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 路 分 析 基 础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章第一节 第一部分 电阻电路分析 一、集总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 二、运用独立电压、电流变量的分析方法 三、大规模电路分析方法概要 四、分解方法及单口网络 五、简单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 电路分析基础 课程内容介绍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第一章 目录 第一章 集总电路电压电流约束关系 1 电路及电路模型 7 分压电路和分流电路 集总假设 2 电路变量 电流、 8 受控源 电压及功率 3 基尔霍夫定律 9 两类约束 电路 KCL、 KVL方程的独立性 4 电阻元件 10 支路电流法和支路电压法 5 电压源 11 线性电路和叠加定理 6 电流源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第一章主要内容 集总电路中电压、电流所应服从的基本规律,即 它们之间的约束关系,这是分析各类型集总电路 的基本依据。 本章主要内容: 线性集总电路的基本属性 叠加性质 电阻电路基本分析方法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1 1/15 1-1 电路及电路模型 集总假设 电 : 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科研、国防等各 个方面广泛应用 电路: 在通信、计算机、自动控制、电力等各个 电技术领域中完成各式各样的任务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1 2/15 电路的作用大致分类: 1。提供能量,例如供电电路; 2。传送和处理信号,例如电话线路、放大器电路; 3。测量电量,例如万用表电路(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等) 4。存储信息,如计算机的存储器存放数据、程序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1 3/15 电路虽然多种多样,功能各不相同,但受共同 的 基本规律 支配。 “电路分析基础 ”属于 “电路理论 ”学科,是 “电 路理论 ”的 入门课程 。 在这种共同规律基础上形成了学科 “ 电路 理论 ”。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1 4/15 各种实际电路都由电器件( Device)如 电阻器、电容器 、线圈、变压器、晶体管、电源 等相互连接所组成。 我们日常生活中,手电筒 电路是一个最简单的电路,它 由 干电池、灯泡、开关、手电 筒壳(导体) 组成。 采用国家标准中的器件图形符号绘成的电路图形称为 电 气图 。 K S L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1 5/15 S:干电池,作为电源为电路供电; L:灯泡是用电的器件,负载; K:开关,连接后可形成通路。 K S L K US + _ RS RL 图 1-1 A 电气图 B 电路模型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1 6/15 实际器件:人们设计某种器件是利用它的某项 主要的 物理性质 。如: 电阻器: 利用它的电阻 对电流呈现阻力 的性质 电压源: 利用它两极间能 保持一定的电压 的性质 导 体: 利用它 优良的导电性能 ,使电流顺利通过 但实际物理材料不止一种物理性质 !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1 7/15 实际电路中如果将每个实际器件的各种物理属 性都加以考虑的话,往往给分析带来难度。 实际器件还有其它 物理性质 。如: 电阻器: 电流引起的磁场 电感 电 源: 内阻 无法使端电压保持恒定 导 体: 存在少量电阻、电感或电容(与形状有关)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1 8/15 必须对实际器件进行理想化,忽略次要性质, 用一个表征主要性质的模型来表示: 导 体: 导体长度较短时,其体电阻与负载相比可 忽略不计,看成理想导体。 电阻器: 灯泡的电感及其微小,可以看成理想电阻; 电压源: 内阻与负载相比可忽略不计,看成恒压源;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1 9/15 电路模型 B中的是理想化的电器件模型构成的 电路模型,而不是实际电路。 图 1-1中: 电气图 A中表示的是实际的电器件构成的电路, K S L K US + _ RS RL 图 1-1 A 电气图 B 电路模型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1 10/15 实际器件的运用都和电能的消耗和电磁能的存储 两种现象有关。一般这些现象同时存在,且发生在整 个器件之中,交织在一起。 所谓 “理想化 ”,是指: 假定这些现象可以分别研 究,从而可以用 “集总参数元件( lumped parameter element) ”(简称 “集总元件 ”)来构成模型。