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康复2ppt课件_1_第1页
颈椎病的康复2ppt课件_1_第2页
颈椎病的康复2ppt课件_1_第3页
颈椎病的康复2ppt课件_1_第4页
颈椎病的康复2ppt课件_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颈椎病的康复 同济医院康复科 丁新华 l颈椎病亦称颈椎综合症 ,是一种进展缓慢的颈 椎退行性疾病 l多见于中老年人,但青 少年亦 可发病 l主要是由于颈椎间盘 退变和突出,导致周 围组织和结构继发性 变化,而引起的一系 列临床表现。 颈椎病通常以病理变 化为基础,根据症状体 征的特点进行分型。 一、 分型 (一 ) 神经根型 颈椎间盘 向后外侧突出 或椎体后外缘 骨质增生,因 而压迫或刺激 颈神经根所致 。 (二 ) 脊髓型 多为颈椎间盘突出或椎体 后缘骨赘压迫脊髓所致 , 亦可 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椎管狭窄使 脊髓受到反复磨损或发生脊髓 血供障碍而发病。 (三 ) 椎动脉型 此型为椎动脉受到骨 刺压迫或受到刺激而发生 痉挛,造成瞬间或长期血 管腔变窄,因而供血不足 所致 。 椎动脉支配区域 l由 两侧锁骨下动脉发出 l两侧联合成为基底动脉,其末端分为两条 大脑后动脉,供应半球的后 2/5 l椎 -基底动脉在颅内发出分支至小脑、脑 桥、耳,供应小脑及脑干 (四 ) 交感神经型 此型为颈部交感神经受到激 惹所致,可表现为交感神经兴 奋症状或抑制症状,而且涉及 多系统、多器官。 (五 ) 混合型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诊断标准 : 1)具有比较典型的临床表现和或体征 ; 2)颈椎 X线片及其他检查证明椎间分级 退变,并压迫神经、血管; 3)影像学检查存在神经、血管压迫与 刺激,同临床表现具有明确的因果关 系。 l特征性检查 : ( 1)压顶试验:压挤椎间孔 ,引发症状出现或加重。患者 坐位,检查者站在患者身后, 双手交叉,放在患者头顶,用 力向下压,若患者出现一侧或 双侧手臂痛、麻者为阳性。 ( 2)臂丛牵拉试验:患者坐位, 检查者站在患者一侧,一手抵于 患者颞顶侧,一手握住患者手腕 ,向相反方向拉,如患者上肢出 现痛、麻者为阳性。 这两项试验用于检查神经根 型颈椎病。 ( 3) 低头试验 : 患者站位, 双足并拢,双臂垂在体侧,低 头看足尖 1min。 询问有无颈、 肩、臂痛和手麻等神经根受压 症状;以及其他类型症状 。 ( 4) 仰头试验:患者站位, 姿势同低头试验,但头后仰 ,双眼看天花板 1min。 症 状及意义同低头试验。 ( 5)前屈旋颈试验:患者 头颈前屈,嘱患者头部做左 右旋转运动,如颈椎出现疼 痛为阳性。提示颈椎小关节 有退行性变。 特殊检查 l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 CT) : 对骨组织显像好,可确切地判定颈 椎椎体与椎管矢状径的大小,椎体增 生的部位与大小,椎间关节退变的程 度,横突孔大小,后纵韧带骨化的长 度与宽度,椎间盘突出的部位、程度 、有无钙化、黄韧带肥厚的情况及以 上诸方面与神经根的关系等。 l核磁共振显像系统检查( MRI) : 该检查能准确显示颈椎、椎间盘、 神经根、脊髓的关系,能显示椎间盘 突出,脊髓和硬膜囊受压的情况,有 无蛛网膜粘连以及粘连程度,黄韧带 是否肥厚,关节突有无肥大。尤其对 脊髓灰白质有高分辨力,对脊髓病变 的定位、定性(水肿还是软化)有独 特的优越性,故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 断、鉴别诊断有独到之处。 