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监护仪的基本原理和维修 第一部分 监护仪的基本结构和临床应用 第二部分 监护仪的监测原理和方法 第三部分 监护仪的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 第一部分 监护仪的基本结构和临床应用 1 监护仪的基本结构 1.1 电源板 电源板基本功能 : 开关机控制、充电电压、记录仪供电 、 风扇和背光管供电。 220V 交流电在经过滤波、整流、高频功率转换后 , 输 出 17. 6V 直流电压。该电压供给电池充电电路、 12V 升降压 变换器、 5V 降压变换器电压 ,及记录仪用的 DC/ DC 电源模 块。 17. 6V 输出供电优先于电池供电。电池充电基本功能 是 在输入电压 10 17V 范围内变化时提供 12V 输出的稳定直 流 输出。该输出同时提供给电风扇和背光板。具有过压、过 流 保护功能。 1.2 主控板 包括 CPU/ 存贮器、显示电路、网络电路和 I/ O 接口几 个 部分。 CPU 工作时钟 32MHz Flash 存贮器 DRAM 动态存贮器 I/ O 接口:心电 / 呼吸 / 体温板、 N IB P Spo2、按键 板、记录仪模块 蜂鸣器 VGA 显示器: 800 600 的分辩率 1.3 按键板 按键板具有按键输入、旋钮输入、声音输出、报警灯输 出、以及电源控制与请求等功能。 CPU 单片机 声音及报警控制 声音包括心跳 / 脉膊声、按键 / 旋钮声、导联脱落提示 声 和报警声。报警灯用红色、黄色灯分别表示一、二、三级 报 警。 1.4 记录仪模块 记录仪模块包括热敏头、电路板两部分 , 实现热敏头的 控 制、状态查询以及主 CPU 的数据通讯。控制包括水平走纸 和 竖直方向打印 ,所查询的状态包括纸的有无、热敏头的抬起 落下、热敏头温度过热与否等。 1.5 心电 / 呼吸 / 体温模块 1.6 无创血压 (NIBP) 模块 1.7 血氧饱和度 (SpO2) 模块 血氧板包含 CPU/ 存储器、光电驱动、 A/ D 转换、信号 处理电路和电源电路等部分。 1.8接口电路 接口电路提供了病人和前置放大器的物理连接,其他信 号采集电路在隔离电路的前端。它也包括了 ESD,除颤防 护和电刀防护。 所有导联都被电流限制器所保护。 D27, D25,D24,被用 用在限制除颤电压及电压在 160V左右,标定电流 2.5A, 1K欧姆, 1W,标准心电电缆。 RC网络提供了进一步的电 压和电流限制,多路复合器有它自己的过压保护电路。 呼吸电路具有电流抑制保护功能 温度传感器也具有电流抑制保护功能 血氧传感器具有独立的接口 2. 监护仪的临床应用 监护仪是能够对人体重要的生理参数、生化指标有选择地进行提取 或连续的监测,并且具有存储、显示、分析和控制功能,对超出设 定范围的参数发出报警的系统。 监护仪是经典的医疗设备 , 它可实时了解患者的生命状态 , 是危 重患者救治所必须的仪器 . 急救 心内科 ICU 手术室新生儿 ICU 6 waveforms ECG Arrhythmia ST 12-lead NBP IBPs SpO2 CO 8 waveforms ECG Arrhythmia ST 12-lead NBP 3-4 IBPs CO Resp. Mech. SpO2 EEG 6 waveforms ECG Resp./apnea FiO2 NBP Resp. SpO2 tcO2/CO2 EEG 6-8 waveforms ECG Arrhy/ST NBP SpO2 etCO2 Multiple IBPs Agents Temps BIS 4-5 waveforms ECG Arrhy/ST NBP SpO2 etCO2/Resp Temp 4-5 waveforms ECG NBP SpO2 etCO2/Resp Temp 复苏室 监护器应用范围广: 各类监护室、急诊室、手术室、术后观察室、 导管室、 CT室 、内镜检查室等,任何有危重患者的地方都需要监护设备。 