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1 11/15 理想电阻: 只消耗电能(将电能转化为热或声、 光等其他能量形式)的元件 集总参数元件: 电 流 源: 以电流作为输出的电源 电 压 源: 以电压作为输出的电源 理想电感: 只存储磁能的元件 理想电容: 只存储电能的元件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1 12/15 二端元件: 只有两个端点的元件(也 称为单口元件),以上所列的均为 二端元件,以后没有专门说明的元 件都是二端元件; 四端元件: 有四个端点的元件(也称 为双口元件),如受控源、理想变 压器、耦合电感等。 US + _ R M L1 L2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1 13/15 ( 1)当它们的其它非主要物理属性不能忽略时,必 须将几个不能忽略的物理属性 分别等效成几个 理想元件 。 请注意电器件理想化集总假设是 有条件的 : ( 2)集总意味着将电场和磁场人为分开,两种场不 存在相互作用。但实际上对非直流信号电磁场 总是相互作用,因而会产生电磁波,电磁波辐 射会损失部分能量。 只有在辐射能量可忽略不 计时才能采用集总参数表征 。 否则采用分布参 数( distributed parameter)表征 。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1 14/15 用集总参数表示的理想元件构成的电路模型, 不反映实际电路的尺寸,实际电路的尺寸对电路模 型分析无关紧要。 以后章节不作特别说明的 元件都是理想元件 , 所有 电路都是电路模型 。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1 15/15 许多器件可以用电阻元件为模型 ,如灯泡、电 烙铁、电热器以及碳膜电阻、线绕电阻等电阻器。 晶体管以及许多数字集成电路、逻辑电路, 在 一定条件下 也可以用电阻元件和电源元件为模型。 我们把只含有电阻元件和电源元件的电路称为 电阻电路 ,手电筒电路就是典型的电阻电路。 电路分析基础 第二部分:第一章 目录 第一章 集总电路电压电流约束关系 1 电路及电路模型 7 分压电路和分流电路 集总假设 2 电路变量 电流、 8 受控源 电压及功率 3 基尔霍夫定律 9 两类约束 电路 KCL、 KVL方程的独立性 4 电阻元件 10 支路电流法和支路电压法 5 电压源 11 线性电路和叠加定理 6 电流源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2 1/16 1-2 电路变量 电流、电压及功率 电路分析需要一些表示为 时间函数的变量 的物理 量来衡量电性能。 最常用的变量是: 电流、电压、功率 。 电路分析的任务是解出这些变量来。 这些电性能用这些变量来描述。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2 2/16 电荷: 带电粒子的 在电方面反映出来的物理属性 , 质子和电子都是基本的带电粒子,电子带 负电荷 , 质子带 正电荷 。 1库仑 (C) = 6.241018 个电子所具有的电量; 1个电子电量 = 1.601019 C 库仑: 国际电量单位(国际代号 C), 电量: 物体所携带的电荷多少,用符号 Q或 q表示。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2 3/16 电流强度: 单位时间内流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电 流强度通常简称为 电流 ,用符号 I或 i表示。 电 流: 带电粒子的有序移动所形成。 电流单位: 安培 (中文代号:安,国际代号: A), 是 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之一 。 电流方向: 习惯上规定为正电荷的运动方向。 i(t) = dq/dt ( 1-1)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2 4/16 直流: 电流的大小与方向不随时间变化。全称 恒 定电流 ( direct current,简写 dc或 DC,简称直 流),用符号 I 表示。 交流: 电流的大小与方向都随时间变化。全称 交 变电流 ( alternating current,简写 ac或 AC,简称 交流),用小写符号 i 或 i(t) 表示。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2 5/16 电流参考方向: 任意选定的电流方向。 ( 3)对求解复杂电路,往往难以事先判断电流真 实方向。 ( 1)即使用直流电,具体电路电流方向难以确定 ( 2)对交流电,不能用固定方向标注 当分析结果 为正 表示电流 与真实方向一致 ; 选定理由: 当分析结果 为负 表示电流 与真实方向相反 。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2 6/16 不标明参考方向,电流的正负就 变得 毫无意义 ! 今后电路中用箭头标明的电流方 向都是参考方向,并且一经标定,在 整个分析过程不能任意改变!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2 7/16 电压: 电路两端的 “电位差 ”, 单位电荷 从电路的一 端移动到另一端所 获得或失去的能量大小 。用符 号 u或 U来表示,即: 电压单位: 伏特 (中文简称伏,国际简称 V),为国 际标准单位。 u(t) = dw/dq ( 1-2)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2 8/16 电压极性: 电位高的一端为正,另一端为负。 结果为负: 实际极性与参考极性相反。 结果为正: 实际极性与参考极性一致; 移动过程中 失去能量 的电位: 起点高、终点低 。 移动过程中 获得能量 的电位: 终点高、起点低 ; 直流电压: 极性和大小都不随时间变化,称为恒定 电压或直流电压,用符号 U表示。 交流电压: 极性和大小都随时间变化。 电压参考极性: 与电流参考方向一样,电压也需要 规定参考极性。