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模式研究.docx_第1页
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模式研究.docx_第2页
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模式研究.docx_第3页
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模式研究.docx_第4页
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模式研究.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模式研究 XX 年以来,各地以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业产业 化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为依托,积极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 新阶段的需要,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为促进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应看到,由于农业产业化集 群发展模式的不同,各地农业产业化集群的发展成效迥异, 有的地方甚至还出现了一些问题和矛盾。认真分析研究新 形势下的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 战略意义。因此,针对本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特点,选择与之 相适应的产业集群模式,使该产业集群模式能够更充分地促 进该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和提升 涉农产业参与地区或国际间的竞争,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 是亟需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现实模式 农业产业集群最根本的特点是在竞争和合作中共同获 得了竞争优势,创造了效益,并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农业产 业集群的形成包括四个阶段:首先在初级阶段,市场对特色 产品的需求和经济发展的促进都有量的快速增长阶段,但是 生产相对分散;进入发展阶段后,特色农业的产业结构开始 发生转变,一些大的生产企业开始出现,继而形成龙头企业, 它们的发展加快了产业聚集的程度;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由 于农产品产量和需求的限制,产业分化度和技术水平的约束,产 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遭遇瓶颈;最后到突破阶段,由于政府 的支持和技术支撑,产业逐渐发展,成熟的农业产业集群形 成。当前机制下,任何一个具体的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模式 都是实践的产物,都离不开其所处的农业资源环境、脱离不 了农业技术和生产水平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近年来,作为 一个典型的农业大省、农产品资源大省,河南省注重发挥资 源优势,一批优势产业集聚形成;初步构建的特色农产品产 业体系,特别是着力培育主导的产业和特色产品,为农业集 群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主要模式有以下几种: (一)龙头企业带动型。即区域依托良好的产业背景,由 几个大型龙头企业带动,大量小企业和农户围绕着龙头企业 的最终产品进行生产、加工、销售或原料供应等活动组成 的农业产业集群。集群内企业分工明确,形成了与该产品特 定质量、信誉等密切关联的地域品牌,带动形成了以产业链 分工为基础、各类企业协作配套的产业群落。龙头企业与 农户签订生产合同,开展服务;在技术上统一指导,建立了技 术员分片联户制度,及时准确地向农户提供各个生产环节的 技术服务。同时,企业不断强化市场开拓:一是严格抓好产 品质量,把好种植生产、加工质量关;二是推行品牌战略,打 好特色农产品这张招牌;三是建立市场信息网络和商业贸易 网络,建立起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农业产业集群。 以长葛市众品肉制品为例。近年来,长葛市以乐源养殖、 天源养殖等规模养殖场为基地,以河南众品食业股份有限公 司为龙头,以生鲜物流配送为链条,扩大基地建设规模,提高 精深加工能力,培育“众品”等知名品牌。河南众品食业股 份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农产品加工、食品制造与冷链物流 服务于一体的食品集团,综合实力位居中国肉类行业前四位。 该公司是首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农产品 加工业示范企业、全国新农村建设百强示范企业、河南省 农业产业化优秀龙头企业、XX 年河南省“百强”企业。公 司主导产品生鲜肉制品、低温肉制品分别荣获“中 国名牌产品”称号,“众品”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多年来,众品公司抢抓市场机遇和政策机遇,始终以“农” 为题,连做“农产品基地、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流通”三篇 文章,通过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管理,专业化发 展,国际化运作,“把工厂建在农区,把技能传给农民,把冷 链延到农村,把市场连到农家”,探索出了一条“市场连接 基地,产业带动区域,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模式。在其自 身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带动了农村的发展、农民的致富、推 动了产业的升级。公司现已建立了以农产品配送系统为核 心,以出口、直销、分销为通道,以商超、连锁经营、高端 团购为终端的网络系统。国内市场覆盖国内 20 多个省区, 主要锁定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华中、东北、华北及 环渤海湾地区,以及外资肉制品企业上链供应等高端市场。 产品出口达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方 面,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了养殖场、养殖户增收。围 绕产业链带动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培训了农村劳动力和农 民经纪人,最终使其发展成为总规模超过 100 亿元的农产品 产业链。 (二)农民合作组织协调型。农民合作组织是近年发展 较快的一种组织形式。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这些组织大多 以能人或专业大户联合众多农户共同从事某项专业生产经 营活动,与农民群众利益联系较为密切。农民合作组织的广 泛成立为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农产品的商品率迅速提高时,广大分散的农户所面对 的则是较以前大为陌生的国内外市场,其组织化的缺失是产 业集群的最大制约因素。这就是农民合作组织应运而生的 根本动力,它们与科研单位、农产品经销、加工及批发市场 等集群内组织以各种方式联合,积极探索产、供、销以及科 研、技术培训、储藏、加工等多方位、一体化的经营方式, 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一系列服务,形成了农产品 的集群经营格局。活跃的农民合作组织在农产品集群发展 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农产品面积、效益成倍增 长的关键一环。 以 xx 县豆制品生产为例。xx 县河街乡素有“腐竹之乡” 之称,是全国最大的豆制品生产集聚地之一。一段时期以来,添 加了化学成分的劣质腐竹严重影响了 xx 腐竹的声誉,为打 假护牌,xx 县河街乡腐竹经营者协会一方面组织腐竹生产户 开展技术交流活动,多方筹措了 500 万元资金建起了豆制品 研发中心,开发出了新型食品添加剂,更新了腐竹机械化生 产设备,有效提高了腐竹质量。另一方面,他们积极协调市、 县工商部门远赴 XX、山西等地开展打假保品牌活动,不仅给 xx 腐竹正了名,而且使广大腐竹生产经营户收益也得到了大 幅度提高。据了解,目前该协会 1523 户会员中,人均年收入 达到万元,远远高于非协会腐竹从业者。目前,全乡已发展 腐竹生产专业村达 21 个,有 5000 多户从事腐竹生产,就业 人员达 15000 多人,年生产销售腐竹 3000 多万公斤,是全国 最大的黄豆销售市场。河街腐竹占领了全国 60%以上的销售 市场,而且还打入了国际市场,腐竹产品销往俄罗斯、美国、 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增加了出口创汇能 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 农业合作社既是一个合作组织,又是一个经济组织。它 使分散的农户与农业产业化生产对接起来,实现了农民间的 合作,完成了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分散生产要素的整合,使 农业产业化在现行的生产力水平和所有制形式下成为可能。 实践告诉我们: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实现农民合作、推进农业 产业化进程的有效途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农业 产业化进程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扶持。我们必须依托优势 产业的支撑和龙头企业带动大力发展品牌经济;必须大力培 育新型农民、培育能够不依赖政府独立组织农民合作的 “农村能人”,使当代农民切实承担起合作发展、建设美好 新农村的历史重任。 (三)市场依托型。市场依托型农业集群是指区域经济 范围内首先出现的专业化的市场,其为产业集聚的形成创造 了重要的市场交易条件和信息条件,而后又使产业的生产过 程也聚集在市场的附近,逐渐形成“市场扩张生产专业化 外部经济加强厂商集聚市场扩张”的循环累积效应, 最终导致较大规模的产业集群形成。这是农业产业化区域 化布局、专业化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为降低成本、方便流 通而自然形成的一种农业产业集群形态。 以 xx 市中药材为例。“药不经 xx 不香,医不见药王不 妙”。xx 市地处伏牛山余脉与豫东平原过度带,颍河自西向 东贯穿全境,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雨 适中。特殊的地貌特征和自然地理气候,形成了若干个生态 类型区,孕育了得天独厚的药材生长环境,使中药材资源丰 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这一中药特色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XX 年,xx 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近 30 万亩,建成中药材标准化 生产基地 25 个,种植品种 47 个,年产值 6 亿元,全市人均增 收 500 元以上。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外来药商的加 入,市政府投资 2 亿元建成了占地面积 400 余亩、符合药 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 xx 市中药材专业市场。市场的建 立,大大促进了药材生产,同时,该市积极探索“贸工农一体 化、产供销一条龙”的药材基地建设产业化经营模式,以森 源本草和春发菊业两家企业为依托,组建了 9 个药材种植合 作社,形成了市场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生产格局。 截至目前,全市已注册的中医药生产、加工企业达 33 家,从 业人员有 4000 多人,实现中药材就地转化 15 万吨/年,年产 值达 20 多亿元。 依托专业市场,实施某产品的产业化经营,是一个成效 明显的模式。但在这一模式运作中,必须输入现代市场运营 管理的新理念,探索新方法。只有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带 领农民致富的产业化经营利益机制与时俱进,才能不断做大 做强。 (四)科技支撑型。即以农业科技产业化为带动,以科技 进步来保障特色农产品特有的品质,加强种质资源驯化,改 造传统生产经营方式,稳定和增强特色产品的品质优势,培 育核心竞争力的类型。 以鄢陵县花木生产为例。该县以鄢陵名优花木生产科 技园区为抓手,花木生产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已先后制定了 蜡梅产品标准、盆景产品标准等 12 项花木产品标 准和蜡梅生产技术规程、桧柏生产技术规程等 16 项花木生产技术规程。其中蜡梅产品等级标准、桧柏苗木 产品等级标准、城镇绿化常用苗木产品等级标准被确定为 省级标准。与中国农大、北林大等 20 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 长期协作关系,成立了省级园林植物工程研究中心、县花木 技术服务中心、林科所、森防站、植保站、农技服务中心、 苗木检疫服务中心等科研机构 7 家;鄢陵名优花木生产科技 园区被命名为“国家苗木栽培标准化示范区”。 