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ct头颈部cta扫描技术探讨_第1页
64排ct头颈部cta扫描技术探讨_第2页
64排ct头颈部cta扫描技术探讨_第3页
64排ct头颈部cta扫描技术探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4 排 CT 头颈部 CTA 扫描技术探讨 南宁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黄福灵 530021 【摘要】目的:探讨 64 排 CT 在头颈部血管成像上的扫描技术。材 料与方法:收集我院自 2011 年 3 月2011 年 4 月期间使用 64 排螺 旋 CT 行头颈部 CTA 扫描的患者 114 例。采用 GE 公司 Light speed 64 排螺旋 CT,Nemoto 双筒 CT 专用高压注射器。检查前与患者做 好沟通,固定好患者头颈部。使用峰值法进行容积扫描,先行峰值 测定,15ml 造影剂加 10ml 生理盐水,以 45ml/s 的速率注射,监测 点位于 C3C4 之间,经时间密度曲线算出达峰时间,再加上 2 秒的 经验值作为正式增强扫描的时间。以 45ml/s 的速率经右肘正中静 脉注入 5070ml 对比剂,然后以相同的速率注入 20ml 生理盐水冲管。 注射对比剂的同时先行平扫再行增强扫描,得到两组数据后进行减 影重建可得到一组减影图像。在 GE 公司的 ADW4.4 工作站上进行 容积重建、血管拉直、曲面重建及管腔分析等。结果:113 例患者 均能显示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椎动脉及颅内各主要动 脉及其主要血管分支,其中 110 例无颅底骨及上腔静脉造影剂干扰, 3 例因右肘正中静脉血管差换为左手注射,静脉伪影大,1 例因患者 无法配合,检查没能正常完成。结论:使用峰值测定法配合减影技 术进行头颈部 CTA 检查,患者接受的剂量小,使用的对比剂少,且 后处理耗时短,图像质量高。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 线计算机;头颈部动脉血管成像;数字减 影血管造影 头颈部血管性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现已成为 继心脏病之后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二位疾病。有调查显示,颈部动脉 的慢性狭窄和( 或) 闭塞是引起脑缺血的常见原因 。而随着医学影像 技术的飞速发展,最新推出的 64 排螺旋 CT 在血管造影方面能够提 供更好的空间、密度分辨率,从而得到高质量的原始图像数据。而 强大的后处理软件又能以多种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对血管进行分析。 本文旨在探讨 64 排螺旋 CT 在头颈部血管成像中的扫描技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 2011 年 32011 年 4 月在我科进行头颈 部 CTA 检查的 114 例疑似头颈部血管疾病患者,其中男 78 例,女 36 例,年龄 2792 岁,平均 62.5 岁。病人临床症状主要为:头晕、 黑蒙、视物不清、肢体乏力、言语不清、感觉障碍、思维障碍等。 1.2 检查设备及方法:使用 GE Light Speed 64 排 VCT,高压注射器 使用 Nemoto 双筒 CT 专用高压注射器,造影剂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 优维显 370。检查前与患者做好沟通,争取患者的积极配合,将患 者固定于头架内,并嘱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头颈部不能移动,也不能 做吞咽动作。定好位后将套管针连接于高压注射器,并嘱患者在注 射造影剂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全身发热等反应,呈一过性,嘱患者不 必紧张,更不能移动。先扫描两个定位像,包括正位和侧位两个定 位像。接下来进行小剂量峰值测定,监测点位于 C3C4 之间。造影 剂注射速度为 45ml/s,总量 15ml,以相同的速率注射 10ml 生理盐 水冲管。注射造影剂后 10s 开始扫描,每隔 1s 扫一次,在扫描过程 中,边扫描边观察造影剂 CT 值的变化,当颈动脉的 CT 值由低到高 变化,再由高到低变化的时候可停止扫描。在颈动脉处绘制时间密 度曲线,算出颈动脉达峰时间,再加上 2s 的经验值得出正式增强扫 描的时间。最后进行增强扫描,扫描参数:120KV、Smart ma 100600、Noise Index 2.47、螺距 0.516:1、层厚 0.625、层间距 0.625、Detector Coverage 40mm。造影剂注射速率为 45ml/s,总量 为 6070ml,注射完造影剂后以相同速率注射 20ml 生理盐水,压力 为 300 帕斯克,重建采用标准重建算法。扫描范围:从主动脉弓下 缘至颅顶,平扫和增强的范围要一致。由于减影的需要,扫描的时 间及范围可进行适当的微调,使其扫描时间达到球管旋转时间即 0.4s 的整数倍,以利于平扫和增强扫描得到的数据的起始位置一致, 这样才能使两组数据相减影。由于减影技术的需要,要将平扫和增 强扫描放到同一个序列中进行扫描,即先进行平扫再进行增强扫描。 平扫等待时间设置为 0s,增强扫描延时的时间=(峰值时间+2s)- 平扫所用的时间。扫描结束后在 GE 公司的 ADW4.4 工作站上进行 容积重建、血管拉直、曲面重建及管腔分析等后处理。 2 结果 通过以上的扫描得到的 114 例患者图像中 113 例患者均能比较 清晰的显示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椎动脉及颅内各主要 动脉及其血管分支,其中 110 例无颅底骨及上腔静脉造影剂干扰, 3 例因右肘正中静脉血管差换为左手注射,静脉伪影大,1 例因患者 无法配合,检查没能正常完成。 3 讨论 脑卒中是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而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卒中 的主要原因,目前应用于心脑血管领域诊断的影像学手段很多,如 B 超、 MSCT、核医学、 MRI 及 DSA 等。但 MSCT 以其无创、快捷、 成像清晰等特点迅速应用于心脑血管系统的诊断,特别是动脉血管 的造影。目前头颈部动脉成像的方案主要有峰值测定法和触发法, 选择合理的扫描方法成为广大放射医务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头颈部 血管的扫描方案国内外研究较多,对比剂用量多为 80120ml,扫描 时间 810 s 以上。较大剂量的对比剂对肾功能有潜在危害,对比剂 肾病已引起国内外高度关注,用量正趋向低剂量化。头颈部 CTA 的 理想目标是在接近一次血液循环的时间内将主动脉弓至 willis 环完 整采集下来,而且要求扫描剂量小,对比剂使用少,血管图像清晰。 64 排螺旋 CT 单圈覆盖范围大、空间分辨力高、扫描时间短,使得 头颈 CTA 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本文描述的扫描技术采用自动 mA 技术,小剂量注射测峰值,比较好的消除了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