l X线平片检查 可见颈椎生理曲度或 线 列发生改变 ,前纵韧带钙化,椎间隙狭窄 ,椎 体前后缘骨质增生,椎体移位, 椎 间孔狭窄。 (一 ) 神经根型 主要表现为颈背肩痛,但疼痛 程度与头颈活动受限轻重不一; 常伴有上肢麻木和感觉障碍;可 有上肢无力和肌肉萎缩 。 l腱反射反常 l臂丛牵拉试验与压头试验 l可以运动受累 和、 或感觉 受累为主 常见体征 该型 线片异常比较典型 : v 侧位片可见颈椎生理曲度或 线 列发生改变,椎间隙狭窄 、 椎体后缘骨质增生 v 斜位片可见椎间孔狭窄 椎间 盘水 平 受累神 经根 疼痛部位 * 感觉减退区 肌无力 反射减弱 或消失 C4-5 C5 上臂外侧 上臂外侧面 三角肌区 岗上肌、岗下肌 、三角肌、弘二 头肌 弘二头肌 腱 C5-6 C6 上臂外侧 ,前臂桡 侧 拇指、食指 弘二头肌、手腕 背肌 弘二头肌 腱 桡骨膜 C6-7 C7 上臂外侧 , 前臂 桡侧 食指、中指 腕桡侧 弘三头肌 手腕 屈肌 弘三头肌 腱 C7-T1 C8 上臂及前 臂内侧 小指、无名 指 所有腕伸肌及腕 屈肌 *手部诸肌 弘三头肌 腱 T1-2 T1 上臂内侧 上臂内侧 指固有肌 表 1 颈椎病时各神经根受累的临床表现 v 纤颤电位和正锋电位 : v 对明确诊断与定位有重 要参考价值。 肌电图检查 l 一侧或双侧上、下肢发麻 无力,后期甚至出现大小便 功能障碍。 l由于脊髓受损的部位与程度 不一,临 床表现复杂。 (二 ) 脊髓型 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昏; 头部转动时易出现发作性眩晕,甚至 恶 心呕吐;可发生猝倒; 可伴有视物不清、耳鸣、听力 减退 等表现。 椎动脉造影可助确诊。 (三 ) 椎动脉型 常有头痛或偏头痛、头昏、 枕部痛或颈后痛等头部症状; 视物模糊,眼窝胀痛,眼球鼓 出或凹陷感,心跳加快或心动 徐缓,心前区疼痛等心脏症状 . (四 ) 交感神经型 l肢体发凉怕冷,局部温度偏低 ,或肢体发红怕热;血压亦可 偏高或偏低。 l此型尚无特检诊断手段,症状 典型者结合颈椎片所见阳性变 化可以作出诊断。 具有两型或两型以上的临床 表现。 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变异很大 ,以上各型常同时存在,临床 上较难截然分开。 (五 ) 混合型 康复评定 v颈椎的活动范围测定 v肌力的测定 v感觉和反射的测定 v疼痛与压痛点的测定 v肌电图和神经传导测定 vADL能力测定 三、康复治疗 (一 ) 治疗目标和治疗原则 颈椎病康复治疗的目标是消除 症状体征,尽量恢复正常生理功能 和工作能力,而不可能是消除颈椎 间盘退变与颈椎骨质增生。 l 康复治疗的总原则 : 针对各 型特点,采用适当的综合治疗 ,要求病人积极配合,坚持足 够疗程,并注意消除工作和生 活上可能加重病情的因素。 l 所选用的疗法应有助于调整 和改善颈椎节段与周围各种软 组织的相互关系 . 从而减轻或消除对各种神经和 血管组织的刺激和压迫、恢复或改善 颈椎的稳定性 l应以非手术疗法为主 ; l但症状明显的脊髓型病人以及 病情较重久治无效或反复发作的 其他类型病人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 1. 颈椎牵引 : 为最常用而有效的方法,主 要适用于神经根型患者,其他 类型患者亦可试用。 (二 ) 常用康复治疗方法 对脊髓型患者,如为颈椎间 盘突出或膨出压迫硬膜囊所致 ,可考虑牵引;若为椎体后缘 增生、小关节或黄韧带病变导 致椎管狭窄,则不宜牵引 。 牵引可使椎间隙增宽 ,椎间孔 增大、颈背部痉挛的肌肉放松, 并改善局部血循环,促进水肿吸 收、粘连松解,从而能缓解和消 除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使症 状逐渐减轻与消失。 