型、韧带损伤型、 梨状肌紧张综合征型)梨状肌紧张综合征型) n 屈曲方向训练(关节突型等)屈曲方向训练(关节突型等) n 肌肉牵伸及放松技术(反向牵伸、拮抗肌训练、肌肉松弛肌肉牵伸及放松技术(反向牵伸、拮抗肌训练、肌肉松弛 剂妙纳或巴氯酚)剂妙纳或巴氯酚) n 姿势校正技术:姿势校正技术: ICB鞋垫鞋垫 n 炎症控制技术(脉冲短波、扶他林等)炎症控制技术(脉冲短波、扶他林等) ICB生物力学支撑鞋垫 The Sacroiliac, Pubic, and Hip joints 骶髂,耻骨,髋关节 脉冲 治疗仪 TECHNIQUE Step 5. Supra-Pelvic Compression Tests (for Quadratus Lumborum m. involvement) 第 5步 盆腔上方压迫测试(涉及腰方肌) Posterior Hip Adjustment后方髋关节调整 SCP: Posterior aspect of the greater trochanter SCP:大转子的后面 LOD: Anterior LOD: 前 Setting: High or Medium 设置:高或中 Posterior Hip Adjustment (For Loss of Hip Internal Rotation) 后方髋关节调整 (髋关节内旋受损) Lateral Hamstring Adjustment 侧面大腿肌肉调整 SCP: Taught/Tender area of muscle belly of Biceps Femoris m SCP:股二头肌肌腹的敏感压痛处 LOD: Anterior LOD: 前 Setting: Medium or Low 设置:中或低 Lateral Hamstring Adjustment 侧面大腿肌肉调整 疼痛是最好的老师疼痛是最好的老师 n 怎么舒服怎么来怎么舒服怎么来 n 蹲着、靠着、空着手、蜷着腿躺着、小步快走蹲着、靠着、空着手、蜷着腿躺着、小步快走 n 提提 肛、收下颌,持续肛、收下颌,持续 6秒钟,重复秒钟,重复 10次次 n 围腰应用最好不要超过三周围腰应用最好不要超过三周 健身球练习健身球练习 神经肌肉型腰痛神经肌肉型腰痛 n 两周内多数患者明显减轻两周内多数患者明显减轻 n 90%患者明显改善患者明显改善 n 治疗持续治疗持续 2个月个月 n 使用悬吊运动训练治疗,多数患者第一次即感觉明显减轻使用悬吊运动训练治疗,多数患者第一次即感觉明显减轻 n 伸展性训练、牵伸技术伸展性训练、牵伸技术 n 三个亚型:多裂肌功能下降型、运动肌群紧张型、髋关节三个亚型:多裂肌功能下降型、运动肌群紧张型、髋关节 不稳定型不稳定型 n 多裂肌功能下降型多裂肌功能下降型 /髋功能不稳定型:伸展性训练髋功能不稳定型:伸展性训练 n 运动肌群紧张紧张型:伸展性训练、牵伸紧张的肌肉(髂运动肌群紧张紧张型:伸展性训练、牵伸紧张的肌肉(髂 腰肌、腘绳肌、最长肌等)、腹肌训练腰肌、腘绳肌、最长肌等)、腹肌训练 A型:型: 多裂肌功能下降型多裂肌功能下降型 n 【病因】腰椎的局部稳定肌主要是多裂肌的功能下降。病【病因】腰椎的局部稳定肌主要是多裂肌的功能下降。病 史数月者,主要是运动感觉系统对多裂肌的控制紊乱;如史数月者,主要是运动感觉系统对多裂肌的控制紊乱;如 病史超过病史超过 6个月,多裂肌明显萎缩,既包括神经功能的紊个月,多裂肌明显萎缩,既包括神经功能的紊 乱,也包括肌肉的萎缩。乱,也包括肌肉的萎缩。 