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儿童的情绪与情感医学_第1页
小学儿童的情绪与情感医学_第2页
小学儿童的情绪与情感医学_第3页
小学儿童的情绪与情感医学_第4页
小学儿童的情绪与情感医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儿童的情绪与情感 n 案例:曾经有人描述了一个没有感受到爱的儿童 。这个儿童叫乔伊,他们的说法就是他是个机器 般的儿童。他母亲说, “ 那时我一点也不知道自 己怀孕了。 ” 对他的父亲来说他的出生同样没有 产生影响。他的父亲是陆军文职人员,到处驻防 ,无固定场所。他出生后,他母亲宣称 “ 我不想 去看他,也不想去照顾他。 ” n 在他出生的 3个月的时间里大部分时间都在啼哭 ,他患有腹绞痛,主要靠的是严格的喂养时间表 ,除非必要,没有人来碰他,从来就没有人爱抚 他,或者与他一起做游戏。他母亲常常把他留在 小床或围栏里 ,父亲则把自己的怨气发泄在他身 上。每晚当他哭闹时就会折磨他。可以说他的父 母对他没有进行一点点的感情投入,只是训练了 他如何上厕所。他不会表达情感。后来经过 3年 的心理治疗,才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可见,在 早期,他的情绪情感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 一、 情绪与情感的概念 (一) 定义 情绪与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 己的需要所产生的态度体验。 需要是情绪产生的重要基础。事物是否符 合个人的需要有赖于认知的评估作用。 (二) 构成 情绪与情感由 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 唤醒 三种成分构成。 二、 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项 目 情 绪 情感 区 别 需要的角度 与有机体的生 物性需要相 联 系 与人的高 级 的 社会性需要相 联 系 发 生角度 发 生 较 早,人 动 物共有。 发 生 较 晚,人 类 所特有 稳 定性角度 情景性、激 动 性、 暂时 性 稳 定性、深 刻性、持久 性 联 系 1情 绪 是情感的基 础 。 2 情 绪 是情感的 具体表 现 。 n 三、情绪、情感的功能 n (一)适应功能 n (二)动机功能 n (三)调节功能 n (四)信号交流功能 四、 情绪、情感的种类 n 情绪的基本形式:快乐、愤怒、恐惧、悲哀 n 情绪状态:心境(比较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 绪状态,渲染性和弥散性) n 激情(猛烈的、迅速爆发而时间 短暂的情绪状态,爆发性和冲动性) n 应激(应激是在突然出现紧张情 况时产生的情绪状态,超压性和超荷性) n 四、小学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n (一)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 n (二)情绪的稳定性不断加强 n (三)情绪的可控性不断增强 n (四)情感理解能力有所提高 n (五)高级情感进一步发展 n (一)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 n 1、多样化的活动丰富了小学儿童的情绪情 感 学习活动 交往生活 劳动、体育活动 语文 : 战斗英雄不屈的斗志、科学家的专研精神 、劳动模范的敬业精神等都会感染和丰富小学生 的情感。 历史、地理 : 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民族 自豪感。 自然课 : 培养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和热爱大 自然的情感。 集体生活 : 良好的交往会使小学生产生友爱、互 助和集体荣誉感。 劳动和公益活动 : 培养热爱劳动的精神和社会责任 感。 文体活动 : 发展学生的美感和勇于拼搏的精神。 n 2、小学儿童的情感进一步分化 n 相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小学儿童的情感分化逐渐 精细、准确。 n 新生儿: 兴奋 抑制 快乐 愉快 喜爱 喜悦 轻松 喜欢 敬爱 热爱 n 3、小学儿童的情感表现手段更为丰富 儿童对声音表情的认知发展情况: 以 高兴、惊讶、恐惧、愤怒、厌恶、轻蔑 等六种感情诵读 “你这个小家伙真淘气 ”。 结果发现,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儿童声音 表情的认知发展进入了正常辨认阶段。 n (二)情绪的稳定性不断加强 n 1、强度 易冲动、爆发快 n 一项调查显示,当问及一些小学生遇到被同 学打时做何反应,有 45的孩子毫不犹豫地 回答 “ 打他 ” 。 n 2、速度 变化快 n 3、情境性 易受暗示 n 容易受到具体事物和情景支配 德国漫画 父与子 n (三)情绪的可控性不断增强 n 小学低年级儿童可控性较差。例如:在玩 得入迷时,会忘记做家庭作业。小学低年级儿 童的情绪也很外显,情绪常常表露在外。 n 到高年级时,能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比 如:班干部为完成教师委托的任务,会耐心、 细致地帮助后进生。 情绪的可控性 n 人应是情绪的主人,而非情绪的努力 。 情绪失控:校园暴力 学生校园暴力谁之过? 一个有启示的心理研究:延时满足 n 20世纪 60年代,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 学教授沃尔特 米歇尔 ( Walter Mischel)设 计了一个著名的关于 “ 延迟满足 ”的实验,这 个实验是在斯坦福大 学校园里的一间幼儿 园开始的。 