并规定: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2 9/16 信号( signal): 一个 用来携带信息的电压或电流 , 例如音频信号电压、视频信号电压等。一般供电 网上的电压、电流不能看作信号,因为它们是用 来提供电能、进行能量交换的。 什么时候电网电压、电流可以作为信号呢? 只 有当它们作为被测量控制的对象时,或在动力线网 络中包含有用信号时,才能看作信号。当然对如此 大幅度的信号必须 安全、可靠地 处理。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2 10/16 功率: 电路中存在能量的流动。单位时间内电路中 产生或吸收的能量称为 功率 ,即能量吸收或释放的 速度 ,用符号 p表示。 图 1-8方框表示吸收能 量的那段电路,可能是若 干元件的组合。 关联的 电 压电流 参考方向 和 符号 如 图所示。设 dt时间内从 a到 b 转移的正电荷电量为 dq, ab 间电压降为 u。 + u _ i p a b 能量传 输方向 i + u _ i p a b 能量传 输方向 i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2 11/16 X + u _ i X + u _ i 电压电流 关联 参考方向 一致 X + u _ i X + u _ i 电压电流 关联 参考方向 相反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2 12/16 由( 1-2)式可得移送 dq所失去的能量为: p(t) = u(t)i(t) ( 1-3) p(t) = dw/dt = udq/dt |i(t) = dq/dt 因此,吸收能量的速率,即吸收功率为 dw = udq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2 13/16 功率方向: 能量传输的方向。 功率单位: 瓦特,简称:瓦( W)。 与实际方向相反: 结果为负,电 路 产生 功率 。 与实际方向一致: 结果为正,电 路 吸收 功率 ; 功率参考方向: 与电流、电压的 参考方向是关联的 。 + u _ i p a b 能量传 输方向 i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2 14/16 能量: 以图 1-8为例,从 t0到 t时刻内,部分电路吸收 的能量为 w(t0,t) = t0t p()d = t0t u()i()d ( 1-5) 一般计算功率时无须标出功率参考方向, 直接运 用与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关联即可 。 能量单位: 国际单位 焦耳 ,简称焦( J)。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2 15/16 辅助单位: 国际标准单位在实际使用时,难免太大 或太小,使用不便。将国际单位 相乘一个 10为底 的幂次数后 形成 辅助单位 。如: 显然, 等号前 比等号后表示更方便! 1 mA(毫安) = 1x10-3 A(安) 5 s(微秒) = 5x10-6 s(秒) 2 kW(千瓦) = 2x103 W(瓦)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2 16/16 常用的辅助单位国际标准量纲字头: 因数 名称(法文) 名称(中文) 符号 1012 tera 特 T 109 giga 吉 G 106 mega 兆 M 103 kilo 千 k 10-3 milli 毫 m 10-6 micro 微 10-9 nano 纳 n 10-12 pico 皮 p 10-15 femto 飞 f 电路分析基础 第二部分:第一章 目录 第一章 集总电路电压电流约束关系 1 电路及电路模型 7 分压电路和分流电路 集总假设 2 电路变量 电流、 8 受控源 电压及功率 3 基尔霍夫定律 9 两类约束 电路 KCL、 KVL方程的独立性 4 电阻元件 10 支路电流法和支路电压法 5 电压源 11 线性电路和叠加定理 6 电流源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3 1/30 1-3 基尔霍夫定律 上次课内容回顾: 上次课我们主要介绍了集总参数 电路模型以及集总元件的定义;电流、电压、功率 等物理电量的推导和定义。 重点: 参考方向和关联参考方向的定义 。 不标明参考方向,电流或电压的 正负就变得 毫无意义 ! 参考方向的标定是任意的,但一经标定,在整个分 析过程不要任意改变! 这些概念对本次课很重要 !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3 2/30 电流参考方向: 任意选定的电流方向。 ( 3)对求解复杂电路,往往难以事先判断电流真 实方向。 ( 1)即使用直流电,具体电路电流方向难以确定 ( 2)对交流电,不能用固定方向标注 当分析结果 为正 表示电流 与真实方向一致 ; 选定理由: 当分析结果 为负 表示电流 与真实方向相反 。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3 3/30 电压极性: 电位高的一端为正,另一端为负。 结果为负: 实际极性与参考极性相反。 结果为正: 实际极性与参考极性一致; 移动过程中 失去能量 的电位: 起点高、终点低 。 移动过程中 获得能量 的电位: 终点高、起点低 ; 直流电压: 极性和大小都不随时间变化,称为恒定 电压或直流电压,用符号 U表示。 交流电压: 极性和大小都随时间变化。 电压参考极性: 与电流参考方向一样,电压也需要 规定参考极性。并规定: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3 4/30 功率方向: 能量传输的方向。 