n 【临床表现】腰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可减轻。腰痛部位多【临床表现】腰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可减轻。腰痛部位多 位于单侧,或一侧较重、对侧较轻,多数相当于位于单侧,或一侧较重、对侧较轻,多数相当于 L4/5一侧一侧 旁开旁开 3cm 处。悬吊运动弱链测试阳性,且阳性的一侧往往处。悬吊运动弱链测试阳性,且阳性的一侧往往 位于腰痛的一侧(测试左侧腰部弱链阳性,病人也多感觉位于腰痛的一侧(测试左侧腰部弱链阳性,病人也多感觉 左侧腰痛明显)训练后弱链可明显改善并伴随着症状的迅左侧腰痛明显)训练后弱链可明显改善并伴随着症状的迅 速减轻。速减轻。 n 【治疗】悬吊运动训练。使用徒手操和康复球球操训练有【治疗】悬吊运动训练。使用徒手操和康复球球操训练有 一定作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腰背学校),指导其每一定作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腰背学校),指导其每 天小步快走半小时,时速天小步快走半小时,时速 6kg/h。 健身球练习健身球练习 B型:运动肌群型:运动肌群 紧张型紧张型 n 【病因】腰椎的局部稳定肌主要是多裂肌的功能下降,运【病因】腰椎的局部稳定肌主要是多裂肌的功能下降,运 动肌群代偿性紧张。常见于性格比较坚强的人群,往往在动肌群代偿性紧张。常见于性格比较坚强的人群,往往在 腰部受伤后仍坚持工作,在此情况下,腰背部的运动肌群腰部受伤后仍坚持工作,在此情况下,腰背部的运动肌群 (主要是骶棘肌,包括髂肋肌、最长肌等)被迫过度工作(主要是骶棘肌,包括髂肋肌、最长肌等)被迫过度工作 ,最终形成了错误的工作模式。此类患者面对双重问题,最终形成了错误的工作模式。此类患者面对双重问题, 多裂肌的功能下降使腰椎的稳定性下降,与此同时,持续多裂肌的功能下降使腰椎的稳定性下降,与此同时,持续 紧张的骶棘肌又对腰椎造成了持续不断的过度压力。紧张的骶棘肌又对腰椎造成了持续不断的过度压力。 n 病人慢性疼痛,休息缓解不明显,但也有部分人群卧床能病人慢性疼痛,休息缓解不明显,但也有部分人群卧床能 减轻。多数患者主诉疼痛的区域位于骶棘肌的走形区域,减轻。多数患者主诉疼痛的区域位于骶棘肌的走形区域, 部分患者主诉疼痛为游走性(因在不同时间,骶棘肌的过部分患者主诉疼痛为游走性(因在不同时间,骶棘肌的过 度紧张与劳损可交替发生在不同的肌束)。触诊发现骶棘度紧张与劳损可交替发生在不同的肌束)。触诊发现骶棘 肌肌肉张力明显增高,可伴随有腘绳肌、髂腰肌的过度紧肌肌肉张力明显增高,可伴随有腘绳肌、髂腰肌的过度紧 张及肌肉的短缩张及肌肉的短缩 n 采取以俯卧位训练为主的悬吊运动训练。指导患者进行腹采取以俯卧位训练为主的悬吊运动训练。指导患者进行腹 肌训练,通过腹肌的紧张抑制伸肌群的紧张(交互抑制原肌训练,通过腹肌的紧张抑制伸肌群的紧张(交互抑制原 理,屈肌群紧张时,伸肌群自动放松),动作为屈髋屈膝理,屈肌群紧张时,伸肌群自动放松),动作为屈髋屈膝 姿势下完成的仰卧起坐。同时进行各种牵伸训练,如被动姿势下完成的仰卧起坐。同时进行各种牵伸训练,如被动 牵伸髂腰肌、腘绳肌、骶棘肌等。可口服肌肉松弛剂妙纳牵伸髂腰肌、腘绳肌、骶棘肌等。可口服肌肉松弛剂妙纳 ,如有效,可连续口服,如有效,可连续口服 6个月。