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总复习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总复习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总复习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总复习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总复习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2013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总复习历史试题 第卷(选择题,共 50 分) 1、春秋时期,管仲在管子 乘马数中说:“若岁凶旱水佚 (水灾),民失本,则修宫室 台榭,以前无狗、后无彘(猪)者为庸( 劳力)。故修宫室台榭,非丽其乐也,以平国灾也。 ”这表明他主张 A以工代赈,体恤民生 B大兴土木,善用民力 C修筑宫室,祈求免灾 D扩大内需,刺激生产 2 下列有关“男耕女织”式小农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中,不正确的是 A、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导致难以扩大再生产 B、阻碍了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 C、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有限 3 下列各项中与城市经济繁荣无关的一项是 A、交子 B、榷场 C、瓦肆(瓦子) D、夜市 4、 “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并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与朝贡贸易一起出台的,并构成明代天 朝礼治天下的基本内容。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与发展很大程度是消极的抗倭。 ”这表明, 明朝推行“海禁”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是明代朝贡贸易发展的必然结果 B是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必须要求 C受国际和国内形势发展的影响 D是明代消极抗倭的结果 5、马克思说:“ 资本在它的萌芽时期,由于刚刚出世,不能单靠经济关系的力量,还要依 靠国家政权的帮助才能确保自己榨取足够的剩余劳动的权利。 ”明清政府的做法 A、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一致 B、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相反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与马克思的观点有本质的相似性 6、 李 鸿 章 说 : “必 先 富 而 后 自 强 , 尤 先 富 在 民 生 而 国 本 乃 可 益 固 。”以 下 各 项 中 能 体 现 上 述 思 想 的 活 动 是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创办轮船招商局 C、创办北洋水师 D、创办京师 同文馆 7 辛亥革命后,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迅猛。其特点主 要是 A、面粉、棉纺、化工等行业发展迅猛 B、以机器制造业带动全局 C、东南沿海地区成为工商业中心 D、中国工业品大量出口 8、 19571966 年是我国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A、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9、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不包括 A、全面放开粮价 B、改革金融体制 C、改革企业所得税 D、改革分配体制 10、为了克服市场经济的固有缺陷,我国采取的措施是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C、建立宏观调控体系 D、引进西方先进的 管理经验 11、上海是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和习俗变化最大的城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洋务派创立的轮船招商局首次打破列强垄断轮船航运业的局面 B、20 世纪初,汽车开始在上海出现 C、 20 世纪初,清政府在上海设置无线电报局 D、19 世纪 80 年代,清政府在上海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 12、 20 世纪后半叶以来,大众传媒的发展非常迅速,正在崛起的媒介是 A、印刷媒介 B、电波声像媒介 C、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媒介体系 D、报纸、广播和电视媒介 13、 世界知识画报2004 年第一期的文章一棵树和一座古城马六甲掠影中有一 幅插图:马六甲河口兀立着一艘西欧人首次远航至此的巨大木船,尽管历经沧桑依然 保存完好。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这艘船最有可能属于哪个国家?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 14、 17 18 世纪西欧商人海外贸易的特点是 A、一般性的商业贸易与抢掠、欺诈相结合 B、进行一般性的商业贸易 C、热衷于海盗式的抢劫和贩卖黑人奴隶的贸易 D、资本输出、商品输出和掠夺原 料相结合 15、以下是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排列组合,其中最正确的一组是 A稳定发展“滞胀”复苏繁荣 B “滞胀”复苏稳定发展繁荣 C复苏稳定发展“滞胀”繁荣 D繁荣 “滞胀”稳定发展复苏 16、 “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的敌人”口号的。