功率单位: 瓦特,简称:瓦( W)。 与实际方向相反: 结果为负,电 路 产生 功率 。 与实际方向一致: 结果为正,电 路 吸收 功率 ; 功率参考方向: 与电流、电压的 参考方向是关联的 。 + u _ i p a b 能量传 输方向 i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3 5/30 支路: 集总电路中的二端元件。 节点( node): 多个支路端点的共同连接点。 回路( loop): 集总电路中由支路构成的闭合路径。 网络( network): 含有多个回路的电路 。 网孔( mesh): 除闭合路径外不含其它支路的回路。 支路电流、支路电压: 该元件上的电流、电压。 用于表达集总电路的基本规律 。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3 6/30 图 1-10 具有 5个支路、 3个节点、 6个回路、 3个网孔 的网络(电路) 1 2 3 4 5 a b 节点 1 节点 2 节点 3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3 7/30 电路基本规律的组成: 运用到集总电路就形成 基尔霍夫两个定律 。 能量守恒 和 电荷守恒 是自然界的基本法则。 ( 2)电路的各个成分有什么表现? ( 1)电路作为一个整体应该服从什么规律?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3 8/30 或: 流进(流出) 一个闭合线(面) 电流代数和 为零。 电荷守恒 : 电荷既不能创造,又不能消灭 。 KCL的全称为 :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英文: Kirchhoffs current law)。 KCL:流进(流出) 一个节点 的 电流代数和 为零。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3 9/30 图 1-11 具有 3个支路的节点 i2 i3 i1 i2 i3 i1 图 1-12 具有 3个电流的闭合线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3 10/30 KCL的描述: 以图 1-11为例,考虑电流流进节点,则 流进者为正,流出者为负。 节点电流代数和: dq/dt = i1 + i2 - i3 由于节点只是理想导体的汇 接点,不可能积累电荷,所以由 电荷守恒准则,单位时间内,节 点上的电荷积累 dq/dt为零, 即: i1 + i2 - i3 = 0 i2 i3 i1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3 11/30 若考虑电流流出节点,则流 进者为负,流出者为正。则节点 电流代数和为上面结果乘 -1,以 上结论不变。 i1 i2 + i3 = 0 KCL表述: 对于任一集总电路的任意节点,在任意 时刻,流出(流进)该节点的电流代数和为零 。 K ik(t) = 0 ( 1-6 ) k=1 i2 i3 i1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3 12/30 KCL的推广: 流进或流出封闭面的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 KCL的引伸: 集总电路中任意节点的电流代数和为零 ,在数学上满足线性相关( linearly dependent) 。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3 13/30 图 1-13 i1、 i2、 i3线性相关 1 3 4 2 5 6 + u1 a + u4 _ _ u2 + + u5 _ + u6 e i4 i6 i5 i1 i2 i3 c d b + u3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3 14/30 例 1-4 图 1-14表示某复杂电路的一个节点 a,已知 i1=5A, i2=2A, i3= -3A,试求流过元件 A的电流 i4。 Aai1 i2 i3 i4 图 1-14 例 1-4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3 15/30 解: 电流 i1, i2, i3, i4汇集于 节点 a的所有支路电流 ,满足 KCL方程,线性相关 。显然,只有一个未知 情况下,可以通过方程求解。 列 KCL: 要求解,首先必须列出 KCL方程。设 流出节点的电流为正,则: 即 i4 = i1 + i2 + i3 i1 + i2 + i3 i4 = 0 ( 1-8) Aai1 i2 i3 i4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3 16/30 i4 = (5) + (2) + (3) = 6A ( 1-9 ) i4为负值,说明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此时 ,不必将图示方向改过来,因为参考方向加符号已 足以说明其实际方向。 若要改, 必须将图示参考方向和符号同时改过 来, 否则就出错了。 将已知数值代入得: Aai1 i2 i3 i4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3 17/30 如果以流入节点的电流设为正,则可列出 KCL 方程为: i1 i2 i3 + i4 = 0 即 i4 = i1 + i2 + i3 显然 i4 = 6A结果不变。实际上改变定义流入或 流出节点的电流,并没有根本的改变,只是将( 1-8 )式两边同时乘了 -1,方程的解不变。 