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 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 ”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 A B C D 【答案】B 2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 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A表明军国大事是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答案】D 【解析】题中材料描述了秦汉时期军过大事是先由群臣商议,上后宰相上奏皇帝,皇帝最 后做出裁决。这种商议的做法有利于集思广益,减少决策的失误。所以本题选 D。A 项表述 与材料“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相矛盾。B 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C 项对材料的 理解错误,并不能起到限制皇权的作用。 3维多里诺是 1415 世纪意大利的教育家。他奉行“身心发展并重”的教育理想,注重 发展学生个性,重视骑马、剑术、跳舞、游泳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他还要求学生研读古罗 马作品和基督教作品,视之为道德教育重要内容。这反映出 A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 B宗教制约着教育发展 C教育摆脱了宗教束缚 D文艺复兴尚未影响教育领域 【答案】A 【解析】根据题中材料“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骑马、剑术、跳舞、游泳等方面的能力 培养”可知,维多里诺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人的价值。这是人文主义教育理念的反 映。本题选 A。B、C 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D 项与材料表达的意思相反。 4茶叶于 1650 年前后引进英国时,是一种贵族享用的奢侈品,每磅售价 6 至 10 英镑,相 当于一个男仆年工资 2 倍左右。然而一个世纪后,饮茶逐渐在英国城乡各阶层中普及,茶 叶成为英国人不可缺少的普通消费品。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茶叶产量大增 B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C世界贸易较大发展 D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答案】C 5天津开埠后,直隶顺德府(今河北邢台)农民开始在农闲时结伙赴陕甘蒙等地贩运皮毛, 冬去春回。到 20 世纪初,收购的皮毛除大量转运到天津供出口外,部分生皮在顺德加工成 皮袄、皮褥等向国内销售。在皮毛运销和加工业带动下,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多。 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A中国内地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 B近代天津是北方重要港口城市 C外国资本主义全面冲击中国传统经济 D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答案】A 【解析】题中材料表述了陕、甘、蒙等地的皮毛被贩运到天津制成了皮制品销售到内地。 这正是中国内地农村经济市场化的表现。本题选 A。B、C 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D 项表述 错误。中国农村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之后,而不是天津开埠后。 6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 实行这一政策。20 世纪 30 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 数的 10%的地主富农手中。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农民获得土地,其实 质是 A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 B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 C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 D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 【答案】B 【解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实质”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共产党字革命根据地发动群众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使广大贫农分到了土地,其实质是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 A、C、D 项是这样做的目的和结果。所以本题选 B。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7右图为美国特种部队游骑兵 75 团的徽章,徽章下方有国民革命军“青天白日”图案和 “缅甸之星”标志,这一设计最能体现的史实是 A美国支持国民党军队打内战 B美国多次发动侵略战争 C二战期间中美合作抗日 D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答案】C 8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泰达)是 20 世纪 80 年代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之 一。在全国国家级开发区、工业园区投资环境评价中,天津开发区已连续多年位居前列。 当初其设立的主要目的是 A服务于天津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B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C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出口产品 D加强天津对内地的辐射作用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政府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 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其目的是是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 产品。