多进行温热治疗。对患者个月。多进行温热治疗。对患者 进行健康教育(腰背学校),指导其每天小步快走半小时进行健康教育(腰背学校),指导其每天小步快走半小时 ,时速,时速 6kg/h 髋关节不稳定型髋关节不稳定型 n 【病因】腰椎的局部稳定肌主要是多裂肌的功能下降,由【病因】腰椎的局部稳定肌主要是多裂肌的功能下降,由 于腰椎和髋关节关系密切,最终导致髋关节的稳定性下降于腰椎和髋关节关系密切,最终导致髋关节的稳定性下降 。 n 【临床表现】多见于中老年人,往往有受凉后加重史或劳【临床表现】多见于中老年人,往往有受凉后加重史或劳 累、扭伤史。髋关节疼痛、无力,尤其是屈髋功能无力,累、扭伤史。髋关节疼痛、无力,尤其是屈髋功能无力, 患者主诉抬腿困难,部分患者跛行明显,。影像学检查未患者主诉抬腿困难,部分患者跛行明显,。影像学检查未 发现严重的髋关节疾病,部分老年患者可有轻度的髋关节发现严重的髋关节疾病,部分老年患者可有轻度的髋关节 骨性关节炎,但不能解释明显的临床症状。骨性关节炎,但不能解释明显的临床症状。 n 【治疗】伸展方向训练,同时进行侧卧位的臀中肌功能训【治疗】伸展方向训练,同时进行侧卧位的臀中肌功能训 练练 腰椎关节突型腰椎关节突型 A型:关节炎型型:关节炎型 n 【病因】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出现慢性关节软骨磨损、【病因】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出现慢性关节软骨磨损、 软骨下骨炎症。软骨下骨炎症。 n 【临床表现】多见于【临床表现】多见于 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采取仰卧姿势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采取仰卧姿势 睡觉的患者经常出现晨起腰痛加重,活动后减轻,这是因睡觉的患者经常出现晨起腰痛加重,活动后减轻,这是因 为仰卧位腰大肌紧张导致卧位时腰椎处于前凸位置、关节为仰卧位腰大肌紧张导致卧位时腰椎处于前凸位置、关节 突关节受到持续的压力。伸展、扭转姿势腰痛加重,坐姿突关节受到持续的压力。伸展、扭转姿势腰痛加重,坐姿 、蹲姿多可减轻。腰部旁开、蹲姿多可减轻。腰部旁开 2cm左右的疼痛多见。左右的疼痛多见。 X光见腰光见腰 椎关节突关节增生及炎性表现。椎关节突关节增生及炎性表现。 n 【治疗】生活指导(腰痛学校)与物理因子治疗,如脉冲【治疗】生活指导(腰痛学校)与物理因子治疗,如脉冲 短波。口服及外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如双氯芬酸钠。指导患短波。口服及外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如双氯芬酸钠。指导患 者采取侧卧轻度屈髋位置睡觉,腰痛时可采取坐姿、蹲姿者采取侧卧轻度屈髋位置睡觉,腰痛时可采取坐姿、蹲姿 。每天进行仰卧位团身抱团训练。每天进行仰卧位团身抱团训练 3次、每次次、每次 5分钟,这个姿分钟,这个姿 势可减少关节突关节的压力。可尝试进行低负荷的伸展方势可减少关节突关节的压力。可尝试进行低负荷的伸展方 向训练,如训练时疼痛加重,需要减轻训练强度或停止伸向训练,如训练时疼痛加重,需要减轻训练强度或停止伸 展方向训练。展方向训练。 