Aai1 i2 i3 i4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3 18/30 集总电路可以看成一个遵循能量守恒规律的封 闭系统, 一些元件吸收能量( 为正 ),另一些就释 放能量( 为负 ) 。 总能量代数和为零 。 KVL: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英文 Kirchhoffs voltage law)。 能量守恒: 在一个封闭系统内, 能量既不能创造, 也不能消灭 。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3 19/30 以图 1-13为例,设元件 1 所得能量为 w1,其它元件的 所得能量也类似表示,则由 能量守恒得: p1 + p2 + p3 + p4 + p5 + p6 = 0 ( 1-10) 单位时间的能量也应守恒,对之 关于时间求导得: w1 + w2 + w3 + w4 + w5 + w6 = 0 1 3 4 2 5 6 + u1 a + u4 _ _ u2 + + u5 _ + u6 e i4 i6 i5 i1 i2 i3 c d b + u3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3 20/30 根据功率与电压电 流的关系,功率参考方 向与电流电压参考方向 的关联关系,以及 KCL 得: 整理得: (u1 + u2 + u4 + u6)i1 + (u2+u3+u5)i3 = 0 ( 1-13) u1i1 + u4i1 + u6i1 + u2i2 + u3i3 + u5i3 = 0 ( 1-11) i2 = i1 + i3 ( 1-12) 1 3 4 2 5 6 + u1 a + u4 _ _ u2 + + u5 _ + u6 e i4 i6 i5 i1 i2 i3 c d b + u3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3 21/30 由于 i1 和 i3 不满足 KCL,所以不相关,由 此要使( 1-13)式成立 ,其对应项系数为零, 即: 上两式消去 u2得回路三: u1 u3 + u4 u5 + u6 = 0 ( 1-14c) 回路二 : u2 + u3 + u5 = 0 ( 1-14b) 回路一 : u1 + u2 + u4 + u6 =0 ( 1-14a) 1 3 4 2 5 6 + u1 a + u4 _ _ u2 + + u5 _ + u6 e i4 i6 i5 i1 i2 i3 c d b + u3 I II III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3 22/30 图( 1-13)中,元件 1, 2, 4, 6、元件 2, 3, 5和元件 1, 3, 4, 5, 6构成三个回路。与( 1-14)三个式子对比,则可 知 三个回路分别满足各支路 电压的代数和为零 。 KVL数学表达式: K uk(t) = 0 (1-15) k=0 KVL定义: 对于任一集总电路的任一回路,在任意时刻,沿着 该回路的所有支路的电压代数和为零 。 1 3 4 2 5 6 + u1 a + u4 _ _ u2 + + u5 _ + u6 e i4 i6 i5 i1 i2 i3 c d b + u3 I II III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3 23/30 KVL引伸: 集总电路中的任意回路上的电压代数和 为零,在数学上满足线性相关 。 KVL极性: 凡是与回路 绕行方向一致 的支路电压代 数值(先正后负) 为正 , 反之 的 为负 。 KVL性质: 任何两点间的电压与计算时所选择的路 径无关 。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3 24/30 例 1-5 图 1-15表示某复杂电路的一个回路。已知各元 件电压 u1= u6= 2V, u2= u3= 3V, u4= 7V,试求 u5。 + u2 + u5 u1 a b d 图 1-15 例 1-5 + u6 + u3+ u4 +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3 25/30 解: 根据 KVL,这六个 支路电压线性相关 。显然, 已经知道五个电压,只有一个未知情况下,可以通 过方程求解。 列 KVL: 要求解,首先必须列出 KVL方程。设 u5的参考极性如图所示。从 a点出发顺时针方向饶行 一周,由( 1-15)式可得: u1 + u2 + u3 + u4 u5 u6= 0 ( 1-16) + u2 + u5 u1 a b d + u6 + u3+ u4 +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3 26/30 式中: 凡是与回路饶行方向一致的支路电压为正, 如 u2 、 u3 、 u4;否则取负号,如 u1、 u5、 u6。 所谓饶行方向一致,指首先遇到 的是 “+”,后 “”;饶行方向相反 ,是指先 “”后 “+”。 将已知数据代入( 1-16)得: (2) + (3) + (3) + ( 7) u5 (2)=0 ( 1-17 )解得: u 5 = 5V + u2 + u5 u1 a b d + u6 + u3+ u4 +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3 27/30 例 1-6 试求解图 1-15所示电路中 a、 b两点间的电压。 解: 求解这类问题时,常采用 双下标法 ,如 uab, usd。 这样表示有两层意思: 例如: 双下标 ab表示由 a点到 b点计算电压降,亦即 a 点为电压参考 “+”极, b点为电压参考 “”极。 ( 2) 该电压的极性方向由两字 母的先后次序决定; ( 1) 表明了该电压所在(多个 )支路的两个节点; + u2 + u5 u1 a b d + u6 + u3+ u4 + 双下标表示的优点: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3 28/30 ( 2) 避免了符号使用的复杂和混淆不清。 ( 1) 不必在两个节点上再标注 “+”、 “”符号; 双下标的前后次序是 任意选定的,但一经选定 ,就以此为准,去求两点 之间路径上的全部电压降 的代数和。 本题中, uab = u1 + u2 = (2)+(3) = 1V + u2 + u5 u1 a b d + u6 + u3+ u4 +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3 29/30 计算时与 KVL环路规则类似: 凡是电压参考极性与双下标路径一致的为正 ;凡是相反的为负。 例如: u2 取正号, u1 取负号。 括号中的正负号取决于对应元件上实际极 性与参考方向是否一致。 + u2 + u5 u1 a b d + u6 + u3+ u4 + 根据 KVL可知,任何两点间的电压与计 算时所选择的路径无关。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3 30/30 例如:由 KVL方程( 1-16)式可得 u1 + u2 = u6 + u5 u4 u3 uab可以循 3、 4、 5、 6的路径进行计算,其 结果为 1V,即 uab = u6 + u5 u4 u3 = (2) + ( 5) ( 7) (3) = 1V + u2 + u5 u1 a b d + u6 + u3+ u4 +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1、 2、 3 练习 课后练习: 一、思考题: 1-2、 1-3( P27) 二、练习题: 1-2 ( P27)、 1-3( P28) 三、习题一: 1、 3( P86)、 6、 7( P87)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第一章 目录 第一章 集总电路电压电流约束关系 1 电路及电路模型 7 分压电路和分流电路 集总假设 2 电路变量 电流、 8 受控源 电压及功率 3 基尔霍夫定律 9 两类约束 电路 KCL、 KVL方程的独立性 4 电阻元件 10 支路电流法和支路电压法 5 电压源 11 线性电路和叠加定理 6 电流源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4 1/21 上次内容回顾: 由 电荷守恒 和 能量守恒 两个最基本 的物理规律,在电路理论中推导出两个最基本的规 律: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和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 1-4 电 阻 元 件 KCL:流进(流出) 一个节点 的 电流代数和 为零。 KVL: 对于任一集总电路的任一回路,在任意时刻, 沿着该回路的所有支路的 电压代数和 为零。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4 2/21 伏安关系: 一个元件上所确定的 电压电流关系 ,英 文为 volt ampere relation,简写为 VAR。 电阻元件: 对电流呈现阻力的集总元件 模型 ; 欧姆定律: 电阻两端的电压与所流过的电流的伏安 关系成 线性关系 。 或:伏安关系满足 欧姆定律 的元件。 本课重点: 通过电阻、欧姆定律、电压源、电流源 及电阻电路的定义,为 KCL和 KVL应用以及电阻电 路分析奠定基础。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4 3/21 欧姆定律数学表达: ( Ohms law) 线性电阻元件: 由 欧姆定律定义 、使 电流和电压成线 性关系 的 电阻元件 。 R:电阻,单位欧姆( Ohm,简写 欧、 ) i:流过电阻的电流,单位安( A) u:电阻两端的电压,单位伏特 ( Volt,简写 V) u(t) = Ri(t) ( 1-18) u =Ri i a b i+ _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4 4/21 1 R O u i 图 1-20 线性电阻元件 的伏安特性 Ri + u 图 1-19 线性电阻的符号 1. 只有当参考方向符合图 1-19时,才能使用欧姆 定律公式( 1-18);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4 5/21 欧姆公式使用: 2. 当电压电流参考方向不符合图 1-19时, u(t) = R*i(t) ( 1-19) 电阻的电导: 电阻数值的倒数,单位西门子( S)。 G = 1/R ( 1-20)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4 6/21 无记忆性:( memoryless) 线性电阻的电流(电压) 无法 “记忆 ”电压(电流)在 “历史 ”上的作用。 同时性: 线性电阻的电压(电流),由同一时刻的 电流(电压)决定。 双向性: 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与所加的电流、电压 的方向、极性无关。 广义电阻定义: 电流和电压之间的 代数关系可以 u i 平面的一条曲线决定 的 二端元件 。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4 7/21 线性: 电阻的阻值不随电压电流的大小改变、伏安 特性是一条直线。 非线性: 电阻数值随电压电流的大小改变、伏安特 性是一条曲线。 非时变: 电阻阻值不随时间改变、伏安特性曲线不 随时间变化。 时变: 电阻阻值随时间及周围环境改变、伏安曲线 斜率随时间变化。