本题选 C。 9美国有一位企业家哈默博士,年轻时曾与列宁领导的苏俄交往,进行贸易活动;年老时 应邓小平邀请,来中国投资设公司。哈默之所以能这样做,在于 A苏俄、中国都实行开放政策 B苏俄、中国都与美国保持友好关系 C苏俄、中国都愿意发展资本主义 D哈默敢于冲破美国政府的阻挠 【答案】A 【解析】题中所述“年轻时曾与列宁领导的苏俄交往”应该是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期间, 允许把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年老时 应邓小平邀请,来中国投资设公司”应该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所以符合题意的应该是 A 项,当时的苏俄、中国都实行了开放政策。 10对比下列两幅图片,可以看出近三十年来 1987 年中国大陆第一家肯德基餐厅在北京开业 2013 年西班牙马德里街头兵马俑巡展广 告灯箱 市场经济体制影响加深 东西方文化融为一体 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增强 国际性交流范围扩大 A B C D 【答案】D 11一战爆发后,远离欧洲的日本对德宣战。在对德通牒和宣战诏书中,日本声称是为了 “永保东亚和平”及“维护日英同盟的利益” ;日本首先发表演说强调日本参战是对德国鼓 动干涉还辽的复仇战。这些行为 A反映了德日矛盾的激化 B意在掩盖参战意图 C维护了英日同盟的利益 D力图保护东亚和平 【答案】B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解析】一战初期,日本参战,其主要目的是趁机占领德国原来在中国山东和太平洋上的 一些岛屿,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日本趁英国、法国忙于战争之机,加大对他们殖民地的 经济渗透,扩充自己的实力。材料中日本的声明和演说只是为了其掩盖参战意图。所以本 题选 B。 12 (22 分)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相距遥远,然而两者的历史发展可做一些比较。阅读材 料,回答问题。 历史时期 古代中国 古代罗马 公元前 5 世纪 前 4 世纪 秦国商鞅变法(前 356 年) 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 (前 451 年) 公元前 3 世纪 秦始皇统一中国(前 221 年) 罗马统一意大利 (前 270 年左右) 公元前 2 世纪 公元 2 世纪 西汉、东汉王朝强盛时期 (前 202 年公元 184 年) 罗马强盛时期 (前 201 年公元 192 年) 公元 3 世纪 汉末混乱,三国鼎立(182280 年) 西晋统一王朝(280316 年) 罗马“三世纪危机” (192284 年)罗马帝国中兴 (284336 年) 公元 4 世纪 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 东晋南迁(317420 年) 北方十六国时期(308439 年) 罗马帝国首都东迁(330 年) 日耳曼人入侵(375 年起) 罗马帝国东西分裂(395 年) 公元 56 世纪 南北朝对峙(420589 年) 隋朝再次统一中国(589 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476 年) 欧洲日耳曼人小国林立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依据材料,概括至各个时期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的历史特征。 (7 分) (2)比较至时期两国历史发展的特征,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再比较其历史轨迹及变化 节奏,你又有哪些发现?在此基础上,你有何进一步的理论认识?(8 分) (3)第时期中国和欧洲的历史走向有何不同?试从制度层面分析中国出现这一走向的主 要原因。 (7 分) 【答案】 (1)两者都制定了法律。两者都实现了国家统一。 两者都进入了强盛时期。 两者都出现了混乱,分裂或危机,但都走向了统一或中兴。两者都有其他民族大规模 迁入,走向分裂。 (2)两者虽相距遥远,但各个时期历史特征非常相似。 两者历史都呈现了政治统一和分 散交替而行的轨迹,变化节奏也非常相似。 人类历史发展是有共同性的。 (3)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西罗马灭亡,欧洲走向分散。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促进了 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2)本题考查学生概括现象和提炼理论的能力。历史现象通过对比两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可 以概括出来。古代中国和罗马各个时期历史特征非常相似。 两者历史都呈现了政治统一和 分散交替而行的轨迹,变化节奏非常相似。理论的认识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素养。能 够从个别事件中概括出普遍规律。古代中国和罗马各时期的相似性表明人类历史发展是有 共同性。 (3)本小问考查学生概括材料和分析历史原因的能力。通过对比最后一个时期可以发现, 中国最终从分裂走向了统一,而西罗马最终灭亡,欧洲走向分散。中国出现这一走向的主 要原因题目要求从制度层面进行分析,注意不要偏题。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促 进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为中国最终统一提供了制度保障。 13 (18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4 年,清廷官员至英国使臣律劳卑广州信息商谈贸易问题,双方在各自应处的 座位、方向、次序等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歧。中方要求将自己的座位安排在会见大厅的北 面(上席) ,英国则坚持将自己的座位置于大厅北面主席的突出位置。两者争执不下,商谈 未能进行。 摘编自王开玺隔膜、冲突与趋同清代外交礼仪之争透析 (1) 材料一中,中英双方争执的内容是什么?反映了清廷官员怎样的心态?结合所学知 识,分析英国使臣把持态度的国内背景。 (6 分) (2) 材料二 1901 年,虽经李鸿章讨价还价,清王朝仍被迫接受西方外交使团的礼仪 要求,将外国使臣觐见清帝的礼仪说帖,作为辛丑条约的附件十九。其中规定: 外国使臣递交国书时,清帝须派高于王公规格的轿子往来使馆迎送,同时派军队保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护;清帝款宴各国使臣应在皇宫大殿内举行,并躬亲入座。 