OR ICU NICU ECGRESPTEMP测量(心 电 呼吸 体温) 血氧饱和度测量( SpO2) 无创血压测量( NIBP) 有创血压测量( IBP) 心排量测量( CO) 呼末二氧化碳测量( CO2 ) 麻醉气体浓度测量( AG) 血氧饱和度的定义: 临床医学认为血氧饱和度 (SaO2)是指血液与氧结合的 程 度。从分级的概念出发 , 血氧饱和度 (SaO2)是指氧化血红 蛋 白 (HbO2) 占血红蛋白总量 包括血红蛋白 (Hb),一氧化碳 血 红蛋白 (COHb),高铁血红蛋白 (MetHb)和 HbO2的百分比 通常情况下 ,人体血液中 COHb 和 MetHb 的含量极少 , 血 氧 饱和度 (SaO2)可以近似为 HbO2 占 (Hb+HbO2)总量的百分比 SaO2=HbO2/(Hb+HbO2)100% 第二部分 监护仪的检测原理和方法 1.ECG 1.1 心电图 ECG定义 : 心脏的窦房结发出的一次兴奋,按一定的途径和时程,依次传向心 房 和心室,引起整个心脏的兴奋。因此,每个心功周期中,心脏各部分 兴 奋过程中出现的电变化的方向、途径、次序和时间都有一定的规律。 这 种生物电变化通过心脏周围的导电组织和体液反映到身体表面上来, 使 身体各部位在每一心动周期中也都发生着有规律的电位变化。把测量 电极放置在人体表面的一定部位,记录出来的心脏电变化曲线即为临 床 常规心电图 (ECG)。 心电图反映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 “ 的生物电变化。 R 波 P T Q S 心率计算方法 R波检测 采样率 心率计算公式 R 波 P T Q S 为采样频率,其中, index1,index2,分别为第一和第二个 R波对应数据点 1.2 ECG导联 定义: 对描记的心电图的电极位置和引线与放大器的连接方式有 严 格的统一规定,这种电极组和其联接到放大器的方式称为 心电导联。 标准肢体导联: I、 II、 III 加压标准肢体导联: aVR、 aVL、 aVF 胸部导联: V1-V6 标准 12导联特点是能比较广泛地反映出心脏的大概情况, 如 后壁心肌梗塞、心律失常等,符合临床诊断习惯。 心电各导联的形成 各肢体导联位置 美标接法 欧标接法 监护仪导联线电极的颜色标识有 AHA(美国心脏协会)和 IEC(国际 电工委员会)两个标准。 电极名称 标准 电极 右臂 左臂 左腿 右腿 胸部 右上胸部 左上胸部 左下胸部 右下胸部 AHA 白色 (RA) 黑色 (LA) 红色 (LL) 绿色 (RL) 棕色 (V) IEC 红色 (R) 黄色 (L) 绿色 (F) 黑色 (N) 白色 (C) 胸前导联 V1: 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V2: 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V3: V2及 V4之中点 V4: 左锁骨中线与第五肋间相 交处 V5: 左腋前线与 V4同一水平线 相交处 V6: 左腋中线与 V4同一水平线 监护仪常用导联 监护监护 12导联心电图导联心电图 标准标准 5导联心电监护导联心电监护 特点:与传统 12导心电图相符 要求:各导联位置放置准确 只能得到 7导心电图 患者感觉较为舒适 较少干扰其他临床检查 减少运动干扰,但临近关节的电极干 扰仍不可避免 T R 波 ST 值 P 基点 ISO R-78 ms ST测量点 R+109 ms SQ ST段监护 心电检查注意事项 1)心电电缆与主机连接时,必须对应电缆接口与设备面 板接口吻合,防止接口损坏(注:一些设备的接口比较 脆弱,容易损坏)。 2)根据需要,打开滤波功能。 3)注意地线的连接。 4) 使用过期的或重复使用一次性电极片 5)安置电极片部位皮肤要清洁,电极与皮肤接触良好。 。 6)检测心电时,尽量避开病人所佩戴的手表、手链等首 饰,避免电极接触金属引起干扰。 7) 心电监护期间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 , 手臂不要活动太 多。部分患者可出现皮肤发红、瘙痒 ,应及时更换电有 安放部位 ,嘱患者不要抓挠 ,以免对心电示波产生干扰。 