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_第1页
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_第2页
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 来源:中国呼吸机网 时间:2007-10-15 22:48:16 目 的 研究无创 Bi-PAP 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合并呼吸衰 竭。 方法 52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27 例,持续 Bi-PAP 呼吸机治疗;对照组 25 例,持续低流量吸氧。两组同时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血气和临床症状变化。 结果 治疗 7 天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其 pH、 PaCO 2 、PaO 2 差异具 有非常显著性(P50mmHg,氧分压(PaO 2 )0.05 ), PaO 2 轻度上升(P0.05, P0.05, * P0.01;与治疗 组治疗前比较, * 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期比较, P0.01 3 讨论 COPD 患者由于气道限制和肺泡弹性减退,肺充气过度使呼吸肌处于机械不利 位置,易导致慢性呼吸肌疲劳,同时呼吸中枢驱动能力及感受能力降低,对低 氧和高碳酸血症 的反应也随之降低,易引起严重的缺氧和 CO 2 潴留。研究表 明,Bi-PAP 呼吸机采用双水平正压通气,可以有效地改善肺泡通气和氧合,尤 其是肺通气/血流比。减轻呼吸肌疲劳,从而有效改善低氧血症 和 CO 2 潴留。 本文显示,27 例 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经使用 Bi-PAP 呼吸机治疗后, pH、PaCO 2 、PaO 2 、FEV 1 均有显著改善(P0.01),有效率为 77.78%(P0.05)。而对照组虽经吸氧后能改善低氧血症,但低氧纠正后, 缺氧对化学感受器 的刺激也随之降低或消失,甚至加重了 CO 2 潴留,且使用 呼吸兴奋剂后虽增加了呼吸频率和潮气量,改善了肺通气,但更加重了呼吸肌 的疲劳。治疗组有 6 例神志障碍者,早期应用 Bi-PAP 呼吸机进行 通气治疗, 其中 4 例患者 4h 后神志转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呼吸频率减慢,发绀减轻, PaCO 2 下降,pH 接近正常,FEV 1 、PaO 2 明显上升;治疗 7 天后 FEV 1 、pH、PaCO 2 、PaO 2 恢复至基础水平,避免了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 为(85)天,平均住院时间为(206)天。对照组 5 例神志障碍者,经常 规治疗症状无改善,神志障碍加 重,48h 后治疗无效的 6 例患者行气管插管 机械通气,平均通气时间为(187)天,平均住院时间为(358)天。结果 表明,早期应用 Bi-PAP 呼吸 机进行通气治疗,避免了气管插管,避免了人工 气道对呼吸道黏膜的损伤,使患者能维持自主活动能力,可在保持呼吸肌充分 休息的基础上,防止呼吸机依赖和呼吸 肌的失用性萎缩,且可减少因为人工气 道而引起的医院内感染,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和护理 工作时间。本组显示,治疗组有 6 例 (6/27)经 Bi-PAP 呼吸机治疗无效。 其主要原因:(1 )高龄、神志障碍、反复气道痰液阻塞、感染不易控制;(2) 严重低氧血症造成机体重要脏器的 氧供障碍,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尤其是肾 脏。(3)严重的胃肠胀气。因此我们认为为了提高无创通气的成功:(1)早 期应用至关重要,且在应用前要向患者说 明本治疗的重要性,以取得患者的合 作;(2)选择漏气少、合适的鼻(面)罩; (3 )密切观察通气治疗后 2h、24h 的气体交换指标和心率、呼吸频率改善情 况;(4)调节好吸气压力,以防止胃 肠胀气,影响治疗效果;(5)对神志障碍、分泌物明显增多且引流不畅者,密 切观察通气效果,必要时尽早建立人工气道。 总之,只要我们掌握好适应证和 禁忌证,密切监测,无创机械通气 Bi-PAP 呼吸机治疗 COPD 合并呼吸衰竭, 仍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诊治规范.中华结核 和呼吸杂志,2002,25:543-460. 2 Masip J,Betbese AJ,Paze J,et al.Non-invasive 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 versus conventional oxygen th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