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4 8/21 ( 1)真实的电阻器在相对稳定的温度范围、有限 的电压电流范围内是线性的、非时变的; 电阻的这些性质都是一些相对的概念: ( 2)在较小的范围内非线性电阻的伏安曲线斜率 近似不变,可认为是线性的; ( 3)缓慢时变的电阻器在相对小的时间段内,可 认为是非时变的。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4 9/21 O u i 图 1-21 线性时变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 t1 t2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4 10/21 图 1-22 非时变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 O u i 所有的 t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4 11/21 O u i 图 1-22 时变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 t1 t2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4 12/21 图 1-24 开路特性 O u i G = 0 O u i R =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4 13/21 图 1-25 短路特性 O u i G = O u i R = 0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4 14/21 图 1-27 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 O i (mA) u (V) i (A) 10 20 30 -2 -4 -6 -10-20 0.5 1.0 反向特性 正向特性 u i 图 1-26 二极管电气符号 +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4 15/21 O u i 图 1-28 线性负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 R 0 斜率 i + u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4 16/21 请注意: ( 1)线性电阻元件和具有相对对称伏安曲线的非 线性电阻具有双向性,反接结果一样; ( 2)象二极管那样具有不对称伏安曲线的非线性 电阻必须注意正负极性,反接结果不同。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4 17/21 电阻功率: 在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下,电阻上的功 率可以表示为 由式 (1-3), (1-18), (1-20): 注意: 在电流电压关联参考方向上,功率是 真实的 ! 有源性: R0, p0,正电阻吸收能量; p(t) = u(t)i(t) = u2(t)/R = Gu2(t) ( 1-24) p(t) = u(t)i(t) = Ri2(t) = i2(t)/G ( 1-23)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4 18/21 例 1-7 有一个 100、 1W的碳膜电阻使用于直流电路,问在使 用时,电流电压不能超过多大数值? 解: 有电流流过电阻时,必然因消耗电能而发热。这种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如电灯、电烙铁、电炉、电水壶 、热得快等都是利用了电阻发热。 在电子电路中的电阻,以及发电机、变压器等,其使用目 的不是为了发热,但由于电阻的存在,发热消耗电能是不可避 免的。 使用时如果电流过大,温度过高,轻者影响设备和系统 不能正常工作,重者烧坏电路或设备。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4 19/21 为了保证系统正常工作,制造商在产品说明书和机壳铭 牌上都注明其电流、电压或功率的限额,称为额定值。 电子电路中常用的绕线电阻与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等 ,不仅要标明电阻值,还要标明额定功率,如 500、 5W, 10k、 1W ,等等。 市售的碳膜、金属膜电阻的额定功率通常为 1/8、 1/4、 1/2、 1W及 2W等。更大的额定功率的电阻通常采用绕线电阻 。 本题解答如下: |I| = P / R = 1/100 = 1/10A = 100 mA |U| = R|I| = 100100 10 -3 = 10 V 因此,该电阻使用时,电流不得超过 100mA,电压不得 超过 10V。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4 20/21 例 1-8 已知某电阻两端电压为 u = 4cost V,电流 i = 2cost A, 关联参考方向。试绘该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并求 R。 解: 本题中,已经给定 u(t)及 i(t),设法消去 t,即可绘出 ui 平面上的曲线。 消去 t 是很容易的,只要用 u(t)除以 i(t),即可约去 cost。 即 = 2=ui 4cost2cost i = 12 u 由于 u(t) = 4cost,其最大值为 4V、最小值为 - 4V; 由此可确定 u 及 i 的界限。 由于 i(t) = 2cost,其最大值为 2A、最小值 - 2A。 i u 曲线的斜率为 1/2,所求曲线如图 1-29所示。