腰椎关节突型腰椎关节突型 B型:姿势型型:姿势型 n 【病因】平足、胫骨内扭转(内八字)导致腰前凸加大、【病因】平足、胫骨内扭转(内八字)导致腰前凸加大、 腰椎关节突关节承受压力增加,导致腰椎关节突关节早期腰椎关节突关节承受压力增加,导致腰椎关节突关节早期 退变。退变。 n 【临床表现】多见于【临床表现】多见于 30到到 40岁的中青年人,患者经常主诉岁的中青年人,患者经常主诉 久站后腰痛。伸展、扭转姿势腰痛加重,坐姿、蹲姿多可久站后腰痛。伸展、扭转姿势腰痛加重,坐姿、蹲姿多可 减轻。腰部旁开减轻。腰部旁开 2cm左右的疼痛多见。查体可发现明显的左右的疼痛多见。查体可发现明显的 足弓塌陷或胫骨内扭转。足弓塌陷或胫骨内扭转。 n 【治疗】配生物力学矫形鞋垫,改善下肢力线。此类患者【治疗】配生物力学矫形鞋垫,改善下肢力线。此类患者 多有髋部周围肌群的短缩,常见的如腰大肌短缩、髋部外多有髋部周围肌群的短缩,常见的如腰大肌短缩、髋部外 旋肌群的短缩,根据情况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牵伸。其余治旋肌群的短缩,根据情况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牵伸。其余治 疗同关节炎型。疗同关节炎型。 下肢力线异常对腰椎的影响 n 足部过度旋前 胫骨内扭转 髂胫束紧张 骨盆前倾 腰椎前凸加大 关节突压力加大 胸椎后凸代偿性加大 菱形肌代偿性紧张 背痛 n 胫骨内扭转(内八字) 梨状肌代偿性紧张试图加大髋 关节外旋角度 梨状肌紧张综合症; n 胫骨外扭转 梨状肌短缩;左右侧扭转角度不一致,骨 盆一侧旋前、一侧旋后,腰背部肌肉持续紧张 梨状肌紧张综合征型梨状肌紧张综合征型 n 传统理论认为梨状肌综合征与外伤等导致梨状肌挛缩有关传统理论认为梨状肌综合征与外伤等导致梨状肌挛缩有关 ,我们认为发病原因可能如下:腰椎的稳定肌群(多裂肌,我们认为发病原因可能如下:腰椎的稳定肌群(多裂肌 和)功能下降,导致行走中腰椎和)功能下降,导致行走中腰椎 伸展动能不足伸展动能不足 , 在髋关节在髋关节 伸展位伸展位 梨状肌代偿性紧张梨状肌代偿性紧张 提供外旋动能加以补偿,长期过提供外旋动能加以补偿,长期过 度工作诱发局部肌肉度工作诱发局部肌肉 出现痉挛,当患者坐骨神经解剖变异出现痉挛,当患者坐骨神经解剖变异 由梨状肌之间穿行时被持续痉挛的梨状肌卡压可导致坐骨由梨状肌之间穿行时被持续痉挛的梨状肌卡压可导致坐骨 神经痛。单纯的按摩、理疗可缓解紧张的梨状肌,但不能神经痛。单纯的按摩、理疗可缓解紧张的梨状肌,但不能 根治。根治。 n 可能的其他诱因包括:臀中肌肌肉力量下降导致梨状肌代可能的其他诱因包括:臀中肌肌肉力量下降导致梨状肌代 偿性紧张、内八字导致梨状肌持续代偿性紧张偿性紧张、内八字导致梨状肌持续代偿性紧张 n 使用悬吊运动伸展性训练一次见效,多数五次可基本痊愈使用悬吊运动伸展性训练一次见效,多数五次可基本痊愈 。劳累后可复发。劳累后可复发 n 大部分患者腰痛或曾腰痛,少数患者从未感到腰痛。一侧大部分患者腰痛或曾腰痛,少数患者从未感到腰痛。一侧 的髋关节疼痛、不适或凉麻感。同侧的大腿疼痛或凉麻不的髋关节疼痛、不适或凉麻感。同侧的大腿疼痛或凉麻不 适感,少数患者放射至小腿。后伸内旋髋关节可缓解下肢适感,少数患者放射至小腿。后伸内旋髋关节可缓解下肢 疼痛(此一姿势牵伸梨状肌,使紧张的肌肉松弛,从而减疼痛(此一姿势牵伸梨状肌,使紧张的肌肉松弛,从而减 少对坐骨神经的刺激)。