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盐城中医内科学高频考点(四)_第1页
2017年盐城中医内科学高频考点(四)_第2页
2017年盐城中医内科学高频考点(四)_第3页
2017年盐城中医内科学高频考点(四)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 年盐城中医内科学高频考点(四)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症状特 征有反复发作的中上腹疼痛,呈周期性、节律性、与饮食有关,可伴泛酸、嘈杂感、暧气、 反胃、恶心、呕吐,严重者可有吐血、便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等并发症。男性多见, 男女之比例为 5.23:16.5:1;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发病者居多。消化性 溃疡属中医的“胃脘痛”、“呕吐”、“吐酸等范畴。 【病因病理】 本病病位在胃,与肝、脾、胃等脏腑关系密切。其发生可因忧思恼怒,气都伤肝,肝 失疏泄,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气机阻塞,导致胃痛。若肝郁化火,火邪伤阴测可使胃痛 加重或病程缠绵。若气滞日久,血脉凝涩,瘀血内结,则疼痛顽固难愈。或素体脾胃虚弱, 或劳倦过度,或久病脾胃受伤,均可致中焦虚弱而胃痛:若脾阳不足,寒邪内生,脉络失 于温养,则为虚寒胃痛;若胃阴受伤,胃失儒养,又可成为阴虚胃痛。 【诊断要点】 1.中上腹疼痛,呈反复性、长期性、周期性、节律性。胃溃疡疼痛的发生较不规则, 常在餐后 1 小时内发生,位置在中上腹稍偏右处,或剑突下和剑突下偏左处。十二指肠溃 疡的疼痛好发生在两餐之间,位置多出现在中上腹,或略上方,或在脐上方偏右处。 疼痛性质多呈钝痛、灼痛和饥饿样痛。 2.其他症状、体征:可有泛酸、嘈杂、腹胀、嗳气、反胃、恶心、呕吐等症状。溃疡 发作期中上腹部可有局限性压痛。 3.内镜检查是确诊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方法。 4.X 线钡餐检查:消化性溃疡的 X 线主要征象是壁龛和龛影,也可见到十二指肠畸形、 激惹。 5.胃液分析可发现消化性溃疡病人的基础酸排出量(BAO)增加。 6 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阳性者提示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辩证分型】 1.肝气犯胃症状:胃脘胀满,攻撑作痛,院痛连胁,嗳气则舒,情志不舒时加重,泛 吐酸水,胸闷喜太息,食少。 舌苔薄白,脉弦。 证候分析:情志不畅,肝气郁结,不得疏泄,横逆犯胃而胃脘胀满作痛;气病游走, 胁为肝之分野,故疼痛攻撑连胁,暧气则舒;气机不利,胃失和降,可见胸闷喜太息,泛 吐酸水,食少;弦脉主肝病、主痛。 2.肝胃郁热症状:胃脘灼痛,痛势急迫,食入即痛,泛酸嘈杂,口干口音,烦躁易怒, 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证候分析:肝气郁结,日久化火,肝胃郁热,火邪犯胃,胃失和降,可见胃脘灼痛, 泛酸嘈杂;肝胆火旺,可见口干口苦,烦躁易怒,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3.胃阴不足症状:胃痛隐隐,饥饿时加重,口燥咽干,渴不欲饮,五心烦热,似饥而 不欲食,或纳呆,时作干呕,大便干燥。舌红少津有裂纹,苔少或花剥,脉细数。 证候分析:郁热伤阴,胃络失养,可见胃痛隐隐;阴虚内热津亏,可见口燥咽干,渴 不欲饮,五心烦热;胃失和降,可见似饥而不欲食,或纳呆,时作干呕;大肠液耗,可见 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苔少或花剥,脉细数均为阴虚胃痛之象。 4.胃络瘀血症状:胃脘疼痛,痛有定处而拒按,痛如针刺或刀割,甚者呕血、便血。 舌紫黯,有瘀斑、瘀点,脉涩。 