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4 21/21 该电阻元件的电阻值为 2。 O i(A ) u(V) 图 1-29 例 1-8 2 1 - 2 - 1 2 4 - 2- 4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第一章 目录 第一章 集总电路电压电流约束关系 1 电路及电路模型 7 分压电路和分流电路 集总假设 2 电路变量 电流、 8 受控源 电压及功率 3 基尔霍夫定律 9 两类约束 电路 KCL、 KVL方程的独立性 4 电阻元件 10 支路电流法和支路电压法 5 电压源 11 线性电路和叠加定理 6 电流源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5 1/11 电池: 通过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而实现直流电压供电的 电气元件。 1-5 电 压 源 没有电源,电路就无法工作! 电压源: 是对实际电池等电源的一种理想化的集总元件。 电源: 提供电能的设备或电气元件。 电压源具有两个基本性质: ( 1)它的端电压是定值 Us或是一定的时间函数 us(t),与流过 的电流无关。 ( 2)电压源的电压由它本身确定,而流过的电流是任意的。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5 2/11 理想电压源实际并不存在,但象 电池、发电机 等在一定电流范围内,近似看成一个电压源。 us(t1) u O i 图 1-32 电压源在时刻 t1的伏 安特性曲线 ( a ) Us ( b ) Us + us 图 1-33 ( a)直流电压源符号 ,( b)一般电压源符号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5 3/11 直流电路: 电路中所含的所有电源都是直流电源。 Us R1 R3 R2 R4 R5 ( b)直流电桥 图 1-34 直流电阻电路举例 Us R1 R2 ( a)分压电路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5 4/11 2R 2R 2R R R Us 3 2R Us 2 2R Us 1 ( c)数模变换电路 R - Us ( d)门电路 图 1-34 直流电阻电路举例 直流电阻电路: 由直流电源和电阻组成的电路。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5 5/11 例 1-9 单回路电路如图 1-35所示,已知 us1=12V、 us2=6V、 R1= 0.2、 R2=0.1 、 R3=1.4 、 R4=2.3 。求电流 i 及电压 uab。 解: 基尔霍夫定律和元件的伏安关系是解电路问题的基本依据。 求电流 i: 设电流参考方向如图中所示,相应地标出各电阻上电 压的参考极性。从 a 点出发按顺时针绕行一周。 可得 us2 + u1 + u2 + u3 + u4 us1 = 0 ( KVL) + u1 us1 + R1 图 1-35 例 1-9 us2 + R2 R3 R4 + u2 u3 + u4 + a b i又由欧姆定律得电阻元件的伏 安关系( VAR) u1 = R1i, u2 = R2i u3 = R3i, u4 = R4i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部分: 1-5 6/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在教育信息化项目中的创新实践与挑战应对优化报告
-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原理在2025年建筑节能市场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药配方颗粒行业当前发展趋势与投资机遇洞察报告
- (2025年标准)华大基因采购协议书
- 2025年口腔高值耗材行业规模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标准)红色驿站共建协议书
- 2025年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行业规模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节能装备与产品行业投资趋势与盈利模式研究报告
- (2025年标准)和建厂房协议书
- 2025年微电声器件行业前景分析及投资机遇研究报告
- 2025年建筑工程-安全员C证-安全员(C证·上海)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光伏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2025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入库题库与答案
- 2025至2030医学混合成像系统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年内蒙古交通集团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低压安全隐患排查
- 学堂在线 高技术与现代局部战争 章节测试答案
- 水费收缴使用管理办法
- 《研学旅行指导师实务》课件-第1章 研学旅行指导师职业基础
- 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无答案)
- PWM控制技术的最新科技成果-介绍ISL675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