8) 不同的监护设备抗干扰能力不同,应尽量避开电刀、 电凝器、吸引器等设备对心电的干扰 ECG电路 前置放大器; 放大器; 滤波; R波检测 起搏器检测 心电放大电路又分为心电前置放大级、心电主放通道一 和 心电主放通道二。心电前置放大级包括信号缓冲电路、导 联 脱落检测电路。来自人体的心电信号经信号缓冲电路的缓 冲 一路去导联脱落检测电路进行导联脱落判断 , 一路送入心 电 主放通道一和二 , 在单片机控制下放大、滤波后得到两通 道 心电信号 , 心电主放通道一中还包括起搏脉冲检测电路 , 检 测心电信号中叠加的起搏脉冲信号。 方法:导联 电位差的变化 电信号放大 光藕 处理器 (算法 ) 电路功能: 导联脱落电路; 起搏器检测电路; 2.1 无创血压测量方法 2.2.1 血压测量技术发展简历 有创血压 1628 年生理学家 WHarrey 创立了血液循环理论 1733 年英国牧师 Reverend Stephen Hales 玻璃导管术 1856 年 Farivce人体动脉血压的直接测量研究 1950年血压测量技术应用于临床 无创血压 1875年开始无创血压测量研究 1896年 VonRecklinghausen示波法测量技术 1905年 Korotkof柯氏音 2.2.2 无创血压测量技术 柯氏音听诊法 -例如:水银血压计测量收缩压和舒张压 , 进 而计算平均压 振荡示波法 -监护仪(电子血压计) 通过肢体动脉血管壁振动引起袖带压力微小 变化,测得脉动振动波形,振幅最大处测量 出 平均压,进而计算出收缩压和舒张压 振荡示波法分类: 波形特征法 :通过识别血压波形在收缩压和舒张压处的 波 形变化特征来判别血压值。 幅度系数法:通过识别与确定收缩压、舒张压与平均压 之 间的内在关系来判定血压值。 波形特征法 二阶导数 拐点 幅度系数法也分为比例系数法和 S判别法。 S判别法 是:首先确定血压波幅的最大值 A(MP),然后对最 大值所在的脉搏波进行积分并除以波动周期得到 B(SP) ,波 动幅度 A(SP)时的袖套压力值被判定为收缩压。而舒张压对 应波动幅度 C(DP)是由最大值 A(MP)与 A(SP)的差值得到。 幅度系数法 :是用压力波幅的最大值与收缩压和舒张压 的 比例关系来判定的 ,即 (SP)/(MP) = 1 ,(DP)/(MP)= 2, 1 取值在 0.3 0.75之间 , 2 取值在 0.45 0.90之间。 双管路和单管路的区别 单管路:一根管路既充放气又测量脉动,测量时容易受 气体湍流和紊流的影响。 双管路:一根管路充放气,另一根管路专用来测脉动, 测量时避免气体湍流和紊流的影响。 袖带压力 (mm Hg) 单脉冲 Sys. 135 170 MAP 93 Dia. Oscillation 90 干扰 ! 50 before Systole Systole MAP Diastole 120 170 MAP 93 Diast. Oscillation 干扰 80 双脉冲 NIPB电路 PWM脉宽调制电路 当电磁阀完全关闭时时,无电压产生。当 PWM的占空比由 0至 100时 ,电磁阀平稳地由完全闭合至完全打开。 过压保护 泵和阀由 NPPVEN控制, 泵和阀的开关信号由压力 水平检测放大电路产生; 成人模式 330mmHg,新生儿 模式 165mmHg; NIBP检测的原理框图 NIBP测量系统由 CPU、 充气泵、电磁气阀、充气袖袋、压力传感 器、放大电路、过压保护电路、数据采集电路等构成。 控制阀 V2 三通阀 V1 压力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PS1和 PS2转换气体压力水平: 0.33 volts at 0 mmHg to 4 volts at 300 mmHg.传感器 PS1用作第一袖带压力测量,传感器 PS2 被用作后备压力测量。当过压报警显示时,两个传感器一起工作,当 压力信号一致时,控制安全阀打开,同时停止打气。 无创血压 (NIBP)检测 注意事项 1)无创血压的监护过程中,应尽量保证一个良好的测试条件,同时 还要注意袖带尺寸的选择、安放的位置(袖带于心脏水平)及捆绑 的松紧程度。 