证候分析:气滞而致血瘀,胃痛有定处而拒按,如刺如割;舌紫黯,有瘀斑、瘀点, 脉涩均为瘀血阻滞,血行不畅之征。 5.中焦虚寒症状:胃痛隐隐,喜按喜暖,纳食减少,呕吐清涎,大便稀薄,倦怠乏力, 神疲懒言,畏寒肢冷。舌淡胖,脉沉细或迟。 证候分析:脾胃虚寒,脉络失于温养,可见胃痛隐隐;虚则喜按,寒则喜暖;脾失健 运,水饮停胃,可见纳食减少,呕吐清涎,大便稀薄;脾主肌肉四肢,脾阳不振故见倦怠 乏力,神疲懒言,畏寒肢冷;舌淡胖,脉沉细或迟,为脾阳不振,中焦虚寒之象。 【分型治疗】 1.肝气犯胃治则:疏肝理气。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味。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 () 柴胡 6 克枳壳 15 克香附 12 克香橼 9 克佛手 6 克绿萼梅 9 克白芍 9 克州书 6 克陈皮 6 克甘草 6 克煅瓦楞 30 克随症加减:疼痛较甚者,加川?子、延胡索各 9 克、木香 6 克,以 理气止痛;暖气泛酸口苦者,加左金丸 9 克,以辛开苦降。 2.肝胃郁热治则:和胃泄热。 方药:化肝煎加味。 陈皮 9 克青皮 9 克延胡索 9 克白芍 9 克栀子 9 克丹皮 9 克黄连 3 克吴茱萸 2 克大黄 6 克煅瓦楞 30 克甘草 6 克随症加减:痛势已缓和,肝胃未调者,可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 以清热解郁。 3.胃阴不足治则:益胃养阴。 方药: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北沙参 12 克麦冬 12 克生地 12 克石斛 9 克当归 9 克川子 9 克延胡索 9 克火麻仁 15 克 白芍 30 克甘草 6 克随症加减:胃痛甚者,加用佛手 9 克、八月札 12 克、香橼皮 12 克,以 加强理气功效而不伤阴;五心烦热者,加黄芩 9 克、淡豆鼓 9 克,以清心除烦;大便干燥 者,加生首乌 30 克、郁李仁 9 克,以加强润肠通便的功效。 4.胃络瘀血治则:和胃化瘀。 方药: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蒲黄 9 克五灵脂 9 克(包煎)丹参 15 克乳香 6 克没药 6 克木香 6 克砂仁 3 克延胡索 9 克 青皮 6 克陈皮 6 克随症加减:呕血者属热者,加用泻心汤,以清热泻火止血;呕血属寒、 或见黑便者,用黄土汤,以温中止血。 5.中焦虚寒冶贝:健脾温中。 方药:黄芩建中汤合良附丸加减。 黄芪 15 克党参 15 克白术 9 克桂枝 6 克白芍 18 克抬糖 30 克高良姜 9 克香附 12 克甘草 6 克随症加减:泛酸重者,去饴糖;呕吐清水多者,加用半夏 9 克、陈皮 6 克、茯苓 12 克, 以和胃化痰降逆;便血者,加用黄土汤治疗,以温中止血。 【中成药】 1.健胃愈疡片 每次 34 片,每日 3 次。适用于消化性溃疡胃酸过多者。 2.八号止血粉 每次 1 包,每日 2 次。适用于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者。 3.猴菇菌片 每次 4 片,每日 3 次。 【简便方】1.煅瓦楞子 150 克、象贝母 60 克、甘草 30 克,共研细末,每次 5 克,每 日 3 次。治疗消化性溃疡胃痛、泛酸者。 2.白及、大黄(按 3:二配伍),研细,过筛备用。 每次口服 2 克,每日 34 次。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者。 【其它疗法】 针灸疗法:主穴取脾俞、中脘、内关、足三里;配穴取三阴交、肝俞、胃俞,中等刺 激。 耳针法:可取胃、交感、皮质下区等穴。 食疗: (1)牛奶或豆浆 200 毫升,煮沸温服,早晚空腹 1 次。 (2)生薏苡仁 30 克、山药 60 克(切片),加水共煮至烂熟,入饴糖少许,连汤同饮。 (3)乌贼鱼 500 克,加水炖汤,肉熟即可分顿食用。乌贼骨酥,下粳米 100 克,煮粥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