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 理 学 基 础 第 6章 医学心理学 心理应激 学习目标 1. 说出心理应激有关的概念 2. 描述心理应激的过程 3. 能利用心理应激规律正确使用应对策略 4. 理解挫折并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 5. 了解心理防卫机制 本节内容 一、 概述 二、 应激输入 三、 应激中介 四、 应激反应 五、 应激结果 六、 应对 七、 挫折 学习结束 一、概述 现代人应激不那么需要抵御毒蛇、猛兽的袭 击,也不太需要去对抗饥寒交迫的窘境及其他有伤 身体的危险,但是他们必须对付排得满满的时间表 、交通、噪声、拥挤、竞争以及其他人为的紧张情 境。与主要只是操心狩猎和采集食物的原始人时代 相比,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与社会需求要复杂得多 ,因此现代社会生活也要紧张得多。 (一) 心理应激的概念 (二) 心理应激的过程 返回 (一)心理应激的概念 加拿大学者塞里的应激: 机体对紧张性刺激物所做出的非特异性适应性 反应,其结果可以是适应,也可以是适应不良。 警戒期:为了对付紧张刺激,唤起、动员整个机 体的防御能力,使机体处在最好的态势。 抵抗期:机体通过改变机体的结构和提高机体的 机能水平,以增强对应激源的抵抗程度。 衰竭期:如果应激源持续存在或刺激过强过重, 则机体会丧失抵抗力而进入衰竭期。 (一)心理应激的概念 心理应激是个体在察觉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能力 不平衡时,倾向于通过整体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 来的多因素作用的适应过程。 该定义强调认知评价、社会支持、应对方式、 个人经历和个性特征等许多影响应激的中间变量在 应激中的作用,并强调应激是个体对环境威胁和挑 战的一种适应和应对过程,其结果可以是适应,或 适应不良。 返回 (二)心理应激的过程 应 激 源 适应良好 适应不良 认知评价 心理反应 生理反应 行为反应 应激输入 应激中介 应激反应 应激结果 心理应激过程示意图 返回 二、应激输入 (一) 应激输入的概念 (二) 应激源 返回 (一)应激输入的概念 应激输入是个体感知应激源的过程 。 即引起机体产生应激反应的那些 “紧 张刺激 ”或 “环境需求 ”等信息通过作用于 感受器,经传入神经传导到人脑的相应部 位,使个体感知到应激源的过程。 返回 (二)应激源 应激源是指凡能引起心理应激反应的刺 激物。 1. 躯体性应激源:如高热、辐射、噪音、外伤、毒 物、病原微生物感染等。 2. 心理性应激源:如动机冲突、挫折、错误认知和 情绪反应等。 3. 社会性应激源:如战争、社会动荡、政治经济制 度变革、失业、经济窘迫等。 4. 文化性应激源:如异地求学、移居他乡等。 返回 三、应激中介 (一) 应激中介的概念 (二) 认知评价的过程 (三) 影响认知评价的因素 返回 (一)应激中介的概念 应激中介是个体对应激源进行认知评价 的过程。 即个体对传入信息(应激源或环境需求 )进行内在加工的过程。它是心理应激的 中间环节,也是应激反应发生与否的关键 环节。 返回 (二)认知评价的过程 次级 评价 初级评价 有利害关系 无利害关系 应激反应 不发生 应激反应 程度低 应激反应 程度高 不可控制 可控制 刺激输入 认知评价过程示意图 返回 (三)影响认知评价的因素 1应激源方面 应激源的强度: 应激源持续的时间: 应激源涉及个体的范围: 社会对应激源的控制方法: 刺激的发生方式: (三)影响认知评价的因素 2个体方面 人格特征因素:主要是影响个体对各种内 外刺激的认知倾向,从而影响对个人现状 的评估。 情绪和动机状况: 个体的需要和期望值: 个体过去的生活经历 (三)影响认知评价的因素 3社会方面 在社会方面对个体认知评价的影响因素 主要是个体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它包括亲属 、朋友、同事等社会人以及家庭、单位、社 团等组织所提供的精神和物质。这些社会资 源在应激过程中构成了对个体的社会支持, 个体在认知评价阶段可利用这些外部资源进 行评价,从而减轻应激的作用。 