2) 无创血压检测的影响因素 要选择合适的测量袖带和测量模式; 袖带不能绑在太厚的衣服上(尤其是棉毛衣服)进行测量; 测量部位应该于心脏保持水平; 袖套松紧应合适; 测量过程中手臂不可有挤压、放松袖套的动作; 3) 心率低于 40bpm(心搏 /分 )和高于 240bpm(心搏 /分 )时不能测量。 4) 严重高血压:收缩压超过 270mmHg,不能完全阻断血流,袖带可能 持续充气,量不出血压。 5) 心律失常:如病人显示为心律失常而导致不规则的心搏,测量将 不可靠甚至不能进行,测压时间也会延长 。 3.1 血氧饱和度测量方法 3.1.1 血氧饱和度测量方法发展简历 1932年, Nicolai和 Kramer 脉搏血氧饱和度测量仪。 1935年, Matthes 第一个双波长 的耳部血氧测量探头 1942年, MilliKan 加温的耳部探头的脉搏血氧饱和度 1949年, Wood 将耳部的血液挤走以获得绝对零点 精 度 1964年, Shaw 八波长的自身调整的耳部血氧计 体积 1972年,日本人 Aoyagi 红光和红外光 商业应用 1974年,日本人青柳卓雄 第一台 脉搏血氧饱和度 1982年, Nellcor公司的 N-100 90年代后,双波长的各种血氧计 3.1.2 血氧饱和度的无损测量方法 泰勒级数法模型 基于蒙特卡罗的多元回归法 近红外光谱法 氧指数法 双波长的血氧饱和度测量原理 无损伤血氧饱和度测量是基于动脉血液对光的吸收随 动 脉搏动而变化的原理来进行测量的。氧合血红蛋白和 非 氧合血红蛋白对不同波长的入射光有着不同的吸收率 。 当用两种特定波长的恒定光 1、 2照手指时 ,运用 Lambert-Bear法则并根据氧饱和度的定义可推出动脉 血 氧饱和度的近似公式为: SPO2 式中:为两种波长的吸光度变化之比; 、为常数,与仪器传感器结构、测量 条件有关。一般选择入射光波长为 660 和 940 Hb和 HbO2的吸光系数曲线 三、血氧饱和度的算法 Lambert-Beer定律 ,通过组织透射光强度为 : (1) E1,C1分别是动脉血液中 HbO2的吸光系数和浓度 E2,C2分别是 HbR的吸光系数和浓度 . L是动脉血液的光路长度 F是皮肤 ,肌肉、指角和静脉血液等其它组织的吸光率 动脉血液吸光度的变化 : 当波长 =805nm 时 ,E2=E1=E,(6)式简化为 : Hb和 HbO2的吸光系数曲线 只要测定两路透射光最大光强 Imax和 Imax 以及由于脉 搏搏动而引起透射光强最大变化量 Imax 和 Imax , 代入上式就可计算出动脉血液的血氧饱和度。为了增大 检测灵敏度 ,要求 B尽可能小 ,可 =650nm, 此时 E1,E2 的差值最大 光电驱动电路在单片机的控制下产生驱动电流 , 用于驱动 血氧传感器中的发生的光电信号 ,经差分放大电路放大、程 控增益放大 ,后经过偏置放大电路将交流部分放大得到采样 信号 , 经 A/D 转换电路转换为数字信号 ,送给 CPU。 血氧饱和度检测注意事项 1) 在测量过程中,病人肢体被测部位出现剧烈运动时,将会影响信 号的提取。 2) 传感器安置时,探头线应该置于手背。 3) 不能连续长时间监测同一部位。长时间监护同一部位,会导致这 一部位末稍循环差,从而影像测量的准确度。 4) 指甲过长,涂抹指甲油影响信号检测。 5) 强光环境对信号的干扰。 6) 休克病人,皮肤温度过低。 7) 在同侧手臂测量血压时,影响脉冲 ,导致测量困难。 8) 注意一些血氧电缆接口精细,安装时需小心谨慎。 9) 检测时应根据被检设备的血氧模块选择相应的血氧检测曲线 SpO2 探头为测量传感器 ,内置二个发光二极管和一个 光 电池元件。二个发光二极管用一定波长的红光 (660nm) 和 红 外光 (940nm) 二极管。它们按一定的时序交替点亮。当指 尖 的毛细血管随着心脏的泵血反复充血时 , 发光二极管的光 线 经血管和组织吸收后而投射到光电池上 , 光电池可感应到 随 脉膊血变化的光强 , 其形式为变化的电信号。两种光线信 号 的直流和交流成分之比对应血液中氧含量。通过测量脉搏 波 的波峰和波谷的吸光度来计算 SpO2 得出正确的血氧值。 4.1 呼吸检测的原理和方法 定义:呼吸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 为呼吸。