2.卧床休息 减少颈椎负载,有利于椎间关 节的创伤炎症消退; 注意枕头的选择与颈部姿势。 (1) 高频电疗 常用超短波 疗法,电极并置颈后双侧或颈 后与患肢前臂,微热量,每次 10 - 15钟,每日 1 - 2次, 10 次为 1疗程。 2. 物理治疗 (2)热疗法 如 红外线等 (3)中频电疗 颈后双侧并置,每 次 20分钟,每日 1 - 2次, 10次 为 1疗程。 此法止痛效果较好。 (4) 超声波治疗 于颈后及患 侧肩背部,用接触移动法 ; 剂 量为 0.8 - 1.5W/cm2, 每次 10 15 分钟,每日 1 - 2次, 10 次 1疗程。 (1) 按摩推拿 对消除肌肉紧 张痉挛,改善血液循环,松解 局部硬结,作用显著。可采用 推摩、揉捏等手法 ,并配合穴位 按摩。 3. 传统治疗方法 l应用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能使 合适病例取得迅速和明显的效 果,尤其适用于有后关节紊乱 和颈椎椎节细微错位 的病人。 l操作必须掌握好 “ 稳、准、轻 “ 的原则,严禁暴力强行屈伸 扭转 。 (2) 针灸、火罐、中药外用 均可应用 。 运动疗法是提高和巩固疗效的重 要手段,于急性症状减轻后即可开 始应用 . 包括保持和恢复颈部和肩部活动 范围的练习,应用抗阻等长收缩以 增强颈部肌肉的练习,以及牵伸颈 部肌肉的练习。 4. 运动疗法 l所有操作均应平稳地慢速进行, 并在病人能耐受的情况下逐渐加 大动作幅度或所用阻力,以保证 达到锻炼目的。锻炼可在家中进 行,每日 次,要持之以恒 ,长期坚持下去。 围领与颈托可起到制动与保护作用 ,有助于缓解症状和组织修复,是 一辅助治疗措施。 通常适用于急性发作期或症状较重 ,而疗效不巩固的病人,但戴用时 间不宜过久。 5. 颈部矫形器 颈椎病的关节松动手法 ,主要有拔伸牵引、旋转 颈椎、松动棘突及横突等 。 6. 手法治疗 (1) 拔伸牵引 病人去枕仰卧,颈 部置于床沿。治疗师双足取前后位立 于床头,右手四指放在病人颈部左侧 ,拇指放在右耳后,使右手食指的掌 指关节正好位于项线。左手放在病人 下颌,左前臂贴在其面部左侧,双肘 屈曲,借助自身重量向后牵引颈椎, 每次持续 15 - 20秒,休息 5秒,共作 3 - 4次。 (2) 旋转颈椎 病人去枕仰卧,颈部置于 床沿。治疗师立于床头。一手四指分开放 于病人健侧颈枕部,拇指放在患侧;另一 侧手托住病人下颌,前臂放于耳前,使病 人头部在治疗师的手掌,前臂及肩前。操 作时保持躯干及双手不动,双前臂向健侧 缓慢转动病人颈部。旋转应在颈椎正常活 动范围内。 (3) 松动棘突 垂直松动:病人去枕 俯卧,双手五指交叉、掌心向上置于前 额。如颈部后伸受限,也可将双前臂放 在胸前,使胸部稍抬起。治疗师站在床 头,双手拇指放在病变椎体棘突上,指 尖相对,或者双手拇指重迭,其余四指 放在颈部及头部两侧,借助上肢力量由 背侧向腹侧垂直松动棘突。 l侧方松动:病人体位同前,下颌稍内收。 治疗师站在病人健侧,右手拇指放在要松 动棘突的健侧,左手拇指紧靠右手拇指放 在要松动棘突的健侧,左手拇指紧靠右手 拇指,指尖相触,其余四指放在颈部,稳 定拇指。操作时右手拇指水平(与棘突垂 直)向患侧松动棘突。 (4) 松动横突 单侧松动:病 人体位同前。治疗师站在床头 ,双手拇指放在颈椎患侧横突 背侧,指背相触,其余四指自 然放在颈部,前臂内收约 30, 以防拇指从横突上滑下。由背 侧向腹侧垂直松动横突, 双侧松动:病人体位同前。治疗师 双手虎口放在病人颈部,拇指分别在 同一椎体两侧横突的背侧,其余四指 放在颈椎两侧。操作时双手保持不动 ,借助上肢和躯干的力量向腹侧松动 横突。此手法一般用于症状双侧分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