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少对坐骨神经的刺激)。直腿抬高试验阴性。 CT或或 MRI检检 查没有发现明显的腰椎间盘突出,或虽然有明显的腰椎间查没有发现明显的腰椎间盘突出,或虽然有明显的腰椎间 盘突出,但并不能解释患者的症状,典型的情况有两种:盘突出,但并不能解释患者的症状,典型的情况有两种: 突出较严重但为中央型突出,未压迫患侧的神经根;椎间突出较严重但为中央型突出,未压迫患侧的神经根;椎间 盘突出,但突出偏向于疼痛下肢侧的对侧,不能解释下肢盘突出,但突出偏向于疼痛下肢侧的对侧,不能解释下肢 放射性疼痛的来源放射性疼痛的来源 n 治疗治疗 : 悬吊运动训练(仰卧位及侧卧位训练)。使用徒手悬吊运动训练(仰卧位及侧卧位训练)。使用徒手 操和康复球球操训练有一定作用。操和康复球球操训练有一定作用。 后伸内旋髋关节可迅速后伸内旋髋关节可迅速 缓解症状。梨状肌表面热敷、按摩有一定作用缓解症状。梨状肌表面热敷、按摩有一定作用 椎间盘椎间盘 /韧带韧带 /关节囊损伤型关节囊损伤型 n 【病因】被动亚系结构的损伤,包括椎间盘后侧【病因】被动亚系结构的损伤,包括椎间盘后侧 纤维环损伤、棘间韧带纤维环损伤、棘间韧带 /棘上韧带损伤、腰椎关节棘上韧带损伤、腰椎关节 突关节囊损伤。突关节囊损伤。 n 【临床表现】多见于四十岁以下的患者。久坐或【临床表现】多见于四十岁以下的患者。久坐或 劳累后加重,向前弯腰时疼痛,可有反复的腰扭劳累后加重,向前弯腰时疼痛,可有反复的腰扭 伤病史。伤病史。 n 【治疗】脉冲短波可临时减轻疼痛。进行伸展方【治疗】脉冲短波可临时减轻疼痛。进行伸展方 向训练以提高局部稳定肌群的力量。向训练以提高局部稳定肌群的力量。 腰椎间盘突出征腰椎间盘突出征 n 【病因】腰椎间盘后侧纤维环撕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病因】腰椎间盘后侧纤维环撕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 根。根。 n 【临床表现】单侧下肢放射性疼痛,查体患侧的直腿抬高【临床表现】单侧下肢放射性疼痛,查体患侧的直腿抬高 试验阳性。可伴有腰痛。试验阳性。可伴有腰痛。 n 【治疗】所有病人都应接受脊柱外科医生的评估,确定有【治疗】所有病人都应接受脊柱外科医生的评估,确定有 无手术指征。急性期以休息,口服或注射神经药物为主。无手术指征。急性期以休息,口服或注射神经药物为主。 脉冲短波、激光可临时减轻疼痛。脉冲短波、激光可临时减轻疼痛。 n 缓解期,对患者进行生活指导。康复训练个体差异性较大缓解期,对患者进行生活指导。康复训练个体差异性较大 ,如椎间盘突出较大,效果不好,如椎间盘突出较大,效果不好 。 腰椎滑脱腰椎滑脱 n 【病因】包括真性滑脱(主要是腰椎峡部单侧或双侧断裂【病因】包括真性滑脱(主要是腰椎峡部单侧或双侧断裂 )和假性滑脱(腰椎间盘退变导致,多见于老年女性,很)和假性滑脱(腰椎间盘退变导致,多见于老年女性,很 少加重)少加重) n 【临床表现】腰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可缓解。体检可见【临床表现】腰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可缓解。体检可见 腰部向前凹陷。腰部向前凹陷。 X光可见腰椎滑脱表现,多见于光可见腰椎滑脱表现,多见于 L4/5或或 L5/S1。 