从大气摄取新陈代谢所需要的 O2, 排出 CO2, 是维持机体新陈代谢和其它功能活动所必须的基本生理 过程之一。 呼吸频率即呼吸率。是病人在单位时间内呼吸的次 数 呼吸的测量方法 阻抗法(监护仪常用方法): 原理:根据人体呼吸时肺阻抗的变化而设计的。在监 护中呼吸阻抗电极与心电电极合用,检测导联为 I或 II 导联 气体法: 原理:根据人体呼吸时 CO2的变化来设计,一般集成 在气体检测模块中 温度法: 原理:根据人体呼吸时鼻孔气体温度的变化来设计, 使用较少 呼吸测量的阻抗法 胸腔内部的肺由一层潮湿的胸内膜所包 裹,这层胸内膜在呼吸过程中使肺部容易 运动而起到润滑的作用。当肺膨胀或收缩 时,根据胸腔内空气的流动或改变,测出 胸部电阻抗的变化。当病人吸气和呼气时 呼吸波形显示出了放置在人体皮肤上的两 个电极间的电阻抗的改变。 呼吸测量基于阻抗法原理 ,当人体呼吸时胸发生起伏变化 , 相当 于 RL 和 LL 间的阻抗变化 , 把通过心电电极 RL 和 LL 的高频信 号变成调制高频信号。来自人体的胸阻抗变化信号经呼吸电路 前级调制 , 送入后级解调、放大、滤波 ,得到呼吸波信号。 呼吸模式:腹式呼吸、胸式呼吸 腹式呼吸:膈肌收缩下移时,腹腔内的器官因受压迫而 使 腹辟突出,膈肌舒张时,腹腔内脏恢复原位。膈肌收缩引 起 的呼吸运动伴以腹壁的起伏,这种呼吸称腹式呼吸。 胸式呼吸:由肋间肌舒缩使肋骨和胸骨运动所产生的呼 吸 运动,称为胸式呼吸。 原理 通过选择心电导联 I 或导联 II 识别胸电阻抗值的变化,当监测 呼吸时,所选的心电导联处出现 小的交流信号 临床应用 显示呼吸波形 识别呼吸率 窒息报警 呼吸检测注意事项 1) 正确放置电极,使阻抗变化的检测达到最优化。 2) 电极和皮肤接触良好可保证好的信号采集消除外界 干扰。病人的移动、骨骼、器官、起博器的活动以及 ESU的电磁干扰都会影响呼吸信号。对于活动的病人不 推荐进行呼吸监护,因为会产生错误报警。 运动干扰 。患者身体的运动会导致电极接触不良。 3) 如出现窒息报警时,检查心电导联有无脱落,若无 脱落,请工程部门来检查。 RESP电路 高频的交流信号注入人体 。 100KHz, 4V的峰值方波信 号由振荡器产生。这个信 号经过电阻分压,产生了 42微安的峰值电流,通过 导联 RA和 LA注入人体。 AC交流电压通过这些导联 及人体呼吸后得到的信号 被调制,并反馈至多路复 合器。多路复合器同步进 行同步检测。直流部分滤 除 0.1Hz的信号,并保持低 频呼吸信号,进一步放大 。 信号被送至线性光耦多路 复合器。 5.1 有创压检测的原理和方法 有创血压测量是使血液压力直接作用于测量仪器的传感器,测其血 流 的压力。这种方法要借助外科手术进行局部切割把传感器送入体内或 者 利用导管将血流的压力引入外部传感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连续 、 准确地测量任意部位(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血压的变化波形。 但 其缺点也很明显:对人体有损,有赖于无菌处理,安全可靠性要求高 。 目前有创血压测量主要应用于手术室、 SICU及 ICU的重症患者身上 , 适用条件为各种重症休克,低血压病人(低于 50mmHg),如严重心肌 梗 死和心力衰竭;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低温麻醉和控制性降压 ; 呼 吸 衰竭;重危病人接受复杂大手术。 5.2 有创血压传感器结构框图 1)流量控制器: 2种工作状态,在准备阶段,可快速冲刷管内 气泡。在正常工作时,它可保持流体低速注入病人血管。 2)传感器芯片: 压力信号测量装置,通过采集血液压力,并将 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3)三通: 控制液体的流动方向,和压力传感器校零。 3个功能: 排空气,校零和血液取样。 