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在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出现了过激现象 确立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水平还有 距离 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的积极性高涨 苏联搞农业集体集体化运动时机还 不成熟 17、中国一起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的是 中国台北 中国香港 中国澳门 韩国 A B C D 18、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1999 年度人类发展报告指出:“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衡的, 它加深了穷国和富国、穷人和富人的鸿沟。 ”我国学者认为:“西方是经济全球化最大 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 ”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 中受到主要按西方国家意志制定的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的影响和制约。但是,发展中 国家无法选择逃避,毕竟全球化能够提供发展机遇。以下各项,对于上述材料的认识 不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西方主导的 B发展中国家面临日益严重的挑战 C旧的国际秩序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D发展中国家应该回避全球化过程 19、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最根本的转变是 A、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 B、分配方式的转变 C、管理方式的转变 D、审批方式的转变 20、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中认为: “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 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 “资” ,也可以姓“社” ,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 第 3 页 共 8 页 下列各项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有 西方“混合经济”苏联斯大林模式 美国罗斯福新政 中国的改革开放 A B C D 21、阅读右边“战后世界关税和贸易发展趋势图” , 图中关税与贸易发展变化的趋势最能反映出 图中关税与贸易发展变化的趋势最能反映出 A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B 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 C 各国关税壁垒森严 D 世界贸易总额持续增长 22、 2012 年美国总统竞选的电视辩论中,双方力打经济牌。罗姆尼倡导自由市场,反对 政府过多干预,主张削减赤字和减税。意图连任的奥巴马强调他在两年时间内创造了 350 万个就业岗位,并使通用公司在破产 2 年后再次成为全球销量第一的汽车公司, 推动经济复苏。奥巴马表示,若连任成功,将继续走注重社会福利政策的经济路线, 强调增加对富人的税收、加强金融监管等措施。从中可见两人的经济观点大相径庭,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两者分歧在于如何把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B罗姆尼观点类似上世纪英美应对经济“滞涨”的经济政策 C奥巴马重视政府在扭转经济颓势中的调控作用 D这是一场“自由放任”政策与 “凯恩斯主义”的对垒 23、 “它成立之初,就拥有 36 亿消费者,国民生产总值总计超过 6 万亿美元。它是 典型的南北双方为共同发展与繁荣而组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南北合作和大国主 导是它最显著的特征。 ”材料中的“它”是指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欧盟 24、在 30 年代的经济危机中,大量公司倒闭,而有的公司却在危机中开始展翅高飞, IBM(美国“国际商业机器有限公司” )就是其中幸运的一个。就在竞争对手纷纷裁员 减产以避风险时,IBM 在 1932 年却大肆增资扩产,由此带来的巨大的财务压力一度让 老沃森(总裁)成为股东眼中的疯子,股价的下跌几乎使公司崩溃。然而当 1935 年美 国政府发布社会安全法案,需要对 2600 万就业资料进行数据处理的时候,积蓄的所有 产品和技术立刻被抢购一空。在这号称“历史上最大规模数据处理业务”中,IBM 的 产品表现卓越,后续的订单因此便蜂拥而至。从 30 年代 IBM 的传奇中,我们无法得 出的认识是: A 、经济危机对公司的发展总是利大于弊 B 、 IBM 的幸运与老沃森的冒险密切相 关 C 、罗斯福新政成就了 30 年代 IBM 的传奇 D、 国家干预经济扩大了数据处理的市 场需求 25、英国金融时报 2010 年 12 月 12 日报道 ,WT0 日前的一份专家小组报告指出, 欧 盟对中国输欧螺丝和螺栓采取一刀切国别关税的做法, 违反了全球贸易规则。这说明 A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已经实现 B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确立 C欧盟丧失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D世贸组织在规范世界贸易方面起了重要作 用 第卷(3 题 共 50 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26 分) 材料一 南宋范成大的缫丝行: 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 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 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 今年那暇织绢着,明日西门卖丝去。 