摘编自王开玺隔膜、冲突与趋同清代外交礼仪之争透析 (2)材料反映了中国怎样的外交地位?试从国际背景分析其原因。 (6 分) 材料三 二战结束后,接受日本投降签字国家的顺序是美、中、英、苏、澳、加、法、荷 等,1946 年 5 月,在审判日本战犯的远东国际法庭上,最初法官次序排位是以美、英、苏、 中、法为序,经过中国法官(梅汝璈)的积极斗争,最终法官席次依照日本投降书上受降 签字的次序排列。必须认识到,在国际场合争席位、争排场,实际上关系到国家的地位和 尊严。 摘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3)材料三中,梅汝璈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斗争的斗争依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 析。 (4 分) (4)综上,你认为有哪些因素可影响国家外交地位的变化?(2 分) 【答案】 (1)座位次序(外交礼仪之争) 。 以天朝上国自居。 英国进行工业革命,国力强盛。 (2)屈辱的服从地位。 19 世纪末,西方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输出资本,瓜分世界;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日本投降书受降国签字顺序。 中国的抗日战争为打败日本法西斯做出了巨大贡献,中 国国际地位提高。 (4)综合国力,国际环境,对世界的贡献等。 【解析】 (1)根据材料中“双方在各自应处的座位、方向、次序等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歧”可知, 中英双方争执的内容是座位次序之争。清廷官员要求自己的座位安排在会见大厅的北面 (上席) ,这反映了清廷官员 以天朝上国自居。英国则坚持将自己的座位置于大厅北面主 席的突出位置是因为英国当时在进行工业革命,国力空前强盛。所以英国态度坚硬。 (2)根据材料二中“外国使臣递交国书时,清帝须派高于王公规格的轿子往来使馆迎送, 同时派军队保护;清帝款宴各国使臣应在皇宫大殿内举行,并躬亲入座”可知看出,清朝 处于屈辱的被动的外交地位。外交是国家实力的交锋。因为当时的西方主要国家进入垄断 资本主义阶段,他们积极输出资本,瓜分世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而当时的中 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是因为实力对比悬殊,所以中国在外交上才处于被动 服从的地位。 (3)在国际场合争席位实际上关系到国家的地位和尊严。梅汝璈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斗争 的依据是接受日本投降签字国家的顺序是美、中、英、苏、澳、加、法、荷等。他要求按 照这个顺序来安排法官次序排位。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国际地位提高,这也是梅汝璈在远东国 际军事法庭上敢于斗争的主要原因。 (4)外交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各国外交都受该国政治、经济制度以及国内政策和需要 的制约。综合国力是一国外交的基础和后盾。影响国家外交地位的变化的因素主要是国家 综合实力的变化,还有国际环境、对世界的贡献等因素的影响。 14 (16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极为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 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已、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 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 “修已以安人” , “修已 以安百姓” 。 (1)材料一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 的政治抱负。 (6 分) 材料二 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已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 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教之。 近世,号为通经者,大都皆口耳之学,无得于心,既无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2)材料二中,顾炎武提倡的治学目的是什么?他的学术实践在当时有何意义?(4 分) (3)上述两位思想家的主张有何共同点?结合当今时代,谈谈你的认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物理国培心得体会
- 铁道概论电子教案09 认识铁路限界
- 成都市 2024-2025 学年小学五年级地理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 2025年地铁供电专业试题及答案
- 山东省2025年公务员行测真题汇编
- 2025年初中二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练习卷
- 2025年文化普测德育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工业催化原理试题及答案
- 第二单元空气课堂作业题(单元测试)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 2025年初中三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冲刺试卷
- 2025年《养老护理员》高级练习题+参考答案
- 2026云天化集团高层次人才校园招聘笔试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护理》专业生涯发展展示【高职(专科)】
- 2026年中考备考工作方案
- 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报告
- GB/T 8981-2008气体中微量氢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 GB/T 1048-2019管道元件公称压力的定义和选用
- GA 703-2007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所消防安全技术要求
- 老年护理学-临终关怀课件
-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分析-第1章
-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版)》思考与练习解答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