二、xx 市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现状 近年来,xx 市紧紧围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重 点抓好建基地促带动,抓龙头促规模,强服务促发展等环节, 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扩大产业基地规模,整合各类 资金,加大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使各类农业产 业化组织迅速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整体水平不断 提高。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稳步发展。截至 XX 年底,全 市共有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 1087 个。按组织类型划分,龙 头企业带动型 372 个,中介组织带动型 586 个(其中专业合 作经济组织 552 个),专业市场带动型 12 个,其它类型 117 个。 在 xx 市龙头企业带动型经营组织中,省级以上农业产 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47 个(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 3 个、 省级 44 家,省级数量位居全省第三),市级重点龙头企业 198 个;按利益联结方式划分,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中有合同关 系的计 417 个,利润返还合作方式的有 312 个,股份合作方 式的有 263 个,其它类型的有 95 个。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 发展到 962 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 1 家、省级 21 家、市级 106 家。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规模逐步扩大。截至 XX 年底,全 市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生产基地达到 568.62 万亩,牲畜饲 养量达到 739.84 万头,禽类饲养量达到 3801.2 万只,养殖 水面面积 31.95 万亩。按产业类型划分,以种植业为主的组 织 538 个(其中粮食类 267 个,蔬菜类 105 个,花卉类 57 个, 棉麻丝类 55 个,水果类 26 个,中药材类 13 个,油料类 2 个, 其他类 13 个),占总数的 49%;以畜牧业为主的组织 399 个 (其中肉类 309 个,奶类 25 个,蛋类 14 个,皮毛类 2 个,其他 类 49 个),占总数的 37%;以水产业为主的组织 19 个,林业为 主的组织 40 个,其它产业的组织 91 个,分别占总数的 1.7%、3.7%和 8.4%。 (三)农业产业化组织经营效益显著提高。XX 年,全市农 业适度规模经营扎实推进,累计流转农村土地面积 142.4 万 亩,土地流转率达 34%,其中,流转土地 500 亩以上的规模经 营主体 178 家。XX 年,全市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固定资产总 值达 156.5 亿元,同比增长 19%。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值 130.75 亿元,同比增长 21.4%,销售收入 352.89 亿元,净利 润 33.1 亿元,创汇 7814 万美元,上缴税金 7.25 亿元;中介 组织销售收入达到 95.4 亿元,同比增长 1%;专业市场交易额 达到 11.2 亿元。全市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固定资产达到 51.6 亿元,销售收入 195.6 亿元,净利润 12.6 亿元,上缴税 金 5.6 亿元,出口创汇 4744 万美元,带动农户 160 万户(含 异地带动)。(四)农业产业化集群特色突出发展迅猛。XX 年 5 月,为加快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作,xx 市政府出台了 xx 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意见(许 政XX27 号),全力支持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在充分理 解和吸纳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 的指导意见精神的基础上,该市立足农业生产的基础、特 色和优势,以“基地支持、龙头带动、流通服务、特色高效” 为原则,着力培育粮食、花木、肉制品、生猪、蜂产品、豆 制品、蔬菜食用菌、“三粉”、中药材、烟叶等十大农业 产业化集群,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完善产业 体系,强化指导服务,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在 XX 年省 政府重点培育的 139 个农业产业集群中,涉及 xx 市花木、 蜂产品、粮食、蔬菜和生猪等产业集群。 三、xx 市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制约因素 与自身相比,xx 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正在从低水平向高水 平方向发展,成效较大,但与山东、江苏、浙江沿海发达地 区和省内先进地区相比,与农业进入新阶段后的形势要求相 比,xx 市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还有较大差距,一些障碍还严 重制约着它的进一步发展。 一是起步较迟、发展不快、规模尚小。我国先进地区 农业产业化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目前产业化程度非 常高,而 xx 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 起步较晚,发展步伐相对缓慢。近年来,该市在特色产业发 展过程中虽然也涌现了一批种养大户,但与国外家庭农场上 千亩的规模相比,仍属于“小打小闹”的小农经济,自给型 生产,投入成本高、效益差,劳动生产率低,产品市场竞争力 弱,难以与大型企业的知名品牌抗衡。再则,全市大部分产 业集群仍处在产业集聚阶段,吸引力不够强,生产要素集聚 难,示范带动作用难发挥,集群内产品结构单一、不能形成 强大的市场效应。 二是档次偏低、链条嫌短、影响较弱。产业化经营组 织设施设备简陋,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跟不上现代农业需求; 农业种植、畜牧养殖的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土 地流转程度低,难以形成产业规模。对于特色农产品,普遍 缺乏大型加工龙头企业,产品处于初级加工阶段,产业链条 短,加工增值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低,由于缺乏营销加工龙头 企业的深层带动,贸、工、农相结合不紧密,适应市场变化 的能力较弱,吸引力和辐射效益不够大,带动产品发展、带 动农民增收不明显。 