流 量 控 制 器 传 感 器 芯 片 三 通 生理盐水入口 电信号输出 流体出口 和血液相通 5.3外周动脉血压监 测 首选部位:腕动脉 婴幼儿:脐动脉 常用: ICU和外科 5.4 动脉测压的禁忌症 Allen试验阳性 高凝状态 出血倾向或抗凝治疗期间 该动脉是某肢体或部位唯一的血液供应来源时,不得在 此部位行长时间的动脉内插管 5.5 中心静脉压 定义: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 影响因素:心脏射血能力、静脉回心血量 正常范围: 4-12cmH2O 临床意义:代表循环血量多少及回心途径的通畅程度 临床应用:多用于休克、心衰病人 5.6 正常 压力值 PA(肺动脉 ) 25/9/15 LV左室 120/5/10 AO(主动脉) 120/80/95 PCW肺毛压 11/12/9 LA 10/12/8 RA 6/5/3 RV 25/0/4 5.7 主要压力波形 5.8 有创血压的临床应用 将传感器放置在水平于左心房高度; 调整传感器上的三通阀 -关闭患者端 通路; 拨至对大气开通位置; 操作监护仪进行校零; 关闭三通对大气打开的一端; 打开至患者血液通路。此时,压力波 形会实时描记在屏幕上,数值显示于 窗口中。 5.9 血压监测时的主注意事项 压力管道连接正确 保证管道通畅(管道中无血栓块或其他异物堵塞;导管尖端不能贴 壁;导管不能打折、绕弯;三通阀门方向正确; ) 管道系统密闭,不能泄漏(回血)(包括压力换能器) 管道中不能有气泡 压力换能器及电缆联接头的金属部位不能沾水(不能用消毒液浸泡 的方式消毒) 导管测压孔位置放置正确(到位,不贴壁,不打折,稳定) 不要忘记校零点 6.1 心排出量的相关定义 心排出量 =心搏量 心率 心排出量心排出量 : 4-8L/min 心脏指数心脏指数 :2.64.0L/min/m2 心搏量心搏量 : 60-70ml 临床意义 心衰、血容量过多 6.2 心排量的测量方法 有创: CO( 漂浮导管) PICCO(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测量技术 pulse contour cardiac output, PiCCO) 以心排量与主动脉压力曲线的收缩面积成正比,而与顺应性和系统 阻 力成反比为依据测量 CO,即 Vs=As/Z(Vs:每搏量 ml, As:主动脉压力 波 形收缩面积 mmHg, Z为系统血管阻力) 相对无创: FICK 无创:阻抗法 温度稀释法: 根据指示剂稀释原理,一定时间内被血液所稀释的指示剂量( M ),等于该时间内血管内血流量( Q)与指示剂浓度( C)的乘 积。即 M=QC。 以冷盐水为指示剂,通过近端孔注入右心室,随即流入右心室与 其中血液混合,低温血液流动至肺动脉,经导管顶端的热敏电阻 ,产生一系列的电位变化,输至监护仪绘制其温度曲线,计算心 排量。 漂浮导管的构造、功能和连接 肺动脉腔测量 PAP、 PAWP; 抽取混合静脉血 右心房腔测量 RAP; 注射冰水测量 CO 气囊插送肺动脉导管漂浮到肺动脉;充气时测量 PAWP 热敏电阻测量 CO; 监测中心体温 RAP (right atrium pressure) 右房 压 PAP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 肺动脉压 PAWP (pulmonary artery wedge pressure) 肺动 脉楔压 ABP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动脉血压 CO (cardiac output) 心排出量 CI (cardiac index) 心排指数 SV (stroke volume ) 每搏量 SI (stroke index ) 每搏指数 SVR (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 体循环阻力 PVR (pulmonary vascular resistance) 肺循环阻力 名称与缩写名称与缩写 测量、计算与正常值 项目 符号 正常值 单位 右房压 RAP (直接测量 ) 2 8 mmHg 肺动脉压 PAP (直接测量 ) 15 30/4 12(9 18) mmHg 肺动脉楔压 PAWP (直接测量 ) 6 12 mmHg 动脉血压 ABP (直接测量 ) 130 100/90 60 mmHg 平均动脉 ABPm(SBP DBP)/3 DBP) mmHg 心排出量 CO (直接测量 ) 3.0 7.0 L/min 漂浮导管的插送途径 颈内静脉 股静脉 锁骨下静脉 锁骨上静脉 腋静脉 漂浮导管 有创 颈部切口 锁骨下静脉穿刺 导管置入心脏 导管置入肺动脉 温度上升! 温度 传感器 0-4C 影响因素:温度、剂量 、时间、呼吸周期 常温水 CO 传感器连接 操作方法 插入漂浮导管 右心房 肺动脉 导管前端有温 度传感器 经导管向右心房注入冷生理盐水 溶液 和血液混合后发生温度变化 分别测出指示剂在右心 房和肺动脉的温差和传导时间心排血量计算描记 时 间温度线的面积 计算心排血量及其他血液动力学指 标 连续测量 3次,取平均值 出血 胸腔积液 气胸 导管打结 气囊破裂 感染 肺梗塞 肺动脉穿孔 肺血栓形成 心律失常 心脏内损伤 漂浮导管并发症 心排量测量的阻抗法 生物阻抗法测定 CO 的基本原理是生物体容积变化时引 起 的电阻抗变化。心脏射血时血管容积变化相应地引起阻抗 变 化 ,容积增大时阻抗变小 ,反之亦然。因此 ,可利用阻抗改变 反映血管容积的变化 ,再根据血管容积的变化计算出每搏输 出量 (SV) ,SV 与心率的乘积即为 CO。 4对电极贴在病人身上 以高频电流作用于胸部 ,然后检出 心动周期中微小阻抗变化 ,经微积 分处理得到 dz/dt波 , 即为心室射 血速率 测量基础阻抗 血液流量的变化导致阻抗的变化 技术关键点 数字信号处理 DISQ 数字阻抗信号计量技术 Z-Marc 阻抗调节主动脉顺应性算 法 , 计算每搏输出量 临床验证同有创心排的相关性要 好 阻抗法血流动力血参数 流量 左室搏出功 /指数 (SV / SI) 心排量 /心脏指数 (CO / CI) 外周循环阻力 /指数 (SVR / SVRI) 收缩速率 (STR) 射血前期 (PEP) 左室射血时间 (LVET) 速率指数 (VI) 加速指数 (ACI) 胸部体液容量 (TFC) 阻力 收缩性 胸液量 心率 平均动脉压 加速指数 速率指数 胸部体液容量 射血前期 左室射血期 射血容量 /指数 心排量 /心脏指数 外周循环阻力 /指数 左室搏出功 /指数 收缩速率 输氧指数 阻抗法测心排参数阻抗法测心排参数 影响 CO测量的因素 病人本身 CO太低 测量技术有问题 位置不到位: 如心脏扩大的病人,漂浮导管 在右心室内打圈 注射速度太慢: 从肺血流到肺动脉时间延长 温差减小,会测不到 CO 盐水和血流温差太小: 测不到 CO 解决 :调整位置;加大注射盐水的容量; 降低盐水的温度;注射速度加快 7.体温 定义:人和高等动物集体都具有一定的温度,这就是体 温 体温是机体进行新陈代谢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表层体温是人体的外周组织即表层 ,包括皮肤、皮下组 织和肌肉等的温度称为表层温度 皮温与局部血流量有密切关系 凡是影响皮肤血管舒缩的因素(如环境温度变化或精神 紧张等)都能改变皮温 寒冷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皮温随之降低,体热 散失减少;反之,炎热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皮 温上升,体热散失增加。 正常中心体温在 370.4 摄氏度左右 体温是重要的生命指征之一。通常机体的产热和散热是 动态平衡的。 产热:通过细胞代谢的方式进行 基础代谢率 肌肉活动 交感神经张力升高 激素分泌增多 接受外来的热量 散热可表现为以下四个 生理现象 辐射 传导 对流 蒸发 体温监测临床应用 在围术期特别在麻醉状态下,某些患者应考虑进行体温 监测,以便根据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在低温麻醉和体外循环下手术时,则体温监测更是不 可缺少的监测项目 连续、无创性测量体温,无波形显示 多个部位的体温同时测量 体温监测 体温是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 血液的温度可以代表重要器官温度的平均值。 