返回 四、应激反应 (一) 应激反应的概念 (二) 心理反应 (三) 生理反应 (四) 行为反应 返回 (一)应激反应的概念 应激反应是指机体因应激所做出的整体 变化过程。 即当个体觉察到应激源的威胁后,就 会产生各种心理、生理和行为的变化,这 些变化就是应激反应。 返回 (二)心理反应 1. 认知反应 轻度的应激有助于增强认知能力,活跃 思维,提高警觉水平。如常说的 “急中生智 ”。 超强、持久的应激则使认知能力下降。 如考试时出现过强的应激反应,可出现记 忆力减退、思维迟滞、想象力枯竭、语言 迟钝等。 (二)心理反应 2情绪反应 ( 1)焦虑 是人们对即将来临的、可能会造成危险 和灾祸的事件或要做出重大决定时,体验的紧张 和不愉快的期待情绪。 ( 2)恐惧 是需要摆脱、逃避某种危险,而又不能 满足时产生的情绪体验。 ( 3)愤怒 当人体验到不公平或受到挫折时,而产 生的爆发性、攻击性情绪。 ( 4)抑郁 是指情绪低落,同时伴有兴趣、希望、 自信减少以及睡眠和食欲障碍。 返回 (三)生理反应 血容量增、 BP水 潴留等。 下丘脑 垂体后叶 躯体性、心理性、社会性、文化性 应激源 大 脑 认知评价 垂体前叶 肾上腺髓质 交感神经ACTH NE AD 抗利尿激素 血管收缩 、 BP 、 皮肤苍白、 发 冷 ,肾素分泌 、 血管紧张素 。 支气管扩张,心肌 收缩,心律 ,血 压 , 耗氧 ,胃 肠蠕动 ,胃液分 泌 ,骨骼肌张力 ,扩瞳,出汗, 脂肪分解 等。 肾上腺皮质 糖皮质激素 血糖 、蛋白质 分解、抑制炎症 、血小板生成 、抑制免疫反应 。 应激反应中的生理反应 免疫系统 返回 (四)行为反应 1逃避与回避:目的是摆脱应激反应。 2退化与依赖:退化和依赖都是为了赢得别人的同情、关 心和帮助,以减轻心理压力和痛苦。 3敌对与攻击:有的人内心可能是极端敌对的,但表面安 静、不与人交往;也有的人通过毁物伤人、拒绝帮助、 自罪自责的行为来显示其敌意。 4无助与自怜:无助是一种无能为力、无所适从、听天由 命、被动挨打的状态。自怜是自我怜悯。 5物质滥用: “借酒消愁 ”、 “用烟解闷 ”、或服用某些药物 来麻痹自己,以求暂时解脱烦恼。 返回 五、应激结果 应激结果是指经过应激反应后,所产生的结局。 (一)适应良好 1促进神经系统的发展 2促进躯体健康 3促进人格的成熟 (二)适应不良 1加重或导致心身疾病 2加重和导致心理障碍 返回 六、应对 (一) 应对的概念 (二) 应对的种类 (三) 心理防御机制 (四) 有意识应对 返回 (一)应对的概念 应对又称应对策略, 是指个体在处理应激情 景时的种种认知和行为模式 。 它是保持心理平衡的一种手段,例如当我们 为生活事件困扰时,常常会采取一些行动,如抽 烟、喝酒、逃避、幻想、自责、寻求别人帮助以 及冷静地面对问题,以消除或减轻内心的紧张、 焦虑和恐惧。 返回 (二)应对的种类 1从应对者的态度分类 : 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 2从应对的指向性分类 : 问题关注应对和情绪关注应对。 3从应对时有无意识分类 : 无意识和有意识两种。 返回 (三)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概念 ,是潜意识的,当本我的欲望与客观现实 出现矛盾而造成心理冲突时,个体就会出 现焦虑反应,此时会不自觉地应用一些潜 意识的心理和行为模式,来减轻焦虑反应 。 (三)心理防御机制 1. 否认:是把已经发生但又不愿接受的痛苦事实加以否定, 当作根本没有发生过,以减轻心理负担。 2. 投射:又称外投射,是把自己不喜欢的性格、态度、意念 、欲望,转移到他人身上,把自己受到挫折的原因完全归 咎于他人,以避免或减轻内心的不安与痛苦。 3. 曲解:是把客观事实歪曲解释,以满足内心需要。 4. 退化:是指一个人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放弃已经习惯的成 人行为方式,以早期幼稚不成熟的方式应付困难和挫折。 (三)心理防御机制 5. 幻想:是指遇到无力解决的问题时,把自己置于一种脱离 现实的想象世界,企图以虚构方式应付挫折,获得满足称 为幻想。 6. 内向:也称内向投射,是将原本指向外界的本能冲动或情 感转而指向自身。 7. 合理化:又称文饰作用,当人的动机或行为不被社会所接 受或遭受失败时,为了减轻紧张和焦虑,并为维持个人自 尊,总要对自己所作所为寻找借口,自圆其说。 (三)心理防御机制 8. 反向作用:是指由于社会道德或行为规范的制约,将潜意 识中某种不能直接表达的欲望和冲动,以完全相反的方式 表现出来,使其外在行为与内在动机正好相反。 9. 转移:又称 “置换 ”,是指个体对于某一对象的情绪、欲望 和态度不能被社会和自己的意识所接受,就在潜意识中转 移到另一个替代者身上。 10. 隔离:是指将不愉快或痛苦的情绪与事情分开,并将前者 排斥在意识之外,从而避免精神上的痛苦和不愉快。 (三)心理防御机制 11. 升华:是将不被社会所允许和接纳的动机和行为,导向 更加崇高的方向,使之能被社会认同和接受。 12. 幽默:是个体处境困难、遭遇到挫折或尴尬时,用奇特 、含蓄、诙谐、讽喻等语言、动作的良性刺激来化解困 境,以摆脱内心的失衡状态。 13. 压抑:又称潜抑,是把不能被意识层所接受的冲动、欲 望、情感体验等抑制到潜意识领域,以保持心灵宁静。 返回 (四)有意识应对 1消除应激源 2回避应激源 3消除不合理信念 4建立适宜期望值 5寻求社会支持 6分散注意 7放松训练 8释放能量 9重组 返回 七、挫折 (一) 挫折的概念 (二) 挫折产生的原因 (三) 影响挫折的因素 (四) 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 返回 (一)挫折的概念 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难 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 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称为挫 折。 返回 (二)挫折产生的原因 主观因素:通常是指生理和心理条件的限制,例如 与生俱来的容貌、身体的某种缺陷、个人的能力 、气质、动机冲突等可能给人们造成挫折感。 自然环境因素:如天灾、意外事件、生离死别等。 社会环境因素:如战争、社会动荡、种族歧视、政 治经济地位的变迁、人际关系紧张以及恋爱、婚 姻、家庭的矛盾等等。 返回 (三)影响挫折的因素 1抱负水平:抱负水平是指个体给自己所要 达到的目标规定的标准。 2容忍力:容忍力又称耐受力,是指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海口保洁安全培训课件
- 德邦物流介绍
- 宠物食品市场2025年用户成分功能性认知与产品市场拓展策略报告
- 海关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2025年商洛市丹凤县城区学校遴选教师(83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2030肉牛屠宰副产品高值化利用技术研究报告
- 2025-2030肉牛养殖市场疫病防控体系分析及生物安全投入与保险产品设计报告
- 2025-2030肉牛养殖合作社模式创新与效益提升研究
- 2025-2030羊肉行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循环经济模式及政策性融资报告
- 2025-2030羊肉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与实施效果报告
- 3.2《参与民主生活 》- 课件 2025-2026学年度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统编版
- 福建省三明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 监控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5-1 安全协议概述(1)-安全协议内涵
- 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T-YYTC 008-2024 吉林长白山灵芝孢子粉
- 中央ppp项目管理办法
- 手术后盆腔脓肿查房
- 舞蹈教学教学课件
- 2024版电网公司反事故措施(2024版)
- 退伍军人离队安全教育培训纲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