三是观念陈旧、资金短缺、联结分散。部分干部、企 业家、农民的思想观念还是相对保守、封闭,跟不上新形势 的要求;资本经营方式落后,部分企业存在等、靠、要观念, 没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快企业发展。部分农户或 缺乏必要的技术,或缺乏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化 的发展;现有农民合作组织大多比较松散,“公司+农户+基 础”的生产模式不紧密,没有与龙头企业和农民形成真正的 利益共同体,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的联结机制,利益联结还不够紧密,抵抗市场风险能力比较 脆弱。 四是机制死板、合力不足、动力匮乏。部分企业没有 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经营机制,有的仍沿袭家族式 经营方式,企业发展缺乏活力;由于中介服务组织和专业合 作组织内部机制较为松散,在产品包装、品牌形象设计、市 场信息调研、市场开拓等方面不能很好的组织统一起来,没 有形成龙头组织,形不成合力,影响产业经营发展;由于缺乏 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的劳动力,现有农业经营户在节能增效、 环保生产等方面的技术支撑不够,低水平农业导致的尚待破 解的土壤板结、土质下降、地力减弱等难题,影响了农业产 业化的良性发展。 五是服务体系欠缺、服务水平不高、技术创新不够。 农产品生产标准、农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困难较大。从服 务体系的建设上看,目前,各级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组织尚 未真正健全,尤其是乡(镇)、村的服务组织仍存在“断层” 现象;从服务内容上看,无论是产前或产中的信息、金融信 贷、技术等服务,还是产后的储运、销售等服务仍跟不上发 展的需要。目前,只有少部分农业企业有自己的科研团队, 科研开发投入较少,大多企业生产的农产品是初加工,自主 开发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不高,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创 新和品牌培植意识不强,在种养规模化、营销品牌化、管理 公司化、品种多样化、生产标准化等运作机制上还有待进 一步提升,现代科技优势发挥尚嫌不足。因此造成了产品竞 争力弱、市场占有率不高,从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四、加快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意见建议 推进农业产业化是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转变农业发展 方式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必要手段。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不 是简单的“1+1=2”,也不是加快速度,需要总结不足,结合 实际情况,制定可行措施,认真加以实施。 (一)以集群式发展为载体,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龙头企 业经营水平的高低,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业绩好坏的关键。因 此,要以农业公司化运作为抓手,以促进花木、生猪、肉制 品、粮食、中药材等农业产业化集群为载体,不断培育和壮 大龙头企业。着力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实力、辐射面广、技 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能及时根据市场状况引导农民调整 农业生产,带领广大农民共同致富的龙头企业;鼓励并支持 工农和企企联合,发展龙头企业集团,实行跨行为、跨地区、 跨所有制经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集团的规模效应和带动示 范作用;利用多种经济成分发展龙头企业,允许并坚持龙头 企业的多样性。 (二)积极营造宽松环境,推进企业自主发展。各级政府 要为龙头企业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推进企业自主发展,在 政策导向及税收等方面惠及龙头企业,鼓励产业化龙头企业 延伸产业化链条;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龙头企 业合作,及时给龙头企业提供技术指导;采取灵活优惠的措 施鼓励市外、境外、国外企业,与本地企业“联姻”,把先 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发展资金引进来,嫁接当地农业产业化 龙头企业,使之发展壮大。 (三)努力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各级财政 要增加资金投入,安排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 一批能带动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龙头企业;广泛开辟新的 筹资渠道,积极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农村集体 经济组织、外出打工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投入,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其他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机制;鼓 励和引导各类资本兴办龙头企业;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银 行等金融部门要积极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信贷资金, 降低贷款门槛,扩大抵押担保物的范畴,满足其在启动资金 和周转资金上的需要。 (四)建全利益联结机制,实施科学规范管理。科学合理 的联结方式和利益分配机制是龙头企业与农民之间的纽带, 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稳定发展的基础。首先是建立稳定的产 品购销体系。龙头企业可以通过预付定金,发放生产扶持金,赊 销种苗和饲料等方式,向农民返利让农民得利,通过保护价 收购、无偿供种等方式,与农民建立稳定的利益关系;其次 是大力推广合同、订单农业。逐步规范龙头企业与农户的 产销合同,完善双方的主体地位和相应的权利义务,努力提 高订单的履约率;第三是建立股份合作约束机制。企业与农 户之间可以实行股份合作制,互相参股,形成新的资产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