测量方式:口腔温度、直肠温度和体表温度 测量原理: 热敏电阻法(监护仪常用) 采用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的阻抗 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从而获得体温测量 红外测温(专用体温计) 影响体温测量的因素 环境温度的影响:最佳 2425 度,相对湿度 40-50% 用药的影响:强镇静药、兴奋剂 手术中操作的影响 皮肤裸露,酒精消毒 胸腹大手术和体腔大面积暴露 静脉输血或大量输液 腹腔冲洗液温度低 其他因素: 如本身疾病:败血症、甲亢、破伤风、输血反应 等。 体温测量的种类 体表温度(体表探头) : 表层的温度,它直接受外界温度的影响 深层温度(中心温度,腔内探头) 机体深部的温度,它相对稳定而均匀,受外界 温度影响较小 温差: 中心温度和体表温度的差值 用于低温麻醉手术监测,重症休克病人病情监护 小儿温箱保温控制,体外循环心脏手术 体温温度监测部位和优缺点 口腔温度:简便易行,受进食和过度通气影响,不适于麻醉、昏迷 病人 鼻腔温度:测温好,可反应脑温,迅速反应体温易受气流影响,有 鼻腔损伤的可能 食道温度:近似中心温度,体外循环期间,能迅速反应心脏大血管 血温变化,反应中心血流和心肌温度,易受探头位置 深浅、气流温度影响 腋窝温度:传统部位,也可适用不合作和昏迷病人腋温 +0.55度, 相当于直肠温度,测量部位要保持干燥,要压紧 10分钟 5 直肠温度: 和中心体温相差 1 ,受粪便,腹腔冲洗,膀胱冲洗 影 响,但低温或体外循环体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上海轨道交通技术研究中心(上海申通地铁创新研究院)实习生招募考试历年参考题附答案详解
- 2025年大学边防管理专业题库- 大学边防管理专业实践教学
- 2025年一建《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考试模拟冲刺题库: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施工技术法规试题
- 2025年大学涉外警务专业题库- 涉外警务专业的教学改革与探索
- 2025年乡村医生农村慢性病管理试题:慢性病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服务模式改革
- 2025年音乐教师招聘考试专业技能试卷:音乐教学实践技能试题
- 跨行业人才招聘流程模板
- 2025甘肃甘南州专业化管理的村党组织书记招聘45人笔试备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公务员考试《常识》专题训练试题(含详解)
- 2025年安徽省淮北市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 心肌梗死的急救护理课件
- 机场运行指挥员4级考试试题及答案
- 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及执行记录模板
- 云南省建设厅安全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外科感染与无菌操作课件
- 内部审核检查记录表
- 2025年肾脏病学CKD患者透析并发症应对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 【《航空发动机最小点火量的计算过程概述》1000字】
- 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计划(三篇)
- 八师兵团职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 数据安全国家标准体系(2025 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