n n 研究人员找来数十名 儿童,让他们每个人单独 呆在一个只有一张桌子和 一把椅子的小房间里,桌 子上的托盘里有这些儿童 爱吃的东西 棉花糖。 n 研究人员告诉他们可 以马上吃掉棉花糖,或者 等研究人员回来时再吃还 可以再得到一颗棉花糖做 为奖励。 n 对这些孩子们来说,实验的过程颇为难熬 。有的孩子为了不去看那诱惑人的棉花糖而捂 住眼睛或是背转身体,还有一些孩子开始做一 些小动作 踢桌子,拉自己的辫子,有的甚 至用手去打棉花糖。 n 结果,大多数的孩子坚持不到三分钟就放 弃了。 “一些孩子甚至没有按铃就直接把糖吃 掉了,另一些则盯着桌上的棉花糖,半分钟后 按了铃 ”。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延迟了自 己对棉花糖的欲望,他们等到研究人员回来兑 现了奖励,差不多有 15分钟的时间。 延迟满足的定义 n 所谓延迟满足,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 “忍耐 ”。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享受, 可以克制自己的欲望,放弃眼前的诱惑。 “ n 从另一层含义上,延迟满足也是告诉我们 ,即时的付出未必有即时的回报,有时付出需 要经历一段时间的累积,才能慢慢浮现出结果 。 n 因此,对于眼前的诱惑,要懂得忍耐,对 于当下的付出,要学会耐心。 (四)情感理解能力有所提高 情感理解能力:一种非常重要的情绪智力 情绪智力 情绪智力是指精确的知觉、评估和表达 情绪的能力;利用情感促进思维的能力; 理解情绪和情绪知识的能力;调节情绪、 促进情绪和智力发展的能力。( Mayer Salovey) (五)小学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情感的深刻性 n 1.小学儿童道德感的发展 n 2.小学儿童理智感的发展 n 3.小学儿童美感的发展 小学生的情感逐渐地与一定的行为规范、道德 标准、人生观和世界观等联系起来。 幼儿之间的友爱: 小学生的情感逐渐地与一定的行为规范、道德标准、 人生观、世界观等联系起来。 小学生之间的友爱:因为责任感,既然 我们是同学就应该互相友爱。 小 情感的深刻性还表现在评价人和事上。低年级的学生开始使用一定的道 德标准,但多数是根据外在的表现评价。 对老师的评价 小学低年级学生:老师的外貌,仪表,对待学生 是否亲切和蔼。 小学中高年级:老师的教学水平,讲课是否生动有趣,教 学态度是否认真负责。 对同学的评价也是一样,小学生喜欢哪个 同学不仅是因为他能够借自己橡皮, 更是因为他为集体做好事,关心班级等等。 但是,小学生的情感仍然具有某些具体性和表面性, 还不能从事物的本质方面产生更加深刻的体验。 n 学前儿童喜欢某人是从具体的关系出发,而小学生在选择 伙伴时更倾向于学习成绩好,经常得到老师表扬的学生。 n 比如:学前儿童喜欢不喜欢谁,只从自我出发的 “XX爱和我 一起玩,我喜欢他; XX不给我玩具,我不喜欢他。 ” n 而小学儿童学会从道德准则出发,确立自己的喜欢和不喜 欢。 n “我喜欢 XX,因为他学习好好,我讨厌 XX,因为他不守纪律 。 ” 四、小学儿童积极情感的培养 n (一)扩大知识面,提高认识水平 n (二)创造情境,加强情感体验 n (三)培养调控情绪的能力 n (四)升华学生的社会情感,培养他们的同情 心、羞耻心和自尊心 (一)扩大知识面,提高认识水平 n 一般而言,对低年级学生,采取讲故事、做游戏 过程中容易获得知识,得到健康,积极的情感体 验。 n 对中高年级学生而言,以介绍优秀少儿读物为宜 ,让他在读物中受到健康、向上的启迪。 (二)创造情境,加强情感体验 n 通过环境设置、角色扮演、气氛组织等实践活 动培养小学儿童的情感。 n 比如:利用电影、电视创设情境。观后再组织 评议,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或教师把原 剧进行改编,以话剧形式出现,让学生扮演剧 中人物,并进入角色。 n 也可以通过班级活动,如经常举行多样化的班 会、少先队中队会活动、兴趣活动等。建立起 一个洋溢着积极健康向上气氛的班集体。 n (三)培养调控情绪的能力 n 首先,教师应教会学生善于调节情绪的强度,使 他们学会用语词或理智防止或缓和自己不适当情 绪的发生; n 其次,要鼓励和发挥儿童的自觉性,养成自我检 查与调节的习惯; n 再次,需要丰富儿童的情感经验。 (四)升华学生的社会情感,培养他们的同情心 、羞耻心和自尊心 n 培养同情心,要教育学生同情弱者、尊老爱 幼,帮助苦难者,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爱护 小动物,防止捉弄残疾人,虐杀小动物。 n 培养学生的羞耻心,主要是让他们懂得什么行为卑鄙, 什么行为可耻,要启发学生对错误的内疚、后悔的情绪 体验,要坚持正面教育,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能挖苦、 讽刺、羞辱和体罚学生。 n 培养学生的自尊心的途径是及时肯定他们的成绩 和长处,即使是微小的进步,也要表场,但要实 事求是,不能夸大成绩,表扬过分,以防自以为 是、骄傲自满情绪的产生; n 同时也要向学生提出期望和更高的要求,鞭策他 们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n 此外,教师要帮助儿童克服消极情感。 n 小学儿童的消极情感主要有害怕、焦虑、妒忌感 、自满和自卑等。 n 例如怕黑暗、怕老师等。 n 在生活中,对某些东西感到害怕,是正常的,但 是有些害怕是完全不必要的,甚至有损于身心健 康的,这往往与成人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