n 【治疗】屈曲方向训练,目的是减少腰前凸以减轻峡部受【治疗】屈曲方向训练,目的是减少腰前凸以减轻峡部受 到的压力。常用训练动作有三个:屈髋屈膝姿势下进行仰到的压力。常用训练动作有三个:屈髋屈膝姿势下进行仰 卧起坐训练,双手抱胸,抬起背部卧起坐训练,双手抱胸,抬起背部 10cm即可,颈部前探以即可,颈部前探以 避免颈部过度用力损伤颈椎。跪在床上,头自然下垂,双避免颈部过度用力损伤颈椎。跪在床上,头自然下垂,双 肘、双膝支撑,双小腿勾起贴近大腿,腰背部拱起呈拱桥肘、双膝支撑,双小腿勾起贴近大腿,腰背部拱起呈拱桥 样,坚持样,坚持 10秒钟,正常呼吸不憋气,重复秒钟,正常呼吸不憋气,重复 5到到 10次。可尝次。可尝 试进行低负荷的伸展方向训练,如训练时疼痛加重,需要试进行低负荷的伸展方向训练,如训练时疼痛加重,需要 减轻训练强度或停止伸展方向训练。所有病人都应接受脊减轻训练强度或停止伸展方向训练。所有病人都应接受脊 柱外科医生的评估,确定有无手术指征。柱外科医生的评估,确定有无手术指征。 腰椎管狭窄腰椎管狭窄 n 【病因】劳损导致软组织代偿性增厚如黄韧带增厚(同时【病因】劳损导致软组织代偿性增厚如黄韧带增厚(同时 弹性减少)、关节囊增厚(部分可出现钙化),及软组织弹性减少)、关节囊增厚(部分可出现钙化),及软组织 损伤如椎间盘突出,以上多因素导致腰椎管容积减少。损伤如椎间盘突出,以上多因素导致腰椎管容积减少。 n 【临床表现】间歇跛行,可伴有腰部疼痛,多数患者劳累【临床表现】间歇跛行,可伴有腰部疼痛,多数患者劳累 后腰痛加重。后腰痛加重。 n 【治疗】【治疗】 同腰椎滑脱的治疗,目的是减少腰前凸以增加同腰椎滑脱的治疗,目的是减少腰前凸以增加 椎管容积椎管容积 脊柱畸形脊柱畸形 n 【病因】先天性脊柱侧弯、特发性脊柱侧弯、休门氏病(【病因】先天性脊柱侧弯、特发性脊柱侧弯、休门氏病( 青春期驼背)、腰椎骨折等均可造成腰椎正常的生理曲度青春期驼背)、腰椎骨折等均可造成腰椎正常的生理曲度 消失,导致腰椎承受的负荷分布不均,关节及椎间盘早期消失,导致腰椎承受的负荷分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兰花养殖合同合作协议
- 北京房屋买卖合同范本
- 农村厂房建设合同范本
- 农民土豆收购合同范本
- 卖楼铺面转让合同范本
- 代抚养别人孩子协议书
- 企业补充劳动合同协议
- 共享酒店团购合同范本
- 劳务挂靠付款合同范本
- 司机入股合伙合同范本
- 《中国工艺美术史》全套教学课件
- 集团教师培训管理办法
- 虱媒疾病传播机制-洞察及研究
- 应用写作 课件全套 周志凌 绪论、第1-10章 应用文概述-申论写作
- 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品管圈
- 2025年高等自学教育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共四套)
- 乡村农业设备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中国EPO(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行业产销预测及经营发展分析报告
- 口腔手术病人护理常规
- 德语动介搭配
- 车行合伙人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