材料二 中国历史博物馆珍藏着一台英国老牌梳棉机。它是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的原始设备。 据大生纱厂第一次股东会之报告载,此机原是张之洞订购的,一直未派上用场。后搁 在黄浦江边三年。1897 年张謇承领下来,运到南通安装。随机的洋工程师曾感叹:“装 过数厂纱机,从未见锈损腐烂若此之甚者。 ”1899 年大生投产,勉强开出 9000 纱锭,后 花去 7 万多两银子订购残缺的零部件,半年后也只开出 14000 纱锭。 材料三 荣氏兄弟于 1905 年与人合伙在无锡开办振新纱厂,所产“球鹤”纱曾经风行无 锡、常州等地,可与日纱名牌“蓝鱼牌”相匹敌。1915 年他们在上海创办申新纺织公司, 开机就赢利。1917 年买下日商“恒昌源” ,改名申新二厂。中国自有纱厂以来,华资企业 被外资买下的屡见不鲜,外资纱厂被中国人买下,荣家几乎是唯一的,这也是中国棉纺工 业史上华商纱厂购并日商纱厂的唯一一例,成为当时华商纺织界的荣耀。 材料四 根据 WTO 纺织品与服装协定 规定,全球纺织品贸易于 2009 年 1 月 1 日起 第 5 页 共 8 页 实现一体化,纺织品配额全部取消,但金融危机使得欧盟纺织品市场需求大幅回落,美国 总统奥巴马也公开宣称会监视中国纺织品和服装进口,就连俄罗斯、南美等新兴市场的订 单也将呈现下降趋势。今年我国纺织业外部需求的总体下降幅度将在 10%-15%之间,业 内人士称即使我们作出技术革新等方面的努力,也难以改变出口下滑的趋势。 摘自华夏时报2009 年 1 月 23 日 请回答: 材 料 一 的 诗 歌 描 写 了 中 国 古 代 哪 一 经 济 模 式 ? ( 2 分 ) 据 材 料 一 , 归 纳 古 代 纺 织 业 的 主 要 特 点 。 ( 4 分 ) 据材料二,概述近代中国纺织工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6 分) 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申新纺织公司“开机就能赢利”的主要客观因素并评价 这时期中国纺织业发展的特点(8 分) 结合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当前严峻形势下,我国纺织业的破局之策。 (6) 27、有同学在研究 20 世纪的国际关系史时找到了以下两段材料:(12 分) 1929 年,一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给美英等资本主义国家带来了沉重打击,据估计, 1929 年 1933 年间,西方各国损失达 2500 亿美元。然而就在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大萧条 之际,刚刚掀起建设高潮的苏联却逆势而上,成功地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举由农业 国转变为工业国。其中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苏联抓住有利时机“抄底”西方的先进 设备和技术无疑发挥了巨大作用。据说,斯大林后来曾在一次党内会议上感慨地说:“在 苏联,约有 2/3 的大型企业是在美国的帮助或技术援助下建成的其余的,也大多是在 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技术援助下建立的。 ” 同时英国历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一书中又写道了另一种情况: 俄国革命经事实证明是自由资本主义的救世主:一方面使西方赢得了反希特勒德国的第二 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另一方面悖谬地通过苏联表面上对大萧条所具备的免疫力,促使人们 放弃对自由市场正统观念的信念,为资本主义进行自我改革提供了驱动力。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中的观点。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 密;表述清楚,语言规范;卷面整洁) 28、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 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 材料二 自明治初年,渐行所谓奖励工业。 (工部省)开拓矿山、制造机械和造 船不计利息,不计减损产品不能销售之物,则自行标价,尽藏库中 故而穷于支 付工资与购入材料,只能以补贴营业金的名义从大藏省申报领取。即或是矿山、造船等需 用几十万元的官营事业也都是如此弊病。 高桥龟吉日本近代经济形成史 请回答: 据材料一概括明治维新之初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及原因。 (6 分) 19 世纪 80 年代,日本殖产兴业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二、三概括出 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9 分) 第 7 页 共 8 页 高二历史第六次周练答案: 26. 模式:小农经济。 ( 2 分)特点:与农业相结合;规模比较小(以家庭为单位) ;丝织 工艺水平提高;生产繁忙,劳作辛苦;商品化程度较高。 (任答 4 点给 4 分) 政府不重视;洋务运动未能真正推动纺织业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金少,技术力量 薄弱;依赖外国的技术和设备;经营规模不大。 (任答 3 点给 6 分)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 分) ;特点:纺织部门发展规模较大, 速度较快;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一战结束后很快走向萧条;仍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任答三点 6 分) 外贸转内销(由国际市场转战国内市场) ;依靠政府力量大力扶持纺织行业发展(通过政 府外事活动获取更多订单) ;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自身的革新(淘汰技术装备落后和高 污染、高耗能 的企业) ;稳定纺织企业的就业形势,保证